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轴法超声引导指向外侧进针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晓亮 高龙飞 +1 位作者 万贝贝 卢军杰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短轴法超声实时引导指向外侧进针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西安市第三医院2018年3~12月需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短轴法超声实时引导指... 目的探讨短轴法超声实时引导指向外侧进针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西安市第三医院2018年3~12月需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短轴法超声实时引导指向外侧进针,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标志法,记录两组患者的穿刺置管首次、二次和总成功率,穿刺次数,进针深度,操作时间以及穿刺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穿刺置管总成功率、穿刺次数、进针深度、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成功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误穿动脉2例(3.3%),明显少于对照组9例(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颈部血肿、神经损伤、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短轴法超声引导指向外侧进针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首次成功率高,且降低误穿动脉风险,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短轴 颈内静脉 体表标志 并发症
下载PDF
腋静脉置管中实时超声引导与体表标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义舟 钟鸣 +3 位作者 吴威 宋洁琼 黄俊峰 诸杜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目的比较实时超声引导与体表标志两种方法在腋静脉置管中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接受腋静脉置管的2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时超声引导置管126例(超声组),体表标志法置管102例(体表标志组)。记录两组术... 目的比较实时超声引导与体表标志两种方法在腋静脉置管中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接受腋静脉置管的2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时超声引导置管126例(超声组),体表标志法置管102例(体表标志组)。记录两组术中操作时间、一次试穿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置管后均拍摄X线胸片以确认有无气胸发生。结果超声组一次试穿成功率显著高于体表标志组(92%︰80%,P<0.01)。超声组术中操作时间短于体表标志组[(6.63±0.66)分钟︰(9.26±1.05)分钟,P<0.01],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置管可提高一次试穿成功率,明显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了腋静脉置管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体表标志 腋静脉置管
下载PDF
咽旁颞下区颈部血管体表标志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宋九余 华泽权 +3 位作者 张力 鲍海宏 王丽娜 陈志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3-615,共3页
目的 :研究确定咽旁颞下区重要结构的体表标志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方法 :解剖新鲜尸头 6具 ,观测 12例咽旁颞下区的体表解剖标志及文献复习。结果 :骨性外耳道下内 ( 11.5± 2 .0 )mm为颈内静脉孔外壁 ,髁状突内缘距颈内动脉管外口... 目的 :研究确定咽旁颞下区重要结构的体表标志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方法 :解剖新鲜尸头 6具 ,观测 12例咽旁颞下区的体表解剖标志及文献复习。结果 :骨性外耳道下内 ( 11.5± 2 .0 )mm为颈内静脉孔外壁 ,髁状突内缘距颈内动脉管外口为 ( 10 .0± 1.3 )mm ,下颌角后缘 ( 12 .0± 3 .0 )mm有颈内动脉经过 ,第一颈椎横突前 ( 5 .0± 2 .0 )mm为颈内静脉后壁。结论 :以骨性外耳道下点为A ,髁状突前点为B ,下颌角点为C ,第一颈椎横突点为D ,组成的四边形为咽旁颞下区后部重要结构的体表标志。BC线可作为咽旁颞下区前、后部的分界线。此标志对该区病变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颞下区 体表标志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相似材料试验模型破坏区面扫描数据提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云鹏 吴侃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8-31,共4页
针对传统的相似材料试验观测方法无法有效地获取模型破坏区域信息的问题,将工业测量技术引入相似材料试验观测,利用面扫描系统获取模型表面的点云数据,针对模型点云数据的特征,提出一种点云边界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扫描线法提取裂... 针对传统的相似材料试验观测方法无法有效地获取模型破坏区域信息的问题,将工业测量技术引入相似材料试验观测,利用面扫描系统获取模型表面的点云数据,针对模型点云数据的特征,提出一种点云边界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扫描线法提取裂缝边界点,然后利用最小距离法连接各边界,最后通过判断点云密度和边界闭合情况剔除标志点边界。对模型观测数据进行提取试验,结果表明:除了少数被标志点覆盖和破裂十分严重的边界以外,该方法能够较好地从相似材料模型点云数据中提取出非连续破坏区域边界,提取结果可应用于开采沉陷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材料模型 面扫描 裂缝提取 点云数据 边界点 标志点
下载PDF
右肺肺段间平面在肺段切除术中的意义
5
