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5篇文章
< 1 2 2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地表温度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21
1
作者 李栋梁 钟海玲 +3 位作者 吴青柏 张拥军 侯依玲 汤懋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1-298,共8页
利用青藏高原86个气象观测站建站~2001年历年各月地面0cm温度资料,在分析高原冬季、夏季和年平均地表温度基本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主值函数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对高原地表温度异常变化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趋势作了诊断... 利用青藏高原86个气象观测站建站~2001年历年各月地面0cm温度资料,在分析高原冬季、夏季和年平均地表温度基本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主值函数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对高原地表温度异常变化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趋势作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地表温度主要受海拔高度与纬度的影响,海拔越高温度越低,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年平均温度最高值在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察隅为14.9℃;夏季平均温度最高值在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为23.0℃。高原外围的南疆盆地南缘,川西温度更高,但其中心不在高原。高原地表温度最低值在中部的托托河、五道梁,年平均温度为-0.2℃,冬季更低,平均为-14.2~-15.8℃;夏季平均地表温度最低值在清水河为9.8℃,7月平均温度为10.7℃。高原地表温度第一载荷向量除南部小范围为负值外,大部分地方为一致的正值,即第一空间尺度表现为整体一致性;第二空间尺度有南正(负)北负(正)之差异。第一主分量在近30年中表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反映了高原主体偏北和东北部地区地表温度显著升温趋势,而第二主分量的缓慢下降说明高原中部和东南部地表温度呈下降趋势。代表站温度变化表现出准3年和准6年的周期振荡。铁路线北段和南段线性升温率较大,在0.42~0.58℃/10a之间;铁路线中段的高海拔地区升温率较小,为0.32~0.39℃/1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表温度 气候特征
下载PDF
中国地区地基GPS加权平均温度T_m统计分析 被引量:71
2
作者 王晓英 戴仔强 +1 位作者 曹云昌 宋连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2-416,共5页
利用香港Kings Park探空站(站号45004)2003~2009年探空资料回归出了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与地面温度Ts、气压es和水汽压Ps的线性公式。通过比较分析发现,Tm-Ts单因素回归结果和Tm-Ts、es、Ps多因素回归结果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基于本地化... 利用香港Kings Park探空站(站号45004)2003~2009年探空资料回归出了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与地面温度Ts、气压es和水汽压Ps的线性公式。通过比较分析发现,Tm-Ts单因素回归结果和Tm-Ts、es、Ps多因素回归结果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基于本地化探空数据回归公式精度比Bevis公式高;通过逐年增加样本数回归分析并不能显著提高公式精度,采用最近一年探空数据回归公式即可很好地由Ts预测下年Tm,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913K;对样本数据按季节分类,Tm-Ts模型系数a、b值春秋季节变化不大,而冬夏季节变化剧烈,但利用无季节区分数据回归公式去拟合分季节数据,精度相当,分季节回归Tm-Ts经验公式没有必要。分气候区回归分析发现,Tm-Ts模型a、b系数与气候相关关系明显,同一气候区内探空站数据拟合出的a、b系数具有集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地面温度 地基GPS气象学 湿延迟
原文传递
针对TM/ETM^+遥感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与验证 被引量:70
3
作者 白洁 刘绍民 扈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8-154,F0002,共8页
利用2001、2004、2005年水体、裸地、农田、草地上红外辐射计的观测数据,结合大气下行辐射与比辐射率数据,通过多种方法分别获取了像元尺度的地表温度实测值,并对基于TM/ETM+数据的3种遥感反演算法得到的地表温度进行地面验证。结果表... 利用2001、2004、2005年水体、裸地、农田、草地上红外辐射计的观测数据,结合大气下行辐射与比辐射率数据,通过多种方法分别获取了像元尺度的地表温度实测值,并对基于TM/ETM+数据的3种遥感反演算法得到的地表温度进行地面验证。结果表明:3种遥感反演算法得到北京地区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趋势一致。与地面实测数据相比,辐射传输方程算法的结果略高于地面实测值,单窗算法的结果与地面实测值一致性最好,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的结果明显低于地面实测值。从单窗算法反演的北京市地表温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显著,总体上城区地表温度高于郊区,水体温度最低,而且不同下垫面的地表温度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反演 验证 辐射温度 地表温度 辐射传输方程算法 单窗算法 普适性单通道算法
下载PDF
根据电缆表面温度推算导体温度的热路简化模型暂态误差分析 被引量:69
4
