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56
1
作者 邵令方 高宗人 +3 位作者 卫功铨 许金良 陈明耀 程金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阐述 196 5~ 1998年外科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的进展情况 ,并总结其经验。 方法 将 196 5~ 1998年外科治疗的 12 970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分 3个阶段进行分析比较。 196 5~1979年手术患者 315 5例为A组 ,1980~ 1990年 5 95 2... 目的 阐述 196 5~ 1998年外科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的进展情况 ,并总结其经验。 方法 将 196 5~ 1998年外科治疗的 12 970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分 3个阶段进行分析比较。 196 5~1979年手术患者 315 5例为A组 ,1980~ 1990年 5 95 2例为B组 ,1990~ 1998年 386 3例为C组 ,早期癌(Tis,T1)单列计算。 结果 本组患者肿瘤总的切除率为 91 3% ,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切除率分别为94 0 %和 84 6 % ,其中食管癌患者A、B、C组及早期癌组切除率分别为 86 6 %、93 2 %、95 8%和10 0 0 % ,贲门癌患者分别为 82 1%、85 1%、90 2 %和 10 0 0 % ;总的手术病死率为 1 8% ,A、B、C组手术病死率分别为 4 4%、1 6 %和 0 5 % ;总 5年生存率为 31 6 % ,A、B、C及早期癌组生存率分别为2 7 0 %、2 9 1%、32 0 %及 92 6 %。A、B、C 3组患者的病期、病变位置、病变大小、手术方法、综合治疗以及手术并发症均有显著不同。 结论  (1)早期癌外科治疗效果最好 ,肿瘤手术切除率和患者 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0 %和 92 6 % ;(2 )随着肿瘤诊治技术的不断提高 ,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大 ,手术切除率和患者 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 ;(3)食管癌患者均应作食管次全切除颈部吻合术 ,这样可以减少肿瘤复发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外科手术 存活率 预后
原文传递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15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7
2
作者 张宝善 刘京山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索内镜微创取石保胆术新技术,阐明其保胆术后复发率高的原因和保胆术的可行性。方法在胆道镜直视下,对1520例胆囊结石,取净结石并保留胆囊进行回顾行分析。结果完成内镜保胆取石1520例,经过15年的随访,随访率84.2%(612/761).复发... 目的探索内镜微创取石保胆术新技术,阐明其保胆术后复发率高的原因和保胆术的可行性。方法在胆道镜直视下,对1520例胆囊结石,取净结石并保留胆囊进行回顾行分析。结果完成内镜保胆取石1520例,经过15年的随访,随访率84.2%(612/761).复发者33例,复发率为5.39%。结论保胆术后的复发率并不高,其复发率大部为残留率。内镜微创取石保胆术方法简单、安全,可行,是保留胆囊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结石病 内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复发率
原文传递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62
3
作者 黄昌明 张祥福 +4 位作者 卢辉山 张建中 吴心愿 官国先 王川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29-732,共4页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513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手术 ,其中全胃切除术 (TG组 ) 3 2 6例 ,近侧胃大部切除术 (PG组 ) 187例。对 2组患者的5、10年生存率 ,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513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手术 ,其中全胃切除术 (TG组 ) 3 2 6例 ,近侧胃大部切除术 (PG组 ) 187例。对 2组患者的5、10年生存率 ,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TG组 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43 6%、2 4 5% ,明显高于PG组的 3 3 9%、14 1% ,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χ2 =4 42 1、P <0 0 5,χ2 =5 72 6、P <0 0 5)。TG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 14 7%、3 1% ,PG组分别为10 2 %、2 1%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1 796、P >0 0 5,χ2 =0 0 82、P >0 0 5)。结论 对于肿瘤大于 3 0cm或有淋巴结转移的Ⅲ期胃底贲门癌患者 ,应施行全胃切除术 ,以提高远期疗效。全胃切除术不但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胃底贲门癌 治疗 远期疗效 病死率 患者 发生率 PG 显著性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治疗非手术适应证小肝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高文 陈敏华 +3 位作者 严昆 杨薇 孙谊 邢宝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作为治疗非手术适应证原发性小肝癌(SHCC)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3cm的HCC行超声引导下RFA,肿瘤平均大小2.5cm,同期行手术切除治疗的34例<3cm的HCC作为对照组。肿瘤平均大小2.6cm。回顾性分析RFA组...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作为治疗非手术适应证原发性小肝癌(SHCC)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3cm的HCC行超声引导下RFA,肿瘤平均大小2.5cm,同期行手术切除治疗的34例<3cm的HCC作为对照组。肿瘤平均大小2.6cm。回顾性分析RFA组与手术切除组治疗小肝癌的疗效及生存率。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两组间数值的差异性,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病例的生存率。结果平均生存时间RFA组为(54.9±3.8)个月,手术组为(55.6±5.0)个月;1、2、3、4年总生存率RFA组分别为95.9%、87.0%、74.5%和61.9%,手术组为94.1%、87.8%、75.3%和70.7%(P=0.743);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RFA组82.8%、70.1%、57.5%,手术组85.1%、69.7%、57.1%;二者间均无明显差异(P=0.935)。RFA组3年以上总生存率较手术组略低;RFA组局部复发率为4.8%(4/84灶)。结论RFA因用时短、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成为非手术适应证的SHCC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并可获得接近手术治疗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手术切除 原发性小肝癌 生存率
下载PDF
205例喉癌的手术方式与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董频 王杰 +3 位作者 金斌 王强 王国良 陈歆维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1-594,共4页
