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魏红 戴哲凡 黄修治 《中国性科学》 2014年第7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6例各类产后出血缩宫素无效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使用的止血方式,我们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68例)及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子...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6例各类产后出血缩宫素无效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使用的止血方式,我们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68例)及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对照组使用常规止血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子宫血供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子宫血供好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可以有效治疗产后出血,其临床效果明确,对子宫造成的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子宫压迫缝合 止血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早期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6
2
作者 沈伯明 俞伟君 王永锋 《临床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33-34,37,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出血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53~78岁,中位年龄67岁。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描述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出血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出血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53~78岁,中位年龄67岁。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描述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出血的治疗方法,讨论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8例患者中,4例经肠镜检查止血夹夹闭止血,4例经再次手术止血,均痊愈,无一例死亡。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早期出血,是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操作欠规范。处理方法首选结肠镜下止血措施,必要时行二次手术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吻合口出血 结肠镜 手术止血
原文传递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手术创面止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琰 王品 +1 位作者 黄飞 张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手术创面止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收集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手术创面止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收集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用于手术创面止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组干预措施为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对照组为安慰剂或空白对照),中文数据库中限定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英文数据库中不限制期刊。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研究,包括1 384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716例,对照组患者6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方面,研究组方案降低术中出血量(MD=-65.71,95%CI=-81.99~-49.43,P<0.000 01)、缩短止血时间(MD=-27.25,95%CI=-36.73~-17.77,P<0.000 01)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24 h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有一定的降低趋势,24 h后凝血酶原时间有一定的缩短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针对手术创面止血具有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因当前所掌握的研究数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限制,因此,需要未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 手术止血 META分析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小燕 张龙绘 谢漫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4期2104-2107,共4页
目的 探讨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产妇使用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对照组产妇使用背带式压捆... 目的 探讨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产妇使用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对照组产妇使用背带式压捆子宫缝线术,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止血效果、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子宫血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产妇即刻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产后总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354.29±69.50) ml和(61.93±12.84) min,对照组为(423.04±59.27) ml和(84.39±11.72) min,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子宫血供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弓形动脉缝合术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型产后出血中起到积极作用,其止血效果明确、手术时间较短,对产妇子宫血供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子宫收缩乏力 手术止血
下载PDF
A New Protocol for Determining Intervention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or Surgical Hemostasis for Obstetric Hemorrhage 被引量:1
5
作者 Mai Myoga Kazuaki Yoshimura Toru Hachisuga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5年第3期128-134,共7页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troduce protocols for choosing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 or surgical hemostasis as an initial therapy for obstetric hemorrhage. Materials and Methods: From 2002 to 201...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troduce protocols for choosing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 or surgical hemostasis as an initial therapy for obstetric hemorrhage. Materials and Methods: From 2002 to 2011 at our hospital, the medical records of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AE or surgical hemostasis for obstetric hemorrhage were reviewed to assess the following data: The causes of obstetric hemorrhage, Shock Index (SI) and obstetrical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score, amount of bleeding, transfusion, and operation time. Results: Twenty-five patients underwent TAE and six underwent surgical hemostasis. SI and obstetrical DIC score of the TAE group were 1.0 (0.4 - 2.2) and 6.0 (1 - 32), respectively.