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超声速风洞测控系统 被引量:24
1
作者 高川 刘烽 +2 位作者 周波 周润 喻波 《兵工自动化》 2013年第2期63-66,70,共5页
针对大型暂冲型超声速风洞的特点,设计某超声速风洞测控系统。介绍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各子系统关键技术,如总压串级控制、迎角机构冗余控制、OPC等技术的应用和相关技术指标,分析风洞运行的控制方式,给出第一期流场调试和标模试验结果... 针对大型暂冲型超声速风洞的特点,设计某超声速风洞测控系统。介绍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各子系统关键技术,如总压串级控制、迎角机构冗余控制、OPC等技术的应用和相关技术指标,分析风洞运行的控制方式,给出第一期流场调试和标模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控制节点分散,指挥调度集中、信号测量采集精准的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拓展能力,利于国内自主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风洞 现场总线 测量系统 控制系统
下载PDF
2m超声速风洞结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虞择斌 刘政崇 +2 位作者 陈振华 张世洪 陈万华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207,共11页
2m超声速风洞是一座下吹-引射式暂冲型超声速风洞,采用全钢结构。针对该风洞具有结构尺寸大、运行工况多、流场品质要求高、试验段和模型更换快捷以及采用全挠性喷管实现宽马赫数范围调节等特点进行了风洞总体和主要部段结构设计与研究... 2m超声速风洞是一座下吹-引射式暂冲型超声速风洞,采用全钢结构。针对该风洞具有结构尺寸大、运行工况多、流场品质要求高、试验段和模型更换快捷以及采用全挠性喷管实现宽马赫数范围调节等特点进行了风洞总体和主要部段结构设计与研究。在风洞设计中利用试验方法以及丰富的风洞设计经验对洞体结构设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广泛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理论计算,采用新颖的刚性烧结金属丝网材料进行消声降噪处理,并用挠性喷管和试验段一体化设计技术排除了挠性喷管与试验段间阶差对流场品质的影响,运用气垫运输技术使试验段和模型更换快捷、稳定。通过水压试验、振动检测、风洞静调和流场校测等方法验证风洞的结构设计是合理的,设计中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风洞 结构设计 水压试验 挠性喷管静调 流校
原文传递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激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健 李应红 +3 位作者 程邦勤 苏长兵 宋慧敏 吴云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74-1379,共6页
在机械式和气动式激波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波控制的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方法。采用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方式,设计了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在小型暂冲式超声速风洞中开展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尖劈斜激波的实验研究。结... 在机械式和气动式激波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波控制的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方法。采用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方式,设计了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在小型暂冲式超声速风洞中开展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尖劈斜激波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能够有效控制激波。实验研究了磁场对激波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磁场使得激波控制效果显著增强。从热效应机理角度出发,建立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激波的热阻塞模型,采用该理论模型预测的激波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热阻塞模型的合理性。由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方法具有响应迅速、控制灵活等优点,因此将成为激波控制领域一条新的有价值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 电弧放电 超声速风洞 磁场 热阻塞
原文传递
移动唇口变收缩比侧压式进气道反压特性和自起动性能 被引量:17
4
作者 潘瑾 张堃元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在来流马赫数为3.85条件下,开展了移动唇口可变收缩比侧压式进气道反压特性和自起动性能风洞实验.研究了不同内收缩比条件下,侧压式进气道抗反压性能和起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侧压式进气道内收缩比大小影响其抗反压能... 在来流马赫数为3.85条件下,开展了移动唇口可变收缩比侧压式进气道反压特性和自起动性能风洞实验.研究了不同内收缩比条件下,侧压式进气道抗反压性能和起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侧压式进气道内收缩比大小影响其抗反压能力,内收缩比1.19的侧压式进气道能抗23.42倍反压,内收缩比1.24的侧压式进气道能抗26.44倍反压,内收缩比较大的进气道抗反压能力强;不能自起动的侧压式进气道,通过移动唇口减小其内收缩比,可以顺利实现自起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压式进气道 可变内收缩比 超声速 自起动 反压 风洞实验
原文传递
无隔道超声速进气道/前机身一体化计算与试验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博 梁德旺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97-1604,共8页
