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麦草一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Ⅱ意大利黑麦草引进品种在南亚热带地区免耕栽培条件下的生产能力 被引量:36
1
作者 杨中艺 潘静澜 《草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6-51,共6页
应用从日本引进的5个意大利黑麦草品种(极早熟:樱早生,早熟:旱生丰、早生青叶,中熟:普通种,晚熟:双春),在我国南亚热带冬闲水田粗放条件(免耕,总施氮150kg/hm2)下进行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1)中、早熟品种在粗... 应用从日本引进的5个意大利黑麦草品种(极早熟:樱早生,早熟:旱生丰、早生青叶,中熟:普通种,晚熟:双春),在我国南亚热带冬闲水田粗放条件(免耕,总施氮150kg/hm2)下进行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1)中、早熟品种在粗放条件下的干物质产量并不亚于在集约条件下的产量,说明IRR系统是可以在粗放条件下高效运作的;2)晚熟品种不宜在粗放条件下的IRR系统中应用;3)根系的强弱通过粗放条件下干旱胁迫的放大制约着IRG的干物质产量,因此,具浅根系性状的极早熟品种未能表达其作为极早熟品种的产量优势,但亦达到了与其他中、早熟品种同程度的干物质产量,而其浅根系性状对于IRR系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4)粗放条件下IRG的饲料营养性状受到很大影响,其粗蛋白质含量大大低于在集约条件下所得结果,但目前还不清楚这一变化是起因于氮投入的减少还是免耕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黑麦草 轮作 栽培 免耕 引种
下载PDF
重谈有机肥与化肥并重 被引量:15
2
作者 牟善积 何明华 +2 位作者 卢树昌 刘惠芬 臧凤艳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30-34,共5页
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高 ,养分全面 ,肥劲柔和、持久、稳定 ,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良好作用 ,是土壤微生物主要能量和养分的来源 ,是降低农业成本的重要措施 ,是维持和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培肥土壤的重要环节 .化肥的施用打破了固有的封... 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高 ,养分全面 ,肥劲柔和、持久、稳定 ,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良好作用 ,是土壤微生物主要能量和养分的来源 ,是降低农业成本的重要措施 ,是维持和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培肥土壤的重要环节 .化肥的施用打破了固有的封闭式的物质循环圈 ,在农业现代化、工厂化生产中具有有机肥不可替代的优点 ,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重大措施 ,是农业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根据持续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应强调有机肥与化肥并重、二者配合施用 ,以利于满足供肥需求、调节土壤养分平衡、用地养地相结合 ,达到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持续农业 现代化农业
下载PDF
中国西北内陆盐渍化防治与可持续农业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2
3
作者 贾恢先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063-1068,共6页
中国西北内陆分布着广袤的盐渍土是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盐渍成因多样、盐渍程度强烈、盐分组成复杂、雨水淋盐微弱、表聚作用显著、次生盐渍普遍和单纯用水无法把盐排走等特点,因而相对治理难度比沿海地... 中国西北内陆分布着广袤的盐渍土是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盐渍成因多样、盐渍程度强烈、盐分组成复杂、雨水淋盐微弱、表聚作用显著、次生盐渍普遍和单纯用水无法把盐排走等特点,因而相对治理难度比沿海地区更大。作者通过20多年的研究,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的办法,通过引种盐地先锋植物、应用生物排盐、增大绿色覆盖、防止盐分表聚、培肥地力等措施,使土地能有效地脱盐。同时坚持对植物抗盐机理和盐地资源植物开发利用的研究,使内陆盐渍生物防治建立在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并根据改善西部生态环境,调整种植结构,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了培植"盐地草产业"、"盐地药产业"的模式,使内陆盐渍区的可持续农业能释放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陆 盐渍化 生物防治 持续农业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与持续农业浅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石立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5年第2期140-147,共8页
从持续农业的内涵出发,讨论了气候变化与持续农业的关系。并从农作物生产力和产量、种植制度、区域农业生产及生产费用等几方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持续农业的影响。指出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可能使我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自... 从持续农业的内涵出发,讨论了气候变化与持续农业的关系。并从农作物生产力和产量、种植制度、区域农业生产及生产费用等几方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持续农业的影响。指出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可能使我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自然资源短缺,农业成本增加,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不应盲目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持续农业 影响
下载PDF
云南省设施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孟金贵 张乃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3期243-244,274,共3页
