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岩-衬砌接触面剪切力学性质及破坏机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茂础 盛谦 +1 位作者 崔臻 张传庆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0-559,共10页
基于巴西劈裂试验和三维扫描、3D打印技术,制作了围岩-衬砌接触面模型,结合围岩、衬砌的混凝土模拟材料,制备围岩-衬砌接触试样,通过模拟围岩-衬砌接触试样的剪切试验,研究围岩-衬砌接触面的剪切力学性质和破坏机制,分析影响其力学性质... 基于巴西劈裂试验和三维扫描、3D打印技术,制作了围岩-衬砌接触面模型,结合围岩、衬砌的混凝土模拟材料,制备围岩-衬砌接触试样,通过模拟围岩-衬砌接触试样的剪切试验,研究围岩-衬砌接触面的剪切力学性质和破坏机制,分析影响其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探究了围岩-衬砌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围岩-衬砌接触试样的剪切曲线呈现出延性和脆性2种破坏类型;法向应力、接触面粗糙度和两侧材料力学性质对围岩-衬砌接触面的剪切变形、强度和破坏形态均有影响,对比发现接触面两侧材料属性的影响大于接触面粗糙度;接触面的剪切力学性质和破坏形态不仅取决于各因素的大小,还取决于其组合作用;依据接触面的破坏特征,将黏着摩擦理论引入Barton经验公式,提出适用于围岩-衬砌接触试样的剪切强度公式,实现了强度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结合,为地震作用下的围岩-衬砌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围岩 衬砌 接触面 剪切力学性质 破坏机制
原文传递
Key Techniqu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s 被引量:9
2
作者 Yong Zhao Huawu He Pengfei Li 《Engineering》 2018年第2期90-95,共6页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Zhengzhou-Xi'an high-speed railway project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China's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s, and ha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progress being made in ...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Zhengzhou-Xi'an high-speed railway project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China's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s, and ha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progress being made in both design theory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tech- 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problems of the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s on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including classific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design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surface settlement and cracking control, and safe and rapid construction methods. On this basis, the key construction tech- niques of loess tunnels with large sections for high-speed railway are expounded from the aspect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loess strata surrounding large tunnel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age of the loess, and be determined by combining the plastic index and the water content.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buried depth should be considered. During tunnel excavation disturbance, if the tensile stress exceeds the soil tensile or shear strength, the surface part of the sliding trend plane can be damaged, and visible cracks can form. The press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a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 should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buried depth, using the corresponding formula. A three-bench seven-step excavation method of construction was used as the core technology system to ensure the safe and rapid construction of a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 following a field test to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and determine the engineering measures to stabilize the tunnel face. The conclusions and methods presented her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vealing the strata and supporting mechanics of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s, and in optimizing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design and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for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classification surface cracking Design load Three-bench seven-step excavation method
