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南地区甘薯主要育种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罗凯 卢会翔 +5 位作者 吴正丹 吴雪莉 尹旺 唐道彬 王季春 张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3-608,共16页
【目的】探究中国西南地区主要甘薯育种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为甘薯亲本材料的保存和利用、甘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61个SSR分子标记、13个农艺性状和6个品质性状,对82份中国西南地区主要甘薯育种亲... 【目的】探究中国西南地区主要甘薯育种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为甘薯亲本材料的保存和利用、甘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61个SSR分子标记、13个农艺性状和6个品质性状,对82份中国西南地区主要甘薯育种亲本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NTSYS-pc 2.10数据处理软件,分别根据SSR分子标记数据、品质性状、农艺性状计算82份亲本材料的Nei72遗传距离矩阵。利用Mega 6.06数据处理软件,计算82份材料基于SSR分子标记、品质性状、农艺性状的平均遗传距离。利用NTSYS-pc 2.10软件,对供试材料基于SSR标记、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距离矩阵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遗传距离矩阵,利用Mega6.06软件分别对82份亲本材料进行基于品质性状的类平均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UPGMA)聚类分析、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聚类分析和基于农艺性状的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根据SSR分子标记数据,利用STRUCTURE 2.4对82份供试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61对SSR引物共检测出405条多态性谱带,其中,每对引物获得1—17条多态性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6.64条多态性谱带。82份亲本材料基于SSR分子标记、品质性状、农艺性状的Nei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3499、0.2210和0.0270。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邻接法(NJ)聚类分析将82份材料聚为7个类群。基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的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均可将82份材料划分为一个较大的类群和三个较小的类群,但基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差异较大。基于SSR分子标记、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均能将供试材料中来自不同地区的材料聚为同一类群,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供试材料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差异。遗传距离矩阵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基于SSR标记、品质和农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农艺性状 SSR 品质性状
下载PDF
中国北方甘薯地农药使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孔德洋 朱忠林 +2 位作者 石利利 单正军 蔡道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7-1020,共4页
对河北和山东的典型甘薯种植地区的地下水进行了现场采样调查及室内样品分析,研究了涕灭威等农药对甘薯地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农药已经对当地的地下水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农药在地下水中的残留与当地的地质状况、气候条件有... 对河北和山东的典型甘薯种植地区的地下水进行了现场采样调查及室内样品分析,研究了涕灭威等农药对甘薯地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农药已经对当地的地下水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农药在地下水中的残留与当地的地质状况、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甘薯 农药 污染
下载PDF
室内人工接种测定甘薯品种对马铃薯腐烂线虫的抗性 被引量:26
3
作者 林茂松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4-47,共4页
将毛壳菌(Chaetomium sp.)上培养繁殖的马铃薯腐烂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1945),经表面消毒处理后配成一定浓度的悬浮液,用管法人工接种甘薯薯块。薯块的最适接种虫量为500条,温度25℃。接种后30天观察。以薯块横切面发病... 将毛壳菌(Chaetomium sp.)上培养繁殖的马铃薯腐烂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1945),经表面消毒处理后配成一定浓度的悬浮液,用管法人工接种甘薯薯块。薯块的最适接种虫量为500条,温度25℃。接种后30天观察。以薯块横切面发病程度和线虫繁殖量作为分级标准。试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甘薯品种对该线虫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马玲薯腐烂线虫 抗性
下载PDF
优质专用甘薯新品种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松树 《河北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94-97,共4页
阐述了“十五”期间甘薯研究进展及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国内外甘薯研究趋势和技术需求,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甘薯产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选育 种质资源 育种方法
下载PDF
土壤与肥料对甘薯生长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辉 张永春 +1 位作者 宁运旺 张丛志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95-1000,共6页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由于其具备耐旱耐贫瘠的特征,常种植于土壤肥力低下,有机质匮乏的地区,生长过程中的土壤和施肥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土壤和肥料对甘薯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并就目前存在的...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由于其具备耐旱耐贫瘠的特征,常种植于土壤肥力低下,有机质匮乏的地区,生长过程中的土壤和施肥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土壤和肥料对甘薯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土壤 肥料
