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8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损失率取值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139
1
作者 魏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54-1361,共8页
收集了杭州市庆春路过江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实测数据,提出了施工阶段地面沉降值的取值办法。结合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天津、深圳地区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损失率实测值,对71个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收集了杭州市庆春路过江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实测数据,提出了施工阶段地面沉降值的取值办法。结合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天津、深圳地区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损失率实测值,对71个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体损失率分布在0.20%~3.01%,其中95.77%的实测数据分布在0.20%~2.0%,43.66%的实测数据集中在0.5%~1.0%;黏性土地区土体损失率在0.20%~2.0%。土体损失率主要与施工水平、土质条件和隧道轴线埋深有关。随着隧道轴线埋深增大,土体损失率基本呈减小趋势,当埋深大于25 m后该趋势比较明显,两者关系可近似采用幂函数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隧道 地面沉降 土体损失率
下载PDF
地铁近距离平行隧道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86
2
作者 陈先国 高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330-1334,共5页
对近距离双孔平行隧道,不同的开挖顺序会有不同的结果。第二孔隧道是在第一孔隧道扰动之后的地层中修建的,地层刚度条件不再对称,第二孔隧道的修建又对已建的第一孔隧道有影响,这一影响又与围岩类别、隧道间的间距、开挖和支护方式等因... 对近距离双孔平行隧道,不同的开挖顺序会有不同的结果。第二孔隧道是在第一孔隧道扰动之后的地层中修建的,地层刚度条件不再对称,第二孔隧道的修建又对已建的第一孔隧道有影响,这一影响又与围岩类别、隧道间的间距、开挖和支护方式等因素有关,应用ANSYS程序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这类隧道在开挖之后地表和拱顶下沉的规律。分析表明,第二孔隧道的掘进对已修建的第一孔隧道有较大的影响,这时的分析结果既不同于单孔隧道,也不同于交错重叠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地表下沉 拱顶下沉 掘进 开挖
下载PDF
盾构下穿越已运营隧道施工监测与技术分析 被引量:101
3
作者 胡群芳 黄宏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7,共6页
通过对上海M4线张扬路至浦电路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越已运营M2线工程施工过程的监测,分析对比了盾构两次近距离下穿越施工的过程和特点,讨论了M2线周围地层土体的沉降变形和规律。同时,针对盾构近距离穿越施工技术难题,较系统探讨了近距... 通过对上海M4线张扬路至浦电路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越已运营M2线工程施工过程的监测,分析对比了盾构两次近距离下穿越施工的过程和特点,讨论了M2线周围地层土体的沉降变形和规律。同时,针对盾构近距离穿越施工技术难题,较系统探讨了近距离下穿越施工技术方案,分析了施工技术控制要领,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穿越施工 现场监测 地表沉降
下载PDF
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预测 被引量:94
4
作者 魏纲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8-424,共7页
理论分析表明,不同土质条件下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移动模型有区别。基于盾构法隧道统一土体移动模型,假定土体不排水,采用N.Loganathan等提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Verriujt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推导得到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土体损失引起... 理论分析表明,不同土质条件下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移动模型有区别。基于盾构法隧道统一土体移动模型,假定土体不排水,采用N.Loganathan等提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Verriujt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推导得到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土体损失引起的土体变形二维解,该方法适用于施工阶段。算例分析表明:所给出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吻合,适用于从流塑~坚硬状态的所有黏性土。Loganathan公式只适用于流塑状态的黏性土,当土质较硬时,计算所得到的土体沉降要比实测值小;盾构施工引起的隧道上方土体沉降从地面向下呈非线性增大,在隧道顶部达到最大,离隧道越近,增长越快;隧道周围土体产生向隧道侧的水平位移,从地面向下逐渐增大,在略高于隧道轴线附近达到最大值,再逐渐减小直到0。离隧道越近,土体水平位移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隧道 土体移动模型 土体损失 地面沉降