下载PDF
巨型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空间效应影响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祁瑞武 邓会元 戴国亮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年第2期178-184,共7页
大型基坑开挖经常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以南京市某巨形深基坑为例,结合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分析,研究不同开挖施工阶段对支护墙自身变形及坑周不同空间位置的变形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坑外土体的位移与支护墙的变形有密切关联,长边... 大型基坑开挖经常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以南京市某巨形深基坑为例,结合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分析,研究不同开挖施工阶段对支护墙自身变形及坑周不同空间位置的变形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坑外土体的位移与支护墙的变形有密切关联,长边方向地表沉降大约是短边方向的两倍;中部处的地表沉降大于角部处的地表沉降,中部处的地表沉降大约是角部处的四倍左右。说明基坑开挖对中部影响较大,角部影响较少,周边环境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形基坑 空间效应 周边环境 地表沉降
下载PDF
极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开挖面应力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艾凯 尹健民 +2 位作者 刘元坤 李永松 汪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3974-3980,共7页
鉴于现有几种应力测量方法在极高应力(岩体应力与强度比/Rc>0.5)环境下的局限性,提出基于部分恢复变形的切缝解除法测量极高应力条件下岩体表面应力,并从理论模型上说明其确定极高应力的可行性。应用该方法对锦屏二级水电站科研试验... 鉴于现有几种应力测量方法在极高应力(岩体应力与强度比/Rc>0.5)环境下的局限性,提出基于部分恢复变形的切缝解除法测量极高应力条件下岩体表面应力,并从理论模型上说明其确定极高应力的可行性。应用该方法对锦屏二级水电站科研试验洞开展实测研究,实测得到的最大应力可达80 MPa。该方法在测量过程中既不需获取完整岩芯,又不需要超高压力设备。测试设备轻便、操作简单,测量快速,适合于极高应力条件下表面应力测量,可为洞室岩爆防治、支护以及边坡治理提供实测地应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极高应力 围岩 开挖面
下载PDF
深大基坑施工全过程监测变形规律分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段举举 王南周 +1 位作者 包子宇 周骏 《江苏建筑》 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
文章以南京地铁S8号线某地铁车站深大基坑工程为背景,结合基坑开挖、周边环境以及施工和设计对监测相关要求,进行了监测与分析。根据监测数据结果,重点分析和总结了周边地表、地下连续墙刚度以及基坑施工对周边沉降的影响,可为今后类似... 文章以南京地铁S8号线某地铁车站深大基坑工程为背景,结合基坑开挖、周边环境以及施工和设计对监测相关要求,进行了监测与分析。根据监测数据结果,重点分析和总结了周边地表、地下连续墙刚度以及基坑施工对周边沉降的影响,可为今后类似深基坑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基坑工程 地下连续墙 周边地表
下载PDF
洛川隧道围岩变形规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贾伟 李尧 +1 位作者 郭张龙 田超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4-169,共6页
以洛川隧道DK194+835为研究断面,开展不同埋深下隧道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各种试验确定原型、相似材料土和衬砌的参数,利用3D打印技术研制出一套新型衬砌材料及连接方式较好的模拟了实际工程中喷射混凝土、钢架、超前小导管。利用自制多... 以洛川隧道DK194+835为研究断面,开展不同埋深下隧道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各种试验确定原型、相似材料土和衬砌的参数,利用3D打印技术研制出一套新型衬砌材料及连接方式较好的模拟了实际工程中喷射混凝土、钢架、超前小导管。利用自制多点位移计等各种监测原件采集开挖过程中围岩内部变形及地表沉降数据。试验表明:可通过拼装的方式在模型试验中模拟隧道的分布支护,可使用滑动式连接件链接相邻位置的石膏块;不同测点竖向位移均经历缓慢增长(开挖面远离监测断面)、迅速增长(开挖面接近监测断面)、逐步稳定(开挖面经过监测断面)3个阶段。随埋深增加,监测断面前期变形(开挖面远离、接近监测断面)占比减小;地表沉降经历缓慢增长、迅速增长、逐步稳定3个阶段。随埋深增加,监测断面前期地表沉降占比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模型实验 围岩 变形 地表下沉 埋深影响
下载PDF
空区处理与残矿回采对围岩及地表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刚 费鸿禄 +1 位作者 包士杰 杨智广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6-202,共7页
为了提高矿山企业开采的生产效益及确保施工中设备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采用现场声波测试试验与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得出的力学参数,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在空区顶板-矿柱体系简化为弹性矩形薄板-H-K体流变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空区处... 为了提高矿山企业开采的生产效益及确保施工中设备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采用现场声波测试试验与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得出的力学参数,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在空区顶板-矿柱体系简化为弹性矩形薄板-H-K体流变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空区处理与残矿回采对围岩及地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矿区三中段充填回采过程中压应力最大值出现在Ⅲ-10开采之后,右帮壁形成了9. 8 MPa的压应力集中区;拉应力区域主要存在于充填体内,且大部分拉应力超过了充填体抗拉强度幅值0. 12 MPa;地表移动带范围内垂直方向位移保持在0~1 mm。实际施工中应采取加强充填体强度达0. 27 MPa以上或保留部分矿体支撑顶板等措施确保回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空区 残矿 围岩 地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坑开挖对围护结构及周边地表变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欧阳文 《江西建材》 2023年第9期174-176,共3页