原文传递
水培甘薯的光合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玉娟 周全卢 +2 位作者 李育明 何素兰 王梅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2-115,共4页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三种水培甘薯食用型‘南薯88’、兼用型‘徐薯18’和特用型‘南紫薯008’的光合进行了测定,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三种甘薯品种的光合作用生理参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甘薯品种的光响应曲线的...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三种水培甘薯食用型‘南薯88’、兼用型‘徐薯18’和特用型‘南紫薯008’的光合进行了测定,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三种甘薯品种的光合作用生理参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甘薯品种的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存在着差异,食用品种‘南薯88’的光和潜力最强,可在高密度栽培下发挥群体优势达到高产;兼用型品种‘徐薯18’对光的适应性次之,在较高密度栽培下能发挥群体优势;特用型品种‘南紫薯008’的光合潜力和对光的适应性均最弱,但对弱光的利用率最高,最适合于间套作。不同类型甘薯品种间的生理指标存在相似的变化,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浓度对甘薯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呈极显著负相关,揭示了不同类型甘薯品种在光能利用上的差异。‘南紫薯008’在较低光强下能很快使气孔打开,蒸腾速率也快速增加,从而使光合速率也加强。在高光强下,‘南薯88’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值最大,这可能是‘南薯88’光合速率高的原因。为田间甘薯的共性和特异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水培 光响应曲线 光合作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薯中β-胡萝卜素 被引量:9
7
作者 吴鑫 杨柳桦 +3 位作者 曾果 孙成均 龙慧 赵剑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建立甘薯中β-胡萝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以丙酮-石油醚(20:80)混合液研磨提取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旋转真空蒸发除去大部分溶剂,用弱氮气流吹干,然后用丙酮-石油醚(5:95)混合液定容至... 目的:建立甘薯中β-胡萝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以丙酮-石油醚(20:80)混合液研磨提取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旋转真空蒸发除去大部分溶剂,用弱氮气流吹干,然后用丙酮-石油醚(5:95)混合液定容至2ml,取适量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Lichrosorb RP-18(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乙酸乙酯-三乙胺(80:10:10:0.05);检测波长为450nm。结果:该法线性范围为0.4—2500ng,检出限为0.4ng,相对标准偏差为4.0%,回收率为85.5%-89.5%。所测不同产地的14个不同品种甘薯样品中β-胡萝卜素含量范围为0.59—231.1mg/kg。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甘薯中微量β-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Β-胡萝卜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湖南甘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超凡 黄艳岚 +1 位作者 周虹 易九红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1期1-2,12,共3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来自湖南31份甘薯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了湖南甘薯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2对SSR引物扩增出74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对引物获得6个等位基因位点。湖南甘薯育成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272 7...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来自湖南31份甘薯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了湖南甘薯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2对SSR引物扩增出74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对引物获得6个等位基因位点。湖南甘薯育成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272 7~0.894 7,平均0.511 5;湖南甘薯地方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288 1~0.814 8,平均0.524 0;湖南甘薯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288 1~0.703 7,平均0.516 7。表明湖南甘薯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湖南 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2013年广东甘薯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8
9
作者 段东霞 柯清标 +1 位作者 万忠 房伯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共4页
2012年广东省甘薯种植面积居广东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第4位,产量居广东主要农作物产量第5位,单产处于近5年甘薯单产最高值,甘薯种植区域相对集中于粤西、粤东地区。2012年广东省甘薯产业成本收益与2011年基本持平,预计2014年广东省甘薯... 2012年广东省甘薯种植面积居广东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第4位,产量居广东主要农作物产量第5位,单产处于近5年甘薯单产最高值,甘薯种植区域相对集中于粤西、粤东地区。2012年广东省甘薯产业成本收益与2011年基本持平,预计2014年广东省甘薯总体价格将呈稳中有升趋势。当前广东省在甘薯育种、资源鉴定等方面的研究稳步推进,甘薯产业面临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广东 产业现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甘薯新品种万薯7号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茜 文明玲 +5 位作者 乐正碧 王良平 黎华 徐燕 余鸿燕 张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索甘薯新品种万薯7号组培快繁技术。[方法]剪取万薯7号0.5~1.0cm长的单叶节段,接种到不同激素处理的MS固体培养基,在温度(27±1)℃,光周期16h/d,光强1500~2000lx条件下培养30d。[结果]添加生长素IAA或NAA对薯苗... [目的]探索甘薯新品种万薯7号组培快繁技术。[方法]剪取万薯7号0.5~1.0cm长的单叶节段,接种到不同激素处理的MS固体培养基,在温度(27±1)℃,光周期16h/d,光强1500~2000lx条件下培养30d。[结果]添加生长素IAA或NAA对薯苗生长起促进作用,而细胞分裂素6-BA抑制生长,0.01-0.80mg/L的IAA或NAA与1.00mg/L的6.BA配合使用均抑制万薯7号组培苗生长。[结论]添加0.05mg/L的IAA或0.20mg/L的NAA的MS培养基,能显著增加万薯7号培养苗的叶片数和苗高,增殖系数达5倍以上,适用于万薯7号组培快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万薯7号 组培 快繁