目的分析1990年以来喉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远期疗效,以改进治疗并提高生存率。方法对1990年1月—2004年10月间手术治疗的205例病例进行临床随访、病历资料分析。其中声门上型52例,声门型149例,声门下型4例;按UICC1997年分期标准Ⅰ期48... 目的分析1990年以来喉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远期疗效,以改进治疗并提高生存率。方法对1990年1月—2004年10月间手术治疗的205例病例进行临床随访、病历资料分析。其中声门上型52例,声门型149例,声门下型4例;按UICC1997年分期标准Ⅰ期48例,Ⅱ期88例,Ⅲ期44例,Ⅳ期25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切除术1例,撕皮术2例,喉裂开声带切除术9例,未行气管切开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16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25例,水平半喉切除术7例,Arslan(咽气管吻合)手术15例,环舌骨会厌固定术(cricohyoidoepiglottopexy,CHEP)57例,喉次全切除术16例,喉全切除术57例。结果205例仅4例失访,Kaplan-Meier法统计总的1年生存率96.0%,3年生存率84.8%,5年生存率为79.4%,其中声门上型1年生存率88.3%,3年为67.5%,5年为65.0%;声门型1年生存率99.3%,3年为91.3%,5年为84.7%,喉功能保存率72.7%。早期肿瘤(Ⅰ、Ⅱ期)与晚期肿瘤(Ⅲ、Ⅳ期)患者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不同发病部位(声门型、声门上型)患者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手术治疗效果好,喉功能保存率高,其预后与肿瘤分期、发病部位有关。提倡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在保证手术安全边缘的情况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运用最优的手术切除和功能重建方法,综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手术治疗 喉镜 功能重建 声带
原文传递
Surgical resection pl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ultifoc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27
6
作者 Cheng Zhou Yuanfei Peng +10 位作者 Kaiqian Zhou Lan Zhang Xiangyu Zhang Lei Yu Jie Hu Feiyu Chen Shuangjian Qiu Jian Zhou Jia Fan Zhenggang Ren Zheng Wang 《Hepatobiliary Surgery and Nutrition》 SCIE 2019年第1期19-28,共10页
Background: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rgical resection pl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SR-RFA)with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in patients with multifoc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beyond the Mil... Background: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rgical resection pl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SR-RFA)with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in patients with multifoc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beyond the Milan criteria.Methods:From 2009 to 2015,a total of 469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multifocal HCC beyond the Milan criteria(≤5 nodules)treated with SR-RFA(n=59)or TACE(n=410)were analyzed.Their overall survival(OS)rate was compared through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analysis at a ratio of 1:2,and 141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SR-RFA,n=47;TACE,n=94).Subgroup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options.Results:Before PSM,the 1-,2-and 3-year OS rates were 81.5%,68.3%and 64.3%in the SR-RFA group and 58.7%,35.5%and 24.4%in the TACE group,respectively(all P<0.001).After PSM,the 1-,2-and 3-year OS rates in the SR-RFA group were 81.8%,68.7%and 63.4%,whereas those in the TACE group were 59.3%,36.1%and 19.4%,respectively(all P<0.001).Subgroup analysis also revealed a survival advantage of SR-RFA over TACE in each subgroup.The 30-day mortality rate was 1.22%in the TACE group and nil in the SR-RFA group(P=0.861).Conclusions:SR-RFA provides better a long-term survival rate than TACE for patients with multifocal HCC beyond the Milan criteria.SR-RFA may serve as an alterna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multifocal HCC in a selected patient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surgical resection(SR)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survival rate
原文传递
微血管侵犯对肝癌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小晶 刘静 +3 位作者 刘坤 岳树强 陶开山 王琳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侵犯(MVI)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术后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对MVI阳性患者的疗效以及综合治疗对肿瘤复发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空军... 目的:探讨微血管侵犯(MVI)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术后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对MVI阳性患者的疗效以及综合治疗对肿瘤复发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6例行肝切除术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行肝切除术后选择TACE、射频消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肿瘤复发患者选择上述3种方法中1种或2种为综合治疗。患者行肝切除术后每3个月门诊复查,了解患者肿瘤复发和生存情况。随访开始时间为手术当日,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或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2月。观察指标:(1)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治疗情况。(2)MVI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MVI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复发率。(3)TACE对MVI阳性患者的疗效:是否行TACE治疗MVI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复发率。