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血管神经蒂的大鱼际桡侧皮瓣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晋 毕伟 +1 位作者 童致虹 杨卫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5期23-24,共2页
目的报告大鱼际桡侧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设计一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新皮瓣。方法选用成人尸体上肢30只,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察大鱼际区皮肤的血管和神经来源、分支及吻合情况。结果所有标本均发现有拇指桡侧指动脉恒定存在。其... 目的报告大鱼际桡侧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设计一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新皮瓣。方法选用成人尸体上肢30只,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察大鱼际区皮肤的血管和神经来源、分支及吻合情况。结果所有标本均发现有拇指桡侧指动脉恒定存在。其中直接来源于桡动脉掌浅支或掌浅弓者有4例,占13.33%(4/30)。此时拇指桡侧指动脉全程走行于大鱼际肌的浅面,发出5~9个皮支营养整个大鱼际皮肤。来源于拇主要动脉者有26例,占86.67%(26/30)。拇指桡侧指动脉穿过大鱼际肌后,立即向内上方发出一粗大返支。这一返支发出2~7支皮支营养大鱼际远端2/3的皮肤,并向近端与来源于桡动脉掌浅支的皮支交通呈网状联系。结论拇指桡侧指动脉是大鱼际区皮肤的主要营养血管,可以设计以拇指桡侧指动脉为蒂的大鱼际桡侧皮瓣修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拇指 感觉 大鱼际桡侧皮肤
下载PDF
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及综合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曹霞 杨式滔 《实用癌症杂志》 2001年第6期631-633,共3页
目的 探讨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及综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 1987年 1月~ 1993年 7月收治的并经病理证实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98例分成 3组 :A组 30例ⅢA期患者行手术及综合治疗 ;B组 34例ⅢB期患者行手术及综合治疗 ;C组 34例ⅢB期... 目的 探讨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及综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 1987年 1月~ 1993年 7月收治的并经病理证实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98例分成 3组 :A组 30例ⅢA期患者行手术及综合治疗 ;B组 34例ⅢB期患者行手术及综合治疗 ;C组 34例ⅢB期患者行非手术治疗。结果 B组无心肺并发症及死亡。B、C组 2年生存率分别为 31.9%、12 .9% (P <0 .0 5 ) ,A、B、C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13.9%、9.6 %、6 .2 %。A、B 2组中Ⅲ期术后残端阳性与术后残端阴性患者 2年生存率分别为 12 .5 %、36 .2 % (P<0 .0 5 )。B组肿块≥ 8cm的 9例中有 2例生存期超过 5年 ,中位生存时间为 2 0 .9个月 ,此 9例中鳞癌占 6 6 .7% ( 6 / 9)。结论 对无恶性胸腔积液及非N3 的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特别是对肿瘤≥ 8cm且为鳞癌的患者选择手术及综合治疗 ,不会增高术后心肺并发症死亡率 ,且比放疗、化疗的疗效好。Ⅲ期术后残端阳性者 ,尤其是单纯手术治疗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治疗 综合治疗 治疗 手术方式
下载PDF
Mclauchlan入路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俊峰 王全贵 +2 位作者 李妍妍 钟亚林 陈传功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Mclauchlan入路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及其方法改良。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采用Mclauchlan切口入路行髋关节置换168例181髋,其中全髋置换122例135髋,半髋置换46例46髋。男性96例104髋,女性72例77髋;年龄29~90岁,平均6... 目的探讨Mclauchlan入路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及其方法改良。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采用Mclauchlan切口入路行髋关节置换168例181髋,其中全髋置换122例135髋,半髋置换46例46髋。男性96例104髋,女性72例77髋;年龄29~90岁,平均62岁。术中用骨刀将大粗隆的骨膜及连带大粗隆上的一薄层骨皮质连同臀中肌股外侧肌一并掀起,依次切开臀小肌与关节囊,可以充分暴露髋臼与股骨上端。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得到随访的106例均在术后6~8d开始逐步负重行走,髋外展肌力良好,除有1例因患肢术前短缩置换术后仍行走跛行外,其余患者均无跛行。Trendelenburg试验(-),手术大粗隆切口区无明显不适,x线片显示大粗隆骨皮质愈合良好。术后3个月时Harris评分平均94.53分,较术前提高了24.68分。结论采用Mclauchlan切口,手术视野良好、创伤小、出血少,前无股血管之顾,后无坐骨神经之忧,其上也避免了臀上神经的损伤,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关节置换 髋关节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76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被引量:231
4
作者 侯英勇 王坚 +3 位作者 朱雄增 杜祥 孙孟红 郑爱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良恶性参考指标。方法 用CD117、CD34等抗体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原发性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进行研究 ,确诊 76例GIST ,并结合随访资料 ,对其...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良恶性参考指标。方法 用CD117、CD34等抗体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原发性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进行研究 ,确诊 76例GIST ,并结合随访资料 ,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GIST均为成年人 ,年龄 32~ 81岁 (平均 5 4岁 ) ,男性 39例 ,女性 37例 ,发生于胃 34例 ,小肠 2 3例 ,结肠 2例 ,直肠 17例 ,最常见症状为腹部肿块、腹部胀痛不适及消化道出血。