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8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基坑复合土钉墙支护FLAC-3D模拟及大型现场原位测试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吴忠诚 汤连生 +2 位作者 廖志强 刘晓纲 颜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1460-1465,共6页
应用FLAC-3D建立了深基坑复合土钉墙支护模拟模型。该模型可对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结构进行开挖支护施工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分析。然后,通过大型深基坑复合土钉墙支护工程现场原位的测试,得到了深基坑水平位移、竖直位移、土钉与锚... 应用FLAC-3D建立了深基坑复合土钉墙支护模拟模型。该模型可对预应力锚索复合土钉支护结构进行开挖支护施工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分析。然后,通过大型深基坑复合土钉墙支护工程现场原位的测试,得到了深基坑水平位移、竖直位移、土钉与锚索的内力、土体应力应变等现场原位测试数据,进行了模拟模型与现场原位测试数据的拟合及对比分析,说明建立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模型能够反映复合土钉支护的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特征。这也为深基坑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并对深入了解复合土钉墙支护作用的机理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复合土钉墙 支护 FLAC-3D 现场测试
下载PDF
深基坑地连墙支护体系协调变形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陈保国 闫腾飞 +1 位作者 王程鹏 宗秋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89-3299,共11页
深基坑地连墙支护体系中局部应力集中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变形与设计值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差异造成施工风险。通过设计模型试验,采用可伸缩的内支撑体系来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了内支撑体系、地连墙和墙后土体之间的协调变形特性;得... 深基坑地连墙支护体系中局部应力集中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变形与设计值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差异造成施工风险。通过设计模型试验,采用可伸缩的内支撑体系来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了内支撑体系、地连墙和墙后土体之间的协调变形特性;得出了内支撑的轴力、墙后水平土压力、基坑周围地表位移、地连墙的最大变形量等随支撑体系调节方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地连墙支护体系协调变形智能调节方法。研究发现,相同的位移控制条件下,上部支撑伸缩引起的轴力变化量最大,底部支撑伸缩次之,4道支撑同时伸缩时影响最小;但是,支撑伸缩的位置越深,对地表竖向位移的影响范围越大,4道支撑同时伸缩对地表位移的影响范围和幅度大于单独伸缩某一道内支撑;支撑伸长可明显减小地连墙水平位移,但是会导致支撑轴力急剧增大。结果表明,实际工程中并非基坑水平位移控制越严格,支护体系就越安全,而是应合理控制内支撑伸缩长度,加强支撑轴力和位移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支护体系 协调变形 模型试验
下载PDF
空间相机1m口径反射镜组件结构设计 被引量:38
3
作者 徐宏 关英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88-1495,共8页
针对1m口径空间相机反射镜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反射镜柔性支撑结构。以材料选择、径厚比、支撑点数量和位置、轻量化结构形式等为设计变量,以自重作用下反射镜面形精度rms值为目标函数,优化设计了一种背部开口、三角形轻量化孔、... 针对1m口径空间相机反射镜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反射镜柔性支撑结构。以材料选择、径厚比、支撑点数量和位置、轻量化结构形式等为设计变量,以自重作用下反射镜面形精度rms值为目标函数,优化设计了一种背部开口、三角形轻量化孔、背部三点支撑的SiC空间反射镜结构,同时提出了一种反射镜柔性支撑结构。对反射镜在光轴水平状态下进行装调检测时影响反射镜面形精度的柔性支撑结构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找到了影响反射镜面形精度的结构参数。对反射镜组件动、静态特性和热特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光轴水平方向重力载荷作用下反射镜面形精度rms达到5.6nm,4℃均匀温升工况下反射镜面形rms为2.7nm,反射镜组件一阶固有频率为192Hz。最后,进行了反射镜组件的动力学测试试验,测得反射镜组件一阶固有频率为197Hz,最大响应应力为181MPa,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得到的结果显示该反射镜组件完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主反射镜 柔性支撑 有限元分析 动力学测试
下载PDF
长条形空间反射镜及其支撑结构设计 被引量:35
4
作者 李志来 徐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9-1047,共9页
