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the support-surrounding rock system in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with large mining height face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7
1
作者 Yuan Yong Tu Shihao +1 位作者 Zhang Xiaogang Li B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6期879-884,共6页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with large mining height(FMMLMH)is widely used in thick coal seam mining face for its higher recovery ratio,especially where the thickness is less than 7.0 m.However,because of the great mining...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with large mining height(FMMLMH)is widely used in thick coal seam mining face for its higher recovery ratio,especially where the thickness is less than 7.0 m.However,because of the great mining height and intense rock pressure,the coal wall rib spalling,roof falling and the instability of support occur more likely in FMMLMH working face,and the above three types of disaster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with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In order to g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two of coal wall,roof,floor and support,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the three types of disasters,we established the system dynamics(SD)model of the support-surrounding rock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coal wall-roof-floor-support"(CW-R-F-S)in a FMMLMH working face based on the condition of No.15104 working face in Sijiazhuang coal mine.With the software of Vensim,we also simulated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between each two factors of roof,floor,coal wall and the suppor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D model of"CW-R-F-S"system can reveal the complicated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clearly between the support and surrounding rock in the FMMLMH working face.By increasing the advancing speed of working face,the support resistance or the length of support guard,or by decreasing the tipto-face distance,the stability of"CW-R-F-S"system will be higher and the happening probability of the disasters such as coal wall rib spalling,roof falling or the instability of support will be lower.These research findings have been testified in field application in No.15104 working face,which can provide a new approach for researching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of support and surrounding r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MLMH support-surrounding rock system SD model Disaster control Simul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Stability analysis of longwall top-coal caving face in extra-thick coal seams based on an innovative numerical hydraulic support model 被引量:1
2
