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0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概况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09
1
作者 胡建广 王子明 +1 位作者 李余良 刘建华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我国甜玉米育种虽然起步较晚,但育种水平提高很快,在产量潜力和子粒含糖量等方面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由于甜玉米资源相对缺乏、研究力量薄弱和对产量的过分追求,甜玉米的食用品质与国外优良品种差距明显,缺乏耐热、耐寒品种。加强资源引... 我国甜玉米育种虽然起步较晚,但育种水平提高很快,在产量潜力和子粒含糖量等方面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由于甜玉米资源相对缺乏、研究力量薄弱和对产量的过分追求,甜玉米的食用品质与国外优良品种差距明显,缺乏耐热、耐寒品种。加强资源引进、创新与人才培养,坚持应用传统育种技术的同时积极吸收现代生物技术的优秀成果,加快品质鉴定技术和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是我国甜玉米育种取得突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育种 发展方向 引种 生物技术 种质创新 品质性状遗传 品牌战略
下载PDF
优化蒽酮比色法测定甜玉米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被引量:108
2
作者 李晓旭 李家政 《保鲜与加工》 CAS 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
以甜玉米为试材,通过对蒽酮浓度、蒽酮-糠醛显色反应温度和时间的探讨,研究优化蒽酮比色法测定甜玉米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蒽酮比色法适宜的测定条件为:蒽酮的最佳浓度15 mg/mL,显色反应温度80℃,加热时间15 min。在此... 以甜玉米为试材,通过对蒽酮浓度、蒽酮-糠醛显色反应温度和时间的探讨,研究优化蒽酮比色法测定甜玉米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蒽酮比色法适宜的测定条件为:蒽酮的最佳浓度15 mg/mL,显色反应温度80℃,加热时间15 min。在此条件下葡萄糖标准品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15.954 x+0.097 6,R2=0.999 2)。采用此优化条件测定甜玉米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其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RSD为0.47%)和准确度(平均回收率为10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酮 比色法 甜玉米 可溶性糖 测定
下载PDF
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71
3
作者 姚文华 韩学莉 +4 位作者 汪燕芬 谭静 徐春霞 陈洪梅 番兴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8,共8页
我国自开展甜玉米(sweet corn)育种研究以来,其育种水平取得了较大提升。但是,近年来甜玉米产业的迅猛发展,使甜玉米育种已跟不上生产需求的步伐。在回顾了国内外甜玉米育种研究进展及我国甜玉米品种选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探讨了甜玉... 我国自开展甜玉米(sweet corn)育种研究以来,其育种水平取得了较大提升。但是,近年来甜玉米产业的迅猛发展,使甜玉米育种已跟不上生产需求的步伐。在回顾了国内外甜玉米育种研究进展及我国甜玉米品种选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探讨了甜玉米类型与选育方法,并指出我国目前面临甜玉米种质资源匮乏、无骨干自交系、缺乏杂种优势群和杂优模式、品种多乱杂、品质差和育种力量薄弱等问题,对进一步引进资源、创新种质、科技协作及借鉴并探索新的育种思路等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育种 种质资源 技术创新
下载PDF
适宜低温锻炼提高冷敏感植物玉米和番茄的抗冷性及其生理基础 被引量:51
4
作者 简令成 卢存福 +1 位作者 李积宏 LI Paul H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71-976,共6页
研究了冷敏感植物甜玉米和番茄在生长临界温度锻炼下抗冷性的提高以及某些生理指标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番茄幼苗经12℃锻炼7d,甜玉米种苗经11℃锻炼8d或15d后,番茄幼苗和甜玉米种苗对2℃低温胁迫的抗性明显提高。经过低温锻炼的番... 研究了冷敏感植物甜玉米和番茄在生长临界温度锻炼下抗冷性的提高以及某些生理指标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番茄幼苗经12℃锻炼7d,甜玉米种苗经11℃锻炼8d或15d后,番茄幼苗和甜玉米种苗对2℃低温胁迫的抗性明显提高。经过低温锻炼的番茄幼苗和甜玉米种苗脯氨酸含量较常温下(26℃21℃)生长的显著增加。电镜细胞化学观察结果表明,甜玉米种苗经11℃8d锻炼后,其质膜Ca2+ATPase在2℃冷胁迫后仍保持高活性,甚至有某些提高。而未经锻炼的种苗在同样低温处理后,质膜Ca2+ATPase活性丧失,遭受冷害。本研究结果揭示和证实,喜温植物,无论是单子叶植物玉米,还是双子叶番茄,用其生长临界温度进行低温锻炼是适宜的,能有效地提高冷敏感植物的抗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锻炼 番茄 甜玉米 CA^2+-ATPASE 脯氨酸 抗冷性
下载PDF
甜玉米品质性状与部分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6
5
作者 王振华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2-25,共4页