文中以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马场科技新城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随基坑开挖深度变化的演变规律,并获取了基坑支护结构应力及周边沉降的数据,验证支护结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坡顶的水平/竖向位... 文中以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马场科技新城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随基坑开挖深度变化的演变规律,并获取了基坑支护结构应力及周边沉降的数据,验证支护结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坡顶的水平/竖向位移与开挖深度呈正相关关系;支护结构施工后,一定开挖范围内,坡顶水平/竖向位移增加幅度有所下降,但后期坡顶水平/竖向位移增加幅度又开始加大;锚杆轴力与基坑开挖深度关系不大;沉降量与监测点距基坑中心的距离呈现凸形关系,越靠近基坑中心线位置,地表沉降量越大,直至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建筑 基坑工程 围护结构 周边地表 变形
下载PDF
铁路隧道围岩监控测量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温涛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5-79,共5页
为掌握铁路隧道围岩和支护动态,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对地面既有构筑物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优化支护参数及支护效果,需要进行全方位监控量测量。在大宝山隧道工程施工中,通过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对铁路隧道围岩的拱顶下... 为掌握铁路隧道围岩和支护动态,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对地面既有构筑物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优化支护参数及支护效果,需要进行全方位监控量测量。在大宝山隧道工程施工中,通过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对铁路隧道围岩的拱顶下沉、地表沉降及围岩断面等进行监测。此案例的监测实践表明,在铁路隧道施工中,加强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是掌握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及施工安全的重要方法。高效的围岩监控量测,可为铁路隧道施工方案的调整,施工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从而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促使铁路隧道施工任务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围岩 监控量测 地表沉降
下载PDF
室外风对高层建筑着火层烟气扩散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乐天 周汝 +1 位作者 王晓栋 何嘉鹏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25-1228,共4页
以某15层的长廊型高层办公楼为研究对象,采用FDS对不同风向和风速的条件下火灾烟气运动情况进行模拟,研究着火房间外开口处中性面高度以及着火层长廊内CO2质量分数变化规律。风速为0.5、1.0、2.0、3.0、4.0 m/s。研究结果表明:正风向和... 以某15层的长廊型高层办公楼为研究对象,采用FDS对不同风向和风速的条件下火灾烟气运动情况进行模拟,研究着火房间外开口处中性面高度以及着火层长廊内CO2质量分数变化规律。风速为0.5、1.0、2.0、3.0、4.0 m/s。研究结果表明:正风向和侧风向吹向着火房间时,随着风速的增加,着火房间外开口中性面都有所提升,且正风向更加明显,最高可提升21.3%。而背风向时,随着风速的提高,着火房间外开口处中性面明显降低,最高可降低71%。正风向时,着火楼层长廊内的CO2浓度随着风速的增加有明显的提高;而在侧风向和背风向的情况下,随着外界风风速的增大,长廊内的CO2质量分数降低。且当背风向的外界风风速为3 m/s时,长廊内的CO2质量分数即小于2×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外界风 中性面 质量分数分布
下载PDF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对围岩及地表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八九 侯克鹏 蒋军 《矿冶》 CAS 2020年第2期5-9,116,共6页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对围岩及地表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矿房、矿柱尺寸,以及充填体不同沉降率时,围岩及地表的应力应变显现规律。结果表明,顶板拉应力值的大小不仅仅跟采场跨度有关,与矿柱尺寸、充填体是否接顶及沉降率...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对围岩及地表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矿房、矿柱尺寸,以及充填体不同沉降率时,围岩及地表的应力应变显现规律。结果表明,顶板拉应力值的大小不仅仅跟采场跨度有关,与矿柱尺寸、充填体是否接顶及沉降率密切相关。从整体位移可以看出,不同计算方案,地表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沉降变形,位移最大位置出现在矿体开挖上部。同一计算方案不同位置位移量存在关系:矿房位移>矿柱>位移>地表位移。在上下盘断层位置处,均出现明显的位移阻隔现象。矿房尺寸相同的条件,位移量随着矿柱尺寸的增大而减小。矿房尺寸大于一定值时,矿体的开采将会对地表产生影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正交试验 围岩 地表 矿柱
下载PDF
基于实测地震波波速的围岩各向异性分析——以赣龙铁路汀州隧道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成禹 刘汗青 黄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51-1457,共7页