针对某飞机设计了机身两侧进气的无隔道超声速进气道(Bump进气道),进行了进气道/前机身一体化的三维内外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进气道的流场图谱,比较了唇口方案对附面层排移效果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带隔道的斜板式进气道与无隔道... 针对某飞机设计了机身两侧进气的无隔道超声速进气道(Bump进气道),进行了进气道/前机身一体化的三维内外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进气道的流场图谱,比较了唇口方案对附面层排移效果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带隔道的斜板式进气道与无隔道进气道的流场特征及附面层排除特点的差异。根据设计和计算结果,进行了斜板式及Bump进气道模型的风洞试验,通过试验对比,选择了较优的Bump进气道方案,并将不同模型比例和风洞、高空条件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在计算条件、模型比例都与风洞吹风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最好。研究结果表明,Bump进气道气动性能优于斜板式进气道,采用"双斜切"唇口方案设计的Bump进气道能进一步增加排除附面层的效果,按高空条件计算得到的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比按地面风洞条件计算值高0.02~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隔道超声速进气道 Bump进气道 进气道设计 超声速流 一体化设计 计算流体力学 风洞
原文传递
半柔壁喷管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彭强 廖达雄 +1 位作者 秦红岗 易星佑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6,共6页
为了验证跨超声速风洞半柔壁喷管的气动设计结果,在试验平台上经过对喷管的动调,完成了半柔壁喷管的性能测试研究。得到如下初步结论:所使用的半柔壁喷管气动设计方法有效可行,马赫数调节范围及喷管流场均匀性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对... 为了验证跨超声速风洞半柔壁喷管的气动设计结果,在试验平台上经过对喷管的动调,完成了半柔壁喷管的性能测试研究。得到如下初步结论:所使用的半柔壁喷管气动设计方法有效可行,马赫数调节范围及喷管流场均匀性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对喷管的动调,喷管第一菱形区的马赫数均方根偏差可降低30%~40%;在风洞吹风过程中,可实现喷管马赫数的连续变化功能,在喷管型面调节速度适当时,试验段流场均匀性指标与喷管固定型面时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超声速风洞 流场品质 半柔壁喷管 喷管设计
下载PDF
Criteria for hypersonic airbreathing propulsion and it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被引量:14
7
作者 Zonglin JIANG Zijian ZHANG +2 位作者 Yunfeng LIU Chun WANG Changtong LUO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94-104,共11页
Hypersonic airbreathing propulsion is one of the top techniques for future aerospace flight, but there are still no practical engines after seventy years’ development. Two critical issues are identified to be the bar... Hypersonic airbreathing propulsion is one of the top techniques for future aerospace flight, but there are still no practical engines after seventy years’ development. Two critical issues are identified to be the barriers for the ramjet-based engine that has been taken as the most potential concept of the hypersonic propulsion for decades. One issue is the upstream-traveling shock wave that develops from spontaneous waves resulting from continuous heat releases in combustors and can induce unsteady combustion that may lead to engine surging during scramjet engine operation.The other is the scramjet combustion mode that cannot satisfy thrust needs of hypersonic vehicles since its thermos-efficiency decreases as the flight Mach number increases. The two criteria are proposed for the ramjet-based hypersonic propulsion to identify combustion modes and avoid thermal choking. A standing oblique detonation ramjet(Sodramjet) engine concept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riteria by replacing diffusive combustion with an oblique detonation that is a unique pressure-gain phenomenon in nature. The Sodramjet engine model is developed with several flow control techniques, and tested successfully with the hypersonic flight-duplicated shock tunnel.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Sodramjet engine model works steadily, and an oblique detonation can be made stationary in the engine combustor and is controllable.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e Sodramjet engine is a promising concept and can be operated stably with high thermal efficiency at hypersonic flow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ept demonstration Hypersonic propulsion Oblique detonation engine SCRAMJET Shock wave supersonic combustion wind tunnel test