通过对甜玉米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 ,甜玉米的可溶性糖主要是蔗糖。它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嫩度值、干物质含量呈负相关 ,但水溶性多糖 (WSP)与各品质性状相关均不显著 ,从而说明甜玉米含糖量选择中不会影响甜玉米的风... 通过对甜玉米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 ,甜玉米的可溶性糖主要是蔗糖。它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嫩度值、干物质含量呈负相关 ,但水溶性多糖 (WSP)与各品质性状相关均不显著 ,从而说明甜玉米含糖量选择中不会影响甜玉米的风味、嫩度等品质 ;进一步与部分农艺性状的分析表明 ,优质甜玉米应选择穗柄较短、苞叶较少、茎含糖较高的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甜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7
6
作者 崔彦宏 周海 李伯航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9-104,共6页
本文综合大量国内外研究文献,详细介绍了甜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特点(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及维生素等)以及主要营养成分在籽粒中的积累动态。同时还就甜玉米来后营养品质的变化,基因型、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等因素对甜玉米... 本文综合大量国内外研究文献,详细介绍了甜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特点(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及维生素等)以及主要营养成分在籽粒中的积累动态。同时还就甜玉米来后营养品质的变化,基因型、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等因素对甜玉米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营养品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超甜玉米营养品质分析 被引量:53
7
作者 王世恒 冯凤琴 徐仁政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2,共2页
对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的3个超甜玉米品种(超甜3号、特甜1号和H5008)的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本省主栽杂交玉米品种掖单13和稻米的部分相关项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有被测的超甜玉米品种的蔗糖、脂肪、粗纤维、Vc、β-... 对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的3个超甜玉米品种(超甜3号、特甜1号和H5008)的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本省主栽杂交玉米品种掖单13和稻米的部分相关项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有被测的超甜玉米品种的蔗糖、脂肪、粗纤维、Vc、β-胡萝卜素、水解氨基酸及矿物质含量均较杂交玉米掖单13要高得多,超甜玉米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很丰富,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接近或超过了杂交玉米和稻米的两倍,因此,超甜玉米的营养是非常丰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营养品质 氨基酸 蔗糖 脂肪 粗纤维 维生素 矿物质
下载PDF
鲜食型玉米育种目标和品种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43
8
作者 史振声 张喜华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6-18,共3页
本文根据鲜食型玉米的特殊性 ,结合我国鲜食型玉米科研和生产现状 ,就现阶段鲜食型玉米的育种目标和有关鲜食型玉米的品质、产量。
关键词 鲜食型玉米 育种目标 品种标准 甜玉米 糯玉米
下载PDF
鲜食玉米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46
9
作者 许金芳 宋国安 刘佳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42,46,共4页
通过对鲜食玉米研究与生产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鲜食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及发展对策: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品种类型,选育专用型新品种;加强安全农业投入品及关键技术研究;加速产品加工技术及品质评价研究;尽快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通过对鲜食玉米研究与生产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鲜食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及发展对策: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品种类型,选育专用型新品种;加强安全农业投入品及关键技术研究;加速产品加工技术及品质评价研究;尽快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保证体系及检测体系;五是农牧结合,加大鲜食玉米秸秆的科学合理利用研究,确保鲜食玉米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糯玉米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广东省甜玉米科研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6
10
作者 胡建广 王子明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0-152,共3页
通过比较发达国家与广东省甜玉米研究的发展情况,总结广东省甜玉米研究的进展与优势,明确了资源基础研究、专用抗逆品种培育、食用品质遗传规律等广东省甜玉米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
关键词 甜玉米 资源 抗逆性
下载PDF
我国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6