作者 Jun Guo Wenbo Huang +7 位作者 Guorui Feng Jinwen Bai Lirong Li Zi Wang Luyang Yu Xiaoze Wen Jie Zhang Wenming F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91-505,共15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ort and surrounding roc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trol of surrounding rock in mining process.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exist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 construct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ort and surrounding roc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trol of surrounding rock in mining process.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exist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 construct virtual elements and stress servo control to approximately replace the hydraulic support problem,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new numerical model of hydraulic support with the same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as the actual hydraulic support by integrat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Rhino,Griddle and FLAC3D,which can realize the simulation of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Based on this model,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supporting strength of hydraulic support on surrounding rock stress regulation and coal stability in front of the top coal caving face in extra thick coal seam were researched.Firstly,under different support intensity,the abutment pressure of the bearing coal and the coal in front of it presents the “three-stage”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The influence range of support intensity is 15%–30%.Secondly,1.5 MPa is the upper limit of impact that the support strength can have on the front coal failure area.Thirdly,within a displacement range of 2.76 m from the coal wall,a support strength of1.5 MPa provides optimal control of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co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ly thick coal seam Fully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support strength support-surrounding rock interaction
下载PDF
隧道仰拱的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93
3
作者 王明年 翁汉民 李志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6-53,共8页
本文通过大比例尺模型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隧道仰拱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隧道仰拱对提高隧道结构的承载力,抑制围岩内塑性区的扩展,约束隧道洞周位移的发展,提高衬砌结构的安全度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隧道 仰拱 承载力 衬砌 围岩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时支架-围岩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89
4
作者 谢生荣 李世俊 +5 位作者 魏臻 孙运江 张广超 宋宝华 何富连 田春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2-508,共7页
通过分析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时支架-围岩稳定性控制的技术难点,提出在过空巷合理的时空节点上实施停采等压、强力锚杆索支护、注浆固结修复和支架支撑力保障的综合控制技术,并阐述了相应的控制机理。建立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时基本顶破断... 通过分析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时支架-围岩稳定性控制的技术难点,提出在过空巷合理的时空节点上实施停采等压、强力锚杆索支护、注浆固结修复和支架支撑力保障的综合控制技术,并阐述了相应的控制机理。建立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时基本顶破断的结构模型,分析得出过空巷时长关键块条件下的支架临界工作阻力;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时采动影响下围岩应力分布、变形与破坏特征,确定综合控制技术实施的时空节点与相关参数,进而结合现场地质生产条件与矿压规律确定相应技术方案,并进行现场应用。现场实践表明,采用综合控制技术后,未发生大范围冒顶、支架压架等恶性支架-围岩事故,解决了9102综放工作面过空巷的相关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空巷 支架-围岩控制 跨巷长关键块 主动卸压
下载PDF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采综放适应性评价和技术原理 被引量:81
5
作者 王国法 庞义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42,共10页