原文传递
超声速静风洞的气动设计 被引量:8
8
作者 周勇为 常熹钰 +1 位作者 易仕和 张艳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6,共6页
论述国际上关于超声速静风洞发展的基本过程、发展水平和我国发展这一风洞实验设备与技术的必要性 ,对静风洞的基本概念、层流喷管的设计方法等有关环节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与讨论。根据国外发展静风洞的经验和成果 ,针对开展静风洞的实验... 论述国际上关于超声速静风洞发展的基本过程、发展水平和我国发展这一风洞实验设备与技术的必要性 ,对静风洞的基本概念、层流喷管的设计方法等有关环节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与讨论。根据国外发展静风洞的经验和成果 ,针对开展静风洞的实验技术及边界层稳定性问题研究的背景 ,提出一座静风洞 (SQWT - 1 2 0 )的气动设计 ,SQWT - 1 2 0的设计马赫数为4.0 ,喷管出口直径 1 2 0mm ,Re/m =0 .46~ 1 .78×1 0 7,运行时间 6~6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静风洞 气动设计 层流喷管 稳定性
下载PDF
2m×2m超声速风洞CTS测控系统研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平 黄叙辉 +2 位作者 周润 张征宇 高荣钊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100,共6页
为满足2m量级超声速风洞外挂物捕获轨迹试验的需要,研制了2m×2m超声速风洞CTS试验装置,开发了相应的信号测量与运动控制系统。为确保CTS速度闭环控制试验方式的实现,选择了具有集中控制的多层分布式结构,以满足该试验方式对测控系... 为满足2m量级超声速风洞外挂物捕获轨迹试验的需要,研制了2m×2m超声速风洞CTS试验装置,开发了相应的信号测量与运动控制系统。为确保CTS速度闭环控制试验方式的实现,选择了具有集中控制的多层分布式结构,以满足该试验方式对测控系统的实时数据处理及信息交互能力的较高要求。系统由信号测量与轨迹运动方程求解子系统、六自由度装置运动控制子系统和安全监控子系统等构成。采用NI公司的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开发了监控管理软件、数据采集和轨迹生成软件、安全监控软件。采用力士乐公司的IndraWorks完成了运动控制执行软件的开发。子系统间分别运用了TCP/IP、PSP、Profibus DP等通讯协议实现信息交互。解决了系统抗冲击及速度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完成后采用T3-40激光跟踪仪对六自由度装置的静态精度进行了测量,其中线位移X、Y、Z的定位精度达到0.021、0.046和0.094mm,角位移α、β、γ的定位精度达到0.05°、0.047°和0.022°,定位精度全部优于设计指标(±0.1mm、±0.1mm、±0.1mm、0.05°、0.05°和0.05°)。地面调试和风洞试验验证表明:CTS测控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维护简便,试验结果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 风洞 测控系统 六自由度机构 速度控制
下载PDF
超音速风洞扩压器激波串现象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吉明 任玉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4-267,共4页
超音速扩压器性能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该文为加深对超音速风洞扩压器内流场结构的理解,采用Fluent软件对“收缩段等直段扩张段”型扩压器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较好模拟了扩压器中由激波/边界层干扰诱导的复杂流场的流... 超音速扩压器性能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该文为加深对超音速风洞扩压器内流场结构的理解,采用Fluent软件对“收缩段等直段扩张段”型扩压器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较好模拟了扩压器中由激波/边界层干扰诱导的复杂流场的流场特性,再现了流场中的“激波串”和“伪激波”现象,与文献结果吻合较好。并以比较精细的二维网格计算结果对激波串的形成机理和典型流动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应用于实际工程,对某超音速风洞扩压器不同二喉道长度状态下的扩压效率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扩压器 风洞 数值模拟 激波串
原文传递
高速流动PIV示踪粒子跟随响应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彦植 陈方 +4 位作者 刘洪 沙莎 逯雪铃 张庆兵 岳连捷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99,共6页
示踪粒子的跟随响应能力是影响高速流动PIV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法向马赫数大于1.4的高速流动所提出粒子松弛特性分析模型,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发展了高速流动下的示踪粒子布撒技术,提高了PIV技术定量化测量能力。基于上海... 示踪粒子的跟随响应能力是影响高速流动PIV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法向马赫数大于1.4的高速流动所提出粒子松弛特性分析模型,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发展了高速流动下的示踪粒子布撒技术,提高了PIV技术定量化测量能力。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多马赫数风洞,以不同粒径的氧化钛颗粒作为示踪粒子,利用PIV技术观测Ma4的高速流动诱导的一道22°激波,结果显示30nm粒径的示踪粒子有更优秀的跟随响应能力;并以该粒子进行了不同条件下(包括斜激波与脱体激波)的跟随性实验验证,为高速流动PIV示踪粒子选择提供了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风洞 PIV实验 示踪粒子 随流能力 理论验证
下载PDF
超声速PIV示踪粒子布撒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荣臻 陈方 +1 位作者 刘洪 张亚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67,85,共5页