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surgical hemostasis group (SI: 1.6, obstetrical DIC score: 12.5, p < 0.05). Though the hemorrhage could be controlled sufficiently in 23 cases of the TAE group, 5 cases went into shock during TAE. The SI and obstetrical DIC score of shock group were 1.2 (1 - 2) and 10 (2 - 3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ough TAE is a useful therapy to control obstetric inevitable hemorrhage,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vital signs during TAE, especially in cases where SI and/or obstetrical DIC score are higher than 1.2 and 10,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STETRIC Hemorrhag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 surgical hemostasis OBSTETRICAL DIC Score Complications
下载PDF
合并血小板减少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全程管理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旸 侯弘毅 +2 位作者 陈小友 韩茹雪 杨欣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2022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分析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急重症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急重症异常子宫出血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急性... 目的分析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急重症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急重症异常子宫出血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急性止血和慢性维持期的治疗疗效。结果4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40.56±9.94)岁,入院前血小板计数<50×10^(9)/L者占60.4%(26/43)。宫腔镜下止血1周内,完全止血者占37.20%(16/43),仍有少量淋漓出血者占62.80%(27/43)。术后随访6个月~5年AUB症状完全缓解者占30.2%(13/43),部分缓解者占39.5%(17/43),未缓解者占30.2%(13/43);术后是否应用控制月经的药物对维持期的症状长期改善有极显著影响(χ^(2)=15.84,P<0.001)。结论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急重症AUB患者,宫腔镜下急性止血疗效较好,慢性维持期长期应用药物可有效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血小板减少 手术止血 药物止血
原文传递
Utility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Procalcitonin for Detecting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HIV/AIDS
7
作者 Arianna Castillo Marshall Tersilia García Castellanos +3 位作者 Isabel Martínez Motas Daniel Salazar Rodriguez María Eugenia Toledo Romaní Jorge Pérez ávila 《World Journal of AIDS》 2014年第3期287-292,共6页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fected persons, are at high risk for developing a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of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procalcitonin (PTC) in the detect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fected persons, are at high risk for developing a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of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procalcitonin (PTC) in the detection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HIV,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February to December 2012. PCT and CPR levels were measured in 2 groups. PCT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by the VIDAS&reg;?Brahms PCT assay, and CRP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CRP latex. Values were calculated for both biomarkers and discriminative ability of PCT and CRP was analyzed using ROC curve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s with respect to CRP levels. However, they were much higher PCT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bacteremia. PCT showed greater discriminating ability compared to CRP, and proved to be a valuable tool for the detection of systemic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HIV infected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RENAL Injury surgical hemostasis ABSORBABLE IMPLANTS Inflammation BIOCOMPATIBLE
下载PDF
Biopolymer Sponge for High Grade Renal Trauma: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Rabbits
8
作者 Leandro H. M. Tavares Fábio O. Vilar +3 位作者 José L. Aguiar Alexandre R. Paz Francisco A. D. Melo Gustavo R. P. Negromonte 《Open Journal of Urology》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Introduction: Acute blunt or open renal trauma sometimes requires conservative measure which involves the use of specific materials in order to adequately restore renal parenchim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 Introduction: Acute blunt or open renal trauma sometimes requires conservative measure which involves the use of specific materials in order to adequately restore renal parenchim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e sugar cane biopolymer sponge in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renal trauma in rabbits. Methods: Experimental prospective study was paired with twelve New Zealand rabbits. After induction of renal trauma bilateral high-grade (grade 4-collecting system, according to AAST), the sugar cane biopolymer sponge was used for homeostasis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right renal parenchyma (experimental group). The same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in the left kidney, but using the Surgifoam? sponge (Control Group). 