下载PDF
4种除草剂对甘薯田间杂草的防效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艳岚 张超凡 +2 位作者 易九红 周虹 张亚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39-40,43,共3页
选用90%乙草胺乳油、45%二甲戊乐灵乳油、96%金都尔和10%精喹禾灵乳油4种除草剂进行了甘薯田防除杂草效试验。结果表明:90%乙草胺乳油200 mL/667m2的效果较好,其杂草的总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80%以上,鲜薯产量增产42.04%;90%乙草胺乳油1... 选用90%乙草胺乳油、45%二甲戊乐灵乳油、96%金都尔和10%精喹禾灵乳油4种除草剂进行了甘薯田防除杂草效试验。结果表明:90%乙草胺乳油200 mL/667m2的效果较好,其杂草的总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80%以上,鲜薯产量增产42.04%;90%乙草胺乳油100 mL/667m2的总株防效和96%金都尔90 mL/667m2的鲜重防效次之,鲜薯产量分别增产39.02%和25.52%。各小区收获的甘薯商品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甘薯 杂草 防效
下载PDF
甘薯叶片叶面积简便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权红 王超 +4 位作者 张金萍 李连强 兰小中 李志东 刘香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75-76,共2页
基于实测的叶面积与叶长和叶宽数据,对甘薯叶面积简便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式法的测量平均相对误差7.2%,显著高于叶面积仪测定法的平均相对误差2.8%,但其准确程度亦能够满足甘薯叶面积测定的精度要求,且具有操作简便、成本... 基于实测的叶面积与叶长和叶宽数据,对甘薯叶面积简便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式法的测量平均相对误差7.2%,显著高于叶面积仪测定法的平均相对误差2.8%,但其准确程度亦能够满足甘薯叶面积测定的精度要求,且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和实用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叶面积 公式法
下载PDF
甘薯叶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艳岚 张超凡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4-6,共3页
针对甘薯叶片富含多糖、多酚、色素等物质的特点,以新鲜幼嫩甘薯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并对DNA进行电泳检测和AFLP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改良CTAB法从32份甘薯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其纯度高、质量好、相对分子量大,多... 针对甘薯叶片富含多糖、多酚、色素等物质的特点,以新鲜幼嫩甘薯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并对DNA进行电泳检测和AFLP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改良CTAB法从32份甘薯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其纯度高、质量好、相对分子量大,多糖和多酚类等杂质去除比较完全,且OD260/OD230值>2.0,OD260/OD280值在1.8~2.0之间,无降解现象,能被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化;用E-ACA和M-CTG引物组合进行AFLP分析,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此方法提取的甘薯叶片基因组DNA完全适于AFLP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基因组DNA提取 CTAB法
下载PDF
南安市丘陵旱地甘薯氮磷钾适宜配比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戴树荣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16,共4页
通过在南安市丘陵旱地三种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3417"设计的平衡施肥田间肥料试验,验证NPK肥的施用效果,建立甘薯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得出在该条件下的甘薯适宜施肥量和比例。结果表明,甘薯施用NPK肥料... 通过在南安市丘陵旱地三种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3417"设计的平衡施肥田间肥料试验,验证NPK肥的施用效果,建立甘薯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得出在该条件下的甘薯适宜施肥量和比例。结果表明,甘薯施用NPK肥料均获得一定幅度的增产增值效果。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154 3~173 6kg/hm2N,44 4~75 3kg/hm2P2O5,193 1~245 3kg/hm2K2O,N P2O5 K2O=1 0 26~0 43 1 24~1 41;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40 0~162 0kg/hm2N,40 8~67 0kg/hm2P2O5,199 8~227 3kg/hm2K2O,N P2O5 K2O=1 0 25~0 41 1 23~1 64。低产田土壤适当增施N肥,P、K比例可以低些,中高产田土壤P、K比例要高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旱地 甘薯 氮磷钾肥 适宜配比
下载PDF
南方地区菜用型甘薯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胜勇 李观康 +4 位作者 何霭如 余小丽 靳静晨 汪云 陈傲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10期33-36,共4页
近年来,菜用甘薯的选育在甘薯的遗传育种的研究中已经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简要概述了菜用甘薯的营养组分、医疗保健作用,对菜用甘薯的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进行分析,比较了菜用甘薯育种的技术经济指标,指出了菜用甘薯... 近年来,菜用甘薯的选育在甘薯的遗传育种的研究中已经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简要概述了菜用甘薯的营养组分、医疗保健作用,对菜用甘薯的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进行分析,比较了菜用甘薯育种的技术经济指标,指出了菜用甘薯作为蔬菜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茎尖 蔬菜 选育
下载PDF