(4)综合治疗对肿瘤复发患者预后的影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肿瘤复发率和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治疗情况:136例肝癌患者中117例单纯行肝切除术,19例肝癌切除术后序贯联合TACE治疗;59例肿瘤复发患者中22例行综合治疗。(2)MVI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①临床病理特征。117例单纯行肝切除术患者中MVI阳性49例,男44例,女5例;年龄(52±10)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合并肝硬化36例,无肝硬化13例;甲胎蛋白(AFP)阳性34例,AFP阴性15例。MVI阴性患者68例,男54例,女14例;年龄(55±11)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65例,B级3例;合并肝硬化52例,无肝硬化16例;AFP阳性39例,AFP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手术切除 微血管侵犯 肝动脉栓塞化疗 综合治疗 复发率 生存时间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治疗女性不孕401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姚书忠 刘栋擎 +1 位作者 王宁宁 黄建昭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女性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 ,了解术后怀孕时间分布特点 ,以期指导患者进一步治疗。【方法】收集自 1997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女性不孕患者共 40 1例 ,分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伞端闭...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女性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 ,了解术后怀孕时间分布特点 ,以期指导患者进一步治疗。【方法】收集自 1997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女性不孕患者共 40 1例 ,分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伞端闭锁、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和盆腔粘连组 ,追踪分析其手术后妊娠率及术后妊娠时间的分布特点。【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术后妊娠率为 5 0 0 % ;输卵管伞端闭锁组 32 9% ;多囊卵巢综合征组 5 2 8% ;子宫肌瘤组 36 0 % ;盆腔粘连组42 0 %。绝大部分妊娠 (93 0 % )在术后 18个月内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不同盆腔病变引起的不孕均有一定疗效 ;手术有效者多在术后 18个月内妊娠 ,术后一定时间内不能妊娠者建议接受辅助生育治疗 ,使患者及时获得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腹腔镜 不育症 女性 治疗结果 妊娠率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液质量和配偶受孕率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苏宏伟 李婷 +3 位作者 樊勇 李向东 赵国斌 张慧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4种不同手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精液质量和配偶受孕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235例,随机分为4组。A组选择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60例;B组选择腹股沟外环下方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58例;C组选择... 目的:探讨4种不同手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精液质量和配偶受孕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235例,随机分为4组。A组选择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60例;B组选择腹股沟外环下方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58例;C组选择经腹股沟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62例;D组选择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55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并发症、复发率、手术前后精液质量及配偶受孕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最短,但住院时间最长,与A组比较,其它3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6个月,各组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其中B组的改善率显著高于A组和D组(P<0.05),与C组差异不显著;术后B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其它3组;术后3、6、12个月,各组患者的精子质量均显著优于术前,其中B组的精子活力改善程度尤为明显;术后12个月内,4组患者配偶受孕率分别为23.33%、41.38%、25.81%、27.27%,B组患者配偶受孕率最高。结论:4种手术方式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精子质量提高受孕率,但腹股沟外环下方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其它3组,且精子活力最佳,患者配偶受孕率最高,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手术治疗 精液质量 受孕率
下载PDF
肝门肠吻合术治疗胆道闭锁112例报告 被引量:20
10
作者 董淳强 杨体泉 +3 位作者 董昆 罗意革 陈超 刘强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评价肝门肠吻合术(Kasai手术)治疗胆道闭锁的效果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集中收治并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案进行Kasai手术的Ⅲ型胆道闭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Kasai手术的126例有112例(89.7%)获得完... 目的评价肝门肠吻合术(Kasai手术)治疗胆道闭锁的效果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集中收治并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案进行Kasai手术的Ⅲ型胆道闭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Kasai手术的126例有112例(89.7%)获得完整随访。术后有70例黄疸清除,总黄疸清除率为62.5%,黄疸清除率在手术年龄≤60d、60~90d(包含90d)、90~120 d、〉120d组分别为72.O%、80.5%、60.0%和19.O%,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管炎发生率为30.4%(34/112),黄疸清除组(15例)的胆管炎发生率(21.4%)低于未清除组(19例,4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8例(60.7%)出现持续肝纤维化,在各因素中分组中手术年龄〉90d、黄疸未清除和胆管炎发作的病例,出现持续肝纤维化的比率较高(分别为93.5%,100%和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年和2年自体肝生存率分别为64.9%和61.8%。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患儿手术年龄、术后黄疸消退与否、胆管炎发作与否以及肝纤维化活动情况是影响自体肝生存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术后黄疸清除和胆管炎发作与否以及自体肝生存时间是胆道闭锁Kasai手术的评价指标,手术年龄≤90d,术后黄疸清除和较少的胆管炎发作有利于术后自体肝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吻合术 外科 存活率