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fter four weeks. Histolog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fter statistically being evaluated. Results: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the control, there was more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premature adhesions in the first one.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 on efficacy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the biopolymer,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like massive bleeding, haematoma, fistula or urinary stone formation were found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The sugar cane biopolymer sponge demonstrated good efficacy in relation to hemostatic control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nal parenchyma without major complications. Future studies may direct its routine use in urologic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Renal Injury surgical hemostasis ABSORBABLE Implants Inflammation BIOCOMPATIBLE Materials
下载PDF
S-100吸收性止血绫在1例冷凝血患者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品 王跃斌 康博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19期19-21,共3页
报告1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在术中应用S-100吸收性止血缓的临床效果。患者为1例44岁卵巢癌女性,行卵巢癌根治术后发生腹部转移。患者入院后行血常规等化验,结果显示患者为冷球蛋白血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多学科会诊讨论后,结合患者手术意... 报告1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在术中应用S-100吸收性止血缓的临床效果。患者为1例44岁卵巢癌女性,行卵巢癌根治术后发生腹部转移。患者入院后行血常规等化验,结果显示患者为冷球蛋白血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多学科会诊讨论后,结合患者手术意愿,为其施行脾切除术及肝转移灶切除术。术中,除常规电刀止血外,于手术创面覆盖S-100吸收性止血绫进行止血。术毕,待冲洗腹腔干净后,针对巨大创面的渗血,采用常规的电凝止血等措施,并针对患者冷球蛋白血症的特点,再将S-100吸收性止血缓2片溶于冰凉的生理盐水中,形成溶胶状后、将其均匀涂于创面,凝血效果明显。出血是外科手术中无法回避的临床问题,此文通过报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1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在术中应用S-100吸收性止血绫的情况,证实除了超声刀、电刀等常规外科止血措施之外,在术中联合应用新型可吸收凝血材料S-100,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球蛋白血症 外科止血 S-100吸收性止血绫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外科手术止血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10
作者 郑子恢 朱贺 +4 位作者 赵紫楠 张亚同 胡欣 金鹏飞 韩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3-1141,共9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尖吻蝮蛇血凝酶(haemocoagulase agkistrodon,HCA)在外科手术止血进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HTA),评价HCA在外科手术止血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尖吻蝮蛇血凝酶(haemocoagulase agkistrodon,HCA)在外科手术止血进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HTA),评价HCA在外科手术止血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HTA机构官方网站,收集HCA在外科手术止血的系统评价(SR)/Meta分析、经济学评价和HTA报告,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5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章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8项研究,包括2项SR/Meta分析、22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4项经济学研究,未检索到HTA报告。在有效性方面,所纳入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HCA在降低创面出血量、降低术后创面引流量、减少切口平均止血时间及切口单位面积出血量方面对比安慰剂或空白实验均表现出明显优势,对比其他阳性药物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良好,对血凝指标、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影响,不会导致血栓的发生;就目前价格而言经济学具有一定优势。结论HCA在围手术期渗出血防治方面对比安慰剂有明显效果,安全性良好,经济性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外科手术止血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原文传递
胎盘部位超常反应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兰英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4-266,共3页
胎盘部位超常反应(exaggerated placental site,EPS)是一种与妊娠有关的胎盘种植部位中间型滋养细胞非肿瘤性高度增生的良性病变。该病常发生于分娩及流产后,流产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高... 胎盘部位超常反应(exaggerated placental site,EPS)是一种与妊娠有关的胎盘种植部位中间型滋养细胞非肿瘤性高度增生的良性病变。该病常发生于分娩及流产后,流产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高、宫腔内残留病灶,多数患者因严重产后出血而危及生命。由于该病的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临床少见,很多妇产科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在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胎盘部位反应(PS)以及EPS这三者进行鉴别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容易导致病情延误,对其预后也了解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部位超常反应 手术止血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重症医学科严重大出血患者预后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翔 刘大为 +2 位作者 隆云 姚波 苏龙翔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71-378,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医学科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严重大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全部收住ICU 24 h内输注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超过20 U的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生存...