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阳安州话“儿尾”和“儿化”词缀的声学分析
1
作者 张哲璇 吴君如 《中国语音学报》 2022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绵阳安州话中“儿”词缀可以表现为独立成音节的卷舌“儿尾”,也可以表现为前一音节的卷舌“儿化”,两者可能反映了儿缀合音构词演变的先后两个不同阶段。本研究通过语言游戏实验进行诱导,采集了68名安州话发音人对34个带儿缀的安州话... 绵阳安州话中“儿”词缀可以表现为独立成音节的卷舌“儿尾”,也可以表现为前一音节的卷舌“儿化”,两者可能反映了儿缀合音构词演变的先后两个不同阶段。本研究通过语言游戏实验进行诱导,采集了68名安州话发音人对34个带儿缀的安州话词汇的自发发音,研究了安州话儿尾和儿化的音系表征、词汇变异,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一、二共振峰(F1、F2)声学元音图比较了两者的声学特征,并讨论了其与开口度及发音前后的关系。研究发现,绵阳安州话中“儿”词缀的儿尾和儿化形式在音系表征上分别处于儿缀合音构词演变的“儿”独立音节阶段和合音长度正常的特殊合音单音节阶段。两者作为词汇变体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词汇扩散模式。两者声学表征的主要区别在于F1最高点(开口度最低点)附近,此处儿尾的共振峰轨迹有较为一致的减速段,而儿化的共振峰轨迹的速度则相对较为均匀。但是,从安州话儿尾和儿化的共振峰轨迹看,两者在动作的轨迹方向以及轨迹中旋转的次数上都表现出较为丰富的变异,我们据此对于儿缀的语音演变机制做了相应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尾 儿化 合音 声学元音图 词汇扩散
原文传递
非音节性词尾和汉语方言的阳声韵
2
作者 周磊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7-203,共7页
考察汉语方言中非音节性词尾对阳声韵的影响。认为"儿"的语法化是对汉语辅音韵尾发展变化的主要动因之一。
关键词 汉语方言 非音节性词尾 儿化 阳声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