针对厚煤层综采(放)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大采高综采(放)开采面临的3个科学问题,建立了基于技术经济分析的厚煤层开采方法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基于液压支架与围岩的强度耦合、刚度耦合、稳定性耦合原理,建立了液... 针对厚煤层综采(放)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大采高综采(放)开采面临的3个科学问题,建立了基于技术经济分析的厚煤层开采方法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基于液压支架与围岩的强度耦合、刚度耦合、稳定性耦合原理,建立了液压支架与围岩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及煤壁片帮的"拉裂-滑移"力学模型,提出了大采高综采(放)液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确定的"双因素"控制法。基于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与煤壁稳定性控制的矛盾,提出了增大液压支架的初撑力及优化液压支架架型结构等方法缓解2者之间的矛盾。通过开发厚煤层大采高综采(放)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了厚煤层的安全、高效、高采出率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开采方法 评价模型 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关系 工作阻力 煤壁片帮
下载PDF
综放采场支架-围岩关系的新概念 被引量:57
6
作者 吴健 张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0-355,共6页
实践表明 ,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并没有如人们所预计的那样会明显增加 ,反而表现为周期来压不明显 ,或是来压周期缩短 ,来压强度降低 ;液压支架的实际支撑力不增加或有所降低 ;架前端面冒顶现象增加等 .从这些现象出发 ,对综放工作面支... 实践表明 ,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并没有如人们所预计的那样会明显增加 ,反而表现为周期来压不明显 ,或是来压周期缩短 ,来压强度降低 ;液压支架的实际支撑力不增加或有所降低 ;架前端面冒顶现象增加等 .从这些现象出发 ,对综放工作面支架 -围岩关系的特征、支架如何适应综放开采岩层控制的要求等问题进行论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放顶煤 支架-围岩关系 膨胀率 支承压力 矿压显现 液压支架 周期来压
下载PDF
采场支架-围岩关系新研究 被引量:57
7
作者 曹胜根 钱鸣高 +1 位作者 刘长友 缪协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5-579,共5页
以砌体梁结构的“S-R”稳定理论为指导,运用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计算等方法,对采场直接顶岩体的受力边界条件、位移场分布特征、p-Δl关系曲线等进行了研究.视直接顶为可变形体,得到传统的p-Δl双曲线关系并不适用于厚度为... 以砌体梁结构的“S-R”稳定理论为指导,运用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计算等方法,对采场直接顶岩体的受力边界条件、位移场分布特征、p-Δl关系曲线等进行了研究.视直接顶为可变形体,得到传统的p-Δl双曲线关系并不适用于厚度为6倍采高时的直接顶.本文的研究结果是对传统支架围岩关系的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梁 稳定性 支架-围岩关系 采场 工作面支护
下载PDF
围岩-支护作用机制评述及其流变变形机制概念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56
8
作者 侯公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3618-3629,共12页
岩石地下工程支护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围岩-支护相互作用机制。首先,分析卡斯特纳方程和围岩-支护作用机制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包括:(1)模型对支护反力的产生及其支护时机、加载路径等力学处理不具有工程实际意义。(2)由卡氏方程和弹塑性公... 岩石地下工程支护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围岩-支护相互作用机制。首先,分析卡斯特纳方程和围岩-支护作用机制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包括:(1)模型对支护反力的产生及其支护时机、加载路径等力学处理不具有工程实际意义。(2)由卡氏方程和弹塑性公式推导的围岩特性曲线在工程实际中不存在,因此也不存在与支护结构的支护特性曲线相交的可能性。(3)将围岩特性曲线和支护特性曲线相交求解围岩-支护相互作用的平衡点存在概念及逻辑上的错误。然后,建立基于流变变形的围岩-支护相互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最后,应用流变机制概念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计算,推演围岩与支护的相互作用过程,从理论上证实混凝土结构在一定条件下支护软岩巷道是可以的。提出的流变机制概念模型,既可以对围岩-支护相互作用给出定性解释,也可以应用于岩石地下工程的设计,理论基础可靠,能够应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围岩-支护作用机制 弹塑性变形 流变变形:围岩特性曲线 支护特性曲线
下载PDF
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及其协同作用 被引量:49
9
作者 张顶立 孙振宇 侯艳娟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7-593,共17页