概括介绍了10年间云南蔬菜生产布局、种植面积、品种结构、市场流通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进展,指出了当前云南蔬菜经营规模、作业方式、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为制定好今后云南蔬菜持续发展战略,文中提出应依靠科技进步,以提高劳... 概括介绍了10年间云南蔬菜生产布局、种植面积、品种结构、市场流通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进展,指出了当前云南蔬菜经营规模、作业方式、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为制定好今后云南蔬菜持续发展战略,文中提出应依靠科技进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起现代化的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生产 可持续发展问题 市场流通体系 云南 劳动生产率 品种结构 种植面积 设施蔬菜 技术体系 发生
下载PDF
论对蔬菜病虫害的持续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毅 李人柯 +1 位作者 林锦英 饶雪琴 《长江蔬菜》 1998年第1期1-3,共3页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methods of disease and pest in vegetable crops.Theprinciple, method and prospect were indicated onsustained control of disease and pest in vegetable crops.
关键词 蔬菜 病虫害 持续控制
下载PDF
从鹿马岔农业发展模式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持续农业体系
7
作者 黄高宝 蔺海明 胡恒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9-113,共5页
根据对鹿马岔小流域10年综合研究与开发实践,提出“以肥调水—提高单产—退耕种草—稳定生态—养畜增收—全面发展”的旱地持续农业模式,认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持续农业发展要以耕地为主体,粮食为先导,农牧林综合发展;粮食生产是... 根据对鹿马岔小流域10年综合研究与开发实践,提出“以肥调水—提高单产—退耕种草—稳定生态—养畜增收—全面发展”的旱地持续农业模式,认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持续农业发展要以耕地为主体,粮食为先导,农牧林综合发展;粮食生产是旱农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必须双管齐下,旱地农业+补灌提高水分利用率与利用效率是旱农持续发展的长期任务,造就新一代“知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模式 持续农业 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绿色食品生产与可持续农业
8
作者 荆宇 张勇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6-29,共4页
从绿色食品的产生、发展理念、生产过程分析入手,站在可持续农业的角度,提出了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是“绿色农业”,并将其定位于可持续农业的一种具体农业方式,旨在阐明绿色食品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以期在可持续农业理论指导下,科学认识... 从绿色食品的产生、发展理念、生产过程分析入手,站在可持续农业的角度,提出了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是“绿色农业”,并将其定位于可持续农业的一种具体农业方式,旨在阐明绿色食品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以期在可持续农业理论指导下,科学认识、定位和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生产 定位 绿色农业 可持续农业
下载PDF
论21世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关理论与实践的讨论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巽浩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5年第3期216-224,共9页
文章讨论了可持续农业的定义与实际含义,对发展与环境、现代农业的功与过、替代还是发展、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见解,重点是强调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三者的统一,强调前进而... 文章讨论了可持续农业的定义与实际含义,对发展与环境、现代农业的功与过、替代还是发展、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见解,重点是强调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三者的统一,强调前进而不要后退。文章还探讨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道路,根据中国农业45年成就与不足以及面临的难题,提出21世纪目标──实现农业现代化,而集约持续农业是中国式通向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道路的体现。强调集约(高产高效)与持久发展的结合,在农业上要狠下真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 农业现代化 集约持续农业
下载PDF
农业工程学科的对象、领域、发展现状及趋向 被引量:8
10
作者 曾德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8,共8页
对农业工程定义、学科对象及其研究领域范畴讨论进行了回顾,对农业工程的发展阶段(或农业中应用工程科学技术的深入层次)进行了分析,对农业工程为我国农业上台阶应做的贡献作了论述,对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的现状和趋向进行了评议。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学科 发展
全文增补中
可持续发展农业与高等农业教育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德玲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56-58,共3页
本文论述了 2 1世纪中国农业必须走现代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 ;农业高校应继续深入进行教育改革 ,以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人才。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 高等农业教育
