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培因子对大豆生长发育及群体产量的影响 Ⅱ.肥水、生长调控措施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赵双进 张孟臣 +1 位作者 杨春燕 王文秀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1,共4页
研究了影响大豆产量的栽培因子———肥水、化控、化调、掐顶对大豆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养分(NPK)吸收、生化指标、株型性状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肥水促进中期中部器官(叶、柄、茎节)的生长,花期肥水促进中后期上部器官(叶、柄... 研究了影响大豆产量的栽培因子———肥水、化控、化调、掐顶对大豆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养分(NPK)吸收、生化指标、株型性状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肥水促进中期中部器官(叶、柄、茎节)的生长,花期肥水促进中后期上部器官(叶、柄、茎节)的生长;不同时期追施氮肥、磷肥,显著促进大豆相应生长中心器官对养分的吸收,追施氮肥不仅氮素含量增加,还有"以氮促磷"、"以氮促钾"的作用,并呈现出随着追肥期的推迟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的趋势;夏大豆最佳追肥时期是初花至花后10d,比对照增产15.6%~24.2%。多效唑化控,株高降低,叶片变小,籽粒产量有增有减。试验6种生长调节剂,"华孚"增产显著,增产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长发育 群体产量 栽培因子 肥水管理 化控化调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株型演变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冉 张礼凤 +1 位作者 王彩洁 李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247,共6页
自1982年开展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以来,山东省共有50个大豆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分析了这50个审(认)定品种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最高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百粒重等农艺性... 自1982年开展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以来,山东省共有50个大豆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分析了这50个审(认)定品种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最高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区域试验平均产量由1982-1985年的1892.73kg/hm^2提高到2001~2005年的2820.67kg/hm^2,增幅为49.0%;最高产量由3072.0kg/hm^2提高到4389.3kg/hm^2,提高了42.9%;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时代和选育目的的不同而在37.00%~46.44%和16.80%~22.50%之间变化。山东省夏大豆的理想株型应是株高70-80cm,主茎节数14~16节,有效分枝1~2个,并且在此基础上,有密而均匀的结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夏大豆 审定品种 产量 品质 农艺性状 株型
下载PDF
华南地区夏播大豆品种镉耐性及籽粒镉积累的差异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云云 钟彩霞 +3 位作者 方小龙 马启彬 年海 杨存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6-340,共5页
通过污染土壤盆栽对11个华南地区主栽的夏大豆品种在夏播条件下镉(Cd)耐性和籽粒Cd积累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Cd处理条件下11个大豆品种的生物量和籽粒干重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品种间差异显著,综合考虑相对生物量和籽粒... 通过污染土壤盆栽对11个华南地区主栽的夏大豆品种在夏播条件下镉(Cd)耐性和籽粒Cd积累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Cd处理条件下11个大豆品种的生物量和籽粒干重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品种间差异显著,综合考虑相对生物量和籽粒干重指标,桂夏豆2号、巴西3号是耐性品种,华夏3号、桂M32、巴西15、桂早1号和埂青82是中等耐性品种,而巴西10号、福豆234、华夏4号和中黄24是敏感品种。同时发现在Cd处理条件下品种间籽粒Cd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华夏3号、桂M32籽粒浓度较低,而中黄24籽粒Cd浓度最高。相关分析发现,籽粒Cd浓度与籽粒、地上部(籽粒除外)和根的相对干重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地上部(籽粒除外)Cd浓度显著正相关,表明籽粒Cd积累与Cd耐性是由各自独立的遗传机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夏播大豆 镉耐性 镉积累
下载PDF
冬小麦施氮对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房彦飞 徐文修 +4 位作者 符小文 张永杰 杜孝敬 张娜 安崇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26-1833,共8页
为揭示冬小麦不同施氮水平对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后效影响,于2017-2018年在小麦季设置0、225、375和525 kg·hm^-2 4个施氮处理,分别记作CK、N1、N2和N3,采用稀释平板法和MPV稀释法研究冬小麦不同施氮量对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 为揭示冬小麦不同施氮水平对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后效影响,于2017-2018年在小麦季设置0、225、375和525 kg·hm^-2 4个施氮处理,分别记作CK、N1、N2和N3,采用稀释平板法和MPV稀释法研究冬小麦不同施氮量对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季施氮量对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具有显著的后效作用。随着麦季施氮量的增加,复播大豆产量、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及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麦季适宜的施氮量(N1、N2)更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总数的生长繁殖,优化菌群结构,提高后茬大豆产量;而过量施氮(N3)刺激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增加,降低大豆产量,加速土壤中氮素损失,降低氮肥利用率。综合考虑冬小麦季施氮量为375 kg·hm^-2时,复播大豆产量达到最高,平均为2 988.93 kg·hm^-2,两年大豆平均增产23.59%,并有利于改良后茬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调节土壤生态环境。本研究结果为周年轮作模式下后茬大豆合理施氮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水平 复播大豆 后效作用 土壤微生物区系 产量
下载PDF
