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贴压法联合中药治疗脾虚湿盛型大肠癌术后泄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
作者 姜家康 杨帆 +2 位作者 姜庆辉 张千石 迟文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法联合中药治疗脾虚湿滞型大肠癌术后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9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家康教授门诊且符合脾虚湿盛型大肠癌术后泄泻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法联合中药治疗脾虚湿滞型大肠癌术后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9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家康教授门诊且符合脾虚湿盛型大肠癌术后泄泻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耳穴贴压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治疗,两组以14d为1个观察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监测治疗前后两组的炎症因子水平,观察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脾虚湿盛型大肠癌术后的泄泻,耳穴贴压法联合中药治疗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大肠癌 耳穴贴压 脾虚湿盛型
下载PDF
萆苓止带片治疗脾虚湿盛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殖道微生态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陈志霞 冯淑仪 陈惠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5-3240,共6页
目的:观察萆苓止带片治疗脾虚湿盛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的疗效,并从生殖道微生态和炎症因子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21年11月—2022年9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的单纯性VVC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与治疗... 目的:观察萆苓止带片治疗脾虚湿盛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的疗效,并从生殖道微生态和炎症因子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21年11月—2022年9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的单纯性VVC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予克霉唑栓剂外用,治疗组联用萆苓止带片口服,疗程7 d,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7 d和停药7 d时患者真菌转阴率、阴道清洁度、中医证候积分、舒适度评分,并检测生殖道微生态和血清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人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7 d和停药7 d时真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及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VVC患者生殖道微生态α多样性等与健康组存在差异,以Pseudomonas(属)和Lactobacillus iners(种)变化最显著,治疗组治疗后可恢复部分生殖道微生态。结论:萆苓止带片治疗脾虚湿盛证VVC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真菌转阴率、改善症状和舒适度,对生殖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萆苓止带片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脾虚湿盛证 生殖道微生态 菌群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