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9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链型皮瓣的血管基础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6
1
作者 张世民 徐达传 +1 位作者 顾玉东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讨链型血供皮瓣类型的血管基础与临床意义。方法 :从皮瓣的血管解剖和临床应用方面总结作者的研究和文献资料。结果 :营养肢体被组织的穿支血管在浅出过程中 ,于深筋膜表面和皮神经、浅静脉周围 ,形成环环相扣的纵向链式吻合血... 目的 :探讨链型血供皮瓣类型的血管基础与临床意义。方法 :从皮瓣的血管解剖和临床应用方面总结作者的研究和文献资料。结果 :营养肢体被组织的穿支血管在浅出过程中 ,于深筋膜表面和皮神经、浅静脉周围 ,形成环环相扣的纵向链式吻合血管丛。临床将皮瓣的长轴与血管丛的轴向保持一致 ,成活的长宽比例可达 5∶1。结论 :链型血供是随意型血供和轴型血供的中间过渡形式 ,对带皮神经浅静脉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皮瓣分类 筋膜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血管丛
下载PDF
腓动脉终末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6
2
作者 柴益民 林崇正 +2 位作者 陈彦堃 陈汉东 邱勋永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 报道改进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在解剖观测基础上设计以腓动脉终末穿支为血管蒂 ,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结果 临床应用 7例 ,皮瓣全部成... 目的 报道改进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在解剖观测基础上设计以腓动脉终末穿支为血管蒂 ,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结果 临床应用 7例 ,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面积 30 cm× 10 cm~ 2 3cm× 8cm,穿支血管蒂长 1.6~ 3.0 cm。随访 6~ 12个月 ,皮瓣质地优良 ,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 结论 该术式扩大了皮瓣的切取面积及修复范围 ,皮瓣血供可靠 ,手术简便 ,适用于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腓动脉 腓肠神经 下肢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手指侧方皮支皮瓣修复指端创面 被引量:73
3
作者 王增涛 朱磊 +1 位作者 许庆家 郝丽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294,I0005,共3页
目的报道指侧方皮支皮瓣修复手指远端创面的效果。方法以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血供,在手指近节侧方设计皮瓣。皮瓣的轴线为指侧方正中,皮瓣蒂部带5.0~1.0mm宽的筋膜。将皮瓣逆行移位修复手指远端创面10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 目的报道指侧方皮支皮瓣修复手指远端创面的效果。方法以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血供,在手指近节侧方设计皮瓣。皮瓣的轴线为指侧方正中,皮瓣蒂部带5.0~1.0mm宽的筋膜。将皮瓣逆行移位修复手指远端创面10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6个月~1年的随访,皮瓣质地好,感觉恢复达3’级,两点辨别觉为8~12mm。结论指侧方皮支皮瓣修复手指远端创面.具有指动脉皮瓣的优点,且不牺牲指固有动脉与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 外科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0
4
作者 傅小宽 庄永青 +6 位作者 林博文 李小军 杜冬 童静 刘效民 陈振鹤 姜浩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103,i002,共4页
目的 报道远端蒂及近端蒂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方法 采用近端蒂及远端蒂、带腓肠神经或不带腓肠神经的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2 5例小腿胫前近、中、远段和踝周、足背及足跟皮... 目的 报道远端蒂及近端蒂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方法 采用近端蒂及远端蒂、带腓肠神经或不带腓肠神经的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2 5例小腿胫前近、中、远段和踝周、足背及足跟皮肤缺损 ,皮瓣最小面积为 5cm× 4cm ,最大面积为10cm× 15cm。 结果  2 5例中远端蒂皮瓣 2 2例 ,近端蒂 3例 ,不带腓肠神经的皮瓣 3例 ,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质地优良 ,外观及功能满意。 结论 该皮瓣可行近、远端蒂转移 ,皮瓣可带或不带腓肠神经 ,均有足够的血运。本皮瓣成活率高 ,操作简便 ,不牺牲主干血管 ,是修复小腿胫前、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软组织缺损 手术方法 血管蒂