夏大豆新品种华夏6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辉云 范大泳 +3 位作者 何雪丹 程艳波 马全姿 莫皓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73-74,173,共3页
[目的]提高广西夏大豆生产水平,建立华夏6号大豆新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方法]2014年在广西桂林开展了密度及播期试验,从6月5日至8月25日,分9个播种期种植,在7月3日播种期设置了4个种植密度试验,以期明确华夏6号在桂北的最佳播种期和... [目的]提高广西夏大豆生产水平,建立华夏6号大豆新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方法]2014年在广西桂林开展了密度及播期试验,从6月5日至8月25日,分9个播种期种植,在7月3日播种期设置了4个种植密度试验,以期明确华夏6号在桂北的最佳播种期和合理群体密度。[结果]不同播期对大豆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明显的影响,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播种,大豆产量表现较好,为3 000kg/hm^2左右;7月上旬的种植密度在19.5万-22.5万株/hm^2的产量较高,为3 600 kg/hm^2左右。[结论]华夏6号在桂北的最佳播种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合理群体密度在19.5万-22.5万株/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华夏6号 播种期 种植密度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磷肥对滴灌复播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孝敬 符小文 +5 位作者 黄红梅 陈传信 陈佳君 张永杰 安崇霄 徐文修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22-1629,共8页
为探究北疆滴灌条件下复播大豆高产栽培适宜的施磷量,以大豆品种黑河45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0(P0)、60(P1)、120(P2)、180(P3)和240 kg·hm-2(P4) 5个施磷水平,研究施磷量对复播大豆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 为探究北疆滴灌条件下复播大豆高产栽培适宜的施磷量,以大豆品种黑河45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0(P0)、60(P1)、120(P2)、180(P3)和240 kg·hm-2(P4) 5个施磷水平,研究施磷量对复播大豆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量对复播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各处理复播大豆LAI在生长前期效果不明显,但苗后30 d依次表现为P3>P2>P1>P4>P0;在大豆各生育时期,中等施磷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及分配比例均优于其他处理,总体依次表现为P3>P2>P4>P1>P0;实际产量以P3处理最高,且各处理的平均产量为2 526.34 kg·hm-2,较P0处理显著增产22.70%;P3处理的纯收益最高,为4 637.9元·hm-2,较P0、P1、P2和P4处理分别提高86.19%、28.59%、4.17%和57.52%。综合考虑复播大豆的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得出适宜的施磷量应控制在120~180 kg·hm-2之间。本研究结果为伊犁河谷地区复播大豆合理施磷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施磷量 复播大豆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长治市郊夏玉米和夏大豆田病虫害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玉玲 《山西农业科学》 2004年第2期69-71,共3页
通过3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明确了长治市郊夏播玉米和大豆田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为害情况,为今后夏播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长治市 玉米 大豆 病虫害 夏季 播种 防治
下载PDF
夏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MN开花期和株高QTL定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雅娟 曹永策 +4 位作者 李曙光 常芳国 孔杰杰 盖钧镒 赵团结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0-865,共6页
大豆开花期和株高是存在相关性的重要育种目标性状,但江淮夏大豆该性状研究相对较少。为进一步解析这2个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夏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MN为试验材料,利用QTLNetwok 2. 1软件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C... 大豆开花期和株高是存在相关性的重要育种目标性状,但江淮夏大豆该性状研究相对较少。为进一步解析这2个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夏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MN为试验材料,利用QTLNetwok 2. 1软件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和Win QTLCart 2. 5软件的多性状复合区间作图法(MT-CIM),对该供试材料5个环境下开花期和株高性状进行QTL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CIM法定位到8个开花期加性QTL,其中q FT-6-2和q FT-11-1存在显著的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还定位到11对开花期上位性QTL,其与环境的互作均不显著。加性效应共解释了71. 30%的开花期表型变异,而上位性效应只占8. 88%。定位到6个株高加性QTL,其中qPH-6-1、qPH-12-1和qPH-19-2存在显著的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还定位到4对株高上位性QTL,其中qPH-8-1和qPH-16-1存在显著的上位性与环境互作效应。加性效应共解释了41. 04%的株高表型变异,上位性效应可解释14. 45%的表型变异。共发现4个同时控制开花期和株高的QTL,其中位于6、10和19号染色体上的位点分别与E1、E2和Dt1基因位置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开花期 株高 QTL定位 性状相关
下载PDF
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在麦茬夏大豆中的节本增收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俊卿 任建军 +5 位作者 卢为国 陈海涛 朱贝贝 段国占 韩天富 吴存祥 《大豆科技》 2012年第4期19-21,25,共4页