隧道支护结构体系是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关键,也是隧道设计的基本任务,而对支护结构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的系统认识则是定量化设计的基础.本文从隧道围岩结构性和支护作用的本质特征出发,提出隧道支护具有"调动"和"协助&... 隧道支护结构体系是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关键,也是隧道设计的基本任务,而对支护结构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的系统认识则是定量化设计的基础.本文从隧道围岩结构性和支护作用的本质特征出发,提出隧道支护具有"调动"和"协助"围岩承载的基本作用,明确了二者的功能分配原则和实现方式,即分别通过超前支护的保障作用、初期支护的核心作用和二次衬砌的安全储备作用共同完成;针对围岩的正面挤出、前倾式冒落和后倾式冒落等三种超前破坏模式,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超前支护方式和支护效果评价方法;提出初期支护作为隧道围岩附加载荷的主要承担者,包括锚固体系与拱架及喷射混凝土结构,分别通过"调动"和"协助"围岩实现其承载功能,且同时具有"支"与"护"的作用;阐明了二次衬砌结构作为安全储备功能的内涵,建立了二次衬砌结构的载荷分担比率与刚度匹配性、支护时机的关系,并据此给出了二次衬砌结构参数和施作时机的建议值;建立了以围岩变形量S最小和协同度ξ最优为目标,基于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与围岩相互作用三阶段的协同支护优化模型,明确了支护结构体系与围岩、不同支护结构之间以及支护结构要素之间三个层次的协同关系,并提出了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协同优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支护结构体系 “支护-围岩”动态作用 协同作用 支护结构设计
下载PDF
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失稳机理与控制 被引量:47
10
作者 杨科 池小楼 刘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21-1828,共8页
针对大倾角旋转俯伪斜大采高综采面液压支架稳定性控制特点,结合潘二矿12124综采工作面地质与工程条件,开展了破碎顶板和软煤条件液压支架与刮板输送机稳定性控制机理与方法研究。基于现场观测数据分析,构建了大倾角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 针对大倾角旋转俯伪斜大采高综采面液压支架稳定性控制特点,结合潘二矿12124综采工作面地质与工程条件,开展了破碎顶板和软煤条件液压支架与刮板输送机稳定性控制机理与方法研究。基于现场观测数据分析,构建了大倾角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倾倒与下滑两种失稳模式,对比分析了支架受力特征,揭示了支架失稳与煤层倾角、支架顶梁和直接顶的摩擦因数之间的关系。推导了液压支架带压移架的"带压临界值",提出了铺金属网带压擦顶追机移架方法。综合分析设计了旋采段回采调斜比例为1∶3,并确定了俯伪斜回采段输送机下滑量不应大于304 mm,并通过设置了防倒、防滑千斤顶的"三机"联合防倒滑措施,有效控制"三机"稳定性及片帮、冒顶,实现了大倾角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采煤方法 支架-围岩关系 矿压控制 安全高效开采
下载PDF
大采高液压支架结构优化设计及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41
11
作者 庞义辉 王国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18-2527,共10页
针对大采高工作面动载矿压显现、煤壁易片帮等问题,基于红柳林煤矿7.0 m大采高开采实践,建立了大采高工作面顶板岩层断裂的"悬臂梁+砌体梁"结构模型及支架与围岩的简化动力学模型,确定了7.0 m大采高液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对... 针对大采高工作面动载矿压显现、煤壁易片帮等问题,基于红柳林煤矿7.0 m大采高开采实践,建立了大采高工作面顶板岩层断裂的"悬臂梁+砌体梁"结构模型及支架与围岩的简化动力学模型,确定了7.0 m大采高液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对比分析了大采高液压支架架型、护帮结构对围岩的适应性,进行了大采高液压支架结构优化设计及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将大采高工作面"砌体梁"结构上方岩层作为动力学模型的边界条件,以支架立柱的抗冲击特性要求为理论判据,通过动力学仿真计算可得大采高支架的合理工作阻力。两柱掩护式大采高支架较四柱支撑掩护式支架具有支护强度大、四连杆稳定机构受力状态好、质量轻等优点;护帮板与伸缩梁分体结构的护帮力、合力作用位置及可靠性均优于护帮板与伸缩梁连体结构;设计采用抗冲击双伸缩立柱、高压升柱系统等,提高了大采高液压支架对围岩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工作面 支架与围岩动力学模型 支架架型 护帮结构 支架结构优化设计
下载PDF
厚土层薄基岩浅埋煤层“支架-围岩”关系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侯忠杰 吴文湘 肖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依据陕西南梁煤矿首个综采面煤层赋存特征及覆岩力学参数,对厚土层覆盖层下薄基岩浅埋煤层开采进行了大比例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分析了额定工作阻力6000 kN支架的运行特性,揭示了厚土层浅埋煤层开采上覆岩层的破坏规律及“支架-围岩... 依据陕西南梁煤矿首个综采面煤层赋存特征及覆岩力学参数,对厚土层覆盖层下薄基岩浅埋煤层开采进行了大比例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分析了额定工作阻力6000 kN支架的运行特性,揭示了厚土层浅埋煤层开采上覆岩层的破坏规律及“支架-围岩”关系,研究认为厚土基浅埋煤层裂隙带高度比一般赋存条件下的煤层大,在实验支架初撑力频率分布与生产实际相似的情况下,实验得出的支架额定工作阻力比按一般赋存条件计算公式得出的支架阻力大许多,说明一般计算公式不适宜用于厚土层浅埋煤层.实验首次采用了力学特征与原型相似的恒阻模拟支架控制系统,研究为南梁煤矿综采面支架选型及开采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图5,表3,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土层 浅埋煤层 相似材料模拟 “支架-围岩”关系 恒阻模拟支架
原文传递
布尔台煤矿厚煤层大采高液压支架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金虎 王国法 +2 位作者 侯刚 李占平 佟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5-98,103,共5页