原文传递
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皮瓣中作用的逆向造影研究 被引量:63
5
作者 张世民 顾玉东 李继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 :探讨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筋膜皮瓣中的作用。方法 :在 5只新西兰大白兔掀起 10个远端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筋膜岛状皮瓣 ,对小隐静脉近端插管注射造影剂 ,动态观察造影剂的流向。结果 :放松止血带后 ,静脉血从足部 (爪 )倒灌入皮瓣 ,... 目的 :探讨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筋膜皮瓣中的作用。方法 :在 5只新西兰大白兔掀起 10个远端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筋膜岛状皮瓣 ,对小隐静脉近端插管注射造影剂 ,动态观察造影剂的流向。结果 :放松止血带后 ,静脉血从足部 (爪 )倒灌入皮瓣 ,小隐静脉充盈扩张乃至怒张 ,造成静脉瓣膜相对关闭不全。在施加压力注射的情况下 ,造影剂发生逆向回流 ,去除压力 ,造影剂不再逆流。 1h后造影剂仍积聚于小隐静脉近端 ,部分扩散进入皮瓣中。结论 :浅静脉干近端流出道阻断后 ,在正常压力下管腔内血流未见逆向反流 ,但高压下可发生逆向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远端蒂皮瓣 浅静脉 静脉回流 静脉逆向造影
下载PDF
小腿内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部创面的解剖研究及临床 被引量:54
6
作者 文质君 陈运祥 +2 位作者 钟世镇 徐达传 秦小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5-257,共3页
在44侧下肢标本上,通过动脉乳胶灌注、墨汁灌注及铸型腐蚀等方法,对小腿内侧筋膜逆行转位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该筋膜皮瓣的血供主要以胚后动脉下1/3段发出的肌间隙皮动脉供应,平均每侧有2.1(1~3)支,外径0.7mm;... 在44侧下肢标本上,通过动脉乳胶灌注、墨汁灌注及铸型腐蚀等方法,对小腿内侧筋膜逆行转位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该筋膜皮瓣的血供主要以胚后动脉下1/3段发出的肌间隙皮动脉供应,平均每侧有2.1(1~3)支,外径0.7mm;该筋膜皮支在胫骨内侧缘附近的浅、深筋膜内与胚后动脉在小腿中、上部发出的数条筋膜皮动脉及膝降动脉的隐支间有广泛的吻合,形成血管链,故以胫后动脉下1/3段的皮动脉为蒂,筋膜皮瓣可截取范围,上界可达髌骨上缘,下界可达内踝上1cm,前界至前正中线,后界达后正中线,面积达35×15cm,用以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经7例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 外科皮瓣 皮瓣移位术 足部创面 修复术
下载PDF
指动脉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比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7
7
作者 李桂石 王增涛 +3 位作者 朱磊 梁友 李常辉 郝丽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为不带指固有神经的指动脉岛状皮瓣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10侧尸体手标本,观测指掌侧固有动脉各皮支的起点、走行、外径、分布,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相对位置关系。结果:⑴在手指近节,指动脉皮支按与指固有神经的比邻... 目的:为不带指固有神经的指动脉岛状皮瓣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10侧尸体手标本,观测指掌侧固有动脉各皮支的起点、走行、外径、分布,皮支与指掌侧固有神经相对位置关系。结果:⑴在手指近节,指动脉皮支按与指固有神经的比邻关系分为2型:①外侧优势型:皮支多行经神经外侧;②均势型:行经神经内、外侧的皮支数量均等。⑵在手指中节,指动脉皮支多从指固有神经外侧穿出。⑶在手指末节,两侧指固有动脉向中央靠拢并吻合成弓,发出的皮支多经神经内侧至皮肤。结论:⑴手指中节皮支多经神经外侧发出,在此处切取皮瓣时,应将神经向内侧分出,以免损伤皮支导致皮瓣血管障碍;⑵在手指近节切取指动脉皮瓣时,指固有神经从皮瓣内侧或外侧分离出皆可,但从内侧分离相对更安全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固有动脉 指固有神经 外科皮瓣 应用解剖 位置关系 皮支
下载PDF
踝部血管网对小腿远端蒂皮瓣的供血作用 被引量:55
8
作者 张世民 顾玉东 +1 位作者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研究踝部血管网对小腿远端蒂组织瓣的供血作用。方法:通过10例小腿铸型标本和3例新鲜标本的解剖,观察踝部血管网的构成及其与小腿筋膜皮肤血管网的交通吻合。结果:踝部血管网有众多的血供来源,并形成错综复杂的各方吻合。踝部血管... 目的:研究踝部血管网对小腿远端蒂组织瓣的供血作用。方法:通过10例小腿铸型标本和3例新鲜标本的解剖,观察踝部血管网的构成及其与小腿筋膜皮肤血管网的交通吻合。结果:踝部血管网有众多的血供来源,并形成错综复杂的各方吻合。踝部血管网与小腿前侧、内侧、前外侧和后外侧的纵向筋膜血管丛及皮神经皮静脉血管丛,分别在踝前伸肌支持带、内踝、外踝前和外踝后的部位相交汇,吻合丰富而明显。结论:踝部血管网吻合充分、丰富,设计宽约3cm的筋膜皮下组织为蒂,可为小腿带皮神经和皮静脉血管丛的远端蒂筋膜皮瓣提供丰富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部 小腿 血管网 外科皮瓣 远端蒂皮瓣
