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与中国其他地区气候突变时间的比较 被引量:183
1
作者 丁一汇 张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4-805,共12页
基于1961~2006年中国地面观测气温和降水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以及中国其他6个地区地表气温、降水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时间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发现,(1)地表气温:1961~2006年青藏高原地区年和四季的地表气温都呈增加趋势。年平均地表... 基于1961~2006年中国地面观测气温和降水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以及中国其他6个地区地表气温、降水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时间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发现,(1)地表气温:1961~2006年青藏高原地区年和四季的地表气温都呈增加趋势。年平均地表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变暖,但显著快速增暖的突变发生在90年代中期,该时间比东北、华北、西北和淮河地区晚,与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接近,不同季节青藏高原地区与其他地区变暖突变时间的差别也各有不同,但所有季节快速变暖突变的时间都比东北地区晚,中国东部陆地地区年和冬季平均地表气温表现出北早南晚的经向差异;(2)降水:1961~2006年青藏高原地区年降水量没有检测到显著的变化趋势,冬春降水量显著增加,而夏季降水有微弱的减少,秋季降水显著减少。降水突变的信号明显比温度突变的信号弱,年降水量和春季降水都没有检测到突变的发生,降水突变方向(增或减)和突变时间在区域与区域之间以及不同季节之间都存在较大差异。由上可见,青藏高原气候的显著快速变化比中国东部长江以北地区有明显的滞后现象,尤其是冬春温度变化,这可能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区积雪增加导致的反照率增加和冰川融化吸热对青藏高原变暖的减弱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表气温 降水 气候突变 比较
下载PDF
城市化对华北地区最高、最低气温和日较差变化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103
2
作者 周雅清 任国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8-1166,共9页
利用华北地区255个一般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1961—2000年的实测资料,经过质量检验和均一性订正后,将所有台站根据人口和台站地理位置分为5个类别,分析了这5个类别台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地面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趋... 利用华北地区255个一般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1961—2000年的实测资料,经过质量检验和均一性订正后,将所有台站根据人口和台站地理位置分为5个类别,分析了这5个类别台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地面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趋势以及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全部台站的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均呈增加趋势,且以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导致年平均日较差呈现明显下降。就城市化影响而言,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变化趋势中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因素的影响明显,但城市化对最高气温趋势影响微弱,个别台站和季节甚至可能造成降温。在国家基本、基准站观测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中,城市化造成的增温分别为0.11℃.(10a)-1和0.20℃.(10a)-1,对全部增温的贡献率分别达39.3%和52.6%。各类台站的四季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序列中城市化影响均造成增温。城市化增温以冬季为最大,夏季最小。城市化还导致乡村站以外的各类台站日较差减小,近40年华北地区国家基本、基准站年平均和秋、冬季平均气温日较差明显下降均由城市化影响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地面气温 气候变化 城市热岛效应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气温日较差
下载PDF
Detecting and Adjusting Temporal Inhomogeneity in Chinese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Data 被引量:70
3
作者 李庆祥 刘小宁 +2 位作者 张洪政 Thomas C.PETERSON David R.EASTERLI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60-268,共9页
Adopting the Easterling-Peterson (EP) techniques and considering the reality of Chines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this paper designed several tests and tested for inhomogeneities in all Chinese historical surface a... Adopting the Easterling-Peterson (EP) techniques and considering the reality of Chines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this paper designed several tests and tested for inhomogeneities in all Chinese historical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eries from 1951 to 2001.