黏膜下生长者 3例 ,浆膜外生长者 2 5例 ,余 4 8例主要位于肌壁。大体上 ,肿瘤较易出现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镜下观察 ,梭形细胞型 4 6例 ,上皮样细胞型 9例 ,梭形 /上皮样细胞混合型 2 1例 ,呈交叉束状、弥漫片状、栅栏状、漩涡状、小巢状、器官样及假菊形团样排列 ,瘤细胞胞质空亮、淡伊红、轻至中度嗜伊红及略嗜碱 ,核梭形、卵圆、圆形或镰状。CD117和CD34多为弥漫强阳性 ,阳性率分别为 98 7%、6 8 4 % ,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S 10 0、蛋白基因产物 9 5呈片状或局灶阳性 ,阳性率分别为2 5 0 %、19 7%、2 3 7%、17 1% ,波形蛋白均阳性 ,结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丝蛋白均阴性。 76例GIST中 ,良性 9例 ,交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间叶瘤 病理学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类 CD34抗原 间质瘤 GIST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112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结果分析 被引量:150
5
作者 吴新宝 王满宜 +4 位作者 朱仕文 曹奇勇 吴宏华 荣国威 李兵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 通过对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112例髋臼骨折患者 ,男 94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3 7.6岁。均按Letournel和Judet的髋臼骨折分类法进行分型 ;所有新鲜骨折受伤距手术的平均时间为 9.... 目的 通过对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112例髋臼骨折患者 ,男 94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3 7.6岁。均按Letournel和Judet的髋臼骨折分类法进行分型 ;所有新鲜骨折受伤距手术的平均时间为 9.5d ;常用手术入路为Kocher-Lange 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 ;采用专用器械及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 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 4 5 .7个月 ( 6~ 93个月 ) ,根据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标准 ,本组优 3 5例 ,良 4 7例 ,一般 18例 ,差 12例 ,优良率为 73 .2 %。股骨头坏死 8例 ;无一例死亡、感染及不愈合。 结论 及时手术、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外科手术 治疗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及其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41
6
作者 侯树勋 史亚民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后路椎管环形减压、椎体内植骨的远期疗效。 方法  1994~ 2 0 0 0年 ,采用椎管环形减压 ,结合横突间、椎板间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技术 ,治疗 176例胸腰椎骨折。术前及不同随访时间行CT检查 ,分...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后路椎管环形减压、椎体内植骨的远期疗效。 方法  1994~ 2 0 0 0年 ,采用椎管环形减压 ,结合横突间、椎板间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技术 ,治疗 176例胸腰椎骨折。术前及不同随访时间行CT检查 ,分别计算其伤椎椎管狭窄率 ,确定椎管矢状径的恢复程度 ,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9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 2 3.2个月 ,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 (ASIA)神经损伤分级标准评定 ,71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中 ,6 4例分别提高 1~ 3级 ,7例无变化 ;2 6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部分神经根功能有所恢复。CT检查显示 ,术前伤椎椎管狭窄率平均 44 .7% ,术后伤椎椎管减压充分 ,1年后出现椎管再塑形现象 ,再塑形的伤椎椎管管径与正常理论值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大部分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的椎体骨折应采用手术治疗。对无神经压迫症状的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 ,手术治疗是预防晚期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椎管环形减压后 1年 ,椎管表现出自发再塑形现象 ,塑形后的椎管管径在正常理论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管狭窄减压术 骨移植 适应证 疗效
原文传递
超声评分系统预测胎盘植入凶险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134
7
作者 种轶文 张爱青 +3 位作者 王妍 刘朝晖 陈运山 赵扬玉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评分系统预测胎盘植入类型及凶险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的180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分娩前超声影像学特点,按照胎盘位置及厚度、胎盘后低回声带是否消失、膀胱... 目的探讨超声评分系统预测胎盘植入类型及凶险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的180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分娩前超声影像学特点,按照胎盘位置及厚度、胎盘后低回声带是否消失、膀胱线是否连续、胎盘陷窝性状、胎盘基底部血流信号、宫颈形态是否完整、宫颈是否存在血窦,以及剖宫产史等项目,每项评0-2分,计算总分值。计算不同类型胎盘植入患者超声评分量表的临界值,并比较各类型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计算不同类型患者超声评分的界值。结果180例中,粘连型115例,植入型38例,穿透型27例。将后2种类型合称为重型胎盘植入。粘连型患者的出血量低于重型患者[M(min-max),分别为200(100-4000)与3025(100-15000)ml,P〈0.01],在重型患者中,植入型与穿透型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0)。粘连型患者均未切除子宫。粘连型与重型子宫切除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例与29.2%(19/65),P〈0.01]。其中植入型患者18.4%(7/38)切除子宫,低于穿透型的44.4%(1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粘连型患者的超声评分低于重型患者[(1.88±1.45)与(7.01±2.15)分,P〈0.01]。重型患者中,植入型的评分又低于穿透型[(6.08±2.62)与(8.74±2.75)分,P〈0.01]。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显示,当曲线下面积为94.3%、评分≥4.5时,敏感度为81.5%,特异度为95.7%,确定粘连型和重型的界值为5分;当曲线下面积为91.1%、评分≥2.5时,敏感度为92.1%,特异度为75.7%,故粘连型和植入型的界值为3分;当曲线下面积为74.6%、评分≥9.5分时,敏感度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性胎盘 超声检查 产前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失血 手术 预测
