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房琴 高影 +2 位作者 王红光 李瑞奇 李雁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3-138,共6页
为明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夏玉米品种农单902为研究材料,于2013年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密度(设5.25万,6.00万,6.75万,7.50万,8.25万株/hm^2共5个水平)和施氮量(300,375,450 kg/hm^2共3个水平... 为明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夏玉米品种农单902为研究材料,于2013年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密度(设5.25万,6.00万,6.75万,7.50万,8.25万株/hm^2共5个水平)和施氮量(300,375,450 kg/hm^2共3个水平)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量对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性状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同一施氮量下,随密度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每公顷穗数逐渐增加,但收获指数、穗粒数、千粒质量逐渐减小,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吐丝后干物质贡献率及产量则先增加后减少。密度对果穗秃尖长、穗粒数的影响最大,对穗行数的影响最小。同一密度下,随施氮量增加,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除拔节期)、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指数、籽粒产量及3个产量构成因素都是先增加后降低,以施氮量375 kg/hm^2最高。本研究条件下,以种植密度6.75万,7.5万株/hm^2,施氮量375 kg/hm^2的处理产量构成因素最为协调,获得了最高的产量,分别为12 797.3,12 425.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施氮量 夏玉米 干物质积累 产量形成
下载PDF
豫北夏播玉米籽粒直收品种比较试验
2
作者 宋淑玲 《种业导刊》 2023年第5期10-13,共4页
玉米机械籽粒收获被认为是继玉米单粒播种之后又一次玉米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为筛选出适合豫北种植、综合农艺性状好、产量高、适宜机械化籽粒直收的玉米新品种,2022年进行了7个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宜豫北地区机械直接收... 玉米机械籽粒收获被认为是继玉米单粒播种之后又一次玉米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为筛选出适合豫北种植、综合农艺性状好、产量高、适宜机械化籽粒直收的玉米新品种,2022年进行了7个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宜豫北地区机械直接收获籽粒的品种为MC812。其籽粒含水量(24.84%)在9月30日即已达到籽粒直收标准。虽然其产量(12 930.0 kg/hm^(2))比豫单888、京农科736略低,但考虑到收获后的晾晒成本及下茬作物小麦适期播种等因素,玉米品种MC812为最佳选项。为规避气候因素、病虫危害等对单一品种带来的潜在风险,播种时可选择玉米品种MC812搭配种植京农科736、豫单8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 夏播玉米 籽粒直收 品种
下载PDF
高产夏玉米土肥水综合技术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守良 单玉珊 +3 位作者 慕美财 单成钢 康恩宽 李冰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8,共8页
在人工控制土壤肥力及肥、水用量的条件下,按5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并运用微机处理数据、建立数模,求得夏玉米不同产量水平的土肥水指标,研究指出,夏玉米对土壤肥力、肥供养分和供水总量的要求均随产量水平而相应提... 在人工控制土壤肥力及肥、水用量的条件下,按5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并运用微机处理数据、建立数模,求得夏玉米不同产量水平的土肥水指标,研究指出,夏玉米对土壤肥力、肥供养分和供水总量的要求均随产量水平而相应提高;磷、钾的肥供比例亦随之加大,钾尤为突出;高产夏玉米(≥750kg/mu)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2.93:1:4.08;氮肥的分配,基施占41%~45%,追施占55%~59%;供水分配,前期占25%~30%,中期占43%~49%,后期占2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夏玉米 土肥水技术指标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夏播紧凑型玉米黔单10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建华 任洪 董永琴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29-32,共4页
对国家审定的紧凑型玉米黔单 10号 ,在每穴施等量基肥的条件下 ,于 2 0 0 0~ 2 0 0 1年进行了栽培密度、追氮量试验。结果表明 ,夏播黔单 10号的产量随密度和追N量 (尿素 )的增加而提高 ,反之则低。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处理间、密度... 对国家审定的紧凑型玉米黔单 10号 ,在每穴施等量基肥的条件下 ,于 2 0 0 0~ 2 0 0 1年进行了栽培密度、追氮量试验。结果表明 ,夏播黔单 10号的产量随密度和追N量 (尿素 )的增加而提高 ,反之则低。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处理间、密度间、肥料间、年份间、密度×年份的产量差异均达 1%极显著水平。 每 6 6 7m2 最佳密度 35 0 0~ 4 0 0 0株和追N量(尿素 ) 4 0kg,平均产量为 810 .6 4~ 910 .83kg/ 6 6 7m2 ,较 30 0 0株 / 6 6 7m2 和追氮量 2 0kg/ 6 6 7m2 (CK)的增产 18.5 9%~ 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黔单10号 栽培技术 栽培密度 氮肥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