为得到神东矿区北部中等埋深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液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及分析支架适应性,对布尔台煤矿42102-1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及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进行观测,计算得到该工作面顶板结构及运动特征参数,提出了考虑... 为得到神东矿区北部中等埋深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液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及分析支架适应性,对布尔台煤矿42102-1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及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进行观测,计算得到该工作面顶板结构及运动特征参数,提出了考虑支架实际使用效果的"三因素法",即从"支"、"护"、"采"三方面评价支架适应性,应用岩石自重经验估算法、实测支架循环末工作阻力加1倍均方差和传递岩梁理论这3种方法,计算得出该工作面的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均为16 000 kN,应用结果表明:现有ZY10800/28/63支架工作阻力过小不能适应该矿中等埋深大采高的开采条件,须重新选择合理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大采高液压支架 顶板结构 支架-围岩关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千米深井厚煤层综放面支架围岩关系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姜福兴 尹永明 +1 位作者 朱权洁 温经林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基于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并结合岩石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得到滕东生建煤矿3107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覆岩运动规律,对千米深井厚煤层开采条件下小采宽综放工作面支架围岩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震事件在低位岩层高密度分布,在高位岩层... 基于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并结合岩石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得到滕东生建煤矿3107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覆岩运动规律,对千米深井厚煤层开采条件下小采宽综放工作面支架围岩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震事件在低位岩层高密度分布,在高位岩层低密度分布;微震事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周期性分布规律与顶板岩层的周期运动过程相一致,高位岩层的断裂强迫低位岩层断裂;工作面支架围岩关系随着基本顶的周期性断裂运动存在2种情况:1)基本顶非周期来压期间,支架压力来源于厚度4.4 m的顶煤、厚度20 m的下位直接顶和部分厚度15 m的上位直接顶共同产生的静压;2)基本顶周期来压期间,支架压力来源于基本顶断裂产生的动压以及顶煤和直接顶产生的静压。动压对支架产生冲击载荷,这是工作面支架被压死的主要原因,通过提前减小顶煤放出率、减小支架控顶距等措施,可减弱动压对支架的冲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千米深井 综放工作面 微震监测 支架围岩关系
原文传递
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集成配套设计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国法 庞义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9,共6页
基于液压支架与围岩的耦合作用原理,分析了综采工作面围岩与液压支架的"能量积聚-耗散-释放-传递-响应"过程,通过对液压支架的内生能量与外生能量进行统一换算,可以得出基于能量原理的综采支架工作阻力计算方法。系统阐述了... 基于液压支架与围岩的耦合作用原理,分析了综采工作面围岩与液压支架的"能量积聚-耗散-释放-传递-响应"过程,通过对液压支架的内生能量与外生能量进行统一换算,可以得出基于能量原理的综采支架工作阻力计算方法。系统阐述了不同薄煤层开采方法的适用条件及薄煤层自动化集成配套关键技术与装备,分析了中厚煤层年产千万吨综采装备配套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了厚煤层超大采高工作面综采装备关键技术及集成配套设计,论述了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技术的适用条件,分析了不同综放液压支架架型及配套方法,提出了大型矿区综采装备系列型谱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成套技术 装备配套 支架与围岩耦合关系 自动化开采 智能化开采
下载PDF
巷道围岩控制的波动性平衡理论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杨双锁 钱鸣高 +1 位作者 康立勋 贾喜荣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39-343,共5页
运用岩石力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巷道围岩的变形、强度特征以及支护力作用下围岩各变形区的应力分布特征 ,首次提出了涵盖巷道围岩 -支护相互作用全过程的波动性平衡理论 。
关键词 巷道 支护-围岩相互作用 波动性平衡理论
下载PDF
大倾角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参数设计及其与围岩关系 被引量:21
17
作者 石建军 师皓宇 +1 位作者 包寿胜 刘宏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313-318,共6页