提出了一种空间反射镜柔性支撑结构,以满足反射镜在重力和温变载荷下对较高面形精度的要求。根据光学设计指标要求确定了反射镜的结构形式,根据该结构形式设计了柔性支撑结构,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反射镜组件进行了分析和结构优化。... 提出了一种空间反射镜柔性支撑结构,以满足反射镜在重力和温变载荷下对较高面形精度的要求。根据光学设计指标要求确定了反射镜的结构形式,根据该结构形式设计了柔性支撑结构,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反射镜组件进行了分析和结构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反射镜组件的一阶固有频率达到179Hz,在X,Y,Z3轴方向,1 g重力作用下的镜面面形误差RMS值分别达到5.06,4.43,7.59nm;在3个方向1 g重力和4℃温升耦合作用下,镜面综合面形误差RMS值分别达到6.08,6.32,8.08nm。实验室静态检测结果表明,反射镜在4℃温变条件下能够保证像质,力学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经过力学与热真空环境试验后,反射镜面形变化不明显。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反射镜及其支撑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满足空间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反射镜 轻量化 柔性支撑 有限元分析 动力学测试
下载PDF
浅埋大断面大跨度连拱隧道支护体系现场监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周丁恒 曹力桥 +1 位作者 王晓形 房师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73-1581,共9页
浅埋大断面大跨度连拱隧道跨度大、埋深浅、围岩稳定性差,地质条件复杂,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需加强隧道施工监测,根据监测调整后续施工方法。对浅埋大断面大跨度连拱隧道支护体系的现场监测试验方案及不同开挖工序下隧道支护体系受力特... 浅埋大断面大跨度连拱隧道跨度大、埋深浅、围岩稳定性差,地质条件复杂,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需加强隧道施工监测,根据监测调整后续施工方法。对浅埋大断面大跨度连拱隧道支护体系的现场监测试验方案及不同开挖工序下隧道支护体系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左右洞上台阶开挖引起支护体系应力分布较大变化,是隧道支护主要监测控制点;②右洞上、下台阶开挖引起中墙内力较大变化,是中墙稳定主要监测控制点;③右洞上、下台阶开挖对支护应力的纵向影响范围约为隧道跨度的1/3和1/2;④对于浅埋大断面大跨度连拱隧道,应及早施作二衬,封闭成环,以改善结构受力。研究成果可为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大断面大跨度 连拱隧道 支护体系 现场监测试验
下载PDF
采动巷道支护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杨玉亮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2,共2页
动压巷道由于承受二次采动矿压,巷道矿压显现剧烈、变形严重,给巷道的维护带来了极大困难。文章针对阳泉矿区瓦斯尾巷,采用理论分析、正交试验及FLAC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二次动压巷道锚杆支护参数优化设计问题,得出最佳的支护参数,... 动压巷道由于承受二次采动矿压,巷道矿压显现剧烈、变形严重,给巷道的维护带来了极大困难。文章针对阳泉矿区瓦斯尾巷,采用理论分析、正交试验及FLAC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二次动压巷道锚杆支护参数优化设计问题,得出最佳的支护参数,以更好地维护动压巷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压巷道 锚杆支护、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支护参数优化的强震区软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周艺 何川 +1 位作者 汪波 邹育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7-1155,共9页
为探明强震区千枚岩地层中长大山岭隧道支护参数变化与衬砌结构变形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新奥法施工理念,结合强震区在建杜家山绢云千枚岩隧道现场试验段的实际施工过程,根据采取的三台阶施工方法,以试验段设置的5种支护方案为依托,对各... 为探明强震区千枚岩地层中长大山岭隧道支护参数变化与衬砌结构变形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新奥法施工理念,结合强震区在建杜家山绢云千枚岩隧道现场试验段的实际施工过程,根据采取的三台阶施工方法,以试验段设置的5种支护方案为依托,对各种情形下隧道变形及主体结构内力进行现场动态跟踪测试,探讨隧道施工过程中随各部开挖不同支护方案下拱顶沉降、周边收敛、地表沉降及结构内力的变化关系,分析初步认定支护强度及刚度大的F5方案更适用于震区千枚岩隧道施工。对5种方案的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弹塑性模拟,通过对开挖后隧道变形、支护受力与现场监测值的对比分析,对施工过程中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围岩稳定性做出评价。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综合分析表明,仅有两种(F4、F5)方案适用于隧道开挖,而F5方案的隧道变形及结构受力较其余4种方案更为合理,该方案的成功运用也验证了这一方案的合理、有效性。在该基础上总结提出的软岩隧道支护参数技术要领及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枚岩隧道 隧道变形 支护优化 现场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船舶纵向下水试验及支座反力的计算 被引量:24
8
作者 卢镇光 束长庚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3-58,共6页
本文给出了A、B两船纵向下水的试验结果及支座反力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当吻合,可在校核纵向下水船舶强度时用于确定载荷。