下载PDF
首都蔬菜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殿奎 高丽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1,共5页
概括介绍了“七五”以来的10年间北京蔬菜生产布局、种植面积、品种结构、市场流通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进展;指出了当前首都蔬菜经营规模、作业方式、生产效率、流通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好今后首都蔬菜持续发展战略,文... 概括介绍了“七五”以来的10年间北京蔬菜生产布局、种植面积、品种结构、市场流通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进展;指出了当前首都蔬菜经营规模、作业方式、生产效率、流通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好今后首都蔬菜持续发展战略,文中提出应依靠科技进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起现代化的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生产 流通 持续农业 发展 北京
下载PDF
成都平原稻田持续高产高效种植制度的定位研究
13
作者 庞良玉 曾祖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30-33,共4页
本文通过六年定位试验,从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及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种植制度的产量水平、经济效益和稳产性。综合分析结果看出:成都平原稻田麦稻晚秋,油、稻晚秋轮作方式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 本文通过六年定位试验,从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及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种植制度的产量水平、经济效益和稳产性。综合分析结果看出:成都平原稻田麦稻晚秋,油、稻晚秋轮作方式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实现持续高产高效,是本区较优良的持续高产高效种植制度;在目前一年二熟制为主的情况下,应大力开发利用晚秋资源,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增种一季晚秋作物有利于后茬小麦增产,对减轻小麦连作障碍有显著作用,油菜、小麦连作都会导致土壤理化性状恶化、作物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水稻 小麦 持续种植制度
下载PDF
定西半干旱区降水特征分析及农业持续发展的匹配对策
14
作者 尚新明 贵立德 曹玉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30,共6页
通过对定西降水特征、土壤供水机制及主要降水时段水量对产量影响的分析得出,小麦在拔节以前主要依赖土壤供水;5~10月降水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大;春旱及夏秋土壤储水不足是造成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马铃薯在生育期为,降水丰富... 通过对定西降水特征、土壤供水机制及主要降水时段水量对产量影响的分析得出,小麦在拔节以前主要依赖土壤供水;5~10月降水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大;春旱及夏秋土壤储水不足是造成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马铃薯在生育期为,降水丰富,8~2月份降水对产量影响最大。根据以上结果,相应地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特征 农作物 匹配对策 定西地区
下载PDF
温宿县持续农业发展初探
15
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5-61,共7页
虽然温宿县的光、热、水、土和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好,但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普遍存在耕地的次生盐碱化、沙化,草原的退化等现象,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本文深入分析了温宿县的农业自然资源及其条... 虽然温宿县的光、热、水、土和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好,但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普遍存在耕地的次生盐碱化、沙化,草原的退化等现象,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本文深入分析了温宿县的农业自然资源及其条件,针对温宿县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持续农业发展的紧迫性、基本原则及据其原则提出的几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农业 措施 温宿县
下载PDF
山西省古县野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策
16
作者 陆桂莲 陈林娜 田玉璋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998年第2期34-35,共2页
持续性农业将是21世纪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在强调农业发展的同时,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本文结合山西省古县丰富的野生资源现状。
关键词 野生资源 开发 古县 山西 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33
17
作者 潘剑玲 代万安 +1 位作者 尚占环 郭瑞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6-535,共10页
