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雷达探测偏压隧道围岩松动圈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1
1
作者 郭亮 李俊才 +1 位作者 张志铖 成守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009-3015,共7页
基于地质雷达测试原理,论证地质雷达用于围岩松动圈探测的可行性。采用LTD-2100地质雷达对云南富邦偏压隧道进行实测,得出如下结论:与常规隧道松动圈相比,地质顺层偏压隧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偏大;偏压荷载较大一侧的松动范围大于另一侧;最... 基于地质雷达测试原理,论证地质雷达用于围岩松动圈探测的可行性。采用LTD-2100地质雷达对云南富邦偏压隧道进行实测,得出如下结论:与常规隧道松动圈相比,地质顺层偏压隧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偏大;偏压荷载较大一侧的松动范围大于另一侧;最大松动范围出现在拱顶或拱肩位置。基于此,提出针对地质顺层偏压隧道衬砌设计方案及事故处理措施,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探讨地质雷达测试围岩松动圈的可行操作方法。研究结果验证了地质雷达探测围岩松动圈的可行性,同时为隧道的开挖、支护、施工提供支持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偏压隧道 围岩松动圈 地质雷达
下载PDF
受动压影响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及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赵庆冲 付宝杰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52,共8页
为防止在动压影响下,潘二矿11123工作面开切眼下方部分底抽巷(承担胶带运输任务)的变形失稳,11123工作面初次来压后,在原锚网索支护基础上,采用增加注浆锚索的方式对巷道进行补强加固,并用地质雷达测试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厚度,以判断支护... 为防止在动压影响下,潘二矿11123工作面开切眼下方部分底抽巷(承担胶带运输任务)的变形失稳,11123工作面初次来压后,在原锚网索支护基础上,采用增加注浆锚索的方式对巷道进行补强加固,并用地质雷达测试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厚度,以判断支护方案的可行性.地质雷达探测结果表明:第1次测量(工作面推进50 m时)、第2次测量(工作面推进90 m时)、第3次测量(工作面推进150 m时),松动圈的厚度发育较为迅速;第4次(工作面推进200 m时)、第5次(工作面推进200 m时)和第3次测量相比,松动圈厚度趋于稳定;底抽巷所形成的松动圈厚度在1300 mm左右,属于中小松动圈,加强支护效果可以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 巷道围岩 探测 松动圈 巷道支护
下载PDF
基于松动圈理论深埋黄土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强 刘勇 +3 位作者 宋玉香 雷升祥 朱永全 马凯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0054-10060,共7页
为研究深埋黄土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通过对深埋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应力状态进行分析,明确了松动圈的定义,推导了松动圈的表达式,提出了基于松动圈理论的深埋黄土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并基于现场试验监测数据,与既有计算方法的计... 为研究深埋黄土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通过对深埋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应力状态进行分析,明确了松动圈的定义,推导了松动圈的表达式,提出了基于松动圈理论的深埋黄土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并基于现场试验监测数据,与既有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分析了含水率变化对老黄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围岩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松动圈为塑性区的内圈,是塑性区内切向应力小于初始地应力的部分;黄土隧道的松动圈较普通巷道和岩石隧道的松动范围大得多,更易受隧道开挖影响;基于松动圈理论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与其他计算方法相比较,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接近且存在一定的安全储备,使用该方法对深埋黄土隧道围岩压力进行计算是可行的;含水率变化对黏聚力影响较大,由17%增大到21%时,黏聚力减小了25%,围岩压力增大了30%。可见,基于松动圈理论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可为深埋黄土隧道以及其他软弱土质围岩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压力 深埋黄土隧道 围岩应力状态 松动圈 现场试验
下载PDF
乌鞘岭隧道大变形围岩松动圈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蒲有林 《勘察科学技术》 2007年第4期60-61,64,共3页
隧道工程施工期围岩松动圈的测试与判定,对于施工支护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地震折射层析法是测试围岩松动圈的较为有效的方法。通过对乌鞘岭隧道大变形围岩松动圈测试与分析,明确了乌鞘岭隧道穿越F7断层带地段的围岩松动圈范围,指导了该... 隧道工程施工期围岩松动圈的测试与判定,对于施工支护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地震折射层析法是测试围岩松动圈的较为有效的方法。通过对乌鞘岭隧道大变形围岩松动圈测试与分析,明确了乌鞘岭隧道穿越F7断层带地段的围岩松动圈范围,指导了该段隧道的开挖支护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鞘岭隧道 围岩 大变形 松动圈 地震折射层析法