关键词 船舶下水 支座反力 试验 计算 船舶 纵向下水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回撤巷道支护技术优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兴华 原登亮 薛瑞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48,51,共4页
基于山西凌志达煤矿15101工作面原有回撤通道支护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巷道受力变形特征。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巷道支护强度满足安全回撤要求,但锚杆、锚索间排距过小,从而导致工作面回撤滞后,回撤周期过长。为解决该问题,分... 基于山西凌志达煤矿15101工作面原有回撤通道支护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巷道受力变形特征。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巷道支护强度满足安全回撤要求,但锚杆、锚索间排距过小,从而导致工作面回撤滞后,回撤周期过长。为解决该问题,分析了回撤巷道支护强度特征,提出了支护优化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选取最优方案用于回撤巷道支护,并进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支护安全回撤要求,减小了材料消耗,缩短了工作面回撤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撤通道 支护技术 数值模拟 综采工作面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基于有侧移半刚性连接框架理论的无支撑模板支架稳定承载力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陈志华 陆征然 +2 位作者 王小盾 刘红波 刘群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6-63,共8页
在考虑节点半刚性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有侧移三层柱的框架模型推导有侧移半刚性连接钢框架中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方程,并将这一方法引入无支撑扣件式模板支架稳定承载力计算中,将模板支架的整体稳定简化成立杆的稳定,进而得到无支撑扣件式模... 在考虑节点半刚性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有侧移三层柱的框架模型推导有侧移半刚性连接钢框架中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方程,并将这一方法引入无支撑扣件式模板支架稳定承载力计算中,将模板支架的整体稳定简化成立杆的稳定,进而得到无支撑扣件式模板支架的理论稳定承载力。利用ANSYS软件,考虑直角扣件的半刚性性质,建立了6组不同搭设情况下无支撑扣件式模板支架的有限元模型,对其稳定承载力及失稳情况进行分析。对照有限元模型的搭设情况,对模板支架进行试验研究,得到相应的稳定承载力,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基本吻合。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在其他搭设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模板支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随步距、立杆间距的减少而提高,而且理论计算结果更加偏于安全,进一步说明有侧移半刚性连接框架理论在无支撑扣件式模板支架稳定承载力计算中的可行性及适用性,并可以考虑将此理论应用到规范中,为今后对扣件式模板支架稳定承载力的进一步分析及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支架 直角扣件 半刚性连接 有侧移框架 模型试验 稳定承载力
原文传递
地铁深基坑钢支撑预加轴力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熊栋栋 杨钊 廖正根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49-1055,共7页
在钢支撑施工中面临着预加轴力大小难于控制、设计轴力与实际轴力偏差较大、固定端钢板易被轴力计挤压变形等棘手问题,本文运用钢支撑加力现场测试、钢支撑轴力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等手段,深入研究了钢支撑加力施... 在钢支撑施工中面临着预加轴力大小难于控制、设计轴力与实际轴力偏差较大、固定端钢板易被轴力计挤压变形等棘手问题,本文运用钢支撑加力现场测试、钢支撑轴力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等手段,深入研究了钢支撑加力施工及发挥支撑作用阶段的轴力变化规律,合理解释了钢支撑轴力设计值与实际值较大偏差的原因,得出了钢支撑有效锚固系数变化范围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钢支撑固定端合理的加固措施,并成功运用于现场钢支撑施工中,较好地指导了后续钢支撑施工,也为类似地铁车站基坑钢支撑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基坑 钢支撑 现场测试 预加轴力 监测 有限元
下载PDF
超大断面隧道开挖围岩荷载释放过程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赵勇 李术才 +1 位作者 赵岩 李利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3821-3830,共10页