下载PDF
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及现场监控 被引量:87
5
作者 黄宏伟 张冬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814-1820,共7页
随着隧道技术的发展,盾构隧道愈来愈成为软弱岩土层或繁忙闹市地区地下工程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但无论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如何改进,其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为此就盾构隧道施工不同阶段引起地表沉降的大小、施工现场... 随着隧道技术的发展,盾构隧道愈来愈成为软弱岩土层或繁忙闹市地区地下工程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但无论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如何改进,其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为此就盾构隧道施工不同阶段引起地表沉降的大小、施工现场监测的内容、实测数据的分析等进行讨论,最后给出一个工程实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地表沉降 现场监测
下载PDF
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分析 被引量:84
6
作者 杨有海 王建军 +1 位作者 武进广 李长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50-1554,共5页
通过对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工程东区施工中围护桩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实测表明:桩体水平位移能直接反映围护结构的变形特性,是评价围护结构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工程东区施工中围护桩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实测表明:桩体水平位移能直接反映围护结构的变形特性,是评价围护结构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桩体的侧向变形主要是由土方开挖所引起,与开挖后墙面暴露时间长短相关;钢支撑的轴力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加,其大小变化与开挖方式、开挖速度、气温以及下层支撑的拆除有关;基坑东侧的地表沉降曲线呈抛物线形分布,基坑南侧的地表沉降曲线呈三角形分布;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化可反映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信息化施工 监测 位移 轴力 地表沉降
下载PDF
重叠隧道的施工力学研究 被引量:66
7
作者 陈先国 高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6-610,共5页
由于地下空间的不断利用。出现了重叠隧道。这种形式布局的隧道在第1孔隧道完成之后,引起了地层内初始应力的变化,而且由于地层中已有一个相邻的己衬砌隧道,地层的刚度条件不再与单孔隧道的垂直轴对称,第2孔隧道的修建又要对已建的第1... 由于地下空间的不断利用。出现了重叠隧道。这种形式布局的隧道在第1孔隧道完成之后,引起了地层内初始应力的变化,而且由于地层中已有一个相邻的己衬砌隧道,地层的刚度条件不再与单孔隧道的垂直轴对称,第2孔隧道的修建又要对已建的第1孔隧道发生影响。应用ANSYS程序对深圳地铁1期工程中的3种典型的重叠断面的计算表明:重叠隧道地表和拱顶下沉及两隧道间土体的稳定难于控制,上面第1孔隧道易发生结构整体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重叠隧道 地表下沉 拱顶下沉 支护
下载PDF
盾构法隧道地面沉降槽宽度系数取值的研究 被引量:74
8
作者 魏纲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4-79,109,共7页
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槽宽度系数i值与隧道半径R、隧道轴线埋深h及土质条件(土的内摩擦角φ)有关。对13例22个实测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i值与[R+htan〔45°-φ/2〕]值间呈线性关系,i/[R+htan〔45°-φ/2〕]值中共有20个... 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槽宽度系数i值与隧道半径R、隧道轴线埋深h及土质条件(土的内摩擦角φ)有关。对13例22个实测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i值与[R+htan〔45°-φ/2〕]值间呈线性关系,i/[R+htan〔45°-φ/2〕]值中共有20个数据在[0.45,0.50],只有2个数据(分别为0.43和0.51)在该范围外;i与h基本呈线性关系,但离散性较大,对于黏性土,k=i/h的范围为[0.37,0.66];i/R与h/(2R)间的关系采用指数函数拟合效果比常用的幂函数要好,但参数取值范围较大。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新的i值计算公式,该公式适用于黏性土,考虑了R、h、φ,同时参数取值范围较小,避免经验性参数取值范围较大可能带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面沉降 PECK公式 沉降槽宽度系数
