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DCA循环质控理念的护理风险管理预防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许冬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7期175-177,22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质控理念的护理风险管理预防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我科从2014年4月开始实施基于PDCA循环质控理念的护理风险管理,分别在实施前后各选取240例外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质控理念的护理风险管理预防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我科从2014年4月开始实施基于PDCA循环质控理念的护理风险管理,分别在实施前后各选取240例外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PDCA循环质控理念的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8%,明显较对照组8.33%低(P <0.05);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1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基于循环质控理念的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预防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也能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质控理念 护理风险管理 外科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SF-36 护患纠纷
下载PDF
综合管理干预策略对外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单永兰 孟剑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41-143,147,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管理干预策略对外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住院的144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实施常规管理期间收治的6810例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综合管理干预策略对外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住院的144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实施常规管理期间收治的6810例患者为对照组,将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实施综合管理干预策略期间收治的759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MDRO检出率及医院感染情况、医护人员对各项防控措施依从率。结果两组患者MDRO在特定菌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DRO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医护人员对各项防控措施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管理干预策略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依从率,降低MDRO感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住院患者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外科住院 综合管理干预措施
下载PDF
外科住院患者临床用药结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荣凌 段美琴 +1 位作者 夏艺 杨芰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30-831,共2页
目的:了解外科住院患者的药费组成结构。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外科住院患者173份出院病历的用药结构。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06d,平均总药费达5700元,占总住院费用的43.56%。治疗期间平均西药费占总药费的82.25%,手术期间平均药费... 目的:了解外科住院患者的药费组成结构。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外科住院患者173份出院病历的用药结构。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06d,平均总药费达5700元,占总住院费用的43.56%。治疗期间平均西药费占总药费的82.25%,手术期间平均药费占总药费的13.03%。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平均静脉给药药费占总药费的74.59%。抗生素是静脉给药的主要药物,占静脉给药金额的65.63%,占总药费的48.95%。心外科患者药费比例最低。结论:积极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合理选择药物及给药途径,防止抗生素滥用,降低药费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住院患者 药费 临床用药结构 静脉给药 抗生素
原文传递
我院外科住院患者退药原因浅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4
4
作者 庄海英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6期90-91,共2页
目的分析外科住院患者退药的情况及产生原因,探讨应对措施以提高医院药房服务质量。方法分析2012年3月至9月医院823例住院患者的退药原因。结果退药主要原因为医嘱更换占18.71%,患者出院或转科占16.52%,患者拒用占15.43%,重复给药为16.4... 目的分析外科住院患者退药的情况及产生原因,探讨应对措施以提高医院药房服务质量。方法分析2012年3月至9月医院823例住院患者的退药原因。结果退药主要原因为医嘱更换占18.71%,患者出院或转科占16.52%,患者拒用占15.43%,重复给药为16.40%,其他原因依次为其他、死亡、不良反应、计算机系统漏方、医嘱传达不及时。科室退药次数较多者分别为整形外科(12.52%)、普外科(12.39%)、重症监护室(11.79%)、肿瘤外科(11.66%)。抗生素和呼吸系统用药退药比例最高,分别为23.94%与20.90%,其次为循环系统类药物(14.82%)。结论药房退药由多种因素造成,完善药房退药制度及加强医师处方管理,可以降低退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住院 退药 分析 措施
下载PDF
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在外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薛慧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1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究在外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中应用即时检验(POCT)血糖仪对指尖血进行检测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0月纳入124例外科住院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静脉采血与指尖血采集,所得检验样本分别使用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 目的:探究在外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中应用即时检验(POCT)血糖仪对指尖血进行检测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0月纳入124例外科住院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静脉采血与指尖血采集,所得检验样本分别使用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指尖血POCT、静脉血POCT及静脉血生化分析仪检测所得结果,以及POCT血糖仪对指尖血及静脉全血实施检测所得葡萄糖值与生化分析仪检测所得葡萄糖值计算后的偏倚度。结果:指尖血POCT与静脉血POCT血糖水平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指尖血POCT偏倚度显著小于静脉血POCT(P<0.05)。结论:在外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实施血糖检验中,使用指尖血POCT相比静脉血POCT,血糖值更为准确,偏倚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检验血糖仪 指尖血 外科住院患者 静脉采血
下载PDF
基于“上报—谈话—随访”模式的高风险外科住院病例识别与质控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义丹 孙扬 +2 位作者 吴少玮 樊嫚 孙晖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6,共3页