11
作者 李坤 黄长玲 《中国糖料》 2021年第1期67-71,共5页
甜玉米作为一种特用玉米已被消费者广泛接受。本文综述了甜玉米的生理特性及遗传研究特性和品种选育情况,指出我国甜玉米产业存在的问题是:种质基础狭隘,基础研究不足;优质多抗广适品种缺乏,品种类型单一;缺少具有竞争力的甜玉米种子品... 甜玉米作为一种特用玉米已被消费者广泛接受。本文综述了甜玉米的生理特性及遗传研究特性和品种选育情况,指出我国甜玉米产业存在的问题是:种质基础狭隘,基础研究不足;优质多抗广适品种缺乏,品种类型单一;缺少具有竞争力的甜玉米种子品牌。提出甜玉米产业的发展要点及相应对策:⑴引进耐寒、耐热、多抗、优质的甜玉米种质资源及基础材料的创建工作,综合应用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手段,深入研究甜度、果皮厚度等品质密切相关性状的遗传与生理生化调控机理,探讨品质相关代谢物在代谢网络之间的关系。⑵以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风味独特的甜玉米品种为目标,创建来源广泛的优质基础选系群体,集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双单倍体、基因编辑、转基因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快育种选择速度,建立商品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与产量和农艺性状协调的甜玉米育种技术体系。⑶以国内甜玉米育种优势单位为基础,结合成果转化政策引导科企合作,注重产学研一体化品牌体系的建立,加强优势产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品种选育 产业发展
下载PDF
2015年广东甜玉米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45
12
作者 刘蔚楠 万忠 +2 位作者 甘阳英 胡建广 尹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2-16,共5页
2014年广东省甜玉米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种植面积达22.0万hm^2,占全国甜玉米总面积的66.1%;产量达到310.2万t,占全国甜玉米总产量的62.1%,生产区域布局主要集中在粤西和珠三角地区,种植效益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科技含量偏低、产... 2014年广东省甜玉米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种植面积达22.0万hm^2,占全国甜玉米总面积的66.1%;产量达到310.2万t,占全国甜玉米总产量的62.1%,生产区域布局主要集中在粤西和珠三角地区,种植效益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科技含量偏低、产业链发展不平衡、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产业利益分配不均衡等问题。从甜玉米生产、区域分布、市场供给、价格动态等方面,对广东省2014年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并建议通过"创新、协调、开放、绿色"的发展思路加强甜玉米标准化、生态化种植及甜玉米产业科技开发力度,促进甜玉米流通及加工业快速发展、甜玉米产品向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产业现状 流通 科技 对策建议
下载PDF
灌浆期高温胁迫对甜玉米籽粒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13
作者 赵福成 景立权 +3 位作者 闫发宝 陆大雷 王桂跃 陆卫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44-1651,共8页
为明确高温对甜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甜玉米厦甜1号和粤甜16为材料,人工授粉3d后,利用人工气候室分别进行昼间高温(HT)35℃和正常气温(CK)处理,研究了甜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粒重、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 为明确高温对甜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甜玉米厦甜1号和粤甜16为材料,人工授粉3d后,利用人工气候室分别进行昼间高温(HT)35℃和正常气温(CK)处理,研究了甜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粒重、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气温相比,高温缩短甜玉米灌浆进程,显著降低粒重、含水量,提高皮渣率。在最佳采收期(水分含量为68%~74%)甜玉米鲜百粒重分别下降了20.8%(厦甜1号)和16.4%(粤甜16)。在甜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随授粉后时间先升高后降低,高温处理不利于可溶性糖和蔗糖积累,籽粒中糖分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升高。籽粒中蔗糖的合成与分解主要由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催化,SS催化反应是可逆的。高温明显降低SPS和ss合成方向活性,提高ss分解方向活性,导致糖分含量降低,品质变劣。高温缩短两品种SS(合成方向)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而对于SPS活性峰值出现时间厦甜1号被缩短,粤甜16为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高温胁迫 糖分积累 蔗糖代谢 酶活性
下载PDF
用低场核磁研究烫漂对甜玉米水分布和状态影响 被引量:39
14
作者 邵小龙 李云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2-306,共5页
