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凉血解毒利湿方联合血浆置换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海鹏 吴安定 黄昱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利湿方联合血浆置换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76例HBV-ACL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凉血解毒利湿方。治疗3周...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利湿方联合血浆置换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76例HBV-ACL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凉血解毒利湿方。治疗3周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对治疗的有效率、安全性以及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身目俱黄、高热烦渴、舌红苔黄、小便色黄、倦怠乏力等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B、IL-10、CD4+、CD4+/CD8+均升高,ALT、AST、TBil、TNF-α、IL-6、CD8+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解毒利湿方联合血浆置换治疗HBV-ACLF效果较好,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其肝功能与免疫功能状态,抑制炎症反应,促进预后,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热毒炽盛证 凉血解毒利湿方 血浆置换 炎性因子 T淋巴细胞 预后
下载PDF
加味凉膈散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2
作者 于畅 陈影 +6 位作者 蒋志天 宋杰 蔡静雯 王倩 叶青艳 赵钢 凌琪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9期1622-1625,共4页
目的观察融合加味凉膈散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加味凉膈散颗粒剂)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14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第28天生存率以及治疗前后序贯性... 目的观察融合加味凉膈散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加味凉膈散颗粒剂)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14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第28天生存率以及治疗前后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量表(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肝素结合蛋白(HBP)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第28天生存率分别为77.46%、63.8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NF-α、IL-6、HBP、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融合加味凉膈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加味凉膈散 热毒炽盛证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