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7种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春燕 唐柏彬 +5 位作者 郗存显 陈冬东 张雷 彭涛 王国民 陈志琼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2-1216,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7种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格列吡嗪、甲苯磺丁脲、妥拉磺脲、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和格列喹酮)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HPLC分析.... 建立了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7种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格列吡嗪、甲苯磺丁脲、妥拉磺脲、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和格列喹酮)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0.02%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8 nm.结果表明,7种目标物在0.2~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9 9,检出限(LOD,S/N≥3)均为0.1 mg/kg,在5种不同基质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1%~11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保健食品 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
下载PDF
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处方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程军 汪龙 +1 位作者 张冠军 朱玲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8-712,共5页
目的分析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pADIs),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某院合理用药软件系统抽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磺脲类降糖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所有门诊处方,鉴别潜在pADIs,对pADIs危险严重性进行分级,... 目的分析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pADIs),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某院合理用药软件系统抽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磺脲类降糖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所有门诊处方,鉴别潜在pADIs,对pADIs危险严重性进行分级,并对国内外数据库收载的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致不良反应个案报道进行复习。结果共收集到磺脲类降糖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55张,发生pADIs处方26张,分别为喹诺酮类药物21张(左氧氟沙星19张,莫西沙星2张)和克拉霉素5张,其危险程度分级均为“严重”。检索出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致不良反应个案报道28篇共34例患者,男21例,女13例,年龄50~94岁,平均71岁,均为低血糖反应,使用抗菌药物5 d内出现低血糖31例(91.2%)。结论该院磺脲类降糖药与抗菌药物存在pADIs,需要加强监测和干预,尤其是用药5 d内的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脲类降糖药 抗菌药物 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3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沈斌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年第11期41-42,共2页
目的评价3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经济成本。方法选择我院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施3种联合用药治疗方案,12个月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3种不同方案为:二甲双胍+格列本脲(A组)、二甲双胍+格列齐特(B组)和二甲双... 目的评价3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经济成本。方法选择我院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施3种联合用药治疗方案,12个月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3种不同方案为:二甲双胍+格列本脲(A组)、二甲双胍+格列齐特(B组)和二甲双胍+格列吡嗪(C组)。结果A、B、C3组方案药物成本分别为434.28元、910.60元和813.91元;对空腹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0.0%和88.3%;对餐后2h血糖总有效率分别为83.3%、88.3%和86.7%;空腹血糖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53、7.68和6.74;餐后2h血糖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58、7.83和6.86;B、C2组相对于A组对空腹血糖的增量成本比分别为95.30、140.60。B、C两组相对于A组对餐后2h血糖的增量成本比为95.00、237.20。结论3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疗效均较好。从成本-效果比分析,二甲双胍+格列本脲方案更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磺脲类降糖药 成本-效果分析
下载PDF
磺胺过敏患者使用磺脲类降糖药2例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熊江红 王琳 +2 位作者 邹慧琴 邓雪华 姚闽 《药品评价》 CAS 2021年第5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索磺胺过敏的患者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0月、11月收治的2例磺胺过敏患者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例,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被收集病例均未观察到过敏反应,各国在磺脲类药品说明书... 目的:探索磺胺过敏的患者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0月、11月收治的2例磺胺过敏患者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例,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被收集病例均未观察到过敏反应,各国在磺脲类药品说明书的标注差异较大。结论:考虑《磺脲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提出磺胺过敏禁用,且遵循按药品说明书用药的原则,建议医务人员对有磺胺过敏的糖尿病患者谨慎使用磺胺类降糖药,如因客观条件所限必须选择此类降糖药时,不建议首选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提到“磺胺过敏史禁用”的药品;说明书中未将此列为禁忌的药品,应根据患者既往对磺胺类抗菌药的反应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糖药 药物过敏 磺胺过敏 磺脲类降糖药 交叉过敏 2型糖尿病 药品说明书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范亚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3期96-99,107,共5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对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75例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对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75例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研究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颈动脉超声、临床评分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糖代谢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Fins、2 hPG及HbA1c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颈动脉超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MT、Ds、Dd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HISS及MRS明显降低,但研究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瘙痒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磺酰脲类降糖药 脑卒中 血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诺和灵N联合瑞格列奈、拜唐苹治疗继发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梁伟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5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诺和灵N联合瑞格列奈、拜唐苹对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继发性磺酰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停服包括磺酰脲类在内的降糖药物,改服瑞格列奈和拜唐苹,睡前注射诺和灵N。观察治疗前后空... 目的:观察诺和灵N联合瑞格列奈、拜唐苹对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继发性磺酰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停服包括磺酰脲类在内的降糖药物,改服瑞格列奈和拜唐苹,睡前注射诺和灵N。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体重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等情况。结果:诺和灵N联合瑞格列奈、拜唐苹治疗前后,可见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较前显著下降,BMI无明显变化,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诺和灵N联合瑞格列奈、拜唐苹治疗继发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磺酰脲类降糖药 诺和灵N 瑞格列奈 拜唐苹
下载PDF
瑞格列奈片有关物质检查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冬华 李智颖 +1 位作者 黄丹 严全鸿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6-683,共8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瑞格列奈片剂中的有关物质,并对5家企业瑞格列奈片的有关物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CAPCELL PAK MGⅡ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2.5),流动相B为乙...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瑞格列奈片剂中的有关物质,并对5家企业瑞格列奈片的有关物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CAPCELL PAK MGⅡ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2.5),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5℃。结果:瑞格列奈主峰与5个已知杂质峰及其他降解杂质峰分离度良好;瑞格列奈与5个已知杂质分别在各自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n=6);瑞格列奈和杂质Ⅰ、Ⅱ、Ⅲ、Ⅳ、C定量限分别为0.03、0.02、0.02、0.10、0.05、0.04μg·mL^(-1);,检测限分别为0.009、0.006、0.006、0.031、0.015、0.012μg·mL^(-1);瑞格列奈杂质Ⅰ、Ⅱ、Ⅲ、Ⅳ、C的低、中、高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03.7%、103.5%、104.2%、103.6%。5家企业25批样品的最大单个未知杂质含量为0.03%~0.13%,总杂质含量为0.09%~0.31%。结论:本法可用于瑞格列奈片有关物质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格列奈片 有关物质 校正因子 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 非磺酰脲类降糖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