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样本量及删失率对生存分析模型有效性和偏倚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雯 陈昂 +1 位作者 夏英华 凌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样本量及删失率对生存分析模型有效性和偏倚性的影响,为根据资料特点选用适合的生存分析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实际数据为总体,通过抽样模拟和删失模拟,比较不同样本量和删失率下,Cox模型和加速失效时间模型的有效性和偏倚... 目的探讨样本量及删失率对生存分析模型有效性和偏倚性的影响,为根据资料特点选用适合的生存分析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实际数据为总体,通过抽样模拟和删失模拟,比较不同样本量和删失率下,Cox模型和加速失效时间模型的有效性和偏倚性及其变化趋势。结果对于大样本(≥500)或删失率较小(≤30%)的数据,两种模型的有效性和偏倚性相近,分析结果均较为可靠。当样本较小(300~400)或删失率较高(40%~60%)时,加速失效时间模型的分析结果更为可靠。结论 Cox模型对于大样本或删失率低的数据更为实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的分析结果在样本量较少或删失率较高时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量 删失率 生存分析
下载PDF
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生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博 孙桂江 +2 位作者 于海波 贾岚 姜埃利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中心静脉导管(CVC)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初次行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的96例患者,从数字化管理系统中获取患者CVC自建立之初至4年末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中心静脉导管(CVC)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初次行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的96例患者,从数字化管理系统中获取患者CVC自建立之初至4年末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患者CVC的生存曲线,并用COX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CVC的生存因素。结果:CVC1年生存率95.8%,2年生存率86.46%,3年生存率71.86%,4年生存率53.13%;导管感染组、糖尿病组CVC生存率低,尿激酶间断封管是CVC生存的保护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HR:2.263;95%CI:1.210-4.230)、导管感染(HR:2.040;95%CI:1.056-3.942)、低白蛋白(HR:0.878;95%CI:0.795-0.969)是CVC生存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导管相关感染(CRI)、低白蛋白是降低CVC使用寿命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中心静脉 导管插入 生存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联合针刺救治院内心脏骤停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3
作者 曾瑞峰 钟悦嘉 +5 位作者 陈百坚 李冬莉 李尊江 陈国聪 徐军 丁邦晗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561-567,共7页
目的:探讨联合针刺干预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患者临床疗效,以提供对IHCA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的理论依据。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急诊乌斯坦因登记模式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2013年10月—2021年9月的IHCA为研... 目的:探讨联合针刺干预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患者临床疗效,以提供对IHCA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的理论依据。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急诊乌斯坦因登记模式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2013年10月—2021年9月的IHCA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120例患者,根据是否进行针刺干预分为针刺组以及非针刺组。提取一般信息,基础疾病、抢救情况等,以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成功率、ROSC维持时间、神经功能评价为主要指标,以实验室指标、危重症评分、28 d死亡率等为次要指标。结果:针刺组ROSC成功率为65.6%,与非针刺组(4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非针刺组ROSC维持时间方面比较[≤20 min:2例(9.5%)vs.9例(23.7%),20 min~24 h:13例(61.9%)vs.16例(42.1%),>24 h:6例(28.6%)vs.13例(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28 d为观察终点进行生存分析,针刺组的平均生存天数为(3.226±1.242) d(95%CI:0.791~5.661 d),非针刺组的平均生存天数为(2.352±0.692) d(95%CI:0.996~3.709 d)。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两组的生存曲线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5,P=0.081)。两组各个时间点的其他指标,如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常规、血气分析、肝肾凝血功能、危重评分及器官功能支持手段等进行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联合针刺救治IHCA无严重不良事件及负性结果,具有更高ROSC成功率,更稳定的ROSC比例的优势。这可能与针刺对ROSC早期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作用有关,有一定的探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院内心脏骤停 心肺脑复苏 针刺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2009-2019年甘肃省尘肺病患者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海涯 赵文莉 +1 位作者 何小刚 何玉红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23年第5期398-401,共4页
目的为了解甘肃省尘肺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模型来识别和评估影响尘肺病人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2009-2019年全省共报告尘肺病1484例,死亡267例,病死率为17.99%。尘肺期别、尘... 目的为了解甘肃省尘肺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模型来识别和评估影响尘肺病人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2009-2019年全省共报告尘肺病1484例,死亡267例,病死率为17.99%。尘肺期别、尘肺类型和接尘工龄是影响尘肺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与尘肺壹期患者相比,尘肺叁期患者其死亡风险显著增高,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95%CI为2.16(1.504~3.102);其他尘肺患者与矽肺患者相比较,其死亡风险明显下降,HR及其95%CI为0.3(0.131~0.685);随着接尘时间的增加,尘肺患者的死亡风险也逐渐增加,接尘工龄10~<20、20~<30、≥30年的HR及其95%CI分别为1.461(1.01~2.114)、1.870(1.268~2.757)、1.956(1.285~2.979)。结论应做好尘肺的三级预防,加大重点尘肺病的防治,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及早地筛查出疑似尘肺样变的劳动者,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生存分析 COX回归分析 矽肺 煤工尘肺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室不同置管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生存分析