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ime series have been widely impacted by inhomogeneities resulting from the relocation of stations and changes in local environment such as urbanization or some other factors. Among these factors, station relocations caused the largest magnitude of abrupt changes in the time series, and other factors also resulted in inhomogeneities to some extent. According to the amplitude of change of the difference series and the monthly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 discontinuities identified by applying both the E-P technique and supported by China's station history records, or by comparison with other approaches, have been adjusted. Based on the above processing, the most significant temporal inhomogeneities were eliminated, and China's most homogeneous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eries has thus been cre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homogeneity testing captured well the most important change of the stations, and the adjusted dataset is more reliable than ever. This suggests that the adjusted temperature dataset has great value of decreasing the uncertaities in the study of observed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HOMOGENEITY testing and adjusting
下载PDF
基于TIGGE资料的地面气温和降水的多模式集成预报 被引量:73
4
作者 智协飞 季晓东 +3 位作者 张璟 张玲 白永清 林春泽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7-266,共10页
利用TIGGE资料集下中国气象局(CM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英国气象局(UKMO)5个中心集合预报结果,对多模式集成预报方法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多模式集成方法的预报效果优于单个... 利用TIGGE资料集下中国气象局(CM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英国气象局(UKMO)5个中心集合预报结果,对多模式集成预报方法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多模式集成方法的预报效果优于单个中心的预报,但对于不同预报要素多模式集成方法的适用性存在差异。滑动训练期超级集合(R-SUP)对北半球地面气温的改进效果最优,但此方法对降水场的改进效果并不理想。在北半球中低纬24h累积降水的回报试验中,消除偏差(BREM)的结果优于单个中心的预报,且此方法预报结果稳定。进一步利用滑动训练期消除偏差(R-BREM)集合平均对2008年1月中国南方极端雨雪冰冻过程进行多模式集成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在固定误差范围内,R-BREM将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地面气温预报时效由最优数值预报中心的96h延长至192h,且除个别时效外,小雨、中雨的TS评分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温 降水 极端天气事件 多模式集成预报
下载PDF
中国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偏差 被引量:65
5
作者 张爱英 任国玉 +3 位作者 周江兴 初子莹 任玉玉 唐国利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7-966,共10页
在中国大陆2300个气象台站网中遴选出138个参考站,对614个国家级气象站和138个参考站1961 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和订正,利用REOF(旋转主分量)分析方法,按照气温变率空间相关特点将中国大陆划分为6大区域,并采用经... 在中国大陆2300个气象台站网中遴选出138个参考站,对614个国家级气象站和138个参考站1961 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和订正,利用REOF(旋转主分量)分析方法,按照气温变率空间相关特点将中国大陆划分为6大区域,并采用经纬度网格面积加权平均法分别建立了中国大陆及其6大区域平均的国家站和参考站的月、季、年地面气温时间序列,对国家站和参考站序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国家站资料建立的中国大陆年平均气温序列在44年间线性增温率为0.278 C/10 a,而由参考站资料建立的中国大陆年平均气温序列同期增温率为0.202℃/10 a。就中国大陆平均来说,1961 2004年国家级站城市化增温率为0.076 C/10 a,占全部增温率的27.33%。在6大区域中,除北疆区外,其他地区年平均城市化增温率均非常显著。其中城市化影响最大的地区是江淮区,年平均热岛增温率为0.086℃/10 a,其后依次为东北华北区、青藏高原区、华南区和西北区,年平均热岛增温率分别达到0.060、0.059、0.042和0.042℃/10 a。各区域年平均热岛增温贡献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江淮区55.48%、青藏高原区23.23%、华南区23.20%、东北华北区15.35%、西北区13.73%、北疆区-1.57%。因此,中国大陆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城市化造成的国家站地面气温增暖偏差非常显著,今后应予以订正,以便建立代表背景气候变化的区域平均气温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家气象站 气候变化 城市化增温 地面气温