在赣龙铁路汀州隧道地震波反射法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选取地震波记录较好的57次测试成果,通过地震波激发炮孔段围岩水平、竖直方向横波波速差异性的统计分析,对围岩的各向异性进行研究。数据分析表明:围岩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横波波速不... 在赣龙铁路汀州隧道地震波反射法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选取地震波记录较好的57次测试成果,通过地震波激发炮孔段围岩水平、竖直方向横波波速差异性的统计分析,对围岩的各向异性进行研究。数据分析表明:围岩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横波波速不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横波各向异性;赣龙铁路汀州隧道围岩总体上表现出竖直方向的横波波速高于水平方向的各向异性特点,围岩横波各向异性系数绝大部分在±10%以内,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动泊松比各向异性系数的分布范围分别为-15%-15%、-20%-20%和-20%-15%;围岩的各向异性程度与围岩级别、地震波纵波波速和隧道埋深有较密切的关系;当围岩的地震波纵波波速在3 800-5 000 m/s之间或隧道埋深在60-100 m之间时,横波各向异性系数离散程度较大;在测试的Ⅱ~Ⅴ级围岩中,Ⅳ级围岩的横波各向异性离散程度最高,Ⅱ级围岩的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围岩 各向异性 动参数 结构面
下载PDF
石尾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鹏 郑齐 +5 位作者 闫寒 陈光伟 贾剑青 刘中帅 席博琪 王鑫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4-19,共6页
石尾隧道是一座浅埋公路隧道;为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首先在现场布设了监测点,研究了地表沉降、围岩竖向位移和水平收敛的时效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隧道围岩位移和应力、初次支护应力... 石尾隧道是一座浅埋公路隧道;为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首先在现场布设了监测点,研究了地表沉降、围岩竖向位移和水平收敛的时效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隧道围岩位移和应力、初次支护应力、锚杆轴力以及二次衬砌应力等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在隧道开挖后16 d内变化较大,27 d后基本趋于稳定,围岩水平收敛值在17 d后变化较小;初次支护和二次衬砌应力以及锚杆轴力均在第15开挖步时基本收敛,且其值均较小,表明该隧道施工方法及支护方案能保证工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围岩 地表沉降
下载PDF
不同坡度下TBM隧道施工对围岩及地表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雯 邱琼 +3 位作者 段灿 薛子斌 李冉 于广明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1年第7期74-81,共8页
TBM在迎坡向上掘进时,随着坡度的增大,掘进机与接触岩土体间摩擦力增大,且掘进力的竖向分力增大,会对TBM隧道周围围岩体的应力、变形以及地表沉降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大纵坡TBM施工时坡度对围岩及地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 TBM在迎坡向上掘进时,随着坡度的增大,掘进机与接触岩土体间摩擦力增大,且掘进力的竖向分力增大,会对TBM隧道周围围岩体的应力、变形以及地表沉降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大纵坡TBM施工时坡度对围岩及地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轨道交通9号线刘家台—鲤鱼池区间双线隧道施工为例,基于力学平衡公式以及有限元模拟,将纵坡坡度设定为参数变量,分析TBM迎坡掘进不同坡度时对隧道周边地层稳定性的影响;探究TBM在不同坡度隧道开挖时引起的围岩应力变化规律,以及围岩竖向、横向变形和地表沉降规律,进而得到控制TBM迎坡掘进的安全措施。该研究成果可为大纵坡TBM施工安全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TBM施工 坡度 围岩 地表沉降 影响分析
下载PDF
组合式空冷器表面传热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炎生 刘百强 陈良才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组合式空冷器由翅片管束干空冷和光管管束喷淋蒸发空冷组合而成,表面积很大,其表面向环境的传热量应进行分析计算。对组合式空冷器向环境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计算表面传热的方法和标定测量方法。经正反平衡验... 组合式空冷器由翅片管束干空冷和光管管束喷淋蒸发空冷组合而成,表面积很大,其表面向环境的传热量应进行分析计算。对组合式空冷器向环境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计算表面传热的方法和标定测量方法。经正反平衡验证,表面传热量计算结果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空冷器 环境 散热 分析与计算
下载PDF
浅析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志华 刘庆立 《山西建筑》 2010年第11期239-240,共2页
针对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从建筑外墙体保温设计、建筑屋面保温设计和建筑门窗保温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更好地改善建筑的热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外墙体 屋面 门窗
下载PDF
Study on influence of key blasthole parameters on tunnel overbreak 被引量:1
17
