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应用于腹腔镜肝肿瘤手术患者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黄柳青 陆柳玉 +3 位作者 覃晓彤 王勇豪 康小雨 龚拯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371-377,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在腹腔镜肝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肝肿瘤手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A组)30例,罗哌...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在腹腔镜肝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肝肿瘤手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A组)30例,罗哌卡因组(B组)30例,对照组(C组)24例。A组、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低位前锯肌平面、右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及双侧腹直肌后鞘共四点神经阻滞,C组不予神经阻滞。比较三组术中麻醉时(T_(1))、切皮前5 min(T_(2))、切皮后5 min(T_(3))、肝切除时(T_(4))、缝皮时(T_(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48 h内(2 h、6 h、12 h、24 h、48 h)的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_(1)~T_(5)时间点,三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指标在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静息状态VAS评分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术后6 h、12 h、24 h,B组和C组的静息状态VA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在术后48 h,B组静息状态VAS评分仍显著高于A组,但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运动状态VAS评分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组术后2 h、6 h、48 h的运动状态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运动状态VAS评分仅在术后6 h显著高于A组(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减少(P<0.05)。三组首次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不良反应及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用于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肝肿瘤手术,虽然在术中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是提高了术后上腹部镇痛效果,减少了镇痛泵按压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腹部神经阻滞 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 多模式镇痛 腹腔镜 肝肿瘤手术
下载PDF
肝癌根治术后抗病毒治疗对肿瘤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明琴 董佑红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 研究肝癌根治术后抗病毒治疗对肿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3月到2013年5月之间来我院进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4例,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7.5&#177;1.4)岁.按1:1的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 研究肝癌根治术后抗病毒治疗对肿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3月到2013年5月之间来我院进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4例,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7.5&#177;1.4)岁.按1:1的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各组进行肝功能检测及生存率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经肝癌根治术后的肝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生存曲线在对照组之上,可以认为治疗组的生存率要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8).结论 肝癌根治术后抗病毒治疗对肿瘤复发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根治术 抗病毒治疗 肿瘤复发率
原文传递
22例小儿肝脏肿物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邹焱 何小兵 +3 位作者 潘静 杨纪亮 杨天佑 李桂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肿物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22例小儿肝脏肿物的临床资料,17例患儿行手术治疗,8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术前进行了介入栓塞治疗,10例患儿手术过程中未阻断肝门,7例患儿手术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肿物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22例小儿肝脏肿物的临床资料,17例患儿行手术治疗,8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术前进行了介入栓塞治疗,10例患儿手术过程中未阻断肝门,7例患儿手术应用了CUSA和(或)Ligasure能量平台。结果病理证实肝母细胞瘤14例,未分化胚胎性肉瘤1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例,婴儿型血管内皮瘤2例,纤维性错构瘤1例,单纯性囊肿1例。肝切除手术应用CUSA和Ligasure的有8例,平均失血量为121 mL;钳夹法肝切除手术9例,平均失血量为248 mL;两组失血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阻断肝门的有7例,平均失血量为170 mL;未阻断肝门的有10例,平均失血量为198.64 mL;两组失血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7例良性肿瘤术后均无病生存。1例未分化肝胚胎性肉瘤手术后6个月死亡。14例肝母细胞瘤中,9例行手术切除患儿至今仍存活;5例未手术患儿4例死亡,1例存活。结论利用精准肝切除的方法治疗小儿肝脏占位性病变,不论良恶性,都是安全有效的,但对于侵犯肝门或超过3个肝叶以上的肿瘤还需进一步的提高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肝脏肿物 手术 介入治疗 肝母细胞瘤 肝脏良性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