下载PDF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乳房再造和胸壁溃疡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9
作者 徐军 穆兰花 +2 位作者 刘元波 朱晓峰 李森恺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 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 ,对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横行腹直肌 (TRAM)肌皮瓣的切取进行完善和改进 ,将其精确为腹壁下动脉穿支 (DIEP)皮瓣 ,从而提供一种更为理想的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和胸壁创面修复的皮瓣。 方法切取DIEP皮瓣 ,移植... 目的 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 ,对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横行腹直肌 (TRAM)肌皮瓣的切取进行完善和改进 ,将其精确为腹壁下动脉穿支 (DIEP)皮瓣 ,从而提供一种更为理想的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和胸壁创面修复的皮瓣。 方法切取DIEP皮瓣 ,移植至胸壁受区 ,腹壁下动静脉分别与胸廓内动静脉相吻合 ,用于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和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修复。 结果 解剖学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自腹壁下动脉有粗大的肌皮穿支或皮支自血管主干发出 ,穿过腹直肌纤维直接进入皮瓣 ,因此 ,术中只剪开腹直肌前鞘 ,钝性分离腹壁下动静脉及其穿支周围的腹直肌纤维 ,无须离断腹直肌纤维 ,临床应用DIEP皮瓣再造乳房 4例 ,修复胸壁缺损 2例 ,皮瓣面积 (10cm× 12cm )~ (12cm× 35cm) ,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 结论 DIEP皮瓣是对传统的TRAM皮瓣的一种技术改良 ,既保留了TRAM皮瓣血运丰富、组织量大、易于塑形的优点 ,尚可保持腹直肌的完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乳房成形术 胸壁溃疡 修复
原文传递
微型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创面 被引量:52
10
作者 王一兵 王增涛 +1 位作者 缪博 李昊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4-346,i0003,共4页
目的报道应用微型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前臂远端尺侧沿尺骨与尺侧腕屈肌间隙于腕上4~9 cm范围内设计皮瓣。皮瓣面积最大4.0 cm×3.0 cm,最小2.5 cm×1.5 cm;修复创面的面积最... 目的报道应用微型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前臂远端尺侧沿尺骨与尺侧腕屈肌间隙于腕上4~9 cm范围内设计皮瓣。皮瓣面积最大4.0 cm×3.0 cm,最小2.5 cm×1.5 cm;修复创面的面积最大为3.5 cm×2.5 cm,最小为2.0 cm×1.5 cm。皮瓣供血动脉为尺动脉腕上皮支的上行支,皮瓣静脉为前臂尺侧浅静脉,皮瓣的神经为前臂内侧皮神经的终末支。结果临床应用16例,术后皮瓣均成活,外形不臃肿,感觉恢复良好,其中S_4 4例,S_3^+9例,S_3 3例,S_2及以下0例,S_3^+及以上者81.25%。结论微型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创面,不牺牲主要血管,创伤小,术后手指的外观及感觉功能较好,是修复手指创面的可行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动脉 外科皮瓣 移植 手指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8
11
作者 宋建良 范希玲 +6 位作者 吴守成 姚建民 何葆华 孙豪 吴健 沈向前 叶坡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报道以掌背皮神经伴行血管丛供血的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自1993年以来通过36侧成人上肢标本观察研究了国人掌背尺桡神经浅支的分布类型、横径、伴行血管数量、口径等。结果:伴行血管平均1~2支... 目的:报道以掌背皮神经伴行血管丛供血的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自1993年以来通过36侧成人上肢标本观察研究了国人掌背尺桡神经浅支的分布类型、横径、伴行血管数量、口径等。结果:伴行血管平均1~2支,口径0.2~0.4mm。临床应用19例,20块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该皮瓣血供可靠,长宽比例可达4.8:1,蒂最长达5~6cm。能满足指端修复需要。最大优点手术操作简单,供区损伤小,易被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岛状皮瓣 皮神经 掌背 解剖学
原文传递