作者 王佑怀 李兴富 +2 位作者 徐锐 汤桂成 李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为右肺肺段切除术寻找肺段段间平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8个成人右肺标本上,切开肺段间各表面形态处的脏胸膜,以寻找、分离其“自然分裂线”的方法,寻找段间平面。结果:①上叶尖前切迹、第1肋压迹和裂间嵴的出现率分别为91.7%... 目的:为右肺肺段切除术寻找肺段段间平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8个成人右肺标本上,切开肺段间各表面形态处的脏胸膜,以寻找、分离其“自然分裂线”的方法,寻找段间平面。结果:①上叶尖前切迹、第1肋压迹和裂间嵴的出现率分别为91.7%,77.1%和93.8%,尖前切迹能被分离的占64.6%;②中叶“中副裂”的出现率为72.9%,能分离的占64.6%;③下叶“底内侧副裂”、“底前副裂”的出现率分别为60.4%和72.9%,“底前副裂”能分离的占62.5%。结论:尖前切迹、“中副裂”、“底前副裂”能分离出段间平面,是肺段分界的表面标志,可作为肺段切除术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段 表面标志 段间平面 右肺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股骨和胫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前测量评估髓内钉长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虎群盛 蔺福辉 张勇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总结股骨和胫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前髓内钉长度测量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股骨""胫骨""髓内钉长度""术前测量"以及"femur""tibia""intr... 目的总结股骨和胫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前髓内钉长度测量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股骨""胫骨""髓内钉长度""术前测量"以及"femur""tibia""intramedullary length""preoperative measurement"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PubMed、Springerlink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2020年5月8日之前公开发表的有关股骨和胫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前髓内钉长度测量评估方法研究的相关文献879篇,剔除内容不符、无法获取全文、重复性研究的文献,最终纳入28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检索到有关股骨和胫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前髓内钉长度测量评估方法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放射测量和体表标志测量是两种主要的临床应用方法。放射测量往往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对侧骨骼作为参考,其中X线测量比较常用,CT测量更为准确,但都存在放射暴露等缺点;体表标志测量法无放射暴露,简便易行,但存在测量误差等缺点。结论术前测量在评估判断髓内钉长度方面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采用简便的测量方法进行髓内钉固定术的术前计划是我们临床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胫骨骨折 髓内钉 长度测量 放射 体表标志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人脸特征点定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博 潘纲 +1 位作者 任豪毅 王跃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5-1337,共13页
为了能够自动、实时地标定三维人脸曲面上主要特征点的位置,如鼻尖点和内眼点等,提出一种实时定位三维人脸特征点的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曲面划分、直方图统计的三维局部曲面描述子——球划分直方图描述子,并使用该描述子逐点提取三... 为了能够自动、实时地标定三维人脸曲面上主要特征点的位置,如鼻尖点和内眼点等,提出一种实时定位三维人脸特征点的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曲面划分、直方图统计的三维局部曲面描述子——球划分直方图描述子,并使用该描述子逐点提取三维曲面顶点的局部曲面信息;其次计算其相似度,以定位三维人脸曲面上的主要特征点;在采用GPU并行运算后,能够有效地对三维人脸特征点进行实时定位.在三维人脸数据库FRGC v1.0以及BU-3DFE中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三维人脸曲面上具有较强的三维人脸特征点定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 曲面描述子 人脸特征点定位 GPU
下载PDF
踝间线足背动脉在全膝关节置换术髓外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刘张冰 洪剑飞 费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力学中心体表标志点,为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下肢力线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方法对64例膝骨关节炎( OA)终末期患者实施初次TKA治疗,股骨侧采用髓内定位,胫骨侧采用髓外定位,实验组(34例)踝关节力学中心位于踝... 目的:探讨踝关节力学中心体表标志点,为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下肢力线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方法对64例膝骨关节炎( OA)终末期患者实施初次TKA治疗,股骨侧采用髓内定位,胫骨侧采用髓外定位,实验组(34例)踝关节力学中心位于踝间线足背动脉处,对照组(30例)定位则按传统方法进行。术后测量患者胫骨假体胫骨角及后倾角。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6年。胫骨假体胫骨角平均度数:实验组为(2.1±0.2)°,对照组为(2.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假体后倾角:实验组为(3.1±0.2)°,对照组为(3.3±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胫骨假体力线优于对照组。结论踝间线足背动脉定位可靠,其标示简单易行,能提高胫骨假体力线的精确度,不失为TKA术中踝关节力学中心定位的理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关节炎 体表标志 髓外定位
下载PDF
基于二维与三维表面映射的三维面部模型拟合
9
作者 郭涵 孙元功 +1 位作者 赵秀阳 黄世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9-495,共7页
针对现有的面部模型拟合方法需要人工标记三维模型显著点,而且存在二维与三维非刚性对齐中轮廓在参数变化下消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维与三维表面映射的三维面部模型拟合的方法;首先初始化参数计算人脸平均模型,然后利用Snake方法进... 针对现有的面部模型拟合方法需要人工标记三维模型显著点,而且存在二维与三维非刚性对齐中轮廓在参数变化下消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维与三维表面映射的三维面部模型拟合的方法;首先初始化参数计算人脸平均模型,然后利用Snake方法进行二维标志点和三维显著点的对齐,再更新迭代标志点和脸颊边缘,优化混合目标函数来更新形状和姿态参数,最后得到最终参数来拟合三维面部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单张人脸图片拟合三维人脸模型,实现三维显著点和图像中的二维标志点的自动化对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映射 面部模型拟合 三维显著点 二维标志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