原文传递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Clinical course and management 被引量:125
8
作者 Hans G Beger Bettina M Ra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8期5043-5051,共9页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develops in about 25%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AP). Severity of AP is linked to the presence of systemic organ dysfunctions and/or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pathomorphologica...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develops in about 25%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AP). Severity of AP is linked to the presence of systemic organ dysfunctions and/or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pathomorphologically. Risk factors determining independently the outcome of SAP are early multi-organ failure, infection of necrosis and extended necrosis (> 50%). Up to one third of patients with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develop in the late course infection of necroses. Morbidity of SAP is biphasic, in the first week strongly related to early and persistence of organ or multi-organ dysfunction. Clinical sepsis caused by infected necrosis leading to multi-organ failure syndrome (MOFS) occurs in the later course after the first week. To predict sepsis, MOFS or deaths in the first 48-72 h, the highest predictive accuracy has been objectified for procalcitonin and IL-8; the Sepsis- 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score predicts the outcome in the first 48 h, and provides a daily assessment of treatment response with a high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Contrast-enhanced CT provides the highest diagnostic accuracy for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when performed after the first week of disease. Patients who suffer early organ dysfunctions or at risk of developing a severe disease require early intensive care treatment. Early vigorous intravenous fluid replacement is of foremost importance. The goal is to decrease the hematocrit or restore normal cardiocirculatory functions. Antibiotic prophylaxis has not been shown as an effective preventive treatment. Early enteral feeding is based on a high level of evidence, resulting in a reduction of local and systemic infection. Patients suffering infected necrosis causing clinical sepsis, pancreatic abscess or surgical acute abdomen are candidates for early intervention. Hospital mortality of SAP after interventional or surgical debridement has decreased in high volume centers to below 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ultiorgan failure syndrome Infected necrosis Fluid replacement Enteral feeding surgical and interventional debridement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hemorrhage position,hemorrhage volume,surgical timing,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被引量:114
9
作者 Feng-ling Chi Tie-cheng Lang +4 位作者 Shu-jie Sun Xue-jie Tang Shu-yuan Xu Hong-bo Zheng Hui-song Zhao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4年第3期203-208,共6页