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高超声速创新技术研究实验室为发展超声速PIV流场测试系统而开发的示踪粒子布撒技术。研究中设计了一套超声速风洞PIV示踪粒子布撒装置,提出了利用发生器罐体内的真空度吸入示踪粒子的加注方式,选定了测试流程时序并... 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高超声速创新技术研究实验室为发展超声速PIV流场测试系统而开发的示踪粒子布撒技术。研究中设计了一套超声速风洞PIV示踪粒子布撒装置,提出了利用发生器罐体内的真空度吸入示踪粒子的加注方式,选定了测试流程时序并得到了较好的粒子布撒效果。通过比较不同的发生器罐注入压力对粒子布撒浓度的影响,得到了效果良好的测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超声速流 示踪粒子 布撒技术 风洞实验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风洞扩压器试验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童华 孙启志 张绍武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81,103,共5页
扩压器是高超声速风洞的关键部件,主要作用是提高出口气流的静压。在某高超声速风洞扩压器上布点测量壁面静压和近壁面皮托压力,并在出口布置尖劈测量出口气流参数,评估扩压器的性能。结果表明:扩压器内的核心流区由于存在逐步衰减的激... 扩压器是高超声速风洞的关键部件,主要作用是提高出口气流的静压。在某高超声速风洞扩压器上布点测量壁面静压和近壁面皮托压力,并在出口布置尖劈测量出口气流参数,评估扩压器的性能。结果表明:扩压器内的核心流区由于存在逐步衰减的激波―膨胀波系,使气流出现"减速-加速-再减速-再加速"的流动过程;该扩压器能保证风洞正常启动以及试验段流场不受背压的影响;该扩压器的效率与国外类似风洞扩压器效率相当,前室总压较低时,扩压器能起到良好的减速增压的效果,前室总压较高时,扩压器增压效果不明显,扩压器出口气流马赫数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风洞 扩压器 压力 马赫数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Hydrocarbon-fuel Ignition in Scramjet Combustor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文艳 黎明 +2 位作者 蔡元虎 刘伟雄 白菡尘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5-71,共7页
The direct-connected supersonic combustor experiment is finished for kerosene fuel ignition in H_2/O_2 preheated impulse facility. The entrance parameter of combustor corresponds to scramjet flight Mach number 3.5. Ke... The direct-connected supersonic combustor experiment is finished for kerosene fuel ignition in H_2/O_2 preheated impulse facility. The entrance parameter of combustor corresponds to scramjet flight Mach number 3.5. Kerosene ignition is realized by using hydrogen as pilot flame. Wall pressure distributions of combustion are measured and flame photographs of ultraviolet ray are got.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kerosene fuel to realize self-ignition at low entrance temperature (below 900K) in supersonic combustor. Hydrogen pilot flame is one of the efficient methods for realizing kerosene ign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sonic combustor IGNITION impulse wind tunnel KEROSENE pilot flame
下载PDF
粗糙物面引起的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现象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云飞 刘伟 +2 位作者 冈敦殿 易仕和 邓小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9-746,共8页
采用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平板表面圆柱形粗糙单元引起的M=3超声速边界层转捩问题。实验采用纳米粒子示踪平面激光散射技术(NPLS)对流动结构进行测量。共考察了1 mm、2 mm和4 mm三个不同的粗糙度条件。采用五阶精度加权紧致非线... 采用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平板表面圆柱形粗糙单元引起的M=3超声速边界层转捩问题。实验采用纳米粒子示踪平面激光散射技术(NPLS)对流动结构进行测量。共考察了1 mm、2 mm和4 mm三个不同的粗糙度条件。采用五阶精度加权紧致非线性格式(WCNS-E-5)对风洞实验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实验及计算表明:粗糙元对边界层干扰后诱导了尾迹流向涡的形成,流向涡通过抬升机制产生剪切层和流向速度条带等不稳定结构;实验流动图像显示,剪切层不稳定在边界层转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随着粗糙元高度增加,流动分离范围和转捩区域明显扩大,转捩位置有提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转捩 粗糙物面 超声速流 风洞实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2m超声速风洞总体结构设计 被引量:9
16
作者 虞择斌 廖达雄 +1 位作者 刘政崇 陈振华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6,共7页