原文传递
三心拱形巷道锚索超前支护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陈鹏 田士月 王慧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2期282-290,共9页
针对回采工作面单体支柱超前支护存在支护强度不足、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提出了采用超前锚索主动支护替代原有的单体支柱被动支护的技术方案,并针对协庄煤矿三心拱巷道建立了围岩变形预计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巷道合理超前支承力为... 针对回采工作面单体支柱超前支护存在支护强度不足、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提出了采用超前锚索主动支护替代原有的单体支柱被动支护的技术方案,并针对协庄煤矿三心拱巷道建立了围岩变形预计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巷道合理超前支承力为0.83 MN,而超前锚索支承力可达到1.52 MN,满足超前支护需要;确定了巷道超前支护技术参数为:顶板每排布置3根22.0 mm×8300 mm超前锚索,排距1000 mm;在协庄煤矿11101工作面回风巷进行了应用,并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检测了超前支护段的围岩松动圈、围岩变形及锚索受力等参数,得到超前支护范围内围岩变形较小,围岩稳定,且锚索工作阻力仅达到抗拉强度35%左右,验证了超前锚索支护的可行性,改善了超前支护作业环境。研究不仅可以指导本矿其他工作面超前支护,也可以在其他类似矿井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心拱形 超前支护 围岩变形量 围岩松动圈
下载PDF
焦家金矿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与破碎岩体支护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忠辉 安龙 +1 位作者 吴大伟 吴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6-61,共6页
为了准确测定破碎蚀变岩体条件下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选择合理的支护方案与参数,本项目以山东黄金集团焦家金矿为依托矿山开展研究。联合采用岩体超声探测与数字全景钻孔摄像手段,获得了焦家金矿破碎岩体条件下的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为1.... 为了准确测定破碎蚀变岩体条件下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选择合理的支护方案与参数,本项目以山东黄金集团焦家金矿为依托矿山开展研究。联合采用岩体超声探测与数字全景钻孔摄像手段,获得了焦家金矿破碎岩体条件下的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为1.0~1.3 m。开展焦家金矿现场岩体质量分级,基于分级结果计算破碎蚀变岩体所需支护载荷大小。计算结果表明,在破碎岩体条件下围岩所需支护载荷为51.08~76.17 kPa。依据围岩松动圈测试结果以及围岩支护载荷计算结果,初步确定焦家金矿破碎蚀变岩体应采用管缝锚杆+金属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案,管缝锚杆长1.8 m,设计锚杆间距为1.0 m,排距为1.2 m,喷射混凝土厚度为50 mm。在此基础上,开展支护方案的现场工业试验,由巷道围岩连续收敛监测结果表明,当应用管缝锚杆+金属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方案支护后,巷道围岩收敛变形在6个月内不再增长,可有效保证焦家金矿巷道围岩在服务周期内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矿体 围岩松动圈 锚网支护 超声波探测 收敛监测
下载PDF
基于能量耗散理论的深部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分析
7
作者 石磊 武超 +3 位作者 吕冬 卢卫永 王鹏 孙耀辉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157,共8页
以某矿上组煤一采区回风大巷穿层4号煤层为背景,基于能量耗散理论进行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研究分析,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和围岩松动圈能量分析理论建立拱形巷道能量耗散力学模型,确定巷道围岩松动圈破坏范围与能量耗散量呈正相关关系。基于... 以某矿上组煤一采区回风大巷穿层4号煤层为背景,基于能量耗散理论进行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研究分析,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和围岩松动圈能量分析理论建立拱形巷道能量耗散力学模型,确定巷道围岩松动圈破坏范围与能量耗散量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摩尔-库伦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开发了基于FLAC3D软件能量耗散fish程序并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了模型巷道能量耗散范围平均为5.9 m,结合现场钻孔成像试验,确定了大巷围岩松动圈破坏范围分别为5.9 m和6.04 m,证明了能量耗散理论能够较好适用于围岩松动圈范围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耗散 围岩松动圈 FLAC3D二次开发 应变软化模型 钻孔成像
下载PDF
围岩松动圈理论在巷道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原明帅 《山西焦煤科技》 2019年第11期4-7,11,共5页