在黄淮海夏大豆主产区,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比较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常规机械播种、人工小耧播种3种不同播种方式的节本增收效果,并分析了间苗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方式的产量、效益均较常规机械播种... 在黄淮海夏大豆主产区,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比较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常规机械播种、人工小耧播种3种不同播种方式的节本增收效果,并分析了间苗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方式的产量、效益均较常规机械播种、人工小耧播种处理高;间苗可改善植株的农艺性状,但在3种播种方式条件下均不增产,同时降低净利润;在不间苗条件下,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处理净利润较常规机械播种、人工小耧播种处理分别增加1053.60、2109.45元/hm2,增效分别为31.7%、93.0%,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处理成本利用率分别是常规机械播种、人工小耧播种处理的1.4、2.3倍,表明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为黄淮海夏大豆节本增效的播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茬夏大豆 免耕 覆秸 精量播种 效益
下载PDF
黄淮夏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1
10
作者 崔艳华 邱丽娟 +1 位作者 常汝镇 吕文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2,共8页
利用 4 9对SSR引物和 14个农艺性状对 96份黄淮夏大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以了解黄淮夏大豆产区的资源多样性状况 ,为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帮助。结果表明 ,SSR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布范围为 1.0 70 0~2 .7310 ,Simpson指数分布... 利用 4 9对SSR引物和 14个农艺性状对 96份黄淮夏大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以了解黄淮夏大豆产区的资源多样性状况 ,为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帮助。结果表明 ,SSR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布范围为 1.0 70 0~2 .7310 ,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为 0 .5 313~ 0 .92 0 3;14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 1.1912 ,Simpson指数的平均值为 0 .6 0 79,可见黄淮夏大豆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 96份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分子数据聚类结果均呈现一定的地理分布规律。根据农艺性状聚类时 ,可根据种皮色将材料划分为 2大类群。种皮色、生育期、粒大小相同的材料聚在一起 ,说明在对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进行分类时 ,将种皮色、生育期、粒大小等作为进一步分组的依据是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夏大豆 遗传多样性分析 SSR引物 农艺性状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47
11
作者 汪宝卿 张礼凤 +2 位作者 慈敦伟 李伟 徐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5-259,共5页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黄淮海地区73份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夏大豆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因品种结荚习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亚有限型大豆品种中,每荚粒数、单株荚数、株高和单株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在...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黄淮海地区73份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夏大豆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因品种结荚习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亚有限型大豆品种中,每荚粒数、单株荚数、株高和单株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在有限型大豆品种中,单株粒数、生育期、茎粗和株高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在品种选育上,对于亚有限大豆品种,应优先选择单株粒重较高的单株,尤其是注重多荚和多粒性状的选择;对于有限型大豆品种,应选择生育期与单株粒重间平衡较好的单株,能充分发挥高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 夏大豆 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黄淮夏大豆(Glycine max)初选核心样本的代表性 被引量:27
12
作者 崔艳华 邱丽娟 +1 位作者 常汝镇 吕文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15,共7页
作物核心种质是用最小的样本代表其全部遗传资源的最大遗传多样性。为了检测大豆初选核心样本取样的代表性,本研究从黄淮夏大豆初选核心样本中,随机选取两个类群,其材料数分别为20份和14份;从保留种质的相应类群中,分别随机选取6价和5份... 作物核心种质是用最小的样本代表其全部遗传资源的最大遗传多样性。为了检测大豆初选核心样本取样的代表性,本研究从黄淮夏大豆初选核心样本中,随机选取两个类群,其材料数分别为20份和14份;从保留种质的相应类群中,分别随机选取6价和5份,共计45份材料,进行14个农艺性状和20对SSR引物的分析。对两组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聚类,保留种质与初选核心种质聚在了一起;利用SSR分子标记数据聚类,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初选核心样本两个类群材料的等位变异数分别为129个,136个;保留种质相应类群材料的等位变异分别为76个,71个;初选核心种质两个类群材料分别包含了整个资源86.00%和86.62%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为大豆核心种质构建及检测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种质 保留种质 黄淮夏大豆 遗传多样性 SSR分子标记 遗传资源
下载PDF
黄淮夏大豆(G.max)初选核心种质代表性检测 被引量:31
13
作者 崔艳华 邱丽娟 +1 位作者 常汝镇 吕文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4-288,共5页
代表性是衡量核心种质的主要指标。本研究用 4 92 3份黄淮夏大豆种质以及从中选出的 4 2 8份黄淮夏大豆初选核心种质为实验材料 ,比较两者的农艺性状差异 ,目的是检测黄淮夏大豆初选核心种质对其总体的代表性 ,为大豆核心种质构建提供... 代表性是衡量核心种质的主要指标。本研究用 4 92 3份黄淮夏大豆种质以及从中选出的 4 2 8份黄淮夏大豆初选核心种质为实验材料 ,比较两者的农艺性状差异 ,目的是检测黄淮夏大豆初选核心种质对其总体的代表性 ,为大豆核心种质构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初选核心种质的种皮色、花色、茸毛色等 9个质量性状的不同表现型频率和 5个数量性状的平均数、标准差、方差、变异系数等参数 ,与黄淮夏大豆总体资源基本一致。 14个农艺性状Shannon 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测验 ,结果表明初选核心种质与总体差异不显著 ;对 9个质量性状频率分布进行χ2 测验 ,二者差异不显著 ,初步表明初选核心种质能够代表全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夏大豆 核心种质 代表性 农艺性状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汪宝卿 张礼凤 +3 位作者 戴海英 王彩洁 李伟 徐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8-212,共5页
