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新领域:地表基质调查 被引量:43
1
作者 葛良胜 杨贵才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年第9期4-11,67,共9页
地表基质层是一个跨越多门类自然资源业务体系和学科体系,且科学内涵十分丰富的新概念。地表基质调查作为新时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全新工作领域,是带有强烈基础调查色彩的专项调查工作,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和战... 地表基质层是一个跨越多门类自然资源业务体系和学科体系,且科学内涵十分丰富的新概念。地表基质调查作为新时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全新工作领域,是带有强烈基础调查色彩的专项调查工作,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位。其数据与成果对于支撑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科学研究、国土空间科学规划和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构建地表基质调查要素的时空—物质—属性结构模型为基础,对地表基质调查目标任务、内容重点、组织部署、方法技术、成果集成、服务应用和支撑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 地表基质(层)调查 体系 探析
下载PDF
邻井间最近距离的表述及应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修善 苏义脑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0年第4期31-34,共4页
邻井间最近距离的描述与计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防碰、中靶、轨迹监测与控制,以及对实钻轨迹的质量评价等方面。阐述邻井间最近距离的计算原理、扫描图的绘制方法,并将球面坐标形式的最近距离扫描图分解为以2个极坐标形式表示的平面图,从... 邻井间最近距离的描述与计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防碰、中靶、轨迹监测与控制,以及对实钻轨迹的质量评价等方面。阐述邻井间最近距离的计算原理、扫描图的绘制方法,并将球面坐标形式的最近距离扫描图分解为以2个极坐标形式表示的平面图,从而实现了视图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实用性。还用实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理论 井眼轨迹 数学模型 监测 石油钻井
下载PDF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1
3
作者 於方 张衍燊 +3 位作者 赵丹 徐伟攀 齐霁 刘静 《中国司法鉴定》 2017年第5期18-29,共12页
随着新环境保护法以及环境刑事犯罪、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侵权民事诉讼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环境管理部门在处置环境纠纷和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诉讼部门在判罚环境案件时,均面临大量的与环境损害相关的专业性问题,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环境损... 随着新环境保护法以及环境刑事犯罪、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侵权民事诉讼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环境管理部门在处置环境纠纷和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诉讼部门在判罚环境案件时,均面临大量的与环境损害相关的专业性问题,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确立并快速发展。本文全面分析了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可能采用的技术方法或手段,重点对13种调查监测技术方法、溯源技术方法、模型技术方法、环境价值量化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为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从业人员提供基本方法与工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调查监测 溯源 模型 价值量化
下载PDF
广西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 被引量:31
4
作者 黄景金 唐长增 +2 位作者 李毅 左天惠 杨郑贝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4-161,共8页
此前,我国自然资源实行分头管理,各要素的调查监测分别由国土、水利、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组织开展,这导致了各类要素调查监测存在数出多门、标准不一、成果矛盾和难以共享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广西自然资源全要素进行统一... 此前,我国自然资源实行分头管理,各要素的调查监测分别由国土、水利、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组织开展,这导致了各类要素调查监测存在数出多门、标准不一、成果矛盾和难以共享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广西自然资源全要素进行统一调查监测。广西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构建,将为自然资源不动产登记、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提供准确、可靠、科学和权威的自然资源基础数据。首先,从调查监测理论体系研究入手,研究符合广西区情的调查监测方案,并强化应急监测的作用;再重点研究了调查监测的云平台架构,分别从多维立体观测网络的搭建、遥感大数据的云计算、数据成果的分发服务等方面进行讨论;然后,分析了体系构建中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最后对基于调查监测成果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 体系构建 广西
下载PDF
国产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黄露 王爱华 +2 位作者 陈君 范学峰 杭笑亨 《地理空间信息》 2020年第5期73-75,I0006,共4页
通过研究国产卫星遥感技术理论与方法,探讨了国产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为服务自然资源主责主业提供了重要手段。
关键词 国产卫星 遥感 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
下载PDF
广东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类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娜娜 张新长 +2 位作者 朱紫阳 淳锦 金诗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5-150,共6页