原文传递
三阶段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玉洲 韩广森 +3 位作者 任莹坤 李智 顾焱晖 鲁朝敏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三阶段法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在胃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06年7月~2011年2月203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其手术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三阶段法手...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三阶段法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在胃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06年7月~2011年2月203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其手术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三阶段法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5年生存率。结果用三阶段手术组较常规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5年生存率与常规手术组相当。结论应用三阶段手术进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并保证手术根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外科手术 生存率
下载PDF
1324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 被引量:18
12
作者 周福有 韩孝存 《中国肿瘤》 CAS 2003年第5期256-257,共2页
[目的]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1976年~2001年1324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治疗资料。[结果]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4.8%和93.1%,总切除率94.3%。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死亡率分别为... [目的]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1976年~2001年1324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治疗资料。[结果]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4.8%和93.1%,总切除率94.3%。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死亡率分别为1.7%和1.0%,总手术死亡率1.5%。食管癌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31.6%和10.3%,贲门癌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18.5%和5.0%,总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26.9%和8.4%。[结论](1)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大,手术切除率不断提高,术后死亡率明显降低。(2)对食管癌应扩大切除范围,对胸上、中段食管癌应采用右侧剖胸切除,以提高长期生存率。(3)提高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早期诊断率是食管癌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外科治疗 并发症 生存率
下载PDF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Versus Surgical Shun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被引量:17
13
作者 Long Huang Qing-Sheng Yu Qi Zhang Ju-Da Liu Zhen W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826-834,共9页
Background: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was to clarify the optimal management concerning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s (TIPSs) and surgical shunting in treating portal hypertension.Methods:All database... Background: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was to clarify the optimal management concerning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s (TIPSs) and surgical shunting in treating portal hypertension.Methods:All databases,including CBM,CNKI,WFPD,Medline,EMBASE,PubMed and Cochrane up to February 2014,were searched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comparing TIPS with surgical shunting.Four RCTs,which were extracted by two independent investigators and were evaluated i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mortality,2-and 5-year survival,hospital stay,operating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charges.Results:The morbidity in variceal rehemorrhag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IPS than in surgical shunts (odds ratio [OR] =7.45,95%confidence interval [CI]:(3.93-14.15),P < 0.00001),the same outcomes were seen in shunt stenosis (OR =20.01,95% CI:(6.67-59.99),P < 0.000001) and in hepatic encephalopathy (OR =2.50,95% CI:(1.63-3.84),P < 0.0001).Significantly better 2-year survival (OR =0.66;95% CI:(0.44-0.98),P =0.04) and 5-year survival (OR =0.44; 95% CI:(0.30-0.66),P < 0.00001) were see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ical shunting compared with TIPS.Conclusions:Compared with TIPS,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survival after surgical shunting were superior for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Application of surgical shunting was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rather than T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ICATIONS Hypertension Portacaval SHUNT PORTAL Portosystemic SHUNT surgical Survival rate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原文传递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mproves the effect of keloid surgery and radiotherapy by reducing the recurrence rate 被引量:16