原文传递
考虑顶管施工过程的地面沉降控制数值分析 被引量:75
9
作者 喻军 龚晓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605-2610,共6页
顶管施工扰动周围土体,从而引起地面沉降或建筑物的损坏,尤其在高水位软土地层中。为了减小曲线顶管施工对邻近土体的扰动和建筑物的影响,以地面沉降为控制目标,进行施工参数优化,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调整顶管的... 顶管施工扰动周围土体,从而引起地面沉降或建筑物的损坏,尤其在高水位软土地层中。为了减小曲线顶管施工对邻近土体的扰动和建筑物的影响,以地面沉降为控制目标,进行施工参数优化,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调整顶管的摩阻力、机头压力、土体抗力,模拟得到地表沉降的大小。研究发现,当摩阻力为10 kPa,机头压力为0.18 MPa,土体抗力为15 kPa时,地面沉降值最小,能够满足周围环境和施工安全的要求,结论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地面沉降 顶管施工 施工参数 优化分析
原文传递
软土深基坑开挖地表沉降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64
10
作者 聂宗泉 张尚根 孟少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18-1223,共6页
在已有研究成果和对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就柔性支护软土深基坑坑周地表位移场的大小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根据上海地区深基坑施工实践,给出了软土深基坑柔性围护墙后偏态分布的地表竖向位移表达式,并通过对若干基坑... 在已有研究成果和对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就柔性支护软土深基坑坑周地表位移场的大小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根据上海地区深基坑施工实践,给出了软土深基坑柔性围护墙后偏态分布的地表竖向位移表达式,并通过对若干基坑工程实例分析,证明提出的墙后偏态分布地表沉降表达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偏态分布 地表沉降 评估方法
下载PDF
基坑开挖地表沉陷理论分析 被引量:45
11
作者 刘兴旺 益德清 +1 位作者 施祖元 吴世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1-55,共5页
首先对开挖引起的基坑周围地表沉陷机理进行了探讨,对文献[1]提出的地表沉陷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墙上界面侧摩阻力作用时,基坑地表沉陷分布的理论表达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SABE。据此进... 首先对开挖引起的基坑周围地表沉陷机理进行了探讨,对文献[1]提出的地表沉陷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墙上界面侧摩阻力作用时,基坑地表沉陷分布的理论表达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SABE。据此进行了大量计算,研究了基坑周围地表沉陷的性状。最后,对文献[2]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表明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较能反映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基基开挖 侧摩阻力
下载PDF
软土地区基坑对周边环境影响空间效应分析 被引量:62
12
作者 楼春晖 夏唐代 刘念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49-252,共4页
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为了进一步研究开挖引起周边地面及建构筑物变形的特性,结合对温州某大型深基坑工程的监测,从垂直于基坑围护墙以及平行于围护墙两个方向,对基坑外地面道路以及建筑物的沉降和裂缝情况进... 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为了进一步研究开挖引起周边地面及建构筑物变形的特性,结合对温州某大型深基坑工程的监测,从垂直于基坑围护墙以及平行于围护墙两个方向,对基坑外地面道路以及建筑物的沉降和裂缝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总结了开挖引起基坑外地表沉降的分布特性,分析发现:基坑边角对围护墙变形以及地表沉降具有明显限制作用;在垂直于基坑方向上,处在沉降主要影响区2H_e范围内,建筑物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沉降,最大角变量达到1/1300;平行基坑方向距离边角(0.4~1.2)H_e(最大开挖深度)范围观测到纵向裂缝,沉降变化率较大,可能破坏道路或建构筑物;此外,桩基础的建筑物总沉降以及差异沉降均明显小于条形基础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地表沉降 建筑物沉降 空间效应
下载PDF
地应力释放对盾构隧道围岩稳定性和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39
13
作者 丁春林 朱世友 周顺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633-1638,共6页
