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5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再热火力发电系统关键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70
1
作者 张一帆 王生鹏 +3 位作者 刘文娟 陈渝楠 王月明 李红智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7-833,852,共8页
针对含分流再压缩和一次再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火力发电系统,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详细计算,深入分析了分流系数、主压缩机出口压力、主压缩机入口压力、透平入口温度等关键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 针对含分流再压缩和一次再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火力发电系统,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详细计算,深入分析了分流系数、主压缩机出口压力、主压缩机入口压力、透平入口温度等关键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一次工质温度或二次工质温度的升高,循环效率线性升高;但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物性的特点以及高、低温回热器最小换热温差的约束,主压缩机出、入口压力和分流系数等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均非单调变化,这与传统的蒸汽朗肯动力循环完全不同;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存在最优的压缩机出、入口压力和分流系数的耦合关系,使得该系统的循环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一次再热 分流再压缩 分流系数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 被引量:59
2
作者 董海洲 万本屹 +1 位作者 李宏 刘传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9,共5页
对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原料预处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 流量对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切实可行 ,在葡萄籽细度 40目 ,水分含量 ... 对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原料预处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 流量对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切实可行 ,在葡萄籽细度 40目 ,水分含量 4 5 2 % ,湿蒸处理 ,萃取压力 2 8MPa,温度 3 5℃ ,CO2 流容比 8~ 9,萃取时间 80min的条件下 ,葡萄籽油的萃取率可达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 萃取 葡萄籽油 工艺条件 萃取率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核桃油的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吴彩娥 阎师杰 +3 位作者 寇晓虹 郝利平 杜俊民 李晓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5-138,共4页
以新鲜的核桃仁为原料 ,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物料的粉碎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核桃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核桃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度 3 0目、萃取压强 3 0 MPa、萃取温度 4 5℃、萃取时间 5... 以新鲜的核桃仁为原料 ,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物料的粉碎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核桃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核桃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度 3 0目、萃取压强 3 0 MPa、萃取温度 4 5℃、萃取时间 5 h,此条件下核桃油的萃取率可达 93 .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仁 超临界co2萃取 核桃油 提取
下载PDF
花椒风味成分的提取 被引量:40
4
作者 刘雄 阚建全 +1 位作者 陈宗道 聂勋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2-66,共5页
对比研究了用有机溶剂和超临界CO2 提取花椒风味成分的方法 ,结果表明 :无水乙醚是提取花椒风味成分 (香气和麻味 )的最适宜的有机溶剂 ,超临界CO2 提取花椒风味成分的效果明显优于有机溶剂法 ,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原料粒度 40目 ,... 对比研究了用有机溶剂和超临界CO2 提取花椒风味成分的方法 ,结果表明 :无水乙醚是提取花椒风味成分 (香气和麻味 )的最适宜的有机溶剂 ,超临界CO2 提取花椒风味成分的效果明显优于有机溶剂法 ,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原料粒度 40目 ,萃取时间 2h ,流量 2 5kg/h ,温度 45℃ ,压力 3 2MPa ,油树脂得率可达 12 6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风味成分 超临界co2提取 有机溶剂 无水乙醚
下载PDF
页岩超临界CO_2压裂起裂压力与裂缝形态试验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卢义玉 廖引 +3 位作者 汤积仁 张欣玮 韩帅彬 凌远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5-180,共6页