为掌握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改善围岩浅部完整性较差的问题,以三交河煤矿11-1042巷掘进期间围岩支护为研究对象,采用声波法对围岩松动范围进行测试,并根据松动圈理论进行支护设计。通过现场监测,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顶板未发生离层,巷... 为掌握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改善围岩浅部完整性较差的问题,以三交河煤矿11-1042巷掘进期间围岩支护为研究对象,采用声波法对围岩松动范围进行测试,并根据松动圈理论进行支护设计。通过现场监测,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顶板未发生离层,巷道围岩稳定,且浅部破碎现象明显改善,验证了锚杆支护参数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松动圈 声波法 联合支护
下载PDF
巷道跨度及采动应力对围岩松动圈影响的测试与分析
9
作者 单成方 聂国豪 +4 位作者 秦剑云 杨发军 姚志钟 朱鹏 刘刚 《山西煤炭》 2024年第1期8-17,共10页
巷道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支护设计,而围岩松动圈作为支护设计的依据,进行现场实测是最可靠的方法。采用地质雷达对榆树岭煤矿进行松动圈测试,探究巷道跨度、采动应力等因素对围岩松动圈的影响。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下5煤层巷道全断面松... 巷道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支护设计,而围岩松动圈作为支护设计的依据,进行现场实测是最可靠的方法。采用地质雷达对榆树岭煤矿进行松动圈测试,探究巷道跨度、采动应力等因素对围岩松动圈的影响。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下5煤层巷道全断面松动圈均小于2.0 m,为中等松动圈,而水平应力远大于垂直应力是顶板松动圈大于两帮松动圈的原因;巷道跨度对围岩松动圈的影响并不显著,在5.0~11.5 m跨度范围内,松动圈增幅5%~15%,因此4~8 m跨度范围内巷道采用相同支护方案时,可优化锚杆与锚索预紧力来保证巷道稳定;沿空掘巷一次采动影响后,全断面松动圈均超过2.0 m,松动圈增幅15%~22%,可作为沿空掘巷煤柱留设宽度的依据;围岩松动圈范围内的破碎区较易识别,而裂隙区的判断则需要结合经验或2种以上测试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松动圈 巷道跨度 采动应力 地质雷达测试 破碎区与裂隙区
下载PDF
滑动构造区煤巷围岩松动圈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普冬冬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34-37,共4页
为了对巷道进行有效支护以确保巷道的稳定性,基于告成煤矿23041下顺槽实际工程情况,对滑动构造区煤巷围岩松动圈发育范围进行定性分析,采用FLAC 3D模拟得出23041下顺槽在现有支护体系中围岩松动圈的发育范围,并模拟不同水平应力、支护... 为了对巷道进行有效支护以确保巷道的稳定性,基于告成煤矿23041下顺槽实际工程情况,对滑动构造区煤巷围岩松动圈发育范围进行定性分析,采用FLAC 3D模拟得出23041下顺槽在现有支护体系中围岩松动圈的发育范围,并模拟不同水平应力、支护方式、护表强度对松动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构造 围岩松动圈 FLAC 3D “三软”煤层
下载PDF
破碎软岩巷道围岩松动圈雷达探测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峰 《矿业工程研究》 2020年第1期12-19,共8页
为掌握南翼开拓巷道围岩松动圈情况,揭示围岩活动规律,卧龙湖煤矿在南翼轨道巷、南翼回风巷、南翼轨道斜巷等3条主要开拓巷道,选择典型断面进行围岩松动圈的雷达跟踪观测.另外,为校准地质雷达的观测成果,在南翼轨道巷、南翼回风巷分别... 为掌握南翼开拓巷道围岩松动圈情况,揭示围岩活动规律,卧龙湖煤矿在南翼轨道巷、南翼回风巷、南翼轨道斜巷等3条主要开拓巷道,选择典型断面进行围岩松动圈的雷达跟踪观测.另外,为校准地质雷达的观测成果,在南翼轨道巷、南翼回风巷分别设置了窥视观测孔进行观测.地质雷达与窥镜测试相结合,可以互助验证、互为补充.本次雷达探测成果对分析破碎软岩巷道强烈变形的原因,制定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技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围岩松动圈 雷达探测 窥视 开拓巷道
下载PDF
地质因素对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影响分析——以重庆某隧道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明昱 王艳磊 +1 位作者 腾俊洋 舒国钧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0-397,共8页
为了分析地质因素对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影响,以重庆某深埋特长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该隧道埋深和围岩级别多变等特点,运用数值模拟、正交试验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隧道围岩松动圈产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该隧道围岩的... 为了分析地质因素对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影响,以重庆某深埋特长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该隧道埋深和围岩级别多变等特点,运用数值模拟、正交试验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隧道围岩松动圈产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该隧道围岩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与松动圈大小呈负相关关系,侧压系数和埋深与松动圈大小呈正相关关系,且内摩擦角和埋深是影响该隧道围岩松动圈大小的主要因素。依据研究结果,可以确定该隧道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围岩松动圈分布情况,及时优化支护参数,以指导隧道安全高效地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质因素 围岩松动圈 数值模拟 正交试验 现场实测