该文旨在用低场核磁(NMR)及其成像技术(MRI)研究甜玉米粒中的水分布和水状态,为探讨烫漂后甜玉米失重和热特性参数变化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通过T2加权成像技术,观察到烫漂后的甜玉米粒出现新的水信号分布区;通过研究烫漂时间和温... 该文旨在用低场核磁(NMR)及其成像技术(MRI)研究甜玉米粒中的水分布和水状态,为探讨烫漂后甜玉米失重和热特性参数变化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通过T2加权成像技术,观察到烫漂后的甜玉米粒出现新的水信号分布区;通过研究烫漂时间和温度对甜玉米粒横向弛豫信号的影响,发现弛豫时间为450~750ms和50~70ms的结合水的百分比例明显变化,并具有一定规律,这种变化是由于淀粉糊化造成的。研究表明,烫漂改变了甜玉米中水的分布和结合状态;低场核磁技术揭示了甜玉米水状态的变化规律,为食品加工过程中物性参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核磁成像 烫漂 失重 甜玉米
下载PDF
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甜玉米及毛豆中32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 被引量:39
15
作者 王连珠 黄小燕 +3 位作者 王登飞 陈泳 徐敦明 周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1-507,共7页
建立了基于 QuEChERS方法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甜玉米及毛豆中32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以提取液净化前后蒸发残渣质量及回收率为考察指标,评估了 C18、氧化锆包覆硅胶( Z-Sep)/C18混合物、C18键合锆胶( Z-Sep+)3... 建立了基于 QuEChERS方法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甜玉米及毛豆中32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以提取液净化前后蒸发残渣质量及回收率为考察指标,评估了 C18、氧化锆包覆硅胶( Z-Sep)/C18混合物、C18键合锆胶( Z-Sep+)3种分散吸附剂对甜玉米的净化效果,结果 Z-Sep/C18吸附剂的净化效果最佳。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及氯化钠盐析、Z-Sep/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以 CSH C18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负离子电离、按时间表的多反应监测模式( Scheduled MRM),以基质匹配校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32种农药在甜玉米及毛豆中3个添加水平(10、20、100μg/kg)的回收率为80.0%~108.2%,相对标准偏差为1.2%~13.0%,32种农药的定量限( S/N≥10)为0.2~5.0μg/kg。方法简便、灵敏、环保,适用于甜玉米及毛豆中32种磺酰类除草剂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磺酰脲类除草剂 甜玉米 毛豆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肥对甜玉米籽粒富硒、重金属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9
16
作者 黄爱花 黄开健 +8 位作者 彭楷 黄世欢 毕献灿 翟瑞宁 莫润秀 郑德波 邹成林 韦新兴 谭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索外源施硒对鲜食甜玉米籽粒硒含量、重金属含量、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鲜食甜玉米生产中合理使用硒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甜玉米品种桂甜612和硒肥"锌硒葆"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3个叶面喷施期(拔节期、... 【目的】探索外源施硒对鲜食甜玉米籽粒硒含量、重金属含量、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鲜食甜玉米生产中合理使用硒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甜玉米品种桂甜612和硒肥"锌硒葆"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3个叶面喷施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主处理和6个硒肥浓度[0(CK)、0.66、0.80、1.00、1.33和2.00 g/L]副处理,在甜玉米吐丝授粉23 d后测量籽粒中硒、镉、砷含量和籽粒糖度及鲜穗产量。【结果】不同时期喷施硒肥,鲜食甜玉米籽粒硒含量均随硒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叶面喷施硒肥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甜玉米籽粒硒含量。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均能提高甜玉米籽粒糖度,其中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喷施0.80~1.00 g/L硒肥的增甜效果较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处理的籽粒镉含量和砷含量均高于或等于CK,抽雄期的镉含量低于CK。随硒肥浓度的增加,拔节期的鲜穗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的鲜穗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0.80~1.00 g/L硒肥的增产效果最佳,高浓度(2.00 g/L)硒肥则引起叶面灼伤而造成减产。【结论】适宜生育期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硒肥不仅可提高甜玉米的籽粒硒含量、改善甜度口感,还可提高其鲜穗产量,其中以甜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硒肥"锌硒葆"0.80~1.00 g/L的效果最佳。硒肥是否对甜玉米重金属含量产生影响与硒肥喷施时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叶面施硒 籽粒硒含量 重金属含量 产量
下载PDF
砂引发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6
17
作者 张文明 梁振华 +3 位作者 姚大年 姜文 孙海燕 陈永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8-182,共5页