下载PDF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中国21世纪地面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58
6
作者 许吟隆 薛峰 林一骅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209-217,共9页
利用HadCM2模式的模拟结果 ,比较了温室气体排放综合效果相当于CO2 浓度逐年递增 1 %和 0 5 %两种不同情景下 ,中国区域 2 1世纪地面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增加 ,中国地面气温也持续升高。到 2 1... 利用HadCM2模式的模拟结果 ,比较了温室气体排放综合效果相当于CO2 浓度逐年递增 1 %和 0 5 %两种不同情景下 ,中国区域 2 1世纪地面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增加 ,中国地面气温也持续升高。到 2 1世纪末期 ,地面气温在上述两种排放情景下可分别升高约 5℃和 3℃。两种排放情景的增温趋势对比表明 :即使从 1 990年开始温室气体等效排放逐年递增率减少一半 ,增温仍然很明显 ;直到 2 1世纪中期 ,才能显示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对减缓增温趋势的效果。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 ,但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增加 ,降水量总的趋势也是增加的。减排温室气体对降水量变化趋势的影响与地面气温相似。此外 ,地面气温增量和降水量变化百分率均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地面气温增量在秋、冬季较大而在春、夏季较小 ,降水变化百分率在夏、秋季较小而在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 21世纪 二氧化碳 降水量 地面气温 人类活动 降水变化
下载PDF
近56年我国暖冬气候事件变化 被引量:62
7
作者 陈峪 任国玉 +2 位作者 王凌 邹旭恺 张强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9-545,共7页
对冬季平均气温序列采用三分位方法确定单站暖冬阈值,并将单站暖冬分为弱和强两个等级。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暖冬和全国暖冬的界定方法和等级划分标准。区域暖冬采用站点相对比例确定,全国暖冬采用暖冬面积相对比例界定。对我国1952—2... 对冬季平均气温序列采用三分位方法确定单站暖冬阈值,并将单站暖冬分为弱和强两个等级。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暖冬和全国暖冬的界定方法和等级划分标准。区域暖冬采用站点相对比例确定,全国暖冬采用暖冬面积相对比例界定。对我国1952—2007年的暖冬事件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南方暖冬频率高于北方,强暖冬多发区出现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北方单站暖冬指数上升幅度大于南方,表明北方暖冬事件上升趋势更加明显;以1986年为界,前期(1952—1985年)南、北方各区域均很少出现暖冬,南方各区暖冬频率略高于北方各区,后期(1986—2007年)各区暖冬年大为增加,北方各区增加最明显且超过了南方;56年中,全国性暖冬共发生15次(年),其中强暖冬共有5次(年);全国暖冬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在有效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暖冬面积每10年增加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冬指标 等级划分 地面气温
下载PDF
一种地面气温的空间插值方法及其误差分析 被引量:58
8
作者 刘宇 陈泮勤 +1 位作者 张稳 胡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6-152,共7页
根据最近邻域法和反向距离法的基本原理,利用空间卷积算法,采用结合中国大陆气象站点位置的截断高斯滤波算子作为距离权重方程,给出一种适合中国陆地区域的地面气温插值方法,并以300多个地面站记录的气温为例,使用交叉验证法分析了给定... 根据最近邻域法和反向距离法的基本原理,利用空间卷积算法,采用结合中国大陆气象站点位置的截断高斯滤波算子作为距离权重方程,给出一种适合中国陆地区域的地面气温插值方法,并以300多个地面站记录的气温为例,使用交叉验证法分析了给定插值方法的误差分布,结果表明该插值方法比其他插值方法所得误差较小,能够很好地用于气象站点气象观测记录缺失的插补及其空间尺度的扩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卷积 空间插值 地面气温 交叉验证 误差分析
下载PDF
西南地区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地面气温序列影响 被引量:56
9
作者 唐国利 任国玉 周江兴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2-730,共9页
利用1961—2004年我国西南地区322个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乡村站、小城市站、大中城市站和国家基准/基本站气温变化趋势特点,着重研究了城市化对城镇站和国家站地面气温记录的影响程度和相对贡献比例。结果显示:区域平均的各类台站... 利用1961—2004年我国西南地区322个站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乡村站、小城市站、大中城市站和国家基准/基本站气温变化趋势特点,着重研究了城市化对城镇站和国家站地面气温记录的影响程度和相对贡献比例。结果显示:区域平均的各类台站年平均气温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城市站、国家站的增温速率均高于乡村站。大中城市站和国家站的年平均热岛增温率分别为0.086℃/10a和0.052℃/10a,其增温贡献率分别达57.6和45.3。与大多数地区不同,西南地区的增温速率明显偏小。因此,尽管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比许多地区弱,但其相对贡献明显,表明城市化对该区域气温趋势的绝对影响较弱,但相对影响较强。另外,城市热岛增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最强,春季或冬季次之,夏季最弱。热岛增温贡献率则为春季最大(100),夏季次之(73以上),秋季和冬季相对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春、夏两季背景气候变凉或趋势微弱,热岛增温在实际增温中占有更高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地面气温 城市热岛效应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我国地面气温参考站点遴选的依据、原则和方法 被引量:57