针对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三元里区间隧道,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地应力释放对盾构隧道围岩强度和变形以及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地应力释放值增加,隧道开挖面洞周拱顶、拱底、拱腰变形增大,围岩塑性区明显扩大... 针对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三元里区间隧道,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地应力释放对盾构隧道围岩强度和变形以及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地应力释放值增加,隧道开挖面洞周拱顶、拱底、拱腰变形增大,围岩塑性区明显扩大,由稳定状态向不稳定状态转化;地表沉降变形也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围岩 地表 稳定性 沉降
下载PDF
盾构穿越砂卵石地层地表沉降特征细宏观分析 被引量:60
14
作者 滕丽 张桓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41-1150,1160,共11页
以成都砂卵石地层中地铁1号线的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为研究背景,采用室内试验、PFC2D二维颗粒流程序和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盾构穿越砂卵石地层地表沉降特征进行了细宏观数值模拟,揭示了土压盾构穿越砂卵石地层的失稳机制和沉降规律,... 以成都砂卵石地层中地铁1号线的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为研究背景,采用室内试验、PFC2D二维颗粒流程序和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盾构穿越砂卵石地层地表沉降特征进行了细宏观数值模拟,揭示了土压盾构穿越砂卵石地层的失稳机制和沉降规律,并结合实际施工参数和实测地表沉降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得了土压盾构在砂卵石地层中掘进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槽和纵向沉降槽曲线,分析了不同大小的开挖面土仓压力和盾尾注浆压力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给出了砂卵石地层开挖面土仓压力的建议值和盾尾注浆压力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细宏观分析表明,与注浆压力相比较,土仓压力对地表最大沉降曲线的形状影响较小;但必须关注土仓压力的变化,在砂卵石地层中由于土拱效应对开挖面稳定性影响较大,甚至发生突然坍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 盾构掘进 地表沉降 细宏观分析
下载PDF
浅埋大跨度隧道的合理施工工法 被引量:46
15
作者 丁建隆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81,共5页
采用平面弹塑性有限单元法研究浅埋大跨度隧道的合理施工工法。以实际施工中拟定的双侧壁导坑加拱部跳挖法为基础,采用开挖分步相同、开挖顺序不同的三种施工工法。工法一和工法二均先开挖左侧壁导坑,再开挖右侧壁导坑,工法一先开挖两边... 采用平面弹塑性有限单元法研究浅埋大跨度隧道的合理施工工法。以实际施工中拟定的双侧壁导坑加拱部跳挖法为基础,采用开挖分步相同、开挖顺序不同的三种施工工法。工法一和工法二均先开挖左侧壁导坑,再开挖右侧壁导坑,工法一先开挖两边,再开挖中间,工法二先开挖中间,再开挖两边;工法三的左、右两侧导坑同时开挖,拱部土体先开挖中间、再开挖两边。对三种施工工法产生的地面沉降、洞周塑性区及洞周变形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认为工法三最为不利,工法一是最优的。但考虑现有施工条件工法二为实际施工过程中拟采用的工法,该工法引起的地面沉降最大值可控制在30mm以内,满足沉降控制及对周围环境保护的要求。研究认为:若地面有建筑物需要保护,应先开挖邻近建筑物一侧的导坑,拱部也应先开挖邻近建筑物一侧的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隧道 施工工法 有限元 地面沉降 洞周变形
下载PDF
间歇通电下软黏土电渗固结性状试验分析 被引量:51
16
作者 龚晓南 焦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5-1730,共6页
在自制的电渗固结装置上,进行轴对称工况软黏土间歇通电和持续通电条件下的2组试验,对不同通电条件下土体电渗固结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间歇通电下土体表面沉降变化、抗剪强度变化及含水量变化比持续通电下的均匀;间歇通电下土... 在自制的电渗固结装置上,进行轴对称工况软黏土间歇通电和持续通电条件下的2组试验,对不同通电条件下土体电渗固结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间歇通电下土体表面沉降变化、抗剪强度变化及含水量变化比持续通电下的均匀;间歇通电下土体有效电势高于持续通电下的土体有效电势,电能利用率较高;间歇通电下电极的腐蚀比持续通电下的电极腐蚀弱,表明间歇通电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电渗通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 表面沉降 抗剪强度 有效电势
下载PDF
盾构施工中土体损失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 被引量:50
17
作者 魏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75-2379,共5页