作者 Zi-qiang Li Zheng Li +2 位作者 Wei-wei Huang Xuan-ming Ding Hang Zhang 《Underground Space》 SCIE EI CSCD 2023年第2期76-90,共15页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key blasthole parameters on tunnel overbreak during blasting construction,an intelligent detection sys-tem for tunnel blasting construction is independently developed.And the key blasthol...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key blasthole parameters on tunnel overbreak during blasting construction,an intelligent detection sys-tem for tunnel blasting construction is independently developed.And the key blasthole parameters and overbreak of a typical section of a single line tunn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lass V surrounding rock are analyzed and detected.The actual data obtained i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blasthole angle,opening position,and charge mass by the self-developed intelligent detection equipment for blasthole parameters,which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drilling construction.Intelligent scanning equipment for outline excavation can be used to image the actual excavation section in real-tim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recision and fast speed;(2)Tunnel overbreak can be regarded as consisting of two parts:the surrounding rock damage caused by the blasting load,and the collaps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caused by the blasthole opening position.Every parameter of the peripheral hole will affect the tunnel overbreak;however,the key parameter is the blasthole opening position;(3)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tunnel overbreak volume obtained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and measurement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Under the condition of Class V surrounding rock,the overbreak of this single line tunnel can reach 14.1–78.2 cm.To meet the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the opening position and construction accuracy of the peripheral hole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blasting Blasthole parameters Tunnel overbreak surrounding rock damage Smooth surface blasting
原文传递
全耗尽围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二维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林林 李尊朝 +1 位作者 尤一龙 徐进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3-77,共5页
针对深亚微米围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的短沟道效应随沟道长度减小而愈加明显,以及移动电荷在器件强反型区对表面势影响显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耗尽围栅MOSFET二维模型.同时考虑耗尽电荷和自由电荷的影响,结合沟道与氧化... 针对深亚微米围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的短沟道效应随沟道长度减小而愈加明显,以及移动电荷在器件强反型区对表面势影响显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耗尽围栅MOSFET二维模型.同时考虑耗尽电荷和自由电荷的影响,结合沟道与氧化层界面处的边界条件,求解一维泊松方程,得到一维电势分布模型,然后结合器件源漏处的边界条件求解拉普拉斯方程,最终得到全耗尽围栅MOSFET精确的二维表面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阈值电压、亚阈值斜率等电学参数的解析模型.利用Sentaurus软件对解析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克服了本征模型在重掺杂情况下失效和仅考虑耗尽电荷的模型在强反型区失效的缺点,在不同沟道掺杂情况下从亚阈值区到强反型区都适用;与原有模型相比,该阈值电压模型的误差减小了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栅 表面势 阈值电压 短沟道效应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地表沉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彬斌 《四川建材》 2014年第4期89-90,共2页
本文主要对由于支护结构变位而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相关研究,利用正态分布及抛物线函数拟合了地表沉降曲线,并推导出沉降的估算公式。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在预估地表沉降上的可行性。
关键词 周围地表 基坑沉降 估算公式
下载PDF
浅谈深基坑开挖周围地表沉降的预测方法
20
作者 上官士青 《中国西部科技》 2009年第23期47-48,共2页
深基坑开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支护加固以及变形控制不当的情况下,常会因边缘地面沉降量超出设计值而危及周围各种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如地下市政管线的破裂,周围建筑物的倾斜等。本文总结并对比基坑开挖周围地表沉降的预测方法,并... 深基坑开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支护加固以及变形控制不当的情况下,常会因边缘地面沉降量超出设计值而危及周围各种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如地下市政管线的破裂,周围建筑物的倾斜等。本文总结并对比基坑开挖周围地表沉降的预测方法,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周围地表 沉降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