下载PDF
地质雷达法探测确定围岩松动圈范围的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向韬 陈秋南 +1 位作者 衣利伟 段宁 《矿业工程研究》 2018年第4期56-61,共6页
围岩松动圈范围的确定在隧道工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基于地质雷达探测原理,分析了用地质雷达技术确定隧道围岩松动圈范围的可行性.利用TLD-2100地质雷达对张家界永定区老木峪二号隧道进行了实地探测,通过IDSP6.0系统对雷达波形图的分析,... 围岩松动圈范围的确定在隧道工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基于地质雷达探测原理,分析了用地质雷达技术确定隧道围岩松动圈范围的可行性.利用TLD-2100地质雷达对张家界永定区老木峪二号隧道进行了实地探测,通过IDSP6.0系统对雷达波形图的分析,同时结合相应的雷达频谱图,确定了该隧道围岩松动圈范围.为隧道围岩松动圈范围的确定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同时对隧道的开挖、支护等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松动圈 地质雷达 探测原理
下载PDF
龙首矿西二采区回采巷道围岩松动圈现场测试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宏业 苏华友 +2 位作者 范永亮 雷国荣 尹幸乐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9年第5期47-52,共6页
龙首矿西二采区计划在1595m水平开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工业试验,并已完成了试验采场的部分采切工程,回采进路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该采矿方法的试验效果。分析进路围岩松动圈的分布规律并对其实际范围进行测定,对于设计和优化进路的支护... 龙首矿西二采区计划在1595m水平开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工业试验,并已完成了试验采场的部分采切工程,回采进路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该采矿方法的试验效果。分析进路围岩松动圈的分布规律并对其实际范围进行测定,对于设计和优化进路的支护方式、支护参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不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对西二采区崩落法试验采场回采进路围岩松动圈分布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西二采区地质条件下,回采进路顶部的围岩松动圈范围要大于进路两帮松动圈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RSM-SY5型超声仪对回采进路松动圈范围进行了声波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595m水平回采进路的松动圈范围大约在1.3~1.8m,且进路顶部的松动圈实测范围要大于进路两帮松动圈实测范围。数值模拟研究及现场测试的结果为矿山巷道支护设计及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回采进路 松动圈 声波测试 DDA模拟
下载PDF
大埋深梯形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支护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华威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0期128-135,共8页
梯形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呈现非对称分布的特征,容易发生应力集中,引发巷道失稳破坏。以陈蛮庄煤矿3410工作面为背景,针对巷道变形量较大且破坏严重的情况,运用巷道围岩松动圈理论,分析了梯形巷道顶板应力分布特征,推导并计算了围岩塑性... 梯形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呈现非对称分布的特征,容易发生应力集中,引发巷道失稳破坏。以陈蛮庄煤矿3410工作面为背景,针对巷道变形量较大且破坏严重的情况,运用巷道围岩松动圈理论,分析了梯形巷道顶板应力分布特征,推导并计算了围岩塑性区最大半径,进而对现有回采巷道支护方式进行力学分析,验算当前支护下的支护强度。运用FLAC^(3D)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当前支护条件下的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形规律,面对巷道底板底鼓、顶板蠕变、高帮局部滑移现象,基于原有支护提出补强支护的方案:在高帮中部偏上位置布置一根锚索,原有支护的锚索向下移动1 600 mm;在低帮增加锚索补强支护,且原有的锚杆、锚索更换为高强锚杆锚索,提高巷道围岩的承载能力。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优化后的支护布置对围岩的控制效果显著,能够满足生产需要,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与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松动圈 塑性区 梯形巷道 巷道支护 支护优化
下载PDF
地震波法在豫新煤业围岩松动圈深度探测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浩国 田忠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7期189-192,196,共5页