自然资源分类是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是开展调查监测工作的前提,应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本文首先综合分析了现有自然资源分类标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广东省特色,对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类标... 自然资源分类是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是开展调查监测工作的前提,应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本文首先综合分析了现有自然资源分类标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广东省特色,对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类标准的总体思路、分类原则、体制机制及具体分类建议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着力解决现有自然资源分类中存在的概念不一、内容有交叉、指标相矛盾等问题,以期为正在开展的广东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试点工作提供思路,同时为国家自然资源分类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 分类标准 地表基质 湿地 林业 海洋
下载PDF
我国草原调查监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磊磊 张英团 +4 位作者 张良 刘永杰 程燕芳 刘智军 吴恒 《林业建设》 2020年第6期8-12,共5页
通过对我国草原调查监测开展情况、制度体系建设、队伍建设、基础研究等全面分析,总结了我国草原调查监测当前面临着基础数据缺失、监测体系不健全、指标不完善、监测水平不高、监测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进而提出下一步我国草... 通过对我国草原调查监测开展情况、制度体系建设、队伍建设、基础研究等全面分析,总结了我国草原调查监测当前面临着基础数据缺失、监测体系不健全、指标不完善、监测水平不高、监测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进而提出下一步我国草原调查监测工作的开展方向:摸清草原资源本底、构建调查监测体系、完善监测指标、强化科技支撑、完善调查监测网络、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强化监测队伍建设、提升监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调查监测 问题 发展对策
原文传递
中国民用陆地资源卫星在土地资源调查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顺喜 王忠武 尤淑撑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6,共6页
研究目的:总结中国民用陆地资源卫星数据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监测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中巴资源系列卫星、北京一号小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等主要民用资源卫星的技术和应用现状,归纳面临的主要问题... 研究目的:总结中国民用陆地资源卫星数据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监测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中巴资源系列卫星、北京一号小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等主要民用资源卫星的技术和应用现状,归纳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规模化应用等角度指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中国民用资源卫星在土地资源调查监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数据质量问题影响了其应用规模,急需在数据源保障能力、多要素观测能力、多传感器协同能力、多边合作机制等方面全面发展。研究结论:只有提高中国民用资源卫星载荷的各项技术指标,改进数据质量问题,才能有效扩大其在土地资源调查监测的应用领域范围并提升应用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遥感 民用陆地资源卫星 调查监测 应用 发展建议
下载PDF
管理视角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模式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尧 赵耀龙 +2 位作者 刘小丁 钟远军 朱紫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8-821,共14页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是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基础。长久以来,中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分散在不同部门,虽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与经验,但存在概念不统一、内容有交叉、指标相矛盾等问题,且随着自然资源管理业务与职能的重构,现有成果...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是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基础。长久以来,中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分散在不同部门,虽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与经验,但存在概念不统一、内容有交叉、指标相矛盾等问题,且随着自然资源管理业务与职能的重构,现有成果与经验难以简单延续或物理拼接。新形势下,如何通过理论和技术体系重构,以指导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成为目前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挑战。从自然资源的管理视角出发,在系统梳理中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与调查监测工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过往调查监测工作的成效与不足,辨析了管理视角与学术视角下调查监测的关系,探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的作业模式,并以耕地保护业务为例进一步阐述了该模式在具体业务中的应用。认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是管理视角下的业务工作内容,以业务为主线、“空天地海网”立体感知技术为手段,是实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实时性、业务化运行的必由路径,以期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管理 调查监测 管理视角 学术视角 模式
原文传递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的赋能与升维 被引量:9
10
作者 苗前军 姚艳霞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共8页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实施以来得到了有效推进,学理的认知和技术的创新在具体实践中得到检验。为继续统筹推进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亟需厘清自然资源概念并明确其分类,遵循落实自然资源调...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实施以来得到了有效推进,学理的认知和技术的创新在具体实践中得到检验。为继续统筹推进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亟需厘清自然资源概念并明确其分类,遵循落实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统一”原则,整体驱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从而实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赋能与升维。该文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兼顾技术逻辑引领同时契合行政逻辑,提出自然资源的“六态”和“+”与被“+”的“四XUN(寻/询/巡/循)模式”;提炼一种普适性的思想方法,不但可以指导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也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 统一 分类 赋能 升维