10
作者 任国玉 张爱英 +3 位作者 初子莹 周江兴 任玉玉 周雅清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5,共8页
由于城市化和观测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现有国家级气象台站网观测的地面气温资料许多已不能满足气候变化检测研究的要求。利用我国全部气象观测站网的台站信息,对地面气温资料序列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遴选出可用于气温变化研究的参考站... 由于城市化和观测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现有国家级气象台站网观测的地面气温资料许多已不能满足气候变化检测研究的要求。利用我国全部气象观测站网的台站信息,对地面气温资料序列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遴选出可用于气温变化研究的参考站点。这项工作建立了地面气温参考站点遴选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并据此确定了138个地面气温参考站。这些台站可代表背景地面气温场,其长期气温观测资料可用作城市台站或国家级台站城市化增温评价的参考,也可直接用于我国地面气温变化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温 气候变化 城市热岛效应 参考站
下载PDF
2008年1月中国低温与北大西洋涛动和平流层异常活动的联系 被引量:49
11
作者 谭桂容 陈海山 +1 位作者 孙照渤 邓伟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5-183,共9页
运用中国160站月平均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在结合近30年中国1月地面气温年际异常变化可能机理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1月气温异常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2008年1月中国大范围气温异常偏低,其异常变化与同期北大西洋西风急流及其相联... 运用中国160站月平均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在结合近30年中国1月地面气温年际异常变化可能机理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1月气温异常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2008年1月中国大范围气温异常偏低,其异常变化与同期北大西洋西风急流及其相联系的北大西洋涛动遥相关环流异常有密切的关系。北大西洋急流加强东扩,北大西洋涛动正异常,从北大西洋经欧亚中高纬到中国北方出现波状环流异常,贝加尔湖南侧气压偏高,冷空气活动偏强,是中国1月气温偏低的主要环流因子。进一步分析发现,2008年1月中国低温还受到了平流层的影响。平流层环流异常开始于2007年9月,对流层从2007年12月开始,两者都在2008年1月达到最强。从平流层环流显著异常的波源区有异常的波作用量向西向下传播,在北大西洋东部到西欧上空平流层和对流层的波向量耦合,导致对流层该地区上空高压脊扰动加强,扰动向北的经向热输送异常偏强,锋区向北扩展,相应急流异常偏北东扩;通过波流相互作用,扰动能量向下游频散,引起相应遥相关环流异常,导致2008年1月中国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异常 地面气温 冷事件 平流层和对流层相互作用
下载PDF
IPCC AR6报告解读:未来的全球气候--基于情景的预估和近期信息 被引量:49
12
作者 周天军 陈梓明 +3 位作者 陈晓龙 左萌 江洁 胡帅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2-663,共12页
依据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第四章的内容,对未来全球气候的预估结果进行解读。报告对21世纪全球表面气温、降水、大尺度环流和变率模态、冰冻圈和海洋圈的可能变化进行了系统评估,并对2100年以后的气候变化做了合理估... 依据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第四章的内容,对未来全球气候的预估结果进行解读。报告对21世纪全球表面气温、降水、大尺度环流和变率模态、冰冻圈和海洋圈的可能变化进行了系统评估,并对2100年以后的气候变化做了合理估计。评估指出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将在未来20年内达到或超过1.5℃,平均降水也将增加,但随季节和区域而异,同时变率将增大。大尺度环流和变率模态受内部变率影响较大。到21世纪末,北冰洋可能出现无冰期;全球海洋会继续酸化,平均海平面将持续上升,百年内上升幅度依赖不同排放情景,都在2100年后继续升高。在最新的评估中采用多种约束方法,减小了预估不确定性的范围。AR6对于低排放情景以及“小概率高增暖情节”的关注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更多、更完整的信息。综合报告的评估结果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减小区域,特别是季风区气候预估的不确定性,并从科学研究和模式发展两方面加强我国气候预估能力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AR6 气候预估 SSP情景 气温 降水 环流 海冰 海平面
下载PDF
近半个世纪中国区域历史气温网格数据集的建立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李庆祥 李伟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3-300,共8页
气候序列长度不一致以及由此导致的空间抽样误差在气候变化检测研究中常常产生影响,因此往往需要把全球或者区域尺度气候数据转化为格点气候数据集。文中分别采用修改后的一级差分方法和普通Kriging方法,把中国大陆(共约728个站,不含港... 气候序列长度不一致以及由此导致的空间抽样误差在气候变化检测研究中常常产生影响,因此往往需要把全球或者区域尺度气候数据转化为格点气候数据集。文中分别采用修改后的一级差分方法和普通Kriging方法,把中国大陆(共约728个站,不含港、澳、台地区)气象台站1951年1月—2004年12月经过质量控制和均一化的历史气温数据转化为2.5°×2.5°经纬度网格化数据集。对比分析表明:应用上述两种方法,(1)格点化带来的空间抽样误差较小;(2)格点化后的格点气温序列和站点序列相关程度很高;(3)不同的方法建立的格点数据集在序列的相关性、距平场的相似性描述方面均非常一致。二者的相关性和相似性也表明文中所建立的格点数据集是比较合理的。最后利用格点化后的气温数据集,分别采取距平平均方法和一级差分方法,对近54年中国气温变化趋势进行了更为准确的估计。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中国区域气温增暖幅度的研究表明,整个中国区域内近50年气温表现出一致的增暖特点,其中以北方地区(西北、东北)气温增暖幅度最大,个别地区达到近0.6℃/(10a),而最低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年均气温增暖幅度较小,还不到0.1℃/(10a),全国平均的年平均气温近54年来增暖速率约为0.23—0.25℃/(10a),这和其他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而由于文中对数据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质量控制,使得估计结果更为精确、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点数据集 气温 增暖 误差 均一性