为精确测量围岩松动圈范围,并合理设计煤矿井下巷道支护方式。采用地震波法对巷道松动圈进行测试,利用地震波波速在不同应力状态、不同岩石性质下的波速差异,确认巷道围岩松动圈的范围,本次在豫新煤业中采用YWZ11型地震仪进行测试,结果... 为精确测量围岩松动圈范围,并合理设计煤矿井下巷道支护方式。采用地震波法对巷道松动圈进行测试,利用地震波波速在不同应力状态、不同岩石性质下的波速差异,确认巷道围岩松动圈的范围,本次在豫新煤业中采用YWZ11型地震仪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矿在巷道开挖后,所测试的巷道的围岩松动圈范围在1.3~2.2 m之间。说明通过地震波法可以精确测量围岩松动圈,相比于其他测量方法,可以对巷道围岩情况进行快速精确测量,该方法为巷道的安全支护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法 围岩松动圈 巷道支护 波速差异 围岩应力
下载PDF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施工期观测分析
17
作者 魏海云 杨立新 +4 位作者 宋汉耀 卢立 许孝臣 徐刚 赵震波 《浙江水利科技》 2020年第6期22-30,共9页
通过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的洞脸边坡、隧洞围岩变形、支护结构应力应变、围岩松动圈等原型监测,评价洞脸边坡及围岩稳定性、支护安全性;通过安全监测管理云平台,发现隧洞开挖穿越不良地质等岩层时可能发生工程的异常现象或隐患,精准发... 通过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的洞脸边坡、隧洞围岩变形、支护结构应力应变、围岩松动圈等原型监测,评价洞脸边坡及围岩稳定性、支护安全性;通过安全监测管理云平台,发现隧洞开挖穿越不良地质等岩层时可能发生工程的异常现象或隐患,精准发布围岩变形、钢拱架应变、边坡失稳等26次超限报警,采取加固措施后围岩及支护结构趋于稳定。岩溶区围岩完整性检测隧洞长11.04 km,查明测线范围内存在的岩溶发育情况及岩石裂隙发育情况,围岩松动圈监测推断各孔的围岩松动圈位置。监测成果为工程排险争取时间,为初期支护、二衬支护及加固方案设计等提供关键依据,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洞 岩溶区 洞脸边坡 围岩变形 支护结构 围岩松动圈 围岩完整性 监测云平台
下载PDF
公路隧道围岩松动圈的测定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睿 党发宁 +1 位作者 刘云贺 寇君淑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1-337,共7页
为了研究公路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分布范围,以西施坡隧道地质资料和施工方案为基础,运用弹塑性理论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公路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分布范围,并与围岩深部位移量测结果比对,得出西施坡隧道IV级围岩松动圈范围在2... 为了研究公路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分布范围,以西施坡隧道地质资料和施工方案为基础,运用弹塑性理论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公路隧道围岩松动圈的分布范围,并与围岩深部位移量测结果比对,得出西施坡隧道IV级围岩松动圈范围在2.0~3.0 m。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弹塑性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分析、围岩内部位移量测相结合的方法可较为准确的测定圆形断面隧道围岩松动圈分布规律,并为公路隧道支护参数的选取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围岩 松动圈 弹塑性分析 数值模拟 深部位移
下载PDF
桑树坪煤矿奥灰岩6号涌水点封堵与利用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杰 陈通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54,158,共4页
针对桑树坪煤矿40年以来奥灰岩6号涌水点治理技术难题,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分析入手,开展了挡水墙与围岩松动圈加固和引水利用技术研究,优化治理方案和施工措施,经过对挡水墙周围裂隙、管路接口反复注浆试验与技术创新,使岩石裂缝与管路接... 针对桑树坪煤矿40年以来奥灰岩6号涌水点治理技术难题,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分析入手,开展了挡水墙与围岩松动圈加固和引水利用技术研究,优化治理方案和施工措施,经过对挡水墙周围裂隙、管路接口反复注浆试验与技术创新,使岩石裂缝与管路接茬漏水得到彻底治理,堵水率达到99.1%,节能减排成效十分显著,有效提升了矿井抗水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治理 奥灰岩 围岩松动圈 恒压注浆 涌水点封堵
下载PDF
巷道过断层松散破碎带围岩变形破坏数值模拟分析
20
作者 刘国超 《煤炭与化工》 CAS 2020年第1期15-17,23,共4页
为分析巷道过断层松散破碎带围岩变形破坏情况,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工程类比法确定新源煤矿SN-36皮带顺槽的支护方案为“锚网索+棚”,并对支护过程中的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地质采矿条件,采用FLAC软件建... 为分析巷道过断层松散破碎带围岩变形破坏情况,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工程类比法确定新源煤矿SN-36皮带顺槽的支护方案为“锚网索+棚”,并对支护过程中的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地质采矿条件,采用FLAC软件建立了新源煤矿巷道模拟的原始模型,并对巷道掘支后的围岩塑性区、围岩应力和变形量进行了分析,得到随着断层的逐步影响导致其变形增加,塑性区范围增大。塑性区越大,应力释放越厉害,围岩产生破坏也越大。分析巷道掘支后变形和应力分布特征,得出构造应力区是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围岩控制 数值模拟 巷道变形 松散破碎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