作者 刘刚 雷成华 刘毅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217,共6页
电力电缆运行中导体的温度是确定电缆是否达到载流量的依据,为分析热路简化模型计算电缆导体温度的精度,根据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各层温度的热路模型及其简化模型,借助Matlab软件推导出了基于电缆表面温度推算电缆导体温度的计算式,理... 电力电缆运行中导体的温度是确定电缆是否达到载流量的依据,为分析热路简化模型计算电缆导体温度的精度,根据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各层温度的热路模型及其简化模型,借助Matlab软件推导出了基于电缆表面温度推算电缆导体温度的计算式,理论上演算了电缆热路完整模型与简化模型之间的误差,并给出该误差与所施加电流的函数关系。同时,设计了直埋电缆的暂态温升试验,根据实测表面温度数据利用简化模型计算了导体温度、绝缘层温度,对比分析了简化模型所计算的导体温度、绝缘层温度与实测导体温度、绝缘层温度之间的误差。结果表明,简化模型计算电缆导体温度与实测导体温度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可用于工程上基于电缆表面温度推算电缆导体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路简化模型 表面温度 导体温度 误差分析 试验验证 电力电缆
下载PDF
用MODIS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基本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61
5
作者 高懋芳 覃志豪 徐斌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利用MODIS数据反演地表温度所需的2个基本参数(大气透过率和地表比辐射率)的估计方法,由MODIS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计算得到大气水汽含量,根据大气透过率与大气水汽含量的关系,用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模拟得到大气透过率。由于MODIS的扫描... 利用MODIS数据反演地表温度所需的2个基本参数(大气透过率和地表比辐射率)的估计方法,由MODIS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计算得到大气水汽含量,根据大气透过率与大气水汽含量的关系,用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模拟得到大气透过率。由于MODIS的扫描带宽为2 330 km,遥感视角和大气温度会对大气透过率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提出了大气透过率的遥感器视角校正函数和温度校正函数。地表比辐射率主要取决于地表物质构成,尤其是植被覆盖程度,为此,提出了根据地表植被覆盖差异来估计地表比辐射率的方法,其中还引入了辐射比率参数及其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地表温度 大气透过率 地表比辐射率
原文传递
杭州城市园林绿化对小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48
6
作者 鲍淳松 楼建华 +1 位作者 曾新宇 项志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5-418,共4页
进行了园林绿化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 ,在杭州的夏季 ,经过园林绿化后 ,气温能降低 0 .7℃、最高可降 2 .3℃、相对湿度提高 4 %、最高可达 15 % ;冬季阴雨天气时没有降温作用 .没有绿化的主街是个热源 ,经过绿化的小... 进行了园林绿化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 ,在杭州的夏季 ,经过园林绿化后 ,气温能降低 0 .7℃、最高可降 2 .3℃、相对湿度提高 4 %、最高可达 15 % ;冬季阴雨天气时没有降温作用 .没有绿化的主街是个热源 ,经过绿化的小区比主街低 0 .6℃ .良好的行道树具有降温作用 ,能降低 0 .5~ 1℃ ,相对湿度提高 4 % .不同的植物类型降温作用有差别 ,总的说来 ,树冠高大、枝叶浓密的降温作用大 ,乔木的降温作用大于草坪 .植物表面的温度低于人工下垫面 ,夏季可降低 4~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相对湿度 绿化 行道树 降温作用 表面温度 杭州 城市 园林绿化 小气候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单芯电缆导体温度的动态计算 被引量:56
7
作者 雷成华 刘刚 李钦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4-189,共6页
电力电缆导体温度动态计算方法一直是电缆设计、运行管理和电力调度所关注的问题,但用BP神经网络作此研究很少,为此,提出了以电缆运行电流和电缆实时表面温度为基本参量,考虑电缆敷设环境因素,并利用已有的110kV XLPE单芯电缆运行试验... 电力电缆导体温度动态计算方法一直是电缆设计、运行管理和电力调度所关注的问题,但用BP神经网络作此研究很少,为此,提出了以电缆运行电流和电缆实时表面温度为基本参量,考虑电缆敷设环境因素,并利用已有的110kV XLPE单芯电缆运行试验数据作为训练学习数据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于基于电缆实时表皮温度和运行电流,实时地计算电缆导体温度,且不受电缆本身的物性参数影响,对电力电缆载流量设计、电缆线路负荷优化和电力电缆运行管理以及相关工程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单芯电缆 导体温度 表皮温度 试验结果 误差分析
下载PDF
我国西北地区地表反照率的遥感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陈云浩 李晓兵 谢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7-333,共7页
由于地表反照率受地球表面覆盖类型等地表特征的影响 ,因而利用遥感资料计算大面积区域地表反照率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研究区下垫面类型进行分类 (共分雪地、裸土、植被、沙漠和水体等五类 ) ,然后针对不同下垫面类型分别建立相应的地... 由于地表反照率受地球表面覆盖类型等地表特征的影响 ,因而利用遥感资料计算大面积区域地表反照率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研究区下垫面类型进行分类 (共分雪地、裸土、植被、沙漠和水体等五类 ) ,然后针对不同下垫面类型分别建立相应的地表反照率计算方法 ,对我国西北地表反照率的计算 ,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适于大面积区域地表反照率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反照率 遥感 植被指数 地表温度 中国 西北地区 太阳辐射