下载PDF
Analyses on the climate change responses over China under SRES B2 scenario using PRECIS 被引量:40
14
作者 XU Yinlong ZHANG Yong +5 位作者 LIN Erda LIN Wantao DONG Wenjie Richard Jones David Hassell Simon Wils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18期2260-2267,共8页
The PRECIS,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system developed at the UK Met Office Hadley Cen- tre for Climate Prediction and Research,which is nested in one-way mode within the HadAM3P,a higher-resolution version of the atmos... The PRECIS,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system developed at the UK Met Office Hadley Cen- tre for Climate Prediction and Research,which is nested in one-way mode within the HadAM3P,a higher-resolution version of the atmospheric com- ponent of the Hadley Centre climate model HadCM3,i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baseline (1961—1990) climate for evaluation of model’s capacity of simu- lating present climate and analyze the future climate change responses in the time-slice of 2071—2100 (2080s) under SRES B2 scenario over China relative to baseline average. It is indicated from the com- parison of the simulated baseline climate with in situ observation that PRECIS can simulate the local dis- 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ver China quite well; generally speaking,the simu- lation for precipitation in the north of China and in winter is better than in the south of China and in summer,respectively; the simula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summer is sensitive to topography,and the simu- lated precipitation values are lower than observations over southeast coastal areas. It is shown from the analyses on the simulated climate change responses in 2080s under SRES B2 scenario relative to base- line that there would be an obvious surface air tem- perature increase in the north of China relative to that in the south of China,and especially in Northwest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the amplitude ofsummer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crements could reach 5℃; there would be an overall increase of the simulated precipitation in 2080s under SRES B2 scenario over most areas of China,while there would be significant precipitation decreases in South China in winter; there would be obvious precipitation decrease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in summer with high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 However,it presents an obvious precipitation in- crease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sum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温 降水 PRECIS 气候变化 中国
原文传递
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的热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5
作者 周伟奇 田韫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6-427,共12页