在现阶段资源和技术有限的情况下,促进管理资源向真正的高风险患者集中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难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自2009年开始逐步构建起针对高风险外科住院病例的"上报-谈话-随访"模式。该模式在强... 在现阶段资源和技术有限的情况下,促进管理资源向真正的高风险患者集中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难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自2009年开始逐步构建起针对高风险外科住院病例的"上报-谈话-随访"模式。该模式在强化风险沟通的同时,较好地实现了高风险外科住院病例的识别作用,额外增加后续的针对科室基础管理的随访质控,能够促进形成闭环管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风险 外科住院病例 识别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外科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知信行量表的编制与检验 被引量:2
7
作者 惠艳红 耿晴晴 +3 位作者 王冬梅 陈红霞 成燕 王莹 《上海护理》 2020年第2期6-11,共6页
目的编制外科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知信行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为临床评估外科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知识、态度、行为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框架,采用文献回顾、质性访谈法、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条目池,进行小样本... 目的编制外科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知信行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为临床评估外科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知识、态度、行为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框架,采用文献回顾、质性访谈法、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条目池,进行小样本测试形成预试量表。选取2018年8—10月收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淄博院区的外科住院患者196例进行调查,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测。采用临界比值法、相关分析法进行量表的项目分析;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效度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最终形成的正式量表包括知识、态度、行为3个维度共40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3.846%;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23,折半信度为0.956,重测信度为0.923;总量表内容效度为0.925,各条目的内容效度为0.832~1.000。结论外科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知信行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外科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住院患者 患者安全 知信行 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Frailty Syndrome Prevalence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in Elderly Surgical Inpatients
8
作者 Feifan Liu Yanling Heng +1 位作者 Qianwen Li Qingyi He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0年第10期148-156,共9页
<strong>Background:</strong> Frailty is a geriatric syndrome, and a common negative consequence of aging, which shares som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as cognitive impairment. Preventing and relieving frailty... <strong>Background:</strong> Frailty is a geriatric syndrome, and a common negative consequence of aging, which shares som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as cognitive impairment. Preventing and relieving frailty may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cognitive impairment. <strong>Objective: </strong>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frailty prevalence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in elderly surgical inpatients. <strong>Methods: </strong>We enrolled a random sample of elderly surgical inpatients from Jingzhou from June 2020 to August 2020. We used a self-made registration sheet to collect their demographic data (gender, age, nationality, educational level and monthly income), and used the FRAIL Scale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frailty, and used 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to assess cognitive function. We use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railty level and demographic data, then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railty and cognitive function. <strong>Results: </strong>In the 143 elderly surgical inpatients, prevalence of frail was seen in 29 (20.3%), and pre-frail state was found in 64 (44.8%). Only 50 (34.9%) were in healthy state. Cognitive impairment was seen in 28 (19.5%).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rail scoring was correlated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in elderly surgical inpatients (r = -0.378, P < 0.05). <strong>Conclusion:</strong> The prevalence of frailty is high in elderly surgical inpatient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age and gender. Elderly surgical inpatients have high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frailty appear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statu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frailty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the elderly surgical inpatients by pro-vision of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ilty Syndrome Cognitive Impairment Aged surgical inpatients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下载PDF