下载PDF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的差异及其分析 被引量:51
9
作者 刘小宁 任芝花 王颖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4-563,共10页
使用我国在人工观测向自动观测转变时原基本(准)站的平行对比观测及2005年基准站平行观测的地面温度资料,进行了自动站观测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资料在日、月、年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差异分析。用最大似然率检验方法检验地面温度月值的均一性... 使用我国在人工观测向自动观测转变时原基本(准)站的平行对比观测及2005年基准站平行观测的地面温度资料,进行了自动站观测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资料在日、月、年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差异分析。用最大似然率检验方法检验地面温度月值的均一性,对自动观测影响地面温度均一性的程度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全国自动观测地面温度日平均值比人工观测高0.54℃。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年对比差值大于0.0℃以上的比例分别为80.3%,58.2%,92.2%,绝大多数站自动观测地面温度的年平均值比人工观测值高。自动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日差值从北到南逐渐减少,45°N以北的黑龙江及内蒙古北部、新疆大部地区是自动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日差值平均最大的地区。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的差异在日、月、年的时间尺度上均表现为冷时段比暖时段的差异大,北方冬季差异最为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在北方冬季有积雪时,自动观测的地面温度是雪下温度,比原人工观测的雪上温度明显偏高,如果无积雪影响,两种仪器观测的差异并不明显,差值来源于两种仪器和场地差异的共同结果。非均一性检验表明:在北方地区地面温度产生非均一性的主要原因是自动站观测的变化;而在南方地区,自动观测的改变对地面温度非均一性影响不大。北方有积雪时,观测的地面温度不能表现真实的地面温度,因此,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自动站 地面温度 差异
下载PDF
13个IPCC AR4模式对中国区域近40a气候模拟能力的评估 被引量:50
10
作者 刘敏 江志红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6-268,共13页
利用中国区域550个站点逐日地面气温及降水资料,评估了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报告(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AR4)的13个新一代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及多模式集合... 利用中国区域550个站点逐日地面气温及降水资料,评估了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报告(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AR4)的13个新一代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及多模式集合对中国近40 a(1961—2000年)地面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最新全球模式对中国地区地面气温年变化及空间分布的模拟结果均较好,但在整个模拟区域地面气温模拟值系统性偏低,东部地区模拟效果好于中西部;对于降水,大部分模式能模拟出中国降水的年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但模拟的区域性差别较大,多数模式对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雨带北抬的过程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模拟雨带位置偏北。新一代全球模式能模拟出温度的线性变化趋势,但对温度及降水的年际变率模拟能力较低。比较多种评估指标得出,模式集合对温度的模拟效果最好,模式UKMO-HadCM3对降水的模拟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AR4 全球气候系统模式 地面气温 降水 模式评估
下载PDF
植被指数-地面温度特征空间的生态学内涵及其应用 被引量:42
11
作者 江东 王乃斌 +1 位作者 杨小唤 刘红辉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6-152,共7页
植被指数与地面温度是描述土地覆盖特征的重要参数 ,对两种数据的综合分析 ,可以衍生出更丰富、更清晰的地表信息 ,有助于更加准确、有效地认知土地覆盖 /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规律。本文探讨了植被指数与地面温度构成的二维向量空间的物... 植被指数与地面温度是描述土地覆盖特征的重要参数 ,对两种数据的综合分析 ,可以衍生出更丰富、更清晰的地表信息 ,有助于更加准确、有效地认知土地覆盖 /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规律。本文探讨了植被指数与地面温度构成的二维向量空间的物理意义与生态学内涵 ,以基于 NOAA AVHRR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本底 ,分析了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在该特征空间上的时序变化规律 ,并以黄淮海地区主要农作物冬小麦为例 ,研究了植被指数-地面温度指标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产量之间的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地面温度 NDVI 生态学 农作物 遥感数据 土地覆盖 土地利用 日控变化