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2
12
作者 柴益民 邱勋永 +2 位作者 林崇正 马心赤 陈彦堃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0,i002,共3页
目的 报道改进手术方法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在多普勒血流仪引导下设计以胫后动脉发出的筋膜皮穿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 ,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创面。 结果... 目的 报道改进手术方法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在多普勒血流仪引导下设计以胫后动脉发出的筋膜皮穿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 ,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创面。 结果 临床应用 7例 ,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面积为 15cm× 8cm~ 5cm× 4cm ,穿支血管蒂位于内踝上方 8~ 2 0cm处。随访 6~ 18个月 ,皮瓣质地优良 ,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该皮瓣设计灵活 ,切取方便 ,血供可靠 ,适于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为一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穿支蒂皮瓣相结合的新型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穿支蒂 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 皮肤缺损 大隐静脉
原文传递
第二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甲瓣切除后的创面 被引量:44
13
作者 王东 凌彤 +1 位作者 谭成祥 王秋生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介绍应用第二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修复甲瓣切除后创面的新术式。方法  1992年 6月至 1998年 12月 ,应用第二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甲瓣切除术后创面 12例。切取皮瓣面积为 3cm× 2cm~ 6cm× 4cm。皮瓣的... 目的 介绍应用第二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修复甲瓣切除后创面的新术式。方法  1992年 6月至 1998年 12月 ,应用第二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甲瓣切除术后创面 12例。切取皮瓣面积为 3cm× 2cm~ 6cm× 4cm。皮瓣的足背中间皮神经与趾足底固有神经缝合。供区用中厚皮片植皮。结果 术后随访 4个月~ 6年 ,趾外形饱满 ,皮瓣质地良好 ,感觉基本恢复。趾无压迫性溃疡及趾骨坏死 ;足部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创面修复 趾甲瓣切除 跖背动脉
原文传递
拇指尺背侧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42
14
作者 李建兵 宋建良 +6 位作者 何葆华 姚建民 吴守成 陈强 王磊 沈向前 宋春轶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修复指端创面的新皮瓣。 方法 解剖并观察 2 0只成人新鲜尸体手拇指掌指关节尺背侧区的动脉来源、行径和分布范围 ,并临床应用修复拇指指端创面 10例 ,示指指端创面 2例。 结果 拇指尺侧指背动脉自第一背侧骨间肌处穿... 目的 介绍一种修复指端创面的新皮瓣。 方法 解剖并观察 2 0只成人新鲜尸体手拇指掌指关节尺背侧区的动脉来源、行径和分布范围 ,并临床应用修复拇指指端创面 10例 ,示指指端创面 2例。 结果 拇指尺侧指背动脉自第一背侧骨间肌处穿出 ,外径为 0 .3~ 0 .9mm,出现率为 90 % ,分布于第一掌指关节尺侧和拇指尺背侧 ,在皮下组织内沿拇长伸肌腱向远侧走行 ,在指掌弓和指背动脉弓形成吻合。临床应用 12例皮瓣无水泡、紫绀及坏死 ,均一期愈合 ,随访 3~ 10个月 ,外形满意。 结论 该皮瓣血管解剖恒定 ,部位隐蔽 ,手术操作简单 ,损伤小 ,不失为指端特别是拇指创面修复的较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外科皮瓣 解剖学
原文传递
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5
15