5
作者 曹丽琴 石丽娟 +2 位作者 刘洁 李佩玲 董宏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30-2234,共5页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不同分组患者从入住ICU到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的时间及危险因素,量化置管患者的置管控制时间,为ICU医护人员预防与控制患者MDROs感染提供管理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九医院2017年1月-2021年8月ICU不同...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不同分组患者从入住ICU到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的时间及危险因素,量化置管患者的置管控制时间,为ICU医护人员预防与控制患者MDROs感染提供管理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九医院2017年1月-2021年8月ICU不同置管患者基本情况,分析对比置管与非置管患者从入住ICU至感染MDROs所需的时间差异,并分析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的样本为493例,其中163例(33.06%)感染MDROs,性别、是否使用呼吸机、导尿管及是否中心静脉置管在感染与非感染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137例(84.05%);感染菌种主要以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CRAB)最多82例(50.31%),送检标本以痰标本送检最多137例(84.05%);老年患者、女性、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置管为感染MDROs的危险因素(P<0.05).从入住ICU至感染MDROs的中位时间:老年患者8.00(6.28,9.72)d,女性8.00(6.73,9.27)d,使用呼吸机、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感染时间分别为8.00(7.09,8.91)d、8.00(7.30,8.70)d、8.00(7.14,8.86)d.结论 ICU的患者在各种侵袭性导管的留置时间达到8 d后,将有50%的患者感染MDROs,且老年、女性、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置管是ICU患者感染MDROs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 导尿管 中心静脉置管 多药耐药菌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腾格里沙漠南缘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分株年龄结构及其动态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资行 焦健 +2 位作者 李毅 李永兵 张世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共9页
对腾格里沙漠南缘景泰点、古浪点和民勤点及对照点兰州天然分布的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分株年龄结构及其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地唐古特白刺年龄结构均呈增长型;由南向北随着水分梯度递减,各地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中龄分株比重增大... 对腾格里沙漠南缘景泰点、古浪点和民勤点及对照点兰州天然分布的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分株年龄结构及其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地唐古特白刺年龄结构均呈增长型;由南向北随着水分梯度递减,各地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中龄分株比重增大,呈现出幼龄居群向成年居群过渡的趋势;静态生命表均显示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幼龄分株随着年龄增加,生活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增强,期望寿命逐渐增大,Ⅴ龄级后分株期望寿命逐渐减小,Ⅲ和Ⅳ龄级死亡率和亏损率明显增大;存活曲线均趋于Deevey-Ⅲ型;兰州点唐古特白刺种群繁育旺盛,导致空间制约强烈,使得幼龄死亡率较高;景泰点和古浪点中龄分株死亡率低;民勤点各龄级死亡率均较大,Ⅵ龄级分株数反常增加;4地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分株生存分析整体较为一致,均显示出随龄级增大,生存率单调递减,相应的累积死亡率逐渐上升;由于竞争激烈,兰州点的累积死亡率和危险率较高,而民勤点则在长期的恶劣条件下形成适应环境的种群更新策略,死亡率和危险率均较小;谱分析表明,唐古特白刺分株年龄结构和动态变化受整个生命周期中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较为明显,总波序末的周期振幅A4能够反映出种群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力和抗干扰能力;动态指数表明,由南向北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增长潜力逐渐降低:兰州南山(1.27%)>景泰白墩子(0.37%)>古浪马路滩(0.35%)>民勤勤峰农场(0.24%),腾格里沙漠南缘3地,特别是民勤勤峰农场,唐古特白刺无性系种群分株的增长潜力有限,需要加强抚育保护,增进种群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白刺 无性系种群 分株 年龄结构 动态指数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谱分析 腾格里沙漠南缘
下载PDF
氩氦冷冻消融术联合中医药治疗51例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雄文 贺凡 蔡玉荣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7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氩氦冷冻消融术联合中医药治疗不同巴塞罗那肝癌临床(BCLC)分期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病例资料,将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BCLC分期分为A期、B期及C期共3组,分别统计3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OS)及6月、1年、... 目的:观察氩氦冷冻消融术联合中医药治疗不同巴塞罗那肝癌临床(BCLC)分期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病例资料,将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BCLC分期分为A期、B期及C期共3组,分别统计3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OS)及6月、1年、2年生存率,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3组PFS、OS的差异。结果:原发性肝癌BCLC A期、B期、C期各组中位PFS分别为(14.0±3.0)月、(7.0±1.9)月、(7.0±2.0)月,3组PFS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C A期、B期、C期各组中位OS分别为(52.0±11.2)月、(32.0±7.1)月、(33.0±5.4)月,3组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C A期、B期、C期各组6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1.7%、75.0%,92.9%、78.6%、57.1%,96.0%、76.0%、44.0%。不同分期肝癌6月、1年、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BCLC分期A期、B期,KPS评分80分、90分,冷冻次数、冷冻针数为预后的保护因素,肝硬化病史,KPS评分60分、70分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氩氦冷冻联合中医药治疗可延长原发性肝癌的生存期,联合治疗方案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氩氦冷冻消融术 巴塞罗那肝癌临床(BCLC)分期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Short-term and long-term risk factors in gastric cance
8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1期6434-6443,共10页