BACKGROUND: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gical methods,hemorrhage position,hemorrhage volume,surgical timing 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METHOD... BACKGROUND: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gical methods,hemorrhage position,hemorrhage volume,surgical timing 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METHODS:A total of 1 310 patients,who had been admitted to six hospitals from January 2004 to January 2008,were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craniotomy through bone fl ap(group A),craniotomy through a small bone window(group B),stereotactic drilling drainage(group C1 and group C2),neuron-endoscopy operation(group D) and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group E) in consideration of hemorrhage position,hemorrhage volume and clinical practic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f surgical timing and curative effect of the surgical methods.RESULTS:The effectiveness rate of the methods was 74.12% for 1 310 patients after onemonth follow-up. In this series,the disability rate was 44.82% 3–6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Among the 1 310 patients,241(18.40%) patients died after the operation. If hematoma volume was >80 mL and th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within 3 hours,the mortality rate of group A was signifi 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s B,C,D,and E(P<0.05). If hematoma volume was 50–80 mL and th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within 6–12 hours,the mortality rate of groups B and D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s A,C and E(P<0.05). If hematoma volume was 20–50 mL and th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within 6–24 hours,the mortality rate of group C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s A,B and D(P<0.05).CONCLUSIONS:Craniotomy through a bone f lap is suitable for patients with a large hematoma and hernia of the brain. Stereotactic drilling drainage is suggested for patients with hematoma volume less than 80 mL. The curative effect of HICH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would be improved via the suitable selection of operation time and surgical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and volume of hemorrh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emorrhage position Hemorrhage volume surgical timing Stereotactic drilling drainage Treatment effect Individualized Polycentric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失血特点分析 被引量:106
10
作者 侯国进 周方 +2 位作者 张志山 姬洪全 田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8-741,共4页
目的:通过对Gamm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nail,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分析,了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的特点。方法:回... 目的:通过对Gamm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nail,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分析,了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诊治的408例采用Gamma3、PFNA及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重、术前和术后的血常规变化,计算围手术期的失血量,并比较Gamma3组、PFNA组及DHS组的失血量区别。结果:Gamma3治疗组患者共96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4.7±25.0)min,平均显性失血量为(103.5±83.0)mL,平均总失血量为(831.9±474.8)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728.3±455.5)mL。PFNA治疗组患者共84例,平均手术时间为(69.0±27.1)min,平均显性失血量为(91.5±111.4)mL,平均总失血量为(825.7±478.0)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734.2±455.7)mL。DHS治疗组患者共40例,平均手术时间为(97.5±25.0)min,平均显性失血量为(283.6±142.1)mL,平均总失血量为(695.7±502.4)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412.1±457.6)mL。结论:通过3种内固定方式的比较发现,DHS治疗粗隆间骨折切口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Gamma3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虽然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但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较多,临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围手术期 失血 手术 骨折固定术 老年人