下载PDF
利用遥感地表参数分析上海市的热岛效应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45
12
作者 延昊 邓莲堂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9-585,共7页
从NOAA-AVHRR数据提取出晴空状况下上海市的地表反照率、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参数,分析了冬夏两季遥感地表参数所反映的热岛效应变化。发现在冬夏两季的白天和夜晚都存在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在冬季夜晚的热岛效应比白天强,而在夏季夜晚... 从NOAA-AVHRR数据提取出晴空状况下上海市的地表反照率、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参数,分析了冬夏两季遥感地表参数所反映的热岛效应变化。发现在冬夏两季的白天和夜晚都存在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在冬季夜晚的热岛效应比白天强,而在夏季夜晚的热岛效应比白天弱。这是由于下垫面的差异,导致白天城区地表温度大大超过郊区。城区的地表反照率和植被指数始终小于郊区。进一步的相关分析表明,夏季城市的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地表反照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712。通过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地表反照率,可以减小城市热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反照率 地表温度 白天 遥感 热岛效应 夜晚 下垫面 植被指数 夏季 利用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初探——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44
13
作者 陈云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以厦门市为研究区域,以2013年的Landsat 8为研究数据,研究亮度温度反演和地表温度反演算法,通过ENVI/IDL软件编程实现,并且利用厦门市气象局实测温度验证地表反演结果的有效性。同时,还分析了当前厦门市热岛效应空间分布情况,以期为厦... 以厦门市为研究区域,以2013年的Landsat 8为研究数据,研究亮度温度反演和地表温度反演算法,通过ENVI/IDL软件编程实现,并且利用厦门市气象局实测温度验证地表反演结果的有效性。同时,还分析了当前厦门市热岛效应空间分布情况,以期为厦门市城市规划和建设旅行城市等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卫星 地表温度 城市热岛 单窗算法
下载PDF
城市热岛效应的卫星遥感分析 被引量:40
14
作者 王桂玲 蒋维楣 魏鸣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8-304,共7页
利用MODIS资料研究了2004年4月南京城市热岛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合地表覆盖类型分析了植被归一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地表温度(ts)、地表反照率(α)的城乡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城市热岛(Urban Heat ... 利用MODIS资料研究了2004年4月南京城市热岛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合地表覆盖类型分析了植被归一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地表温度(ts)、地表反照率(α)的城乡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UHI)效应形成的机制。结果表明:南京城区存在着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平均ts比乡村高约10.83%;城市NDVI和α分别比乡村低约为62%和18.75%;NDVI与ts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而NDVI与α之间关系与波段有关;城乡植被覆盖差异是造成UHI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地表反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MODIS 城市热岛 地表温度 植被归一化指数 地表反照率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鱼的产量分布及作业渔场与表温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陈新军 田思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为了解渔业资源的时空分布及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 ,根据 1995~ 2 0 0 1年 6~ 11月西北太平洋海域我国鱿钓生产统计及其表温度数据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分 3个海区 (14 0°E~ 15 0°E ,15 0°E~ 165... 为了解渔业资源的时空分布及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 ,根据 1995~ 2 0 0 1年 6~ 11月西北太平洋海域我国鱿钓生产统计及其表温度数据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分 3个海区 (14 0°E~ 15 0°E ,15 0°E~ 165°E和 165°E~ 180°E)对柔鱼产量分布、作业渔场与表温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柔鱼产量主要分布在海区I和II ,且资源密度大 ;在海区III海域产量比重低 ,资源密度也低。 6~ 7月作业渔场广泛 ,平均日产量基本上在 1t /d以下 ;8~ 10月作业渔场集中在海区II,平均日产量基本上在 1.5t/d以上。在同一时期 ,不同海区作业渔场的最适表温有较大差异 ,并表现出自西向东逐渐降低趋势。在海区I,7~ 11月各月最适水温分别为 17~ 19℃ ,18~ 2 2℃ ,17~ 19℃ ,13~ 18℃和 10~ 14℃。在海区II ,6~ 11月各月最适水温分别为 12~ 14℃ ,14~ 17℃ ,15~ 19℃ ,14~ 18℃ ,12~ 15℃和 10~ 13℃。在海区III ,6~ 7月最适表温均为 11~ 15℃。以上结果经非参数统计的K~S检验是可信的。 3个海区柔鱼资源密度、产量分布及其作业渔场形成与各自海洋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资源 产量分布 作业渔场 表温