以皖玉10号、安甜3号两个甜玉米品种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含水量的砂基质引发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砂引发处理均能明显提高甜玉米种子幼苗生长测定的发芽势、芽长、苗鲜重、苗干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减少... 以皖玉10号、安甜3号两个甜玉米品种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含水量的砂基质引发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砂引发处理均能明显提高甜玉米种子幼苗生长测定的发芽势、芽长、苗鲜重、苗干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减少种子的平均发芽日数,同时,明显提高低温处理试验的芽鲜重、芽干重和简化活力指数。砂引发对甜玉米种子电导率的影响,两个品种的表现不同,皖玉10号的电导率与活力指数、模拟田间出苗率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安甜3号种子则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两个甜玉米品种种子砂引发基质的最适水分含量均为7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引发 甜玉米 种子活力
下载PDF
基于称重式蒸渗仪的喷灌条件下冬小麦和糯玉米作物系数估算方法 被引量:35
18
作者 宿梅双 李久生 饶敏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5-29,共5页
利用位于北京的称重式蒸渗仪,对喷灌条件下的冬小麦和糯玉米需水规律进行了测定,进而计算了两种作物的作物系数。结果表明,冬小麦和糯玉米的作物系数与播种后天数之间的关系均可以用四次多项式来表征。根据FAO-56推荐的作物系数计算方法... 利用位于北京的称重式蒸渗仪,对喷灌条件下的冬小麦和糯玉米需水规律进行了测定,进而计算了两种作物的作物系数。结果表明,冬小麦和糯玉米的作物系数与播种后天数之间的关系均可以用四次多项式来表征。根据FAO-56推荐的作物系数计算方法,计算了两种作物的分段单值作物系数和双作物系数,发现华北平原喷灌条件下冬小麦和糯玉米的作物系数在生育期内的变化可以用FAO-56推荐的模式来描述,但实测值一般大于FAO-56的建议值。为了能利用FAO-56推荐的模式较好地描述喷灌作物系数变化规律,依据实测资料对FAO-56建议的单值作物系数和基础作物系数进行调整后,模拟了两种作物需水量的变化,模拟的作物阶段需水量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系数 称重式蒸渗仪 喷灌 冬小麦 糯玉米
下载PDF
分根区交替灌溉对盆栽甜玉米水分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0
19
作者 梁继华 李伏生 +1 位作者 唐梅 冯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8-72,共5页
分根区交替灌溉(APR I)是高效节水新技术,该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下,3种不同灌溉方式对甜玉米干物质积累、水分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和充分供水条件下,与常规灌溉(C I)相比,分根区交替灌溉节水29.1%,总干物... 分根区交替灌溉(APR I)是高效节水新技术,该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下,3种不同灌溉方式对甜玉米干物质积累、水分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和充分供水条件下,与常规灌溉(C I)相比,分根区交替灌溉节水29.1%,总干物质量和冠干物质量仅分别减少6.3%和5.6%,而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24.3%和16.4%,这表明分根区交替灌溉的节水节肥效应要与合理施肥和适宜的灌水量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而部分根干燥灌溉(PRD)由于总干物质量下降太多,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都没有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根区交替灌溉 甜玉米 水分 氮素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低温对鲜食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5
20
作者 张海艳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7-350,共4页
以糯玉米和甜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光照培养箱进行3个温度处理(25、20和15℃),研究低温胁迫对鲜食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物量分配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速度... 以糯玉米和甜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光照培养箱进行3个温度处理(25、20和15℃),研究低温胁迫对鲜食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物量分配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速度指数及幼苗的苗高、根长、苗和根生物量、苗生物量分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降低,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延长。与对照(25℃)相比,20℃条件下糯玉米和甜玉米种子发芽率分别降低2.0%~5.4%、24.8%~26.6%,根苗比分别增加38.4%~55.1%、71.6%~91.2%;15℃条件下发芽率均降低100%,根苗比分别增加227.4%~459.6%、691.7%~1060.0%。表明低温抑制鲜食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甜玉米种子萌发受抑程度可能大于糯玉米;苗比根对低温更敏感,甜玉米表现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甜玉米 低温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