作者 丰波 武宇赤 +3 位作者 张霄雁 庞有明 王永军 张澜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4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各种原因导致严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38例患者,根据缺损情况,分别采用髂腹股沟皮瓣、指固有动脉蒂系列岛状皮瓣、指背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各种原因导致严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38例患者,根据缺损情况,分别采用髂腹股沟皮瓣、指固有动脉蒂系列岛状皮瓣、指背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拇指逆行筋膜蒂皮瓣、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足背皮瓣、足拇趾腓侧趾腹皮瓣、第二足趾侧腹皮瓣、拇趾甲皮瓣、上臂外侧(骨)皮瓣、股前外侧皮瓣等移植修复。皮瓣面积2.0cm×3.0cm~10cm×20cm。结果所有移植皮瓣中8例部分坏死,余均成活;122例经2个月至3年随访,皮瓣外形和功能恢复较满意;28例皮瓣臃肿予修薄,26例功能欠佳者予功能重建。结论按原则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手部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能最大限度恢复手的功能与外形,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皮肤移植 手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3
16
作者 吴农欣 徐永清 +2 位作者 李军 覃励明 朱跃良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6-88,i0002,共4页
目的 为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报道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2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对足背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解剖,观察其起始、直径、走行、分支及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足背内侧皮神经营... 目的 为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报道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2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对足背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解剖,观察其起始、直径、走行、分支及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应用于临床修复足前端创面3例。结果 足背内侧皮神经均续于腓浅神经,行于踝间线时位于中点内侧(0.7±4.3)mm,直径为(2.59±0.54)min,主干于踝间线远端(3.0±1.5)cm处发出1—3条分支。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平均每侧6.9支,最为恒定的分支穿深筋膜时分别位于踝间线近端(4.1±0.5)cm,直径为(0.81±0.13)min;第一跖趾关节内侧近端(1.4±0.2)cm,直径(0.48±0.08)min;第二趾蹼尖近端(1.5±0.3)cm,直径(0.46±0.08)mm。临床应用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结论 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逆行皮瓣转移是一种理想的修复足前端创面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内侧皮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张世民 顾玉东 李继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建立新西兰大白兔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实验模型 ,探讨静脉逆向回流的机制。方法 :对 5只新西兰大白兔解剖观察 ,建立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实验模型 ( 3 .0cm× 3 .0cm ,血管蒂长 3 .0cm )。将 10只兔的两侧后肢随机配对分为 ... 目的 :建立新西兰大白兔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实验模型 ,探讨静脉逆向回流的机制。方法 :对 5只新西兰大白兔解剖观察 ,建立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实验模型 ( 3 .0cm× 3 .0cm ,血管蒂长 3 .0cm )。将 10只兔的两侧后肢随机配对分为 2组 ,进行同体对照 ,每组 10个皮瓣。组 1保留隐动静脉血管鞘的完整 ,即保留静脉回流的“迷路”通道。组 2在手术显微镜下 (× 10 )将 3根血管相互分开 ,各自游离 3cm ,即完全破坏静脉回流的“迷路”通道 ,但不损伤 3根动静脉血管。术中放松止血带后分别在 5、15、3 0和60min测定静脉压力 ,术后 10d测定皮瓣成活率 ,切取血管蒂做切片观察。结果 :放松止血带后 ,两组皮瓣的静脉压力均升高 ,约 15min达到高峰 ,后缓慢下降 ,约在 3 0min达到新的平衡。组 2在 3 0、60min的静脉压力均显著低于组 1(P <1.0 1)。但组 1皮瓣成活率 ( 94.5 % )与组 2 ( 10 0 % )无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在逆行岛状皮瓣中 ,瓣膜失活途径”较“迷宫途径”更容易实现静脉血的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模型 外科皮瓣 逆行岛状皮瓣 静脉逆流
下载PDF
下肢严重创伤复合组织缺损的急诊修复与重建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43
18