城市的三维空间形态,通过影响地表能量平衡过程和空气流动,改变城市内部热环境,并可能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在三维空间上定量解析格局-过程-效应关系对于城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城市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提供重要科学依... 城市的三维空间形态,通过影响地表能量平衡过程和空气流动,改变城市内部热环境,并可能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在三维空间上定量解析格局-过程-效应关系对于城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城市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从城市三维形态的热环境效应研究角度,综述了城市三维形态的定量化研究进展;总结了城市三维形态对热环境以及空气流动、太阳辐射等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城市三维形态的热环境效应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未来的研究应注重建筑与植被三维特征的综合表征,三维形态指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对设计规划的指导作用,并加强城市三维形态对热环境影响机理及其尺度效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三维形态 地表温度 气温 影响机理 城市景观设计
下载PDF
CMIP5模式对中国地区气温模拟能力评估与预估 被引量:42
16
作者 张艳武 张莉 徐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9,共10页
利用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29个气候模式的气温模拟结果,评估了各模式对中国地区年平均气温的模拟能力,对未来不同典型浓度路径(RCPs)下中国地区气温的可能变化给出了预估。结果表明:各模式能较好地模拟过去100多年中国... 利用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29个气候模式的气温模拟结果,评估了各模式对中国地区年平均气温的模拟能力,对未来不同典型浓度路径(RCPs)下中国地区气温的可能变化给出了预估。结果表明:各模式能较好地模拟过去100多年中国地区增温趋势和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从模式间标准差来看,各模式对中国中部、南部气温模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用相对均方根误差分析了各模式的模拟能力,对于多时间尺度(月、年)气温的气候平均态,有7个模式表现良好,高于中等水平,5个模式的模拟能力低于中等水平,模式集合平均值的模拟效果优于大多数单个模式。根据29个模式的评估结果,使用模拟性能相对较好的模式分析了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中国地区气温变化,21世纪前期,不同排放情景之间的预估结果差别较小,21世纪中期各情景之间的差别逐渐增大,到21世纪后期,3种排放情景的升温差别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模式 CMIP5 中国气温 RCPs情景
下载PDF
CMIP5模式对21世纪全球和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变化和2℃升温阈值的预估 被引量:42
17
作者 张莉 丁一汇 +3 位作者 吴统文 辛晓歌 张艳武 徐影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7-1060,共14页
基于参加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的29个全球气候模式开展的历史气候模拟和3种典型浓度路径(RCP2.6、RCP4.5、RCP8.5)下21世纪气候预估的结果,分析了单个模式和多模式集合平均(MME)的21世纪全球与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ASAT)... 基于参加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的29个全球气候模式开展的历史气候模拟和3种典型浓度路径(RCP2.6、RCP4.5、RCP8.5)下21世纪气候预估的结果,分析了单个模式和多模式集合平均(MME)的21世纪全球与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ASAT)变化特征及2升温阈值的出现时间。多模式集合平均的结果显示:全球和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均将继续升高,21世纪末的升温幅度随着辐射强迫的增大而增大。RCP2.6情景下,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幅先升高后降低,全球(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在2056年(2049年)达到升温峰值,21世纪末升温1.74℃(2.12℃);RCP4.5情景下,年平均地表气温在21世纪前半叶逐渐升高,之后升温趋势减缓,21世纪后期趋于平稳,21世纪末全球(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幅为2.60℃(3.39℃);RCP8.5情景下,21世纪年平均地表气温快速升高,21世纪末全球(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幅为4.75℃(6.55℃)。全球平均的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幅,在RCP2.6情景下没有超过2℃,RCP4.5和RCP8.5情景下分别在2047和2038年达到2℃。RC2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幅连续5 a不低于2℃的时间分别在2032、2033和2027年,明显早于全球平均。任一典型浓度路径情景下,达到2℃升温的时间,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早于南半球,同半球高纬度地区早于低纬度地区,同纬度地区陆地早于海洋。3种不同典型浓度路径情景下21世纪全球和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将继续升高这一结果是可信的,RCP4.5和RCP8.5情景下全球和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幅超过2℃的结果模式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多模式预估的全球和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升幅和不同幅度升温的出现时间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随预估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相同情景下,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预估的不确定性大于全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模式 地表气温 预估 不确定性