以黄淮海地区87个大豆常规栽培品种为材料,对12个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品种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有效分枝数,最小的是生育期;亚有限型夏大豆底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 以黄淮海地区87个大豆常规栽培品种为材料,对12个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品种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有效分枝数,最小的是生育期;亚有限型夏大豆底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的变异系数(18.38%~27.56%)较大;有限型夏大豆株高、底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21.02%~28.04%)较大。在亚有限型夏大豆品种中,产量与每荚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生育期呈显著负相关。在有限型夏大豆品种中,产量与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底荚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农艺性状相关性不显著。亚有限和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性状主成分分析中,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9.92%和79.50%。对以亚有限和有限型为主的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在进行单株选择时,应根据其不同的结荚习性而有所侧重。对于亚有限型品种,应选择株高和生育期适中,有效分枝数较少,而每荚粒数、百粒重均较大的品种。对于有限型品种,应选择茎基部较粗,株高和底荚高度较高,主茎节数较多,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较多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 夏大豆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夏播条件下大豆成熟期基因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常汝镇 李星华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5-17,共3页
本文利用Clark和Harosoy成熟期等位基因系,研究了在夏播条件下成熟期基因E_1/e_1,E_2/e_2和E_3/e_3,对出苗—开花、开花—成熟阶段以及全生育期的作用。与春播相比,各成熟期基因作用的方向一致,但作用程度不同。显性基因延迟成熟的效应... 本文利用Clark和Harosoy成熟期等位基因系,研究了在夏播条件下成熟期基因E_1/e_1,E_2/e_2和E_3/e_3,对出苗—开花、开花—成熟阶段以及全生育期的作用。与春播相比,各成熟期基因作用的方向一致,但作用程度不同。显性基因延迟成熟的效应大为减低。E_1使成熟延迟10天,E_2延迟6天,E_3延迟3天。成熟期基因具累加效应。在Clark等基因系中,E_1显著降低了粒大小,E_2和E_3对株高的作用显著。在Harosoy等基因系中,E_1和E_3造成了显著的倒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播 大豆 成熟期 等位基因系
下载PDF
中国黄淮和南方夏大豆(Glycine max L.)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林海 邱丽娟 +1 位作者 常汝镇 贺学礼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7-783,共7页
以黄淮和南方两种类型共288份夏大豆为实验材料,用60个SSR位点进行多个遗传多样性指标的分析,旨在明确黄淮夏大豆(HHS)和南方夏大豆(SS)品种资源的遗传分化,为夏大豆品种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夏大豆中共检测到808个等位变异... 以黄淮和南方两种类型共288份夏大豆为实验材料,用60个SSR位点进行多个遗传多样性指标的分析,旨在明确黄淮夏大豆(HHS)和南方夏大豆(SS)品种资源的遗传分化,为夏大豆品种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夏大豆中共检测到808个等位变异,每个SSR位点等位变异范围为2~38个,平均13.47个,其中HHS的等位变异数(725个)和特异等位变异数(141个)低于SS(729个和145个),且特异等位变异的位点不同,但差异不显著;HHS的平均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SS,而相似系数显著低于SS,但两种夏大豆之间的相似系数(0.103~0.209)显著低于类型内的相似系数(0.161~0.307)。两种夏大豆类型之间的分化系数为8.72%,相比之下,各夏大豆类型内的分化更明显。这些结果表明,HHS和SS内部的遗传变异丰富,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为大豆的育种亲本选配及起源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遗传多样性 分化 SSR标记
下载PDF
Genetic Variation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n Agronomic Traits of Summer Sowing Soybean (Glycine max Merr.) in Huang-Huai-Hai Region 被引量:3
17
作者 Baoqing WANG Lifeng ZHANG +3 位作者 Haiying DAI Caijie WANG Wei LI Ran X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3期25-29,共5页
Genetic variation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12 yield-related agronomic traits of 87 summer sowing soybean eultivars in Huang... Genetic variation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12 yield-related agronomic traits of 87 summer sowing soybean eultivars in Huang-Huai-Hai region.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effective branch number showed the maxi- mum variation coefficient and growth duration showed the minimum variation coefficient.