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医学科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严重大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全部收住ICU 24 h内输注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超过20 U的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这些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严重大出血患者141例,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分别为78例和63例,住院死亡率44.7%。其中非手术相关大出血78例,手术相关大出血63例。全部严重大出血患者死亡组ICU输RBC量(P=0.002)、非手术相关大出血患者的比例(P=0.002)以及来自急诊的大出血患者的比例(P=0.010)均显著高于生存组,而来自手术科室患者的比例低于生存组(P=0.001),输RBC前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明显较生存组差(P均<0.05)。在非手术相关大出血患者中,死亡组感染造成大出血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P=0.009),而应激性溃疡导致大出血患者的比例(P=0.048)、输RBC前血小板水平(P=0.003)和采用手术止血措施的患者比例(P=0.039)均显著低于生存组。在手术相关大出血患者中,死亡组ICU输RBC量显著多于生存组(P=0.019),输RBC前基线肝、肾功能受损的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凝血功能紊乱(P=0.014,OR=3.594)及入ICU后仍存在活动性大出血(P=0.025,OR=2.680)为全部严重大出血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及入ICU后仍存在活动性大出血是严重大出血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大出血 预后 危险因素 手术止血 重症医学科病房
下载PDF
蛇毒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袁娜 支慧 卢林明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70-173,共4页
近年来,蛇毒作为天然药用资源成为研究热点。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研究发现不同的蛇毒组分有抗肿瘤、抗血栓、降压、抗炎和镇痛等功能。本文将从蛇毒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及术后止血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蛇毒 乳腺癌 细胞凋亡 手术止血 镇痛
下载PDF
胸外科肿瘤手术后二次手术止血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云锋 薛亮 范虹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胸外科肿瘤手术后出血进行二次手术止血的临床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11年11月间7511例胸部肿瘤手术患者进行了临床回顾性研究,其中16例患者术后出现活动性出血,并进行二次手术止血。结果 16例二次手术止血患者中... 目的探讨胸外科肿瘤手术后出血进行二次手术止血的临床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11年11月间7511例胸部肿瘤手术患者进行了临床回顾性研究,其中16例患者术后出现活动性出血,并进行二次手术止血。结果 16例二次手术止血患者中,肺部肿瘤10例,食管肿瘤4例,纵隔肿瘤2例,无死亡病例。对肿瘤大小分析发现止血组患者肿瘤大于正常组(P<0.01)。结论活动性出血是胸外科肿瘤术后一大临床并发症,需要临床医生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和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肿瘤 二次手术止血
原文传递
普胸术后再次剖胸止血86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跃军 邹求益 +3 位作者 朱广 汤轶 刘哲亮 肖高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9-19,46,共2页
目的探讨普胸术后胸内活动性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外科治疗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月普胸术后大出血再次开胸止血治疗86例患者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痊出院,无死亡及胸腔感染病例。结论对普胸术后发生的活动性出血应积极再... 目的探讨普胸术后胸内活动性出血的原因,预防及外科治疗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月普胸术后大出血再次开胸止血治疗86例患者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痊出院,无死亡及胸腔感染病例。结论对普胸术后发生的活动性出血应积极再次剖胸止血,床旁胸片应做为术后大出血病人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术后出血 再次手术止血
下载PDF
两种填塞方法在鼻内镜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刘文杰 舒继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7期1463-1470,共8页
目的:评价纳吸绵联合速绫及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的填塞方法在鼻内镜术后临床疗效的分析。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耳鼻咽喉科住院进行FESS手术的鼻窦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FESS术后填塞纳吸棉联合速绫的观察组和膨胀海绵... 目的:评价纳吸绵联合速绫及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的填塞方法在鼻内镜术后临床疗效的分析。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耳鼻咽喉科住院进行FESS手术的鼻窦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FESS术后填塞纳吸棉联合速绫的观察组和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的对照组。分别观察和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术后鼻腔疼痛、去除填塞物时的鼻腔疼痛及头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NRS)]、鼻塞(采用VAS评分)、鼻腔出血量,判断疗效。结果:纳吸绵联合速绫组在术后第1 d鼻腔疼痛和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组的无明显差异,在术后第2 d、3 d和去除鼻腔填塞物时纳吸绵联合速绫组的鼻腔疼痛较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组的轻;术后填塞期间纳吸绵联合速绫组的鼻塞程度低于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组,纳吸绵联合速绫组的患者鼻腔出血量少于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组的;纳吸绵联合速绫组的患者鼻腔粘膜肿胀程度较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的低。结论:鼻腔术后填塞纳吸绵联合速绫的填塞效果优于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的填塞效果,患者的整体舒适度高,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吸绵 膨胀海绵 速绫 鼻内镜 慢性鼻窦炎
下载PDF
氩氦刀经皮治疗肝癌中的鞘内止血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晓安 邱国钦 +3 位作者 向鑫 崔殿龙 陈玉强 戴禄寿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5-385,共1页
关键词 肝肿瘤 鞘内止血法 氩氦刀 经皮治疗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手术缝合止血与双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瑞玲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11期1491-1492,共2页
目的对比手术缝合止血与双极电凝止血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100例患者,根据其止血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缝合止血法,... 目的对比手术缝合止血与双极电凝止血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100例患者,根据其止血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缝合止血法,观察组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性激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观察组的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手术缝合止血法相比,双极电凝止血法可有效保持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手术效率,促进其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缝合止血 双极电凝止血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 卵巢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