下载PDF
南岭山地高速公路路面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6
18
作者 吴晟 吴兑 +1 位作者 邓雪娇 谭浩波 《气象科技》 2006年第6期783-787,共5页
使用2003年3月至2005年8月南岭山地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云岩路段3套自动气象站的逐分钟路面温度、地温、气温、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南岭山地高速公路的路面温度特征及其与天气状况、气温、风速等气象条件的关系,并... 使用2003年3月至2005年8月南岭山地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云岩路段3套自动气象站的逐分钟路面温度、地温、气温、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南岭山地高速公路的路面温度特征及其与天气状况、气温、风速等气象条件的关系,并讨论了地形对南岭山地高速公路路面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岭山地高速公路晴天和多云时的路面温度日变化明显,与辐射过程密切相关。路温与气温、地温的差异在晴天午后最为明显。晴天时路温、地温、气温的年变化趋势比较一致,路温与地温之间保持着明显的温差;多云天气时路温与地温的差值明显缩小,阴天时路温与地温的差值非常小。地形对路面温度有明显影响,高海拔地区路面温度相对较低,南岭北坡路面温度明显高于南坡,与局地小地形有关。高温过程时路面温度最高接近60℃,地温也超过50℃,持续高温对行车安全、路面和路基结构均有很大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山地 高速公路 路面温度 地温 气温
下载PDF
城市化对地面气温变化趋势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36
19
作者 任玉玉 任国玉 张爱英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01-1310,共10页
在综述城市化对地面气温资料序列影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评估了不同空间尺度上地面气温序列中城市化影响的性质和强度。在城市台站和局地尺度上,多数研究均发现城市化对地面气温序列影响明显;区域尺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 在综述城市化对地面气温资料序列影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评估了不同空间尺度上地面气温序列中城市化影响的性质和强度。在城市台站和局地尺度上,多数研究均发现城市化对地面气温序列影响明显;区域尺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等少数地区,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但采用严格遴选乡村站资料的分析都得到了城市化影响很明显的结论。在中国大陆地区,国家级气象台站年平均地面气温的上升趋势中,至少有27.3%可归因于城市化影响;对于全球或半球陆地平均气温序列而言,研究工作还很不充分,但一般认为城市化影响较小,可能不超过总增温的10%。现有研究还表明,城市化对地面气温序列的影响随时间和区域有不同的表现;城市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近半个世纪长序列地面气温趋势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但对欧洲地区的明显影响可能主要发生在20世纪早期甚至19世纪后期。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其中包括研究覆盖的区域和时间段有限、乡村站遴选标准不统一、城市化影响偏差订正方法有待完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地面气温 城市热岛效应 气候变化 中国 美国 欧洲
原文传递
近57年我国气温格点数据集的建立和质量评估 被引量:34
20
作者 张强 阮新 熊安元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5-393,共9页
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高程因子并充分考虑插值的边界效应,对1951—2007年我国气温站点资料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插值,得到我国地面气温日、月、年平均值1°×1°格点数据集。数据集的质量评估结果表明:高程在我... 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高程因子并充分考虑插值的边界效应,对1951—2007年我国气温站点资料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插值,得到我国地面气温日、月、年平均值1°×1°格点数据集。数据集的质量评估结果表明:高程在我国区域气温空间结构分析和插值中起着重要作用,高程资料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大部分高山地区的插值效果;相比站点资料,所建立的格点数据集在描述我国年平均气温以及季节平均气温分布时更为合理,突出了温度场的大尺度特征;数据集反映出了我国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主要的空间差异;数据集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年平均气温变化状况,1951—2007年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6℃,增温速率0.28℃/10 a,比全球或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明显偏高,且气温增暖主要发生在最近的20余年之内。另外,格点数据集显示,1998—2007年是1951年以来最暖的10年,其中2006年全国平均气温距平接近2000年之前的历史最高年份1998年,而2007年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值超过1998年,达到195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1.3℃,为最暖的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空间插值 格点数据集 质量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