我国页岩气储层普遍黏土含量高,且多富集于缺水地区,超临界CO_2(SC-CO_2)因具有低黏度、低表面张力及对储层无伤害的特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无水压裂方法。采用页岩露头与砂岩开展了真三轴SC-CO_2与水力压裂对比试验,结合工业CT扫描分析... 我国页岩气储层普遍黏土含量高,且多富集于缺水地区,超临界CO_2(SC-CO_2)因具有低黏度、低表面张力及对储层无伤害的特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无水压裂方法。采用页岩露头与砂岩开展了真三轴SC-CO_2与水力压裂对比试验,结合工业CT扫描分析裂缝形态,并研究了温度对起裂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C-CO_2压裂页岩时较水力压裂的起裂压力低约50.9%,压裂砂岩时起裂压力低约57.1%;相比水力压裂,SC-CO_2压裂升压过程中,由于CO_2的压缩性,增压速率较慢,由于页岩本身的层理特征,页岩SC-CO_2压裂有多次起裂的现象,更易形成复杂的裂缝;随着温度的升高,SC-CO_2压裂起裂压力呈下降趋势;CT断面扫描显示超临界CO_2压裂页岩时更容易形成多条网络化裂缝,达到类似体积压裂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超临界co2 起裂压力 压裂 裂缝形态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当归和川芎的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郁威 张锋 苏克曼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1-415,433,共6页
目的 :通过对单味当归、单味川芎及复方当归和川芎在不同工艺条件分别萃取结果的比较 ,考察提取率的变化规律。又对超临界油的溶解度进行了数据关联。方法 :超临界萃取法 ;气相色谱分析法 ;Chrastil方法拟合数据。结果 :复方产物的提取... 目的 :通过对单味当归、单味川芎及复方当归和川芎在不同工艺条件分别萃取结果的比较 ,考察提取率的变化规律。又对超临界油的溶解度进行了数据关联。方法 :超临界萃取法 ;气相色谱分析法 ;Chrastil方法拟合数据。结果 :复方产物的提取率明显高于单味产物提取率之和。结论 :超临界CO2 萃取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超临界co2萃取 当归 川芎 研究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精制栀子黄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德权 吕飞杰 +1 位作者 台建祥 付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6-230,共5页
以市售栀子黄色素为原料,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超临界状态下萃取压力、温度、时间、CO2 流量、夹带剂对栀子黄色素OD值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压、添加夹带剂的条件下有利于降低栀子黄色素的OD值比率,达到精制的目的。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栀子黄色素 精制 OD值比率 流体技术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在微孔聚合物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进 程兴国 +1 位作者 袁明君 何嘉松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8-17,45,共11页
微孔聚合物是 80年代初发明的一种新型材料 ,在 90年代由于超临界CO2 的使用而得到了很大发展 ,并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材料”。本文介绍了微孔聚合物的基本制备方法、结构特点和性能 ,以及研究现状。特别介绍了在微孔聚合物制备中... 微孔聚合物是 80年代初发明的一种新型材料 ,在 90年代由于超临界CO2 的使用而得到了很大发展 ,并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材料”。本文介绍了微孔聚合物的基本制备方法、结构特点和性能 ,以及研究现状。特别介绍了在微孔聚合物制备中应用超临界CO2 的优点 ,详细介绍分步快速升温法、快速降压法和连续法的基本过程和研究成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塑料 微孔聚合物 超临界co2 发泡剂 制备 二氧化碳 超临界流体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火力发电系统模拟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陈渝楠 张一帆 +1 位作者 刘文娟 李红智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7,41,共7页
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600 MW火力发电系统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压缩分流系数、汽轮机分流系数、压缩机压比、汽轮机和主压缩机入口温度对循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分流系数、压缩机压比、汽轮机和主压... 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600 MW火力发电系统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压缩分流系数、汽轮机分流系数、压缩机压比、汽轮机和主压缩机入口温度对循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分流系数、压缩机压比、汽轮机和主压缩机入口温度对系统循环效率的影响显著,而汽轮机分流系数对系统循环效率几乎无影响;压缩机压比与压缩分流系数之间存在最优耦合值,使得该系统的循环效率最高;系统循环效率随着汽轮机入口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主压缩机入口温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PLUS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火力发电 压缩分流系数 压缩机压比 循环效率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制备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0
作者 翟文涛 余坚 何嘉松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0,共10页
以超临界流体为物理发泡剂制备的微发泡聚合物材料具有小的泡孔尺寸和高的泡孔密度,从而赋予材料优异的性能。本文首先阐述了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原理,以及聚合物微发泡过程中泡孔形成的四个阶段;基于这些认识,针对微发泡聚合物材料... 以超临界流体为物理发泡剂制备的微发泡聚合物材料具有小的泡孔尺寸和高的泡孔密度,从而赋予材料优异的性能。本文首先阐述了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原理,以及聚合物微发泡过程中泡孔形成的四个阶段;基于这些认识,针对微发泡聚合物材料泡孔形态的改善,即增加泡孔密度、减小泡孔尺寸以及均化泡孔尺寸分布,从加强泡孔成核、控制泡孔增长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如何有效控制泡孔形态提出了建议,并对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发泡聚合物材料 泡孔形态 超临界co2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射流在石油工程中应用研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李根生 王海柱 +3 位作者 沈忠厚 田守嶒 黄中伟 程宇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80,87,共6页