基于云南观音山煤矿已有的煤层地质条件,确定了合理的支架高度、支护强度及合理的额定工作阻力。在顶板分类原则基础上选定支架为ZQY4400/17/36型大倾角掩护式液压支架。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建立了大倾角软顶底板煤层数值模型,模拟... 基于云南观音山煤矿已有的煤层地质条件,确定了合理的支架高度、支护强度及合理的额定工作阻力。在顶板分类原则基础上选定支架为ZQY4400/17/36型大倾角掩护式液压支架。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建立了大倾角软顶底板煤层数值模型,模拟研究了所选支架在工作面的支撑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工作面回采时煤壁内应力分布,顶板下沉及底板鼓起情况。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支架与围岩关系的力学模型,模拟研究了支架所受载荷情况,对支架与围岩的力学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选择的ZQY4400/17/36型大倾角掩护式液压支架使用时,顶板下沉量和底板鼓起量能满足安全开采要求,支架以前梁变形为主,支架顶梁变形较小,支架底板尖端比压满足支护要求,支架整体选择适合实际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参数设计 大倾角 支架与围岩关系 适应性
下载PDF
综采采场顶板结构模型及“支架-围岩”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吴士良 刘思利 +3 位作者 佟金婉 王建行 史晨昊 赵吉玉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44-51,共8页
以综采采场上覆岩层运动规律为核心,运用"传递岩梁"理论对采场顶板运动参数进行预计算,建立了采场顶板结构模型,详细分析了支架在"给定变形"和"限定变形"两种工作状态下支护强度和活柱缩量的计算确定方... 以综采采场上覆岩层运动规律为核心,运用"传递岩梁"理论对采场顶板运动参数进行预计算,建立了采场顶板结构模型,详细分析了支架在"给定变形"和"限定变形"两种工作状态下支护强度和活柱缩量的计算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直接顶由多分层组成时,具有不同运动组合特性的各分层垮落步距不同。将对采场矿压显现有明显影响的基本顶岩梁分为"单一岩梁"和"双岩梁"结构。采场顶板控制设计中对直接顶采用"给定载荷"的工作方式,根据不同的控顶要求对基本顶采用"给定变形"或"限定变形"的工作方式。在基本顶"双岩梁"结构下,既要防止下位岩梁运动时的切顶、活柱缩量超限等威胁,又要防止上位岩梁来压时对采场的动压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采场 传递岩梁 顶板结构模型 支架-围岩关系
下载PDF
8.8 m超大采高工作面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 被引量:21
19
作者 徐刚 张震 +3 位作者 杨俊哲 刘前进 范志忠 李正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62-1472,共11页
8.8 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一次开采高度及开采强度大,采场围岩控制困难。采用立柱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对工作面回采期间支架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进行了全程系统监测,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支架工作阻力循环曲线、顶板下沉量及割煤... 8.8 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一次开采高度及开采强度大,采场围岩控制困难。采用立柱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对工作面回采期间支架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进行了全程系统监测,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支架工作阻力循环曲线、顶板下沉量及割煤循环内下沉曲线进行了分析,对支架工作阻力、初撑力、支架刚度与顶板下沉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大采高工作面开采具有来压区域性明显、来压急增阻、非来压恒阻、大小周期来压的宏观特征;工作面顶板下沉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空间上呈现工作面“两端小-中部大”的特征,时间上呈现来压期间大、非来压期间小的特点;工作面支架ΔF-T和顶板下沉ΔS-T均化循环曲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来压期间2者均呈对数-大斜率线性复合增长,非来压期间呈现近常数或小斜率线性增长;顶板下沉与支架工作阻力呈线性对应关系,随支架工作阻力的增加而增大,安全阀开启后,顶板下沉速度明显增大,最大下沉速度为安全阀开启前的4.3倍,安全阀长时开启时顶板下沉速度由急增逐渐过渡至缓增状态,ZY26000/40/88液压支架在来压期间一定时间内可以将顶板下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并不能阻止其继续下沉;初撑力及支架刚度大小对顶板控制影响较为明显,随着初撑力的不断增大,顶板下沉及下沉速度显著降低并趋于稳定,临界点为15 MN,顶板下沉与支架刚度呈现类双曲线关系,支架刚度达到14 MPa/m以上时,支架刚度对顶板下沉的抑制作用减弱,顶板下沉趋于平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8 m超大采高综采 支架工作阻力 顶板下沉量 均化循环曲线 支架与围岩作用关系
下载PDF
采场支架刚度实验室测试及与顶板下沉量的关系 被引量:20
20
作者 徐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85-1490,共6页
针对目前采场支架刚度的实测数据较为匮乏的研究现状,利用ZTN-1液压支架试验台对4种型号支架的线刚度及刚度进行实测分析,并基于实测结果采用弹性基础板力学理论对支架刚度与顶板下沉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支架在增阻过程中... 针对目前采场支架刚度的实测数据较为匮乏的研究现状,利用ZTN-1液压支架试验台对4种型号支架的线刚度及刚度进行实测分析,并基于实测结果采用弹性基础板力学理论对支架刚度与顶板下沉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支架在增阻过程中是可压缩的,4个支架平均线刚度为138~538 k N/mm,平均刚度为20.3~68.5 MPa/m,以此推断,目前支架线刚度范围为100~600 k N/m,刚度范围为10~80 MPa/m;支架工作阻力越大,支架刚度越大,相同工作阻力的四柱式支架刚度大于两柱式支架;每个加载循环内支架刚度是惟一的,与支架所处的工作阻力区间关系不大;支架刚度越大,对顶板下沉量抑制作用越明显;当支架刚度达到某一临界值,顶板下沉量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刚度 线刚度 顶板下沉量 支架与围岩 切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