秸秆还田作为全球有机农业的重要环节,对维持农田肥力,减少化肥使用,提高陆地土壤碳汇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秸秆还田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来改善农田生产环境,获得高农业生产能力。有效的秸秆还田能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 秸秆还田作为全球有机农业的重要环节,对维持农田肥力,减少化肥使用,提高陆地土壤碳汇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秸秆还田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来改善农田生产环境,获得高农业生产能力。有效的秸秆还田能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丰富的碳源,刺激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同时矿化的秸秆组分能促进土壤氮循环和矿化,提高氮素有效性。秸秆还田能够促使集约化高氮输入的农田生态系统维持正常的碳氮比例,减少氮素淋洗损失,改善土壤结构板结和连作障碍等现象。目前我国农田秸秆还田率不足50%,与欧美国家高达90%多的秸秆还田率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加强我国秸秆还田率能够逐渐改变我国耕地土壤存在的有机质含量和品质下降、氮素损失严重等现象。目前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秸秆还田对有机质及氮素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并结合长期监测试验,以及多种秸秆还田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发展适合当地秸秆还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机质 氮素有效性 碳氮比 土壤质量 可持续农业
下载PDF
我国有机肥料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156
18
作者 杨玉爱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14-422,共9页
本文简要回顾80年代以来,我国对有机肥料资源、结构组成、营养功效、改土作用机制及改善农作物产品品质作用等方面的一些研究;讨论了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这一施肥制与持续农业发展和建立良好环境生态农业的关系。展望今后有机肥料的... 本文简要回顾80年代以来,我国对有机肥料资源、结构组成、营养功效、改土作用机制及改善农作物产品品质作用等方面的一些研究;讨论了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这一施肥制与持续农业发展和建立良好环境生态农业的关系。展望今后有机肥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应尽可能利用有机肥料资源,投入农田参与养分再循环的研究,结合食物链和壤养分库,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重点研究有机肥料循环过程中,碳、氮、磷和微量元素的循环和再利用,以维护环境质量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养分循环 食物链 持续农业
下载PDF
长期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某些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1
19
作者 张志国 徐琪 R.L.Blevins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4-391,共8页
免耕农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态管理系统。长期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性质的变化及作物产量可以反映这一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长期(1970年—1994年)免耕与犁耕相比土壤容重并未增加;而表层(0—5cm)土壤有机C和有机N显著增加;... 免耕农作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态管理系统。长期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性质的变化及作物产量可以反映这一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长期(1970年—1994年)免耕与犁耕相比土壤容重并未增加;而表层(0—5cm)土壤有机C和有机N显著增加;并有随N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土壤pH随NH4NO3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免耕表层土壤的交换性Ca、Mg、K和可提取P与犁耕比较有明显的表聚现象。交换性Ca、Mg、及可提取P随NH4NO3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交换性K的分布则不受N肥施用量的影响,从1984至1994年,免耕玉米的产量显著高于犁耕玉米的产量,从1970至1982年犁耕玉米的产量略高于免耕,但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持续性农业 土壤理化性质 玉米产量
下载PDF
农田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 被引量:137
20
作者 尤民生 刘雨芳 侯有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在现代农田生态系统中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通常把自然界的植物群落改造成大面积种植单种特定的作物 ,人为地排除其他植物种类的竞争以提高作物的产量。由于单一化的作物不断取代自然植被 ,降低了农田的物种和生境多样性 ,结果导... 在现代农田生态系统中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通常把自然界的植物群落改造成大面积种植单种特定的作物 ,人为地排除其他植物种类的竞争以提高作物的产量。由于单一化的作物不断取代自然植被 ,降低了农田的物种和生境多样性 ,结果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害虫问题的更加恶化。影响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很多 ,如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环境条件、作物品种、种间关系、人类的栽培活动等。根据现有的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成果 ,人类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措施来恢复和强化农田生物多样性 ,提高天敌的控制潜能 ,减少害虫发生的可能性 ;这些措施包括合理安排混作的时空格局 ,通过轮作进行间断性耕种 ,对多年生作物采用地面覆盖植被 ,利用不同品种以提高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等等。在设计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管理策略时 ,必须同时考虑当地气候、地理 ,植被 ,作物 ,土壤等因素的变化 ,因为在特定的生境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害虫综合治理 可持续农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