以兰渝铁路两水隧道为工程背景,进行超大断面铁路隧道开挖支护的大比尺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对开挖过程中的围岩荷载释放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工程现场地质情况研制满足相似要求的新型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经室内试验验证,该相似材料与原岩... 以兰渝铁路两水隧道为工程背景,进行超大断面铁路隧道开挖支护的大比尺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对开挖过程中的围岩荷载释放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工程现场地质情况研制满足相似要求的新型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经室内试验验证,该相似材料与原岩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很好的相似性,满足试验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工况在模型试验不同区段采用不同的开挖支护工法,首先研究全断面及台阶法开挖情况下的围岩荷载释放过程,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揭示不同开挖工法隧道围岩荷载释放全过程的特点和差异。相同开挖工法下,同一断面上不同位置的荷载释放过程存在很大差异;同样,不同开挖工法条件下同一位置的围岩荷载释放过程也不尽相同。其次,掌子面前方围岩受开挖影响会在局部发生先行荷载集中,先行荷载集中程度与开挖工法和断面形式有很大关系,开挖面前方荷载集中程度过高会加剧掌子面围岩的挤出效应,不利于围岩的稳定。最后,通过有无支护开挖情况下围岩荷载释放过程的对比,说明施作支护能够有效缓解开挖过程中的掌子面先行荷载集中现象,减少荷载释放总量,优化隧道围岩荷载释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施工过程 荷载释放 开挖支护 相似材料 模型试验
下载PDF
社会支持与高考焦虑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24
13
作者 叶宝娟 郑清 +2 位作者 孙庆民 周全 丁丹东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7-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高考焦虑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以及考试焦虑量表对733名高三学生进行研究。结果:1社会支持与高考焦虑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与高考焦虑显著负相关;2心理韧性中介了社会支持与高考焦虑之间...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高考焦虑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以及考试焦虑量表对733名高三学生进行研究。结果:1社会支持与高考焦虑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与高考焦虑显著负相关;2心理韧性中介了社会支持与高考焦虑之间关系;3性别调节了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高考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结论:社会支持对高考焦虑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高考焦虑 心理韧性 性别
原文传递
深井煤巷卸压孔与锚网联合支护的模拟与实践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红岗 贺永年 +2 位作者 韩立军 国振 徐金海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8-263,共6页
为了解决深井高应力煤巷支护成本与支护效果之间的矛盾,提出并研究了卸压孔与锚网联合支护技术.结合一个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和分析了钻孔卸压的作用机理、巷道围岩动态损伤破坏发展以及围岩中应力场重新分布的过程.研究表明:合... 为了解决深井高应力煤巷支护成本与支护效果之间的矛盾,提出并研究了卸压孔与锚网联合支护技术.结合一个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和分析了钻孔卸压的作用机理、巷道围岩动态损伤破坏发展以及围岩中应力场重新分布的过程.研究表明:合理布置的卸压孔可以引起巷帮围岩发生结构性预裂破坏,从而使围岩内高应力向深部转移;卸压孔和锚网联合支护改善了围岩中的应力环境,改变了围岩破坏的时空次序,对控制围岩变形和破坏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将模拟结果用于指导具体的施工,不仅控制了围岩的变形,而且降低了材料消耗,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煤巷 卸压钻孔 联合支护 数值模拟 工业试验
下载PDF
1.5m口径空间相机主镜组件的结构设计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志来 徐宏 关英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35-1641,共7页
研究了1.5m口径空间相机反射镜组件的结构,设计了主镜组件结构系统。采用RB-SiC作为反射镜镜坯材料,分析并优化了反射镜支撑形式和镜体的结构参数,得到了重131.9kg,轻量化率达到81%的反射镜结构。在主镜基本构型确定的基础上,设计了主... 研究了1.5m口径空间相机反射镜组件的结构,设计了主镜组件结构系统。采用RB-SiC作为反射镜镜坯材料,分析并优化了反射镜支撑形式和镜体的结构参数,得到了重131.9kg,轻量化率达到81%的反射镜结构。在主镜基本构型确定的基础上,设计了主镜支撑结构,通过合理设计柔性卸载结构满足了主镜结构系统的力、热环境适应性和抗振性要求。最后,利用有限元法综合分析了主镜组件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主镜在1g重力作用下的面形精度RMS达到0.025λ(λ=632.8nm),(20±4)℃温变环境中主镜面形变化量在RMS 0.01λ范围内,主镜组件一阶固有频率为95.8Hz,有限元分析结果的误差为4%。得到的结果表明主镜组件的静态刚度、动态刚度及热环境适应性完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主镜 轻量化 支撑 振动测试
下载PDF
膨胀型软岩变形机理与特种控制技术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国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21,24,共5页