比较两种营养评估工具在外科老年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晔 蒋咏梅 +2 位作者 罗茜 施咏梅 曹伟新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评价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工具在外科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2例外科老年住院病人在入院后48 h内分别用MNA-SF和NRS2002进行营养评估和筛查,并进行营养相关指标检测,包括体质量指数、上臂... 目的:评价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工具在外科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2例外科老年住院病人在入院后48 h内分别用MNA-SF和NRS2002进行营养评估和筛查,并进行营养相关指标检测,包括体质量指数、上臂围、小腿围、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评判两种营养评估工具对外科老年住院病人临床结局(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预测能力。结果:MNA-SF评估得出外科老年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8.3%,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达36.4%;NRS2002筛查提示存在营养风险者达65.1%,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r=0.33,P<0.001)。两种工具的评估和筛查结果与传统的单一营养指标均显著相关(P<0.001)。MNA-SF与NRS2002之间的比较显示两者评估结果为中等一致性(k=0.457,P<0.001)。两种工具评估结果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无相关性。NRS2002得分值越高,则住院时间越长(调整r2=0.403,t=4.923,P<0.001);MNA-SF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则与住院时间无相关性。结论:MNA-SF和NRS2002的评估、筛查侧重点不同,但均可用于外科老年住院病人,与MNA-SF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相比,NRS2002对于临床结局———住院时间的预测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筛查 营养评估 外科老年住院病人 微型营养评定 营养风险筛查2002
下载PDF
外科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状态与营养风险的相关性以及对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丽丽 王丽娟 +3 位作者 陈丽如 程博 刘承宇 朱明炜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82-86,94,共6页
目的:研究衰弱状态与营养风险的关系,及其对外科老年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至6月北京医院外科老年住院患者487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衰弱筛查5项评分量表【包括疲劳感(fatigue)、阻力感(resistance)、自由活动力下降(amb... 目的:研究衰弱状态与营养风险的关系,及其对外科老年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至6月北京医院外科老年住院患者487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衰弱筛查5项评分量表【包括疲劳感(fatigue)、阻力感(resistance)、自由活动力下降(ambulation)、多种疾病共存(illness)、体重减轻(loss of weight),简称FRAIL量表】及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进行衰弱评估及营养风险筛查,分析衰弱与营养风险关系对外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影响。结果:487例外科老年患者中,无衰弱131例、衰弱前期279例、衰弱77例;有营养风险146例,其中有营养风险在无衰弱中占6.1%(8/131),衰弱前期中占31.2%(87/279),衰弱中占66.2%(51/77)。在外科老年患者衰弱的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NRS 2002评分高、年龄增长、多病共存(≥5种)等因素与衰弱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RS 2002评分与FRAIL量表得分具有正相关性(r=0.448,P<0.01)。将487例患者根据FRAIL量表分为3组,通过组间多重比较得出,衰弱状态对外科老年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衰弱在外科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随着衰弱的进展,营养风险发生率亦增高,二者具有相关性。衰弱可导致外科老年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及住院费用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老年住院患者 营养风险 衰弱 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原文传递
90例非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鹏 武超 +4 位作者 宋立中 石庆平 朱锦秀 刘雁 许善初 《中国药事》 CAS 2011年第12期1255-1259,F0003,共6页
目的参考相关文献制订非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评价某大学附属医院非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调查某大学附属医院6个时间段的所有出院非手术患者病例,依据设定的随机抽样方法从中抽取90份病例。使用非... 目的参考相关文献制订非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评价某大学附属医院非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调查某大学附属医院6个时间段的所有出院非手术患者病例,依据设定的随机抽样方法从中抽取90份病例。使用非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据表收集相关数据,对照标准评价其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经预防或治疗用药后,57例住院患者原有感染均治愈或好转,无继发性感染病例。患者住院期间费用比例基本合理。结论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对该院非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手术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 合理性评价
下载PDF
眼科50岁及以上住院手术患者疾病谱构成帕累托图分析
12
作者 容莹 章霞 方浩 《中国病案》 2022年第12期53-56,共4页
目的 分析某眼科医院50岁及以上住院手术患者眼部疾病构成情况,为眼科医疗保障及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某院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眼科50岁及以上手术患者住院病案首页信息,依据ICD-10对主要诊断进... 目的 分析某眼科医院50岁及以上住院手术患者眼部疾病构成情况,为眼科医疗保障及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某院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眼科50岁及以上手术患者住院病案首页信息,依据ICD-10对主要诊断进行分类,运用帕累托图分析疾病构成情况。结果 50岁及以上手术患者人数除2020年外呈上升趋势,各年间的疾病谱顺位一致(WR=0.9367,P<0.05)。排名前10的疾病分别是白内障占61.1%、视网膜脉络膜疾病占7.1%、青光眼占6.8%、黄斑疾病占4.8%、硅油眼占3.8%、结膜疾病占2.8%、糖尿病性眼病占2.8%、泪器疾病占1.4%、角膜疾病占1.4%和眼肿瘤占1.3%,共占93.3%。结论 5年间,某眼科医院白内障占比逐年下降,眼底疾病、青光眼占比逐年上升,加强白内障、眼底疾病手术防治工作以及临床医疗管理,提升临床医疗服务效率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住院手术患者 疾病构成 帕累托图分析
原文传递
全过程质控对提升某院住院手术病历质量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海燕 朱慧 +1 位作者 金燕 王震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年第6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环节联合终末的全过程质控对提升住院手术病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0月我院6000份住院手术病历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1月-5月的3000份病历只采用自动质控进行病历管理,2022年6月起为实施全过程质控后收集的3000份... 目的探讨环节联合终末的全过程质控对提升住院手术病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0月我院6000份住院手术病历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1月-5月的3000份病历只采用自动质控进行病历管理,2022年6月起为实施全过程质控后收集的3000份病历,对比分析全过程质控前后住院手术病历书写及时性、重度缺陷发生率及病历质量评分。结果全过程质控后,住院病历书写及时性方面的不合格率、重度缺陷发生率均低于全过程质控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住院病历质量评分甲级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病历质量管理过程中将电子病历系统自动质控及人工环节质控运用于运行病历管理,终末质控运用于出院归档病历管理,两者结合的全过程质控对于提升住院手术病历质量,降低病历重度缺陷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手术病历质量 全过程质控 医疗质量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