土质软硬决定了隧道周围土体的移动方向,移动焦点在隧道中心点与隧道底部位置之间变动。采用两圆相切的土体损失模型,通过引入移动焦点的坐标参数,建立了统一的土体移动模型,该模型能将Park模型与Loganathan模型包括在内。假定土体不排... 土质软硬决定了隧道周围土体的移动方向,移动焦点在隧道中心点与隧道底部位置之间变动。采用两圆相切的土体损失模型,通过引入移动焦点的坐标参数,建立了统一的土体移动模型,该模型能将Park模型与Loganathan模型包括在内。假定土体不排水,利用源汇法推导了由土体损失引起的地面沉降通用计算公式,该方法适用于施工阶段。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非常吻合,适用于各种土质条件。Loganathan公式只适用于土质较差的情况,当土质较好时计算得到的地面沉降量要比实测值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土体移动模型 土体损失 地面沉降
下载PDF
过江隧道深基坑中SMW工法加钢支撑围护结构现场监测分析 被引量:48
18
作者 张忠苗 赵玉勃 +1 位作者 吴世明 王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70-1278,共9页
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是"钱江第一隧",其江北岸基坑是典型的粉性土基坑,最大开挖深度16m,主要采用SMW工法(劲性水泥土搅拌连续墙)加钢支撑的围护结构体系,围护桩最长达27m。基坑开挖过程监测数据表明:围护桩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开... 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是"钱江第一隧",其江北岸基坑是典型的粉性土基坑,最大开挖深度16m,主要采用SMW工法(劲性水泥土搅拌连续墙)加钢支撑的围护结构体系,围护桩最长达27m。基坑开挖过程监测数据表明:围护桩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开挖深度及时间密切相关,支撑的架设及内部结构能很好限制桩体变形;气温、降雨等外界条件的变化对支撑轴力的影响较大,临近基坑支撑的拆除也会产生重大影响;钢支撑轴力均未达到设计值,应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基坑降水及由此引发的渗流会改变土体有效应力,是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同时相邻基坑的施工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能很好反应围护桩的止水效果,可作为判断基坑是否出现漏水的指标。对于粉性土基坑,有效控制基坑周围水的变化,对保持基坑安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过江隧道 深基坑 SMW工法 水平位移 支撑轴力 地表沉降 地下水位
下载PDF
盾构法隧道统一土体移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2
19
作者 魏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4-559,共6页
首次提出土质软硬决定了盾构隧道周围土体的移动方向,移动焦点在隧道中心点与隧道底部位置之间变动。采用两圆相切的土体损失模型,通过引入移动焦点的坐标参数,建立了统一的土体移动模型,该模型能将Park模型与Loganathan模型包括在内。... 首次提出土质软硬决定了盾构隧道周围土体的移动方向,移动焦点在隧道中心点与隧道底部位置之间变动。采用两圆相切的土体损失模型,通过引入移动焦点的坐标参数,建立了统一的土体移动模型,该模型能将Park模型与Loganathan模型包括在内。假定土体不排水,利用源汇法推导了由土体损失引起的盾构隧道轴线上方地面最大沉降量Smax的通用计算公式和上、下限解。理论分析表明:无论土质如何变化,土体损失引起的Smax值总在上、下限解范围内。理论解与27例工程实测值和Peck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1例实测值在上、下限解范围内,6例实测值超出该范围,但与上、下限解非常接近,超出量小于10%;Peck公式计算得到的Smax值也都在上、下限解范围内,仅有1例略微偏大,从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方法也适用于顶管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土体移动模型 土体损失 地面沉降
下载PDF
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和邻近柔性接头管道变形研究 被引量:44
20
作者 王霆 罗富荣 +1 位作者 刘维宁 李兴高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61,共7页
在城市复杂建设环境下,地铁车站施工对地层和邻近管道的影响问题备受关注。依托北京地铁10号线黄庄站工程,基于地表和管道沉降的实测数据,建立"车站结构-地层-管道"三维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车站洞桩法施工对地层和管道的影响... 在城市复杂建设环境下,地铁车站施工对地层和邻近管道的影响问题备受关注。依托北京地铁10号线黄庄站工程,基于地表和管道沉降的实测数据,建立"车站结构-地层-管道"三维耦合有限元模型,研究车站洞桩法施工对地层和管道的影响。采用主从接触面有限滑移方法模拟管道与土体相互作用,并利用两节点连接单元约束模型模拟柔性接头管道的接头变形,获得车站洞桩法施工对地表沉降和邻近柔性接头管道沉降、变形、应变、接头转角和脱开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导洞开挖支护"和"中跨扣拱及拱部土体开挖支护"两个施工阶段是车站洞桩法施工中引起地表沉降的重要工序;管道变形与其相对于隧道的位置关系密切,管道正下方土体开挖过程对管道的影响最为显著;柔性接头管道的变形主要由管道接头承担,可采用接头转角和脱开作为管道变形的控制指标;管道接头转角的变化经历初始变化、凸曲率、凹曲率和稳定等四个阶段,而管道接头脱开经历初始变化、快速增长和稳定等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桩法 地铁车站 地表沉降 地下管道 柔性接头 施工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