原文传递
LIDAR在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冯光胜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6,共5页
研究目的:山区铁路、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进行不良地质调查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确定线路附近不良地质的分布范围、规模大小及其对工程危害和影响大小。传统的辅以航、卫片解译的人工调查方法存在工作量大、周期长、效... 研究目的:山区铁路、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进行不良地质调查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确定线路附近不良地质的分布范围、规模大小及其对工程危害和影响大小。传统的辅以航、卫片解译的人工调查方法存在工作量大、周期长、效率低、精度低和安全隐患大等不足,难以满足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和效率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通过利用激光雷达对不良地质进行扫描,快速获取其三维信息,确定不良地质规模、空间位置分布范围和发展趋势等,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较准确的地质资料。研究结论:(1)利用激光雷达数据生成的DEM不同角度的山体阴影图能精确表达微地貌形态,有利于地质灾害的识别;(2)借助激光雷达坡度影像、正射影像等,可以进行滑坡、崩塌及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的边界圈定;(3)利用不同期次的激光雷达数据可以进行边坡变形和地面沉降动态监测;(4)该技术有效地用于铁路、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不良地质调查和监测,具有实时性、动态性和主动性特点,克服了传统人工调查方法的不足,有效提高了工程地质勘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工程地质勘察 不良地质 调查与监测 三维信息
下载PDF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对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鞠浩 《林业勘查设计》 2022年第2期41-43,共3页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是保护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深入研究,优化监测技术,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提出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实施建议,有效提升我国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调查监测 环境保护
下载PDF
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一查多用”分类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毅 马克委 +2 位作者 王云凯 杨红军 何燕兰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70,共7页
该文基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国家试点“一查多用”技术研究任务,以实现一次综合调查、衔接多个自然资源专项调查和多部门用途为目的,通过对已有土地分类和《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等分析研究,在《土... 该文基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国家试点“一查多用”技术研究任务,以实现一次综合调查、衔接多个自然资源专项调查和多部门用途为目的,通过对已有土地分类和《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等分析研究,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基础上,通过细化部分地类的方式,制订形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一查多用”分类标准。通过对“一查多用”分类标准的验证,证实其既可实现用地用海分类、国土调查等分类之间的相互转换,又能快速提供专项资源调查图层,实现与专项调查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 一查多用 分类体系
下载PDF
草原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构建思路与主要任务 被引量:4
14
作者 尹晶萍 付尧 +2 位作者 高志雄 刘晓波 王蕾 《森林防火》 2023年第3期91-96,共6页
草原资源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草原监测方法由单一的地面调查技术发展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如何解决从生产性监测到生态性监测,提高监测技术的准确性和针对性,重构草原资源遥感调查监测体系是新时代草原工作顶层... 草原资源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草原监测方法由单一的地面调查技术发展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如何解决从生产性监测到生态性监测,提高监测技术的准确性和针对性,重构草原资源遥感调查监测体系是新时代草原工作顶层设计和实验设计目标的基础保障,是推进林草融合(思想融合、工作融合、人员融合)、聚类发展的需要,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草原概况 调查监测 林草融合 草地监测现状 草地监测体系构建
下载PDF
基于自然资源全要素分类的调查监测本底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常建 李蕊娟 +2 位作者 印青 金子鑫 郭秀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34,共6页
统一自然资源分类标准是自然资源有效管理的基础,夯实调查监测本底数据是支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析评价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现行自然资源分类标准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结合地方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自然资源全要素分类标准,阐... 统一自然资源分类标准是自然资源有效管理的基础,夯实调查监测本底数据是支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析评价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现行自然资源分类标准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结合地方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自然资源全要素分类标准,阐述了基于统一分类标准的调查监测数据融合处理方案,并选取试点区域进行了数据验证,以期为河南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提供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全要素 分类标准 调查监测
下载PDF