下载PDF
腰椎滑脱的减压、内固定与融合术 被引量:90
11
作者 赵新建 谭家驹 +2 位作者 廖绪强 曾明 关宏业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腰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Cage椎间融合器和SOCON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早期疗效。方法从1997年12月~1999年12月,对3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腰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和SOCON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术前X线检查按Meye... 目的观察采用腰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Cage椎间融合器和SOCON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早期疗效。方法从1997年12月~1999年12月,对3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腰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和SOCON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术前X线检查按Meyerding分度,Ⅰ度滑脱32例,Ⅱ度滑脱6例;L4,5滑脱29例,L5S1滑脱9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2个月(14~2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和X线片滑脱复位程度,38例患者中,31例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为81.6%。32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4例Ⅱ度滑脱完全复位,2例Ⅱ度滑脱复位达90%,解剖复位率达94.7%。结论应用SOCON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复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脊椎前移 减压术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规律及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92
12
作者 陈世彩 郑宏良 +7 位作者 周水淼 李兆基 黄益灯 张速勤 沈小华 温武 刘锋 陈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4-468,共5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规律及中早期神经减压的疗效。方法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单侧声带麻痹87例,其中行喉返神经探查65例,非手术治疗22例。探查术中观察喉返神经损伤部位、类型、程度及神经肌肉形态;对缝扎、粘连伤行...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规律及中早期神经减压的疗效。方法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单侧声带麻痹87例,其中行喉返神经探查65例,非手术治疗22例。探查术中观察喉返神经损伤部位、类型、程度及神经肌肉形态;对缝扎、粘连伤行神经减压治疗14例。治疗前后以喉镜、嗓音声学参数、肌电图检查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探查发现喉返神经被缝线结扎、瘢痕粘连压迫、断离分别占43%(28/65)、9%(6/65)、48%(31/65)。损伤部位以近环甲关节处多见,占75%(49/65);甲状腺中下部占25%(16/65)。病程半年以内者喉内肌及损伤处远端神经干萎缩并不严重,病程越长萎缩变性越明显。神经切断伤上述改变较缝扎伤及压迫伤更为明显;但病程18个月喉内肌仍可见肌纤维组织结构。病程3个月内神经减压10例中9例声带恢复了不同程度的内收及外展功能;病程3个月以内1例、3-5个月4例神经减压术后声带未恢复运动,但均恢复了正常的肌张力、肌体积,声带振动及黏膜波对称,嗓音亦恢复正常。非手术治疗组声嘶有改善,但嗓音未恢复正常,声带亦未恢复运动。结论 通过喉返神经探查初步揭示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规律,中早期喉返神经减压术能恢复声带生理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损伤 治疗 神经减压 单侧声带麻痹
下载PDF
拇手指部分缺损的修饰性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83
13
作者 程国良 方光荣 +6 位作者 侯书健 袁光海 王振军 张云飞 丁小珩 汤海萍 杨志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8期2667-2673,共7页
目的评估对拇、手指末节部分缺损,选用相应部分足趾组织移植修饰性修复与重建的临床效果,提出修饰性修复与重建的新理念.方法对77例80指拇、手指末节半侧、背侧、指腹及手指部分复合组织缺损选用足趾末节半侧甲瓣,背侧甲瓣,趾腹皮瓣及... 目的评估对拇、手指末节部分缺损,选用相应部分足趾组织移植修饰性修复与重建的临床效果,提出修饰性修复与重建的新理念.方法对77例80指拇、手指末节半侧、背侧、指腹及手指部分复合组织缺损选用足趾末节半侧甲瓣,背侧甲瓣,趾腹皮瓣及足趾相应部分复合组织移植,采用吻合趾-指动静脉重建血液循环,施行修饰性修复与重建.结果成活75例78指,成活率为97.5%,术后经半年~12年随访,保持了手指原来长度与外形,重建了指甲,使指腹饱满,具有罗纹,出汗,两点分瓣觉为4~6 mm,获得较完美的外形与功能.结论对拇、手指末节部分复合组织缺损,选用相应部分足趾半侧甲瓣、背侧甲瓣、趾腹皮瓣及复合组织移植的修饰性修复与重建,可达到精细修复效果和修饰性修复与重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指损伤 移植 自体 吻合术 外科 修复外科手术 手指部分缺损 修复效果 修饰性 手指末节部分缺损 足趾组织移植
原文传递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法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价值 被引量:85
14