泉薯11特性鉴定与高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成章 傅文泽 +1 位作者 黄瑞方 叶志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6-18,共3页
泉薯11是泉州市农科所1996年以金山1255为母本、泉薯2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表现高产、稳产、适 应性广、食味品质较好、中高干物率和抗蔓割病等特性。研究表明,叶面积较大和净同化率较高是泉薯11最显著 的生理特性,且其生物产量较高、... 泉薯11是泉州市农科所1996年以金山1255为母本、泉薯2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表现高产、稳产、适 应性广、食味品质较好、中高干物率和抗蔓割病等特性。研究表明,叶面积较大和净同化率较高是泉薯11最显著 的生理特性,且其生物产量较高、经济系数较大,表明泉薯11具有较高的丰产潜力.同时表明甘薯除"叶面积 型"与"净同化率型"外,还可能存在中间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泉薯11 品种特性 高产机理
下载PDF
安徽省砂姜黑土地区甘薯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道中 刘小平 +2 位作者 钟昆林 郭志彬 田茂尚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2,共4页
商薯19淀粉含量高、食味优、产量高,具有适合食用及加工的双重性能,是当前安徽省砂姜黑土地区甘薯主栽品种。甘薯为喜钾作物,根据土壤钾素含量状况,经济合理施钾肥,是甘薯栽培高产高效的基础。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钾肥用量对甘薯产... 商薯19淀粉含量高、食味优、产量高,具有适合食用及加工的双重性能,是当前安徽省砂姜黑土地区甘薯主栽品种。甘薯为喜钾作物,根据土壤钾素含量状况,经济合理施钾肥,是甘薯栽培高产高效的基础。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钾肥用量对甘薯产量、钾素吸收及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块根产量、植株钾素累积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高产量施钾量为266.98kg/hm^2,最佳经济施钾量为161.75kg/hm^2。甘薯钾素生理效率、钾素利用效率、钾肥农学利用率、钾肥效率和钾肥利用效率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施钾量为K2O 75kg/hm^2时,甘薯钾肥利用效率最高。综合产量水平、经济效益、土壤钾素含量状况,在砂姜黑土区甘薯栽培上K2O用量为75-150kg/hm^2是较为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甘薯 产量 砂姜黑土
原文传递
优质甘薯品种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秋云 秦玉芝 +1 位作者 刘明月 熊兴耀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4-5,共2页
对6个甘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福薯8号产量第一,达2 430 kg/667m2,其他依次为福薯9号、紫薯王、京变、京6,川山紫产量最低,为1 220 kg/667m2;烘干率紫薯王最高,达33.5%,其他依次为福薯9号、福薯8号、川山紫、京6及京变;蒸煮食... 对6个甘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福薯8号产量第一,达2 430 kg/667m2,其他依次为福薯9号、紫薯王、京变、京6,川山紫产量最低,为1 220 kg/667m2;烘干率紫薯王最高,达33.5%,其他依次为福薯9号、福薯8号、川山紫、京6及京变;蒸煮食味品质福薯9号居第一,其次为京6、紫薯王、川山紫、福薯8号及京变。综合6个品种的产量与蒸煮食味等指标,适合在湖南省推广种植的品种为福薯8号、福薯9号及紫薯王,京6及川山紫可在小范围内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比较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青紫薯色素对β淀粉样肽诱导神经细胞毒性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万瑞香 孟祥军 +5 位作者 张海平 初晓 韩志武 刘涵云 李润生 王春波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86-288,共3页
①目的探讨青紫薯色素对β淀粉样肽诱导神经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②方法建立β淀粉样肽诱导的PC-12神经细胞毒性病理模型,MTT法测定青紫薯色素对PC-12神经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神经细胞的凋亡率、线粒体膜电... ①目的探讨青紫薯色素对β淀粉样肽诱导神经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②方法建立β淀粉样肽诱导的PC-12神经细胞毒性病理模型,MTT法测定青紫薯色素对PC-12神经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神经细胞的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Ca2+浓度和Caspase-3的活性。③结果青紫薯色素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提高PC-12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β淀粉样肽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率,减轻线粒体膜的损伤,降低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抑制Caspase-3的活化。④结论青紫薯色素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化,减轻线粒体膜的损伤,降低细胞内Ca2+的浓度,起到减轻β淀粉样肽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紫薯色素 Β淀粉样肽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青紫薯色素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宁 王春波 王蜀平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对青紫薯色素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小鼠每天3次、每次36 mL/kg灌胃给予200 g/L的青紫薯色素水溶液14 d,观察其体质量变化和死亡情况;以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行染色体畸变试验,对青紫薯色素进行毒理学评价。结... 目的对青紫薯色素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小鼠每天3次、每次36 mL/kg灌胃给予200 g/L的青紫薯色素水溶液14 d,观察其体质量变化和死亡情况;以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行染色体畸变试验,对青紫薯色素进行毒理学评价。结果小鼠灌胃给予21.6 g/(kg.d)青紫薯色素后未出现毒性反应,也无动物死亡,体质量增长良好;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呈阴性,染色体畸变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青紫薯色素灌胃给药21.6 g/(kg.d)未出现急性毒性反应,青紫薯色素在1.00 g/L剂量下无致突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类 甘薯 急性毒性试验 染色体畸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