While in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diabetes, mortalityrates slowly increases with age, in oncological seriesmortality usually changes dramatically during thefollow-up, often in an unpredictable pattern. Forinstance, i... While in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diabetes, mortalityrates slowly increases with age, in oncological seriesmortality usually changes dramatically during thefollow-up, often in an unpredictable pattern. Forinstance, in gastric cancer mortality peaks in thefirst two years of follow-up and declines thereafter.Also several risk factors, such as TNM stage, largelyaffect mortality in the first years after surgery, whileafterward their effect tends to fade. Temporal trendsin mort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a gastric cancerseries and a cohort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Forthis purpose, 937 patients, undergoing curativegastrectomy with D1/D2/D3 lymphadenectomy forgastric cancer in three GIRCG (Gruppo Italiano RicercaCancro Gastrico = Italian Research Group for GastricCancer) centers, were compared with 7148 type 2diabetic patients from the Verona Diabetes Study. Inthe early/advanced gastric cancer series, mortality fromrecurrence peaked to 200 deaths per 1000 personyears1 year after gastrectomy and then declined,becoming lower than 40 deaths per 1000 person-yearsafter 5 years and lower than 20 deaths after 8 years.Mortality peak occurred earlier in more advanced Tand N tiers. At variance, in the Verona diabetic cohort overall mortality slowly increased during a 10-yearfollow-up, with ageing of th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Seasonal oscillations were also recorded, mortalitybeing higher during winter than during summer. Alsothe most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s presented adifferent temporal pattern in the two diseases: while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 and N stage markedlydecrease over time, differences in survival amongpatients treated with diet, oral hypoglycemic drugsor insulin were consistent throughout the follow-up.Time variations in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main riskfactors, their impact on survival analysis and possiblesolutions were evaluated in another GIRCG series of568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undergoingcurative gastrectomy with D2/D3 lymphadenectomy.Survival curves in the two dif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Type 2 diabetes Mortality SHORT-TERM RISK FACTORS LONG-TERM RISK FACTORS survivalanalysis COX model Proportional hazards ASSUMPTION
下载PDF
课程调研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9
作者 于国锋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5期63-66,共4页
课程调研是专业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从调研目标、调研对象、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分析了调研工作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方法,从调研目标确定和调研对象的选择、工作流程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等方面系统设计,保证了课程调... 课程调研是专业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从调研目标、调研对象、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分析了调研工作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方法,从调研目标确定和调研对象的选择、工作流程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等方面系统设计,保证了课程调研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课程调研 职业岗位 生存分析
下载PDF
SPS措施对中国生鲜水果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彭世广 周应恒 耿献辉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3-122,共20页
本文利用2002~2018年中国HS6分位生鲜水果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法探讨生鲜水果总体及不同品类的出口持续时间,并进一步研究SPS措施的具体贸易效应,以期为中国维持并扩大水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供经验参考。研究表明,样本期内... 本文利用2002~2018年中国HS6分位生鲜水果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法探讨生鲜水果总体及不同品类的出口持续时间,并进一步研究SPS措施的具体贸易效应,以期为中国维持并扩大水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供经验参考。研究表明,样本期内中国生鲜水果出口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2年,有60.30%的贸易段在3年内消失,且出口风险率存在负时间依存性。分品类看,鲜柑桔的出口关系较为稳定,鲜葡萄、鲜草莓的出口关系较为脆弱。贸易国SPS措施的实施显著增加了生鲜水果出口的失败风险率,其中具有政策针对性的双边“动、植物与土地保护”类SPS措施的影响最为严重。鲜梨、鲜草莓与鲜苹果出口持续时间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相关多边SPS措施的抑制作用。鲜柑桔出口持续时间虽遭遇双边“动、植物与土地保护”类SPS措施的负向影响,但多边“食品安全、人类健康”类SPS措施对其产生促进作用,反映出中国鲜柑桔出口具有质量优势。此外,生存分析变量以及经济规模、竞争程度等控制变量均对生鲜水果出口具有差异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水果 生存分析法 出口持续时间 SPS措施
原文传递
头颈肿瘤临床论文与生存率
11
作者 屠规益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05年第2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Head and NECK Neoplasms) 存活率分析(survivalanalysis) 论文(Dissertation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