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见病知源”体会太阴证 被引量:3
1
作者 程贤文 施维群 +15 位作者 王峰 崔翔 王新磊 张博 华鹏 万文雅 杨涛 张亚梅 曾霞 唐梓涵 刘遥顺 李垚 王振东 姚应琴 王磊 刘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38-2541,共4页
文章总结《伤寒论》关于太阴病的辨证论治方法,从《伤寒论》398条原文分析,筛选出与太阴病脉证相关的条目,运用五运六气思想,分析总结太阴病的辨证论治体系。文章分析总结出太阴病识别方法,太阴表证、太阴里证、太阴表里相兼证的六经辨... 文章总结《伤寒论》关于太阴病的辨证论治方法,从《伤寒论》398条原文分析,筛选出与太阴病脉证相关的条目,运用五运六气思想,分析总结太阴病的辨证论治体系。文章分析总结出太阴病识别方法,太阴表证、太阴里证、太阴表里相兼证的六经辨证体系。辨太阴病需'见病知源',太阴病证有太阴寒湿表证、太阴风湿表证、太阴中风荣气不足表虚证、太阴虚寒湿阻证、太阴脾虚气滞证、太阴寒格证、脾约证、木克土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阴病 六经辨证 见病知源 中医 太阴证
原文传递
从太阴中风理论探讨《金匮要略》杂病病传规律 被引量:10
2
作者 曹灵勇 刘畅 +3 位作者 徐玉 王磊 林树元 许家栋(指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792-3795,共4页
文章从经方“客气邪风,中人多死”的病因学说出发,认为外感、内伤皆以外邪为首要病因,内伤杂病由外感表邪入里传变所致,提出《伤寒论》以太阳病为外感热病之始因,《金匮要略》以太阴病为内伤杂病之始因,而太阴中风是内伤杂病的病传主线... 文章从经方“客气邪风,中人多死”的病因学说出发,认为外感、内伤皆以外邪为首要病因,内伤杂病由外感表邪入里传变所致,提出《伤寒论》以太阳病为外感热病之始因,《金匮要略》以太阴病为内伤杂病之始因,而太阴中风是内伤杂病的病传主线。文章进一步总结了太阴中风的三层次,分别为邪风虚热、水饮血痹、风水黄汗,梳理其病因病机及证治方药,并系统探讨太阴中风病传内伤杂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代表方药之间的衍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内伤杂病 太阴中风 病传规律 经方
原文传递
基于复杂网络的太阴中风证临床诊断指征筛选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佳佳 林树元 +1 位作者 郑卫军 曹灵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12期14-17,共4页
目的筛选太阴中风证的临床诊断指征,探索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方法。方法以太阴中风证主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对象,检索相关文献,提取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UCINE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复杂网络构建,筛选太阴中风证初步的临床诊断指征... 目的筛选太阴中风证的临床诊断指征,探索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方法。方法以太阴中风证主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对象,检索相关文献,提取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UCINE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复杂网络构建,筛选太阴中风证初步的临床诊断指征,然后结合原文与临床实际,进一步分析得到最终的诊断指征。结果基于复杂网络筛选出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主症为舌淡、苔白、苔薄、脉细、麻木、乏力、有汗、恶寒,次症为脉沉、脉虚、舌淡红、四肢疼痛、神疲、纳呆、短气、面色晦暗、头晕、酸痛、面色白;太阴中风证临床诊断指征主症为肢体烦疼、神疲乏力、有汗、恶寒、舌淡、苔薄、苔白、脉细,次症为纳呆、短气、头晕、面色晦暗、面色白、脉沉、脉虚。结论基于复杂网络筛选出太阴中风证的临床诊断指征,可为进一步加深对太阴中风证的认识及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阴中风 诊断指征 黄芪桂枝五物汤 复杂网络 可视化 四诊信息
下载PDF
太阴肺湿热瘟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案
4
作者 彭鹙婵 《TMR经典中医研究》 2022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冠状病毒性肺炎确诊患者,根据吴雄志教授发表的太阴肺湿热瘟病(冠状病毒性肺炎)防治指南,通过太湖望诊的湿热瘟病舌诊技术,给予治疗并且预防患者进入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炎症风暴期,治疗21天,患者核酸检测报告为阴性。
关键词 太阴肺湿热瘟病 新冠肺炎 银柴消毒丹 瘀咳汤 指南
下载PDF
太湖望诊治疗太阴肺湿热瘟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案
5
作者 彭鹙婵 《TMR经典中医研究》 2022年第4期6-10,共5页
使用太湖望诊的湿热瘟病舌诊技术,根据吴雄志教授发表的太阴肺湿热瘟病(冠状病毒性肺炎)防治指南,治疗冠状病毒性肺炎确诊患者,并且预防患者进入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炎症风暴期。经过治疗7天,患者核酸检测报告为阴性。
关键词 太湖望诊 太阴肺湿热瘟病 新冠肺炎 瘀咳汤 指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