作者 赵先兰 刘传 +4 位作者 王艳丽 储勤军 张梅 周艳 刘惠娜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法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2013年5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中,共41例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法预...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法预防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2013年5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中,共41例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法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证实。在数字减影手术室,剖宫产术前由介入科医生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及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胎儿娩出的同时,立即向球囊内注人生理盐水10ml,使球囊充盈阻断腹主动脉。依据胎盘植入面积大小、深度及是否植人或穿透膀胱后壁,相应行胎盘剥离、局部子宫壁切除或部分膀胱切除并修补术。手术同时逐步分次抽出球囊内的生理盐水,直至球囊全部放空。分析孕妇的胎盘植入情况、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胎儿射线暴露时间和剂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41例胎盘植入病例中,5例部分肌层植入,36例穿透肌层植入(其中28例植入膀胱后壁,8例穿透膀胱后壁)。平均手术时间(68.5±15.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58±960)ml。8例(19.5%,8/41)予输血治疗,平均输血量(600±400)ml。41例平均住院天数(8.2±2.3)d,无一例子宫切除,胎儿射线暴露平均时间为(8.1±3.6)S,平均剂量为(5.2±2.9)mGy。新生儿Apgar评分,1min为(8.7±0.5)分,5min为(9.5±0.3)分。随访至2014年10月31日,6例失访,6例尚在产褥期,18例处于哺乳期,11例月经复潮。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剖宫产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侵入性胎盘 剖宫产术 止血 手术 气囊阻塞 主动脉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显性和隐性失血量分析 被引量:83
15
作者 张培训 党育 +5 位作者 薛峰 芦浩 王静 付中国 张殿英 姜保国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85-788,共4页
目的对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 - rotation, 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前和术中显性、隐性出血量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围术期处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0... 目的对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 - rotation, 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前和术中显性、隐性出血量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围术期处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0年9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21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血常规以及术中、术后出血、输血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患者围术期的显性和隐性出血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16例患者术中平均失血48.9ml,无一例进行术中输血。42例术后第2~4天血色素下降明显(〈9g/L)患者进行输血,平均输血300ml;216例患者术后的平均显性失血量为62.3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385ml,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比较多见,与术中微创操作所见的出血量极少(〈70m1)不同,PFNA内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术后的隐性失血量较多,提示应严格注意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失血 手术 手术后失血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显性和隐性失血量分析 被引量:82
16
作者 张培训 薛峰 +6 位作者 安帅 顾航宇 芦浩 徐小东 付中国 张殿英 姜保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1-894,共4页
目的:对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中及术后显性、隐性失血量进行分析,为临床围手术期处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方... 目的:对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内固定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中及术后显性、隐性失血量进行分析,为临床围手术期处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30日至2010年9月30日间采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16例及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血常规以及术中及术后失血、输血情况等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对围手术期的显性、隐性失血情况做出评估。结果:采用PFNA治疗的患者平均术中失血(48.9±2.8)mL;术后平均显性失血量为(62.3±3.8)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385.0±6.2)mL。采用DHS治疗的患者平均术中失血(124.9±7.8)mL;术后平均显性失血量为(73.9±4.7)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243.4±6.3)mL。两组相比,DHS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的显性出血量均多于PFNA(P<0.01),但PFNA术后隐性出血量及PFNA总体出血量均多于DHS(P<0.01)。结论: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存在较多的术后隐性失血量,提醒临床医生注意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手术后出血 失血 手术 骨钉 血量
下载PDF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1
17
作者 薛杰 曹小丽 +1 位作者 姜宏 王志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1-355,共5页