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bottom pod height, pod number per plant, grain number per plant, grain weight per plant and 100-grain weight of semi-determinate summer sowing soybean ranged between 18.38% -27.56. The variation coeffi- eient of plant height, bottom pod height, pod number per plant, grain number per plant and grain weight per plant of determinate summer sowing soybean ranged from 21.02% to 8.04%. In semi-determinate summer sowing soybean, yield showed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grain number per pod, grain weight per plant and 100-grain weight, but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effective branch number an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growth duration. In determinate summer sowing soybean, yidd showed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tem diameter but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bottom pod height, while it showe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other agronomic trait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yield-rdated agronomic traits showed that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s of the former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to the variation of seml-determinate and determinate summer sowing soybean were 79.92% and 79.50%, respectively. Agronomic traits with the greatest variation should be selected first. Semi-determinate and determinate summer sowing soybean individu- als in Huang-Hnai-Hai region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odding habits. In addition, semi-determlnate soybean varieties with moderate plant height and growth duration, fewer effective branches, more grains per pod and greater 100-grain weight should be selected;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ng-Hnai-Hai region summer sowing soybean Correlation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下载PDF
广西喀斯特地区不同大豆品种性状评价与品种筛选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小英 谢慧敏 +5 位作者 黎敦涌 梁琨 韦贵剑 侯青光 梁仁敏 潘绘新 《大豆科技》 2021年第2期6-13,共8页
观察分析夏播大豆新品种在广西河池市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旨在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环境栽培的大豆新品种,为其在本地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8—2020年在广西河池市开展三年的种植试验,以桂夏1号为对照品种,调查桂夏1701、桂夏170... 观察分析夏播大豆新品种在广西河池市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旨在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环境栽培的大豆新品种,为其在本地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8—2020年在广西河池市开展三年的种植试验,以桂夏1号为对照品种,调查桂夏1701、桂夏1702、桂夏1703、华夏17号、粤夏2016-3、粤夏2016-5、桂夏豆117、桂夏豆118、桂夏豆119、金百夏1号和金百夏2号品种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对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对11个大豆新品种进行评价和分类。粤夏2016-5、粤夏2016-3、桂夏豆119和金百夏2号的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分枝数及产量均高于对照。根据相关分析可得,大豆产量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由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依次为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粒数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是粤夏2016-5和粤夏2016-3,其次是金百夏1号、桂夏豆118、金百夏2号;最后是桂夏1703和桂夏豆119。桂夏1701、桂夏1702、桂夏豆117和华夏17号在本地区表现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分析 聚类分析 夏播大豆 河池市
下载PDF
东北夏播大豆在陇东地区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峰 乔红霞 +1 位作者 李可夫 徐小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7,12,共3页
通过对比试验和观察,对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选育的11个夏播大豆品种在陇东地区的出苗率、生长周期、结荚数、产量等性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选育的黑农64、黑农66和黑农68等3个品种在该地生育期明显缩短,综合表现良好;吉林省... 通过对比试验和观察,对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选育的11个夏播大豆品种在陇东地区的出苗率、生长周期、结荚数、产量等性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选育的黑农64、黑农66和黑农68等3个品种在该地生育期明显缩短,综合表现良好;吉林省选育的吉育47和吉育97在该地区表现晚熟,且产量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播大豆 陇东地区 产量相关性状
下载PDF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石豆7号的选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素娟 李占军 +2 位作者 赵璇 牛宁 王玉岭 《河北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70-72,共3页
石豆7号是以晋遗16为母本、冀豆4号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抗病性强、适宜机械化收获等优点,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大豆区种植。2013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石豆7号是以晋遗16为母本、冀豆4号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抗病性强、适宜机械化收获等优点,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大豆区种植。2013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石豆7号 高产 品种选育 Shidou NO 7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