动态监测与业务管理双向驱动的日常国土变更调查技术体系研究
16
作者 李宝 高阳 +2 位作者 魏灵辉 钟雪 朱晓波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5期52-55,59,共5页
自然资源管理日常业务工作分散在不同部门,存在遥感监测变化与日常业务管理工作脱节、实地核查重复、工序流程重复等问题。通过统筹日常业务流程与调查监测使之协调统一,开展基于自然资源业务的日常变更调查方法研究,实现监测类型与业... 自然资源管理日常业务工作分散在不同部门,存在遥感监测变化与日常业务管理工作脱节、实地核查重复、工序流程重复等问题。通过统筹日常业务流程与调查监测使之协调统一,开展基于自然资源业务的日常变更调查方法研究,实现监测类型与业务代码的关联,推动年度变更调查向日常变更调查转变,利用统一的监测平台,以日常业务流程结果认定涉及变化的图斑地类,形成动态监测与业务管理双向驱动的日常国土变更调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监测 国土变更调查 监测分类 日常变更业务分类
下载PDF
天空地网一体化技术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鸣 任建福 +1 位作者 李新东 杨郑贝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第9期32-35,共4页
2020年1月自然资源部公布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但尚未形成具有指导性的技术实施方案。现有调查监测手段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数据获取网络间互不关联、新型监测高端装备与国外有差距等问题,特别是多云雨导致的遥感数... 2020年1月自然资源部公布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但尚未形成具有指导性的技术实施方案。现有调查监测手段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数据获取网络间互不关联、新型监测高端装备与国外有差距等问题,特别是多云雨导致的遥感数据保障难、地物图斑破碎和时空基准不统一等难题严重制约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落地。阐述了遥感、无人机、地面仪器设备以及“互联网+”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获取方面的应用现状,并结合广西自然资源实体一体化整合与分析评价技术试点工作经验,提出了通过自然资源观测数据的虚拟服务中心构建、多源卫星精细化立体观测、结合三调的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自动化调查以及无人机自主在线监测等技术打造天空地网一体化技术,着力提升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水平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地网一体化 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
下载PDF
关于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的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大海 董通 +4 位作者 李彦平 孙浩 陈小英 叶属峰 王春娟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44,78,共10页
海洋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是海洋强国建设的必要基础。该文在对我国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背景分析基础上,回顾了我国近现代海洋与海岸带综合调查史,系统梳理了我国海洋调查发展历程,依据生... 海洋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是海洋强国建设的必要基础。该文在对我国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背景分析基础上,回顾了我国近现代海洋与海岸带综合调查史,系统梳理了我国海洋调查发展历程,依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精神,结合自然资源改革方向和趋势,深入剖析了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与制约因素。基于以上研究,该文提出了关于我国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自然资源 海岸带 调查监测 体系构建
原文传递
盐穴储气库地面沉降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春海 姚威 +1 位作者 刘玉刚 陈锋 《土工基础》 2017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盐穴地下储气库通过地下盐矿开采、溶蚀形成的地下空间,进行天然气的储存。在储气库的运营过程中,由于盐岩蠕变,腔体体积收缩会产生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在储气库运营过程中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网,捕捉因地层蠕变产生的地面沉降具有重要的... 盐穴地下储气库通过地下盐矿开采、溶蚀形成的地下空间,进行天然气的储存。在储气库的运营过程中,由于盐岩蠕变,腔体体积收缩会产生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在储气库运营过程中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网,捕捉因地层蠕变产生的地面沉降具有重要的意义。详细地介绍了我国第一个盐矿储气库的地面沉降监测,并分析运行过程中的地面沉降变化规律。分析揭示,监测数据与腔体体积的收缩具有较好的吻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穴储气库 蠕变 地面沉降 测量
原文传递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景金 郭伟立 +3 位作者 韦忠扬 唐长增 潘正强 任建福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2-200,共9页
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提出背景之下,新一代数字技术与调查监测融合发展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中存在自然资源时空数据保障缺乏协同、自动处理能力业务化应用不足、成果数据精细化管理有待提升、社会化服务和安全保障不足等方面的问... 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提出背景之下,新一代数字技术与调查监测融合发展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中存在自然资源时空数据保障缺乏协同、自动处理能力业务化应用不足、成果数据精细化管理有待提升、社会化服务和安全保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现代测量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深度融合背景下,该文基于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提出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技术框架,开展“天空地人网”协同感知、自然资源时空数据自动化处理、自然资源实体时空数据库构建、调查监测成果数据共享服务和数据安全保障5大研究内容。最后,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空地人网”协同感知网、普适型调查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研发、自然资源综合监测为例,说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框架的建设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 技术框架 数字化赋能 精细化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