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析彝族五色文化 |
龙倮贵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14 |
4
|
|
2
|
“数感”“符号感”与其它——《课程标准》大家谈 |
郑毓信
|
《数学教育学报》
|
2002 |
52
|
|
3
|
“数感”及其形成与发展 |
徐文彬
喻平
|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41
|
|
4
|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
史炳星
马云鹏
唐复苏
|
《数学教育学报》
|
2002 |
31
|
|
5
|
学生数学符号意识PORE评价框架的构建 |
朱立明
马云鹏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6
|
数学符号 从“感”到“意识” |
张号
童莉
黄翔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7
|
桂林旅游景区书法景观符号效应分析 |
唐文跃
|
《旅游科学》
CSSCI
|
2014 |
13
|
|
8
|
点线面抽象符号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浅议形式语言的秩序感 |
王冠
田平
|
《家具与室内装饰》
|
2012 |
10
|
|
9
|
符号·涵义·意谓——对弗雷格意义理论的几点思考 |
颜中军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10
|
传统民居装饰图案的象征意义 |
刘定坤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11
|
学生符号感的培养——从“字母表示数”说起 |
闫炳霞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3
|
|
12
|
小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现状调查 |
刘杰
郝薇
刘宇航
高夯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3
|
关于数学符号感及其发展策略的探究 |
刘梅
李占峰
|
《林区教学》
|
2022 |
0 |
|
14
|
国内外数学符号意识研究:回顾与展望 |
朱立明
胡洪强
马云鹏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
2017 |
3
|
|
15
|
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
曹慧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
0 |
|
16
|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指号”和“符号” |
刘玲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7
|
“人—符号—文化”:论空间导向设计的符号逻辑 |
廖宏勇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8
|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蒙娜·丽莎》 |
王化雪
周国华
|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9
|
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论村上春树小说“孤独”与“自由”的融合给现代人的启示 |
杜慧春
张立彬
|
《景德镇学院学报》
|
2017 |
1
|
|
20
|
符号意识、文字观念与中国意象思维的萌芽 |
周德波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