阐述超临界CO2流体物理特性,分析超临界CO2射流在喷射钻井、喷射压裂、驱油提采、冲砂解堵和油套管除垢等作业中的原理和技术优势,探讨超临界CO2开发非常规油气藏的可行性,展望超临界CO2射流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水射流 钻井 压裂 非常规油气 前景展望
下载PDF
超临界压力下CO2流体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杨俊兰 马一太 +1 位作者 曾宪阳 刘圣春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7,13,共6页
为了全面了解CO2在气体冷却器中的流动及传热特性以及为设计高效气体冷却器提供理论基础,对超临界CO2流体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三维图上分析了温度和压力对超临界CO2热物理性质的影响,并对超临界CO2流体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全面了解CO2在气体冷却器中的流动及传热特性以及为设计高效气体冷却器提供理论基础,对超临界CO2流体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三维图上分析了温度和压力对超临界CO2热物理性质的影响,并对超临界CO2流体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CO2的比热、密度、导热系数以及粘度在准临界点附近的变化非常剧烈。针对CO2比热的变化特点,得到了准临界温度的计算关联式,并给出了准临界区定义。CO2的密度、导热系数以及粘度变化最大时的温度与准临界温度相当接近。微观分析表明,超临界CO2流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分子在临界区附近的聚集行为特别显著,这可以用来解释近临界区CO2物性独特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热物理性质 准临界温度 准临界区 分子聚集
下载PDF
丹皮酚的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武海军 徐继辉 +2 位作者 李月玲 刘和莉 杨玉梅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38-239,共2页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CO2)超临界提取的丹皮酚的抗炎作用。方法:用醋酸导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用角叉菜胶导致大鼠足跖肿胀。结果:丹皮酚50.0、25.0、12.5 mg/kg灌胃给药,可明显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丹皮酚32.0、16.0、8....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CO2)超临界提取的丹皮酚的抗炎作用。方法:用醋酸导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用角叉菜胶导致大鼠足跖肿胀。结果:丹皮酚50.0、25.0、12.5 mg/kg灌胃给药,可明显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丹皮酚32.0、16.0、8.0mg/kg灌胃给药,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引起的大鼠足肿胀。结论:经CO2超临界提取的丹皮酚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二氧化碳 超临界提取 抗炎
下载PDF
用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的茶油脂肪酸 被引量:36
14
作者 曾虹燕 李昌珠 蒋丽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用超临界CO2、超声波、微波和机榨4种方法提取茶油,利用GC-MS分析茶油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茶油与超声波和微波提取的主要化学成分几乎无差异,机榨茶油的化学成分与前3种的有一些差异,未测出维生素E和角鲨烯。超临界CO2萃取... 用超临界CO2、超声波、微波和机榨4种方法提取茶油,利用GC-MS分析茶油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茶油与超声波和微波提取的主要化学成分几乎无差异,机榨茶油的化学成分与前3种的有一些差异,未测出维生素E和角鲨烯。超临界CO2萃取的茶油已达到国家成品茶油的一级标准,超临界CO2萃取法为提取茶油的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超临界co2 超声波 微波 种子油 脂肪酸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及其换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杨俊兰 马一太 李敏霞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71,共6页
对超临界CO2流体的换热处理原则、换热特点以及换热机理进行了分析,超临界CO2流体特殊的物性变化使得其传热与常规流体不同,应该按"变物性"来处理。通过物性分析比较,与常规工质的凝结换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超临界CO2具有... 对超临界CO2流体的换热处理原则、换热特点以及换热机理进行了分析,超临界CO2流体特殊的物性变化使得其传热与常规流体不同,应该按"变物性"来处理。通过物性分析比较,与常规工质的凝结换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超临界CO2具有良好的传热和流动特性,超临界CO2冷却过程换热与凝结换热性能相当。进而分析不凝性气体对超临界CO2的性质及换热性能的影响,其物性值会有所减小,换热性能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换热机理 热物性 换热性能 不凝性气体
下载PDF
超临界压力下CO_2在螺旋管内的混合对流换热 被引量:35
16
作者 王淑香 张伟 +1 位作者 牛志愿 徐进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17-3926,共10页