'高速化'、'精确化'是未来飞行器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是提高飞行器效能的有效手段,而先进飞行器的研制强烈依赖于地面模拟试验设备——风洞。目前我国现有的超声速风洞设备尺寸和试验模拟能力还有很大不足,主要体... '高速化'、'精确化'是未来飞行器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是提高飞行器效能的有效手段,而先进飞行器的研制强烈依赖于地面模拟试验设备——风洞。目前我国现有的超声速风洞设备尺寸和试验模拟能力还有很大不足,主要体现在真实模拟、模拟能力、精确测量等方面。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了2m超声速风洞的建设,笔者针对风洞的特点主要介绍结构总体设计概况。该风洞为下吹-引射式暂冲型超声速风洞,采用全钢结构,主要涉及风洞总体布局、模型更换方式、支座布局、风洞洞体各部段间连接、密封和定位、风洞洞体的强度和刚度、洞体水压试验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风洞 结构设计
下载PDF
超声速进气道边界层吸除方案设计及实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红军 忻贤钧 +1 位作者 白葵 沈清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应用工程设计方法,结合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带有边界层吸除型式的超声速轴对称进气道,对进气道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且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发现,对进气道中心锥边界层进行合理流量的吸除可以明显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增强了进... 应用工程设计方法,结合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带有边界层吸除型式的超声速轴对称进气道,对进气道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且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发现,对进气道中心锥边界层进行合理流量的吸除可以明显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增强了进气道的稳定工作的能力。从试验数据可知,在Ma=4.0时,进气道临界总压恢复系数达到了0.43,与不吸除比较,比常规同类进气道的临界总压恢复系数(σ=0.33)提高了约30%。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的对比可知,二者能够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吸除 超声速进气道 数值模拟 风洞实验
下载PDF
双下侧布局带泄流腔二元进气道试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麻肖妃 谢旅荣 郭荣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18-1824,共7页
针对一种双下侧布局带泄流腔的二元进气道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时,来流速度范围Ma=2.0~3.5,姿态角范围为α=-4°~10°,β=0°~4°.试验获得了进气道的反压特性曲线、速度特性曲线、迎角特性曲线和侧滑角特性曲线.分析表... 针对一种双下侧布局带泄流腔的二元进气道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时,来流速度范围Ma=2.0~3.5,姿态角范围为α=-4°~10°,β=0°~4°.试验获得了进气道的反压特性曲线、速度特性曲线、迎角特性曲线和侧滑角特性曲线.分析表明,随着来流速度和迎角的增加,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先增加,在设计点达到最大,之后由于弹身头部激波的影响略有减小.侧滑时两侧进气道气流状态不同,工作范围由性能较低的迎风侧进气道来决定.另外,通过分析进气道的沿程静压分布曲线,说明泄流腔结构能使结尾激波停留在泄流腔边缘,扩大了进气道的工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发动机 超声速进气道 泄流腔 风洞试验 混压式
原文传递
水蒸汽凝结对超声速风洞蒸汽引射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生洪 徐胜利 +2 位作者 李俊杰 陈延辉 夏慧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1-476,共6页
蒸汽引射方案是引射式超声速风洞的可选方案,为考察该方案产生凝结激波的条件及其水蒸汽凝结对引射系统性能的影响,在F luent平台上采用自定义模块耦合希尔动量模型,编写了能模拟高速气流中水蒸汽凝结的计算程序。校验了数值模型和方法... 蒸汽引射方案是引射式超声速风洞的可选方案,为考察该方案产生凝结激波的条件及其水蒸汽凝结对引射系统性能的影响,在F luent平台上采用自定义模块耦合希尔动量模型,编写了能模拟高速气流中水蒸汽凝结的计算程序。校验了数值模型和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蒸汽引射流场内的水蒸汽凝结问题进行了初步数值研究。得到喷管、引射流场参数以及液滴质量百分数、结核增长率的分布。结果表明:(1)水蒸汽凝结主要发生在引射喷管和喷管出口膨胀区中。其中,在引射喷管内的蒸汽凝结占大部分。凝结核增长为主要特征。(2)初始结核区位于超声速气流是凝结激波产生条件。采用饱和蒸汽引射可避免产生凝结激波。(3)尽管是否考虑凝结/无凝结效应会造成引射流场产生差异,但两者总体相似。(4)水蒸汽凝结会给引射系统带来较大的性能损失,但通过改进气动轮廓可减小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风洞 水蒸汽 引射 凝结
下载PDF
带舵旋成体侧向喷流流场特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法明 王江峰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6-732,共7页
针对带舵旋成体外形,来流马赫数为2.0,迎角为0°,10°和20°,喷口位于×字舵中间,首先开展了喷主流干扰流场的数值模拟与风洞实验校验,得到相符的喷口附近子午线压力分布,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然后根据数值模拟... 针对带舵旋成体外形,来流马赫数为2.0,迎角为0°,10°和20°,喷口位于×字舵中间,首先开展了喷主流干扰流场的数值模拟与风洞实验校验,得到相符的喷口附近子午线压力分布,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然后根据数值模拟得到的喷主流干扰流场结构和流动参数分布,分析了喷主流干扰流场结构随迎角的变化特点;最后从喷口附近旋成体和尾舵表面压力分布的变化分析了喷主流干扰对气动力/力矩放大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迎角增大,喷流前激波向喷口靠近,分离区减小,喷主流压比增大,喷流穿透高度增大;气动力/力矩放大因子均大于1.0,随迎角增大,放大因子减小.喷口位于×字舵中间时,喷主流干扰对喷流直接力有增益作用;×字舵的存在减弱了喷流的包裹作用,对流场起到了有利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特性 超声速主流 侧向喷流 风洞实验 放大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