14
作者 Ke-xin SONG Shu LIU +5 位作者 Ming-zi ZHANG Wei-zhong LIANG Hao LIU Xin-hang DONG You-bin WANG Xiao-jun W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853-862,共10页
Objective: Keloids are exuberant cutaneous scars that form due to abnormal growth of fibrous tissue fol- lowing an injury.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hyperbaric oxygen t... Objective: Keloids are exuberant cutaneous scars that form due to abnormal growth of fibrous tissue fol- lowing an injury.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BOT) to reduce the keloid recurrence rate after surgical excision and radiotherapy. Methods: (1) A total of 24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tients in the HBOT group (O group) received HBOT after surgical excision and radiotherapy. Patients in the other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nly surgical excision and radiotherapy (K group). (2) Scar tissue from recurrent patients was collected after a second operation. Hematoxylin and eosin (H&E) staining was used to observe keloid morphology. Certain inflammatory factors (interleukin-6 (IL-6),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nuclear factor KB (NF-κB),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were measur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1)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O group (5.97%)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K group (14.15%), P〈0.05. Moreover, patients in the O group reported greater satisfaction than those in the K group (P〈0.05). (2) Compared with the recurrent scar tissue of the K group,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inflammatory factors were lower in the recurrent scar tissue of the O group. Conclusions: Adjunctive HBOT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keloid recurrence rate after surgical excision and radiotherapy by improving the oxygen level of the tissue and alleviating the inflammatory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LOID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surgical excision RADIOTHERAPY Recurrence rate
原文传递
PDCA循环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及手术器械感染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黄凌云 袁小玲 +2 位作者 杨深霞 黄秋菊 陈姬弋 《智慧健康》 2020年第3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究在消毒供应室中应用PDCA循环对护理管理质量及手术器械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抽选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本院消毒供应室接收的100件手术器械,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手术器械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平均每组50件,将常规护理管... 目的探究在消毒供应室中应用PDCA循环对护理管理质量及手术器械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抽选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本院消毒供应室接收的100件手术器械,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手术器械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平均每组50件,将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参照组,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应用不同管理模式,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与手术器械感染率及清洗灭菌合格率。结果研究组器械管理、器械灭菌、包装质量、环境管理、知识掌握度等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器械感染发生率为2%,参照组手术器械感染发生率为18%,研究组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灭菌物品合格率、手部卫生合格率、消毒液浓度合格率、手术器械除锈合格率等全部优于参照组,差异均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提升管理质量具有较高促进作用,且有效提升清洗灭菌合格率,与此同时,可有效降低手术器械感染发生率,因此,PDCA循环管理可广泛应用于消毒供应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质量 手术器械 感染率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下咽癌的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杜晶静 郭星 +3 位作者 王琰 李笑天 赵宁 潘子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手术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1990年1月份-2009年12月份行手术治疗的249例下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6例,女13例,男女比例为18∶1;年龄40~84岁,中位数59岁;梨状窝型217例,下咽后壁型27例,环...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手术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1990年1月份-2009年12月份行手术治疗的249例下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6例,女13例,男女比例为18∶1;年龄40~84岁,中位数59岁;梨状窝型217例,下咽后壁型27例,环后型5例;全组患者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将全组资料按时间分为两组,即1999年12月31日之前行手术治疗的为前10年组,2000年1月1日之后的为后10年组,两组分别按照UICC1997TNM分级分期标准,Ⅰ期2例,Ⅱ期22例,Ⅲ期50例,Ⅳ期175例。44例作了喉功能保留手术,205例未保留喉功能。所有患者均行颈淋巴清扫术,其中双侧颈清扫术143例,单侧颈清扫术106例。患者术后均给予放射治疗,剂量50~60Gy。累积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随访率91.4%,总的3年生存率为54.6%,5年生存率为36.5%;前10年的3年、5年生存率为47.6%、33.5%,后10年的3年、5年生存率为56.8%、41.5%;喉功能保留组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9.1%、45.5%,喉功能未保留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0.2%、24.9%;无颈淋巴结转移组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4.0%和56.0%,有淋巴结转移组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6.2%、21.6%。前10年咽瘘的发生率为17.8%,后10年咽瘘的发生率为5.8%。结论: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是可行的,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咽喉功能重建方法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有无颈淋巴结转移直接影响预后,初诊时对其进行准确评估并行及时有效的颈淋巴结清扫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癌 外科治疗 保留喉功能 生存率 并发症
