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KC治疗HSIL术后病灶残余或切缘阳性所致补充手术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吕卫琴 裴青青 +1 位作者 许腾飞 张俊丽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2384-2388,共5页
目的:探究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CKC)治疗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后病灶残余或切缘阳性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因HSIL在本院行CKC治疗的11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因病灶残余或切缘阳性所致补充手术将患者... 目的:探究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CKC)治疗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后病灶残余或切缘阳性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因HSIL在本院行CKC治疗的11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因病灶残余或切缘阳性所致补充手术将患者分为补充手术组(n=29)和未补充手术组(n=81),探讨CKC治疗HSIL术后行补充手术相关因素。结果:补充手术组与未补充手术组产次>2次(58.7%、65.5%)、月经不规律(35.8%、43.2%)有差异(P<0.05)。高危HPV>2种、病理分型CIN III、转化区III型、累及腺体、累及象限>2及宫颈接触性出血占比(55.2%、69.0%、62.1%、58.6%、51.7%、62.1%)和(29.6%、45.7%、32.1%、37.0%、29.6%、40.7%)有差异(P<0.05)。两组HPV感染、柱状上皮异位程度占比无差异(P>0.05)。补充手术组初次锥切宽度≤15mm、初次CKC锥切体积≤2cm3占比均高于未补充手术组,切除深度低于未补充手术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危HPV类型>2种、转化区III型、累及腺体、累及象限>2个、宫颈接触性出血、初次锥切宽度≤15mm、初次CKC锥切体积≤2cm3、切除深度是CKC术后病灶残余或切缘阳性所致补充手术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对上述危险因素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子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 切缘阳性 补充手术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补充广泛性手术治疗意外发现的宫颈浸润癌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江涛 郑飞云 赵红琴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意外发现的宫颈浸润癌接受补充广泛性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6例意外发现的宫颈癌并行补充广泛性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 目的:探讨意外发现的宫颈浸润癌接受补充广泛性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6例意外发现的宫颈癌并行补充广泛性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各手术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6例患者平均年龄(50.7±7.5)岁,子宫切除指征CINⅢ级2例,子宫平滑肌瘤1例,子宫腺肌病1例,宫颈癌Ia1期2例。6例意外发现的宫颈癌中鳞癌5例,腺癌1例;Ia1期1例,Ia2期2例,Ib1期3例,其中Ia1期的患者有脉管浸润。2次手术时间间隔为(23.8±13.9)d,手术时间为(176.0±77.9)min,术中出血为150(60,800)mL,盆腔淋巴结检出数为(24.5±6.6)个,留置尿管时间为(14.3±0.5)d,补充广泛性手术后住院时间为(10.0±2.4)d。1例患者术中出现膀胱损伤。1例患者有脉管浸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术后予辅助放化疗。1例宫颈腺癌的患者,初次手术后肌层浸润4/5,术后予铂类为主的化疗。2次手术间隔时间和补充广泛性手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呈正相关(r=0.840,P=0.036)。结论:补充广泛性手术难度大,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治疗意外发现的宫颈浸润癌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发现的宫颈浸润癌 补充广泛性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