目的评价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74例甲状腺结节(232个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结节分别行灰阶超声及弹性成像检... 目的评价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74例甲状腺结节(232个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结节分别行灰阶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计算TI-RADS、超声弹性成像及联合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绘制TI-RADS、超声弹性成像及联合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良性结节155个,恶性结节77个,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9%、91.8%、90.9%;TI-RADS分类诊断良性结节153个,恶性结节79个,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6.4%、85.0%、82.3%,弹性成像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TI-RA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7.446,P<0.05);联合诊断诊断良性结节155个,恶性结节77个,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3.0%、93.7%、93.5%,均高于单一检查方法(χ2=7.725、6.450、13.728,P<0.05)。弹性成像、TI-RADS及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812、0.914,联合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5、2.55,P<0.05)。结论与单纯灰阶超声相比,TI-RADS与弹性成像联合应用能够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弹性成像技术 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81
18
作者 郭建国 徐卫平 陈新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为外科手术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资料与方法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回顾性分析1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中,阑尾增粗直径>6 ...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为外科手术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资料与方法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回顾性分析1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中,阑尾增粗直径>6 mm (96.25%)、阑尾积液(60.63%)、阑尾及周围肠壁增厚水肿(80.63%)、阑尾周围炎及邻近筋膜增厚(73.75%)、阑尾腔内粪石(46.25%)有一定的特异性.阑尾的解剖位置变异较大,以回肠前位(30.63%)、盆位(26.25%)、盲肠后位(21.25%)多见.160例患者阑尾均发生病理改变,24例穿孔CT分级为3~5级.结论 急性阑尾炎的CT分级可以预测外科术后病理结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急性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应用 被引量:80
19
作者 徐欣然 崔洪艳 +1 位作者 程兰 李丽军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即子宫三明治缝合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防治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50例,35例行宫腔纱条填塞术(对照组... 目的:探讨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即子宫三明治缝合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防治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50例,35例行宫腔纱条填塞术(对照组),15例行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观察组),对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 140.00±184.00)mL]、输血量[(684.00±118.00)mL]低于对照组[(1 507.11±300.62)mL,(900.00±170.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93.33%)与对照组(8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0,P=0.328)。结论: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应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能够降低出血量及输血量,提高止血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侵入性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止血 手术 子宫B-Lynch缝合术 宫腔纱条填塞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78
20
作者 韩文广 王红梅 +2 位作者 周永 余莹莹 文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影像特征,提高多层螺旋CT对FOP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32例经病理证实的FOP患者,并随机选取43例周围型肺癌作为周围型肺癌组,比较两组大病灶(直径>3 cm)和小病灶(直径≤3 cm)临...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影像特征,提高多层螺旋CT对FOP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32例经病理证实的FOP患者,并随机选取43例周围型肺癌作为周围型肺癌组,比较两组大病灶(直径>3 cm)和小病灶(直径≤3 cm)临床特征、CT征象及强化方式的差异。结果 1临床特征:FOP小病灶患者年龄小于肺癌小病灶患者、男女性别比高于肺癌小病灶患者(P<0.05),FOP组与周围型肺癌组大、小病灶患者吸烟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CT征象:FOP组与周围型肺癌组大、小病灶患者病灶分布、血管集束征、毛刺、支气管充气征、结构疏松、胸膜凹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P组与周围型肺癌组大病灶在空洞、紧贴胸膜征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增强扫描:两组平扫CT值及静脉期较动脉期CT净增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OP组动脉期CT净增值及总CT净增值均大于周围型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大小FOP与周围型肺癌临床特征、CT征象及强化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及特征性,临床上应综合分析,对于不能确诊的病例,抗感染治疗后短期影像学随访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机化性肺炎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