下载PDF
474例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白连启 李世业 +3 位作者 陈肖嘉 刘树库 龚昌帆 彭延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1-213,共3页
总结手术切除474例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将综合治疗226例与单纯手术248例行对比分析;初步评价手术前、后行综合治疗对预后的影响。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94%、34.63%、22.38%。综合治疗组5年... 总结手术切除474例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将综合治疗226例与单纯手术248例行对比分析;初步评价手术前、后行综合治疗对预后的影响。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94%、34.63%、22.38%。综合治疗组5年生存率34.5%,单纯手术组5年生存率11.54%。分析结果显示:小细胞肺癌预后与TNM分期关系密切;综合治疗优于单纯手术(P<0.01);术前治疗较术后治疗病例预后差(P<0.01);手术适应证为Ⅰ期、Ⅱ期及部分Ⅲa期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外科手术 生存率
原文传递
上肢软组织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和预后 被引量:15
18
作者 虞聪 徐建光 +3 位作者 劳杰 陈德松 陈亮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 总结10年来上肢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分类、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2例上肢软组织恶性肿瘤,采用手术治疗将肿瘤及边缘的正常组织一并切除,尽量保留肢体及其重要血管和神经,以保存上肢功能。行神经移植修复3例,带蒂皮瓣覆盖创... 目的 总结10年来上肢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分类、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2例上肢软组织恶性肿瘤,采用手术治疗将肿瘤及边缘的正常组织一并切除,尽量保留肢体及其重要血管和神经,以保存上肢功能。行神经移植修复3例,带蒂皮瓣覆盖创面8例。对10例复发病例再次切除肿瘤组织后,进行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半,平均5年;其中2例滑膜肉瘤手术后1年因远处转移而死亡,其余病人无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为87.5%,生存5年以上者共14例。局部复发14例,复发率为70%;由于多次复发最终上肢截肢1例,手指截指2例,肢体保存率为85%。结论 上肢软组织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软组织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 预后 分类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的再手术治疗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虎 张燕萍 +1 位作者 张世文 奚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0月至2002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再手术178例临床资料。再次手术原因包括:①误诊致原发癌灶残留或甲状腺微小癌原发灶未切除;②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同侧或对侧复...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0月至2002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再手术178例临床资料。再次手术原因包括:①误诊致原发癌灶残留或甲状腺微小癌原发灶未切除;②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同侧或对侧复发或/和颈淋巴结转移。再手术方式包括:①首次治疗不当者,切除残叶及峡部,或加对侧叶部分切除;②颈淋巴结转移者,行颈清扫术;③甲状腺癌复发及甲状腺微小癌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结果病理证实再次手术残癌率65.52%(76/116),并发症发生率19.66%(35/178),其中喉返神经损伤率2.08%(3/144),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20.83%(30/144)。随访5年累计复发及颈淋巴结转移率均为3.93%(7/178)。再手术患者3、5、8年生存率分别为90.45%(161/178)、87.74%(93/106)、83.64%(46/55)。结论首次手术术式选择不当造成高残癌率,再次手术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对术后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者行再手术,仍能获得较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外科手术/并发症 存活率
下载PDF
中药配合传统切口复位内固定结合骨盆外固定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桂光明 曹波 +1 位作者 张惠 黄琛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骨盆传统切口复位内固定结合骨盆外固定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骨痂形成的影响。方法将72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口复位内固定,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骨盆传统切口复位内固定结合骨盆外固定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骨痂形成的影响。方法将72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口复位内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Majeed优良率及术后骨痂形成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经数据统计表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骨痂形成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功能优良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切口复位内固定加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可提高复位成功率及Majeed功能优良率,促进患者骨盆稳定性,减少二次损伤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可明显缩短骨痂形成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手术治疗 切口复位内固定结合骨盆外固定 并发症发生率 骨痂形成时间 Majeed功能优良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