作者 周祥吉 范启申 +5 位作者 王成琪 张成进 周建国 张树明 田青业 王剑利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0-261,共2页
目的 探讨严重下肢创伤后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的有效方法。 方法 将下肢创伤后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或合并骨、肌腱、血管缺损 ,足部缺血或无血的损伤称为“严重创伤”。根据不同组织缺损或损伤情况 ,设计 5种方法进行修复与重... 目的 探讨严重下肢创伤后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的有效方法。 方法 将下肢创伤后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或合并骨、肌腱、血管缺损 ,足部缺血或无血的损伤称为“严重创伤”。根据不同组织缺损或损伤情况 ,设计 5种方法进行修复与重建 16 4例。结果 随访 5~ 10年 ,无 1例截肢 ,其优良率为 96 .3%。结论  5种修复方法基本能满足严重创伤后各种损伤组织的修复与重建 ,能保存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创伤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复合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足踝软组织重建的皮瓣选择策略:14种皮瓣226例分析 被引量:43
19
作者 朱跃良 梅良斌 +5 位作者 吕乾 王毅 范新宇 李福兵 吴一鹏 徐永清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总结大样本足踝软组织重建病例使用不同皮瓣的经验,提出皮瓣的选择策略。方法从2007年3月至2012年10月,使用14种不同皮瓣对226例足踝软组织缺损进行重建。男162例,女64例。带蒂皮瓣62例,游离皮瓣164例。带蒂皮瓣包括腓肠神经营... 目的总结大样本足踝软组织重建病例使用不同皮瓣的经验,提出皮瓣的选择策略。方法从2007年3月至2012年10月,使用14种不同皮瓣对226例足踝软组织缺损进行重建。男162例,女64例。带蒂皮瓣62例,游离皮瓣164例。带蒂皮瓣包括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带蒂腓动脉穿支皮瓣、带蒂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足内侧皮瓣;游离皮瓣包括背阔肌皮瓣、股前外侧肌皮瓣、腹股沟皮瓣、臂前外侧皮瓣、股前外穿支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臂内侧穿支皮瓣。所有皮瓣未进行感觉神经重建。226例中194例合并足踝部骨折,162例合并肌腱断裂。结果带蒂皮瓣62例中有11例发生远端部分坏死。164例游离皮瓣中8例全部坏死,局部坏死5例,创面二期处理后愈合。覆盖足底的57例皮瓣(带蒂25例,游离32例)在负重后,11例(带蒂5例,游离6例)出现了足底溃疡,14例出现了感染。56例恢复了足底的保护性感觉,恢复时间为3~12个月。所有术后随访4~48个月,平均16.7个月,均保肢成功并恢复了日常行走功能。结论目前临床常用的皮瓣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覆盖内外踝、后足背、中足背的良好选择;足底、前足、大面积的缺损应首选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对于伴有感染、死腔的创面,游离背阔肌皮瓣为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 外科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的血管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5
20
作者 张世民 张凯 +2 位作者 李海丰 袁锋 俞光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介绍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的血管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6个小腿灌注标本,重点观察腓肠神经血管轴与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和肌皮穿支之间的交通吻合。结果:在腓肠神经穿出深筋膜前(筋膜下段),腓肠神经血管轴与两侧... 目的:介绍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的血管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6个小腿灌注标本,重点观察腓肠神经血管轴与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和肌皮穿支之间的交通吻合。结果:在腓肠神经穿出深筋膜前(筋膜下段),腓肠神经血管轴与两侧的腓肠肌肌支间各有2~4个吻合。在穿出深筋膜后(筋膜上段),与两侧的腓肠肌肌皮穿支间各有2~3个吻合。在腓肠肌腱腹交界(约为小腿中点)的近侧2~4cm内,恒定有1~3支肌皮穿支血管与腓肠神经血管轴相交通。据此,临床上设计切取以腓动脉最远侧肌间隔穿支血管供血的腓肠神经筋膜蒂腓肠肌皮瓣,修复3例伴有死腔和骨髓炎感染的小腿下1/3段和足踝创面,筋膜皮瓣面积10~12cm×5~6cm,其深层的肌肉6~8cm×4~6cm,皮瓣完全成活。结论: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是修复小腿下段和足踝部伴有死腔或骨髓炎创面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血管轴 腓肠肌 肌皮瓣 皮神经黄养血管皮瓣 筋膜皮瓣 外科皮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