分析了膨胀性软岩的判别标准和影响膨胀变形的“物化与结构特征”、“环境湿度因素”和“工程应力”三要素,根据膨胀性软岩本构关系,提出了支护原理和特种控制技术。工业性试验的矿压监测结果表明,其支护原理和特种控制对策适应膨胀性... 分析了膨胀性软岩的判别标准和影响膨胀变形的“物化与结构特征”、“环境湿度因素”和“工程应力”三要素,根据膨胀性软岩本构关系,提出了支护原理和特种控制技术。工业性试验的矿压监测结果表明,其支护原理和特种控制对策适应膨胀性软岩工程条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软岩 本构关系 支护原理 对策 试验
下载PDF
大口径空间反射镜Cartwheel型柔性支撑设计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宗轩 陈雪 +4 位作者 张雷 金光 张元 贾学志 孔林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0-218,共9页
针对同轴三反式空间光学遥感器对大口径主反射镜组件的高刚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等特殊要求,提出一种基于Cartwheel型双轴柔铰的三点柔性支撑结构。首先利用无量纲方法研究了单个柔性支撑的柔度特性,然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反射镜组件... 针对同轴三反式空间光学遥感器对大口径主反射镜组件的高刚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等特殊要求,提出一种基于Cartwheel型双轴柔铰的三点柔性支撑结构。首先利用无量纲方法研究了单个柔性支撑的柔度特性,然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反射镜组件的静力学、动力学与热特性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支撑结构中柔性环节的几何尺寸参数,并进行了有限元数值仿真。最后,利用面形值为λ/40均方根(RMS)的非球面镜进行了反射镜组件面形检测实验并利用等效球面镜组件进行了动力学实验。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当柔性环节尺寸为:壁厚t=8mm,直梁高度h=4mm,直梁长度L=8mm时,在正交三向自重与15℃稳态温升作用下,反射镜面形精度RMS小于12nm;反射镜组件一阶固有频率实验值为296Hz,与仿真结果相差6%,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反射镜支撑 Cartwheel铰链 无量纲方法 有限元方法 动力学实验
原文传递
大采高工作面锚杆支护巷道局部冒顶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孙志勇 林健 +3 位作者 王子越 张镇 颜立新 王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82,共5页
基于大采高工作面巷道冒顶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巷道局部冒顶的影响因素。现场测试表明:冒顶位置巷道直接顶板为5.8 m泥岩,且为多层复合,锚索锚固端附近存在泥质页岩软弱岩层,黏土矿物占比达54.3%... 基于大采高工作面巷道冒顶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巷道局部冒顶的影响因素。现场测试表明:冒顶位置巷道直接顶板为5.8 m泥岩,且为多层复合,锚索锚固端附近存在泥质页岩软弱岩层,黏土矿物占比达54.3%。锚杆锚固区内外均发生明显离层,支护体受岩层错动发生剪切变形。数值模拟得出,受回采动压未稳定区域掘巷、护巷煤柱尺寸小、支护强度和刚度不足等因素影响,顶板软弱节理面发生离层,支护应力场完整性丧失,围岩塑性破坏后发生冒落。提出在地质异常区及时支护、增大支护强度防止锚固区离层、加强施工质量检测等技术手段,提高巷道安全系数,为减少冒顶事故提供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工作面 锚杆支护 现场测试 数值模拟 冒顶原因
下载PDF
弹性拉拔中锚杆轴力和剪力分布力学计算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建庄 张农 韩昌良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4-348,共5页
通过构建平面和三维力学模型,推导了弹性状态下沿杆长方向轴力和黏结剪应力的分布函数,提出了锚杆剪应力衰减系数的概念,并给出了力学算式;对比分析了围岩为砂岩和煤体时,水泥锚固和树脂锚固两种情况下,锚杆轴力和剪力的衰减特征.结果表... 通过构建平面和三维力学模型,推导了弹性状态下沿杆长方向轴力和黏结剪应力的分布函数,提出了锚杆剪应力衰减系数的概念,并给出了力学算式;对比分析了围岩为砂岩和煤体时,水泥锚固和树脂锚固两种情况下,锚杆轴力和剪力的衰减特征.结果表明:软岩锚固中轴力和剪力为全长分布型,硬岩0.8~1.0m左右即衰减为拉拔力的5%,黏结剪应力的主要作用范围为0~0.5m,在0.4~0.5m处衰减为0.06MP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支护 拉拔试验 轴力 黏结剪应力
原文传递
城郊矿深部工作面切顶留巷工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上元 赵波 +3 位作者 袁越 何满潮 郭志飚 赵菲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129,共9页
针对深部沿空留巷围岩变形剧烈、难支护的问题,基于切顶留巷技术原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深部切顶留巷可行性进行系统研究。通过聚能爆破切顶,可使基本顶关键块触矸点前移、触矸面积增大,提高采空区矸石... 针对深部沿空留巷围岩变形剧烈、难支护的问题,基于切顶留巷技术原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深部切顶留巷可行性进行系统研究。通过聚能爆破切顶,可使基本顶关键块触矸点前移、触矸面积增大,提高采空区矸石支撑系统的刚度,从而缓解实体煤帮和巷旁支护体所受压力。根据深部切顶留巷围岩变形及应力分布特征,将沿空巷道划分为超前影响区、留巷变形区和留巷稳定区3个维控区域,基于区域特点,对各个区域进行详细的方案及关键参数设计。研究成果在城郊煤矿21304工作面进行现场试验,深部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留巷各项指标良好,从而验证了深部切顶留巷的可行性及所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 切顶留巷 力学分析 支护设计 工程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