在恒热流条件下,对超临界压力CO2在内径为9 mm,绕径为283 mm,节距为32 mm的螺旋管内垂直上升混合对流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参数范围为:进口压力8 MPa、质量流速0~650 kg·m-2·s-1、内壁热负荷0~50 kW·m-2。... 在恒热流条件下,对超临界压力CO2在内径为9 mm,绕径为283 mm,节距为32 mm的螺旋管内垂直上升混合对流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参数范围为:进口压力8 MPa、质量流速0~650 kg·m-2·s-1、内壁热负荷0~50 kW·m-2。研究发现:受热螺旋管内超临界压力CO2的壁温及传热特性由变物性、浮升力及离心力的耦合作用共同支配,变物性及浮升力影响的相对大小可用Buoyancy数定性表征,当Bo〉8×10-7时,自然对流占主导作用,浮升力作用引起强烈的二次流效应,显著强化传热;在浮升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下,截面周向温度最低点出现在外下侧区域,且当浮升力作用占优时,底部区域的传热系数大于外侧,当离心力作用占优时,底部区域的传热系数小于外侧。基于本实验获取的2346个数据点,得出了计算Nu实验关联式,90%以上的实验值与拟合公式计算值偏差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压力co2 螺旋管 混合对流 准临界温度 浮升力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压裂起裂压力模型与参数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陈立强 田守嶒 +1 位作者 李根生 范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25-131,共7页
超临界CO2流体具有低黏度、无表面张力的特性,若应用于非常规油气储层压裂可望实现一种无污染的新型无水压裂方法。通过建立流体在井筒内的增压速率模型,得到了考虑超临界CO2流体黏度、压缩性及增压速率的裂缝起裂压力预测模型,并与水... 超临界CO2流体具有低黏度、无表面张力的特性,若应用于非常规油气储层压裂可望实现一种无污染的新型无水压裂方法。通过建立流体在井筒内的增压速率模型,得到了考虑超临界CO2流体黏度、压缩性及增压速率的裂缝起裂压力预测模型,并与水力压裂、液态CO2压裂起裂压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的起裂压力比液态CO2流体低20.5%,比常规水力压裂起裂压力低75.5%;超临界CO2流体的黏度、压缩性及增压速率对裂缝起裂压力影响显著。模型与文献中试验数据对比,误差在3%以内,可为超临界CO2压裂起裂压力预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起裂压力 井周应力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再生吸苯活性炭的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陈皓 赵建夫 刘勇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6-69,共4页
以工业废水中的典型污染物苯作为单一吸附质 ,进行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再生活性炭研究 ,探讨了操作温度、操作压力、CO2 流速、活性炭粒度、循环再生次数等因素对再生效率及再生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超临界 CO2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 活性炭再生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提高煤层渗透性的增透规律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岳立新 孙可明 郝志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9-324,共6页
基于Peng-Robinson状态方程,考虑了CO2在不同温压下密度和黏度的变化对超临界CO2在低渗透煤层中渗透性的影响,利用自制三轴渗透仪进行不同温压条件下超临界CO2的增透实验,增透实验前后分别进行甲烷的渗透率测试.结果表明:超临界CO2作用... 基于Peng-Robinson状态方程,考虑了CO2在不同温压下密度和黏度的变化对超临界CO2在低渗透煤层中渗透性的影响,利用自制三轴渗透仪进行不同温压条件下超临界CO2的增透实验,增透实验前后分别进行甲烷的渗透率测试.结果表明:超临界CO2作用后,煤体对甲烷的渗透率较增透实验前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超临界CO2的密度和黏度随孔隙压力的增加均呈指数递增的变化规律;在恒定温度下,超临界CO2的渗透率随着孔隙压力的增加呈指数递增的变化趋势;煤体微观孔隙、裂隙的CT扫描图显示超临界CO2作用后,煤体微观孔隙、裂隙较增透前尺寸明显增大、密度增加、连通性提高,说明由于超临界CO2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煤层微观孔隙、裂隙的有效发育,增大了渗流空间,提高了煤层的渗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渗透率 增透实验 孔隙压力 微观孔隙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杏仁油的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慧敏 孙容芳 +2 位作者 于同泉 陈宇 孟欣 《粮油食品科技》 2001年第1期29-30,41,共3页
本试验旨在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对杏仁油进行萃取。通过七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单指标直观分析发现:浸泡时间短的出油率较高;粉度越小,出油率越高;以 1∶ 1搀和二氧化硅粉与杏仁的出油率较 1.5∶ 1的为高; 20MPa压... 本试验旨在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对杏仁油进行萃取。通过七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单指标直观分析发现:浸泡时间短的出油率较高;粉度越小,出油率越高;以 1∶ 1搀和二氧化硅粉与杏仁的出油率较 1.5∶ 1的为高; 20MPa压力的出油率较 8MPa的略高等,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最佳工艺路线。尔后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六因素无交互作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仅有浸泡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是显著的,浸泡的时间越短出油率越高,其余条件对出油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按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粒度、二氧化硅与杏仁比例、压力、杏仁种类、流速。这与直观分析极差所示结果一致。最后液相色谱法测定显示萃取出的杏仁油中 95.41%的脂肪酸为不饱和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油 超临界co2萃取 正交试验 产品质量 工艺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