下载PDF
摩擦制动器接触表面温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14
16
作者 马保吉 朱均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35-39,共5页
应用局部热流和整体热流的概念,将接触表面的温升划分为名义表面温升和局部温升,从而建立了摩擦制动器接触表面的温度计算模型.建立模型中考虑了制动盘的有限尺寸和摩擦产生的摩擦热在制动过程中沿制动盘同一摩擦半径重复的实际情况... 应用局部热流和整体热流的概念,将接触表面的温升划分为名义表面温升和局部温升,从而建立了摩擦制动器接触表面的温度计算模型.建立模型中考虑了制动盘的有限尺寸和摩擦产生的摩擦热在制动过程中沿制动盘同一摩擦半径重复的实际情况,使该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制动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制动器 表面温度 热传导 接触表面 制动器
下载PDF
地表温度与加权平均温度的非线性关系 被引量:41
17
作者 姚宜斌 刘劲宏 +1 位作者 张豹 何畅勇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在温度随高度线性递减的假定下,根据加权平均温度和函数内积的定义,推导出加权平均温度Tm与地表温度Ts存在非线性函数关系,这突破了传统的加权平均温度Tm与地表温度Ts近似为一次函数关系的认识。利用2010年中国78个无线电探空站数据对... 在温度随高度线性递减的假定下,根据加权平均温度和函数内积的定义,推导出加权平均温度Tm与地表温度Ts存在非线性函数关系,这突破了传统的加权平均温度Tm与地表温度Ts近似为一次函数关系的认识。利用2010年中国78个无线电探空站数据对线性函数和非线性函数的系数项进行拟合,其结果证实了加权平均温度Tm与地表温度Ts的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 地表温度 可降水量 非线性函数关系
原文传递
透水性地砖蒸发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王波 霍亮 高建明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4年第3期102-104,共3页
介绍了不同孔隙率、不同材质透水地砖的蒸发试验与结果,探讨了孔隙率、材质及表面颜色对透水地砖蒸发强度及表面温度的影响。透水性地砖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关键词 地砖 透水性 孔隙率 试验研究 城市热岛效应 材质 表面温度 蒸发强度
下载PDF
城市绿地类型及格局特征与地表温度的关系——以深圳特区为例 被引量:39
19
作者 程好好 曾辉 +1 位作者 汪自书 简霞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501,共7页
以深圳特区为例,利用2005年11月份的TM和Quickbird影像数据,在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和城市绿地详细解译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绿地类型、属性特征与地表热环境分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绿地不同类型的地表温度差异较大,各类人工绿地... 以深圳特区为例,利用2005年11月份的TM和Quickbird影像数据,在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和城市绿地详细解译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绿地类型、属性特征与地表热环境分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绿地不同类型的地表温度差异较大,各类人工绿地的地表温度普遍高于自然绿地类型。分样区平均NDVI和聚集度指数与热岛强度指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均匀度和碎裂化指数则与热岛强度指数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城市绿地的类型、结构及其格局特征均对城市热环境空间分异具有显著影响,在城市绿地建设工作中,应充分重视绿地景观的这种热环境效应特征的指导意义,以期使城市绿地建设能够更好地担负其必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地表温度 NDVI 景观格局指数
下载PDF
青藏高原雷暴的闪电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36
20
作者 张廷龙 郄秀书 言穆弘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4-782,共9页
通过对2003—2004年夏季青藏高原那曲地区30次雷暴过程的地面电场及闪电电场变化的分析,发现高原雷暴具有三极性电荷结构特征,其中73%(22次)的雷暴过程在其成熟阶段地面电场呈正极性,表明在雷暴云下部存在较常规雷暴范围广、电荷量大的... 通过对2003—2004年夏季青藏高原那曲地区30次雷暴过程的地面电场及闪电电场变化的分析,发现高原雷暴具有三极性电荷结构特征,其中73%(22次)的雷暴过程在其成熟阶段地面电场呈正极性,表明在雷暴云下部存在较常规雷暴范围广、电荷量大的正电荷区(LPCC),其余27%(8次)的雷暴同样具有三极性电荷结构特征,但LPCC相对要小得多。高原雷暴平均闪电频数一般只有1 fl.min-1,相对其它地区要小几十倍。对雷暴云闪电特征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具有较大LPCC的雷暴按照闪电特征可分为以云闪(IC)、负地闪(-CG)和正地闪(+CG)为主的三类雷暴。结合气象参量分析发现IC型雷暴对应较高的地气温差和地表温度,相对湿度较小,而+CG型雷暴发生在傍晚,因此对应的地气温差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电荷结构 闪电频数 地表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