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情景下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中国西南地区清香木潜在分布格局模拟 被引量:56
1
作者 应凌霄 刘晔 +1 位作者 陈绍田 沈泽昊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3-461,共9页
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是中国西南干旱河谷植被的特征种。本文利用野外调查的165个清香木分布点信息以及22个环境变量数据,基于最大熵(Maxent)算法构建清香木分布的适宜生境预测模型,并据此模拟清香木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适宜分... 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是中国西南干旱河谷植被的特征种。本文利用野外调查的165个清香木分布点信息以及22个环境变量数据,基于最大熵(Maxent)算法构建清香木分布的适宜生境预测模型,并据此模拟清香木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适宜分布区,以及历史和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清香木生境预测的Maxent模型准确性非常高(AUC=0.974),温度季节性变化、极端低温和降水量是限制其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清香木当前的潜在分布区集中在我国西南干旱河谷区,其适宜生境的气候特征是降水少、温度季节性变化小且无极端低温。对清香木在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盛期分布的模拟结果表明,其分布区范围均以诸大江河的河谷为中心,随气候变化在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呈现先向东扩张,然后向西退缩的趋势,并印证了"冰期走出横断山(glacial out-of-Hengduan Mts.)"的观点。在未来(2061–2080年)3种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RCP)的气候情景下,清香木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分布都向东扩张,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结合地带的河谷,以及云贵高原与广西西部交界地带的河谷中,这也反映了这些地区河谷地段干旱化的可能,而当前的潜在分布区趋于消失;清香木的潜在适宜分布面积在中低浓度路径情景下均将减少约33%,而在高浓度路径情景下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Maxent)模型 清香木 物种分布区 适宜生境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四川小桐子分布特点及适生环境选择初探 被引量:32
2
作者 罗建勋 奉正顺 +3 位作者 唐平 辜云杰 曹小军 蔡小虎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10,共5页
四川小桐子主要沿金沙江、安宁河和雅砻江干流及其支流干热河谷呈窄带状水平分布,垂直分布范围为500—1600m,最高1910m,最适高度为1600m以下;分布形式有零星分布、团条状分布和成片分布.小桐子在攀西河谷上段、下段和二半山3个典... 四川小桐子主要沿金沙江、安宁河和雅砻江干流及其支流干热河谷呈窄带状水平分布,垂直分布范围为500—1600m,最高1910m,最适高度为1600m以下;分布形式有零星分布、团条状分布和成片分布.小桐子在攀西河谷上段、下段和二半山3个典型垂直气候带上的树高、地径、果重、千粒重和含油率差异不显著;在500—1600m海拔梯度内营养和生殖生长无明显差异;在山地红壤上生长较差,山地燥红土、山地粗骨红壤和冲积沙壤上生长均较好,但含油率差异并不显著;土层深厚(50—120cm)有利于小桐子生长;小桐子在各个坡向都生长良好,阳坡、半阳坡生长更好;在山地下部、沟谷河滩处生长和结果量好于山地中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分布特点 适生环境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网络的影响——以苏锡常地区白鹭为例 被引量:34
3
作者 吴未 张敏 +1 位作者 许丽萍 欧名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897-4906,共10页
生境网络对于物种更具有生态意义。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网络的影响,对破碎景观中种群的扩散和迁徙至关重要。研究结果有助于区域生境网络的恢复和完善,从物种的角度而非景观结构的角度优化生态网络。以城市化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 生境网络对于物种更具有生态意义。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网络的影响,对破碎景观中种群的扩散和迁徙至关重要。研究结果有助于区域生境网络的恢复和完善,从物种的角度而非景观结构的角度优化生态网络。以城市化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明显的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区域,优势湿地鸟类白鹭为代表物种,构建物种生境斑块约束条件概念模型,提出按照物种生活习性特征划分、选择生境斑块的方法,并从斑块和网络结构两个视角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0年研究区白鹭生境的适宜地类总面积虽有所增加,但主要由于大量新增线性人为干扰致使白鹭生境网络质量下降;(2)白鹭生境网络在研究区不是全区覆盖的回路,基本由宜兴—溧阳片、无锡滨湖片、苏州吴中片和苏州阳澄湖片4个小片网构成,其完整程度按照宜溧片、滨湖片、吴中片、阳澄湖片降次排列;至2010年,宜溧片破坏最为严重,滨湖片和吴中片次之,阳澄湖片受破坏程度相对最弱。总体上,白鹭生境境况在10年间恶化明显,土地利用变化朝着不利于白鹭持续生存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适宜地类斑块 生境斑块 生境网络 白鹭 苏锡常地区
下载PDF
不同气候情景下四子柳的亚洲潜在地理分布格局变化预测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文庆 徐洲锋 +1 位作者 史鸣明 陈家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24-3234,共11页
四子柳(Salix tetrasperma Roxb.)为杨柳科柳属为数不多的分布区扩展到热带的物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华南和东南亚地区,但其生境破碎化较为严重。该物种具有较高的园林绿化价值和生态价值,预测不同气候情景下该物种的地理分布将为四子柳的... 四子柳(Salix tetrasperma Roxb.)为杨柳科柳属为数不多的分布区扩展到热带的物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华南和东南亚地区,但其生境破碎化较为严重。该物种具有较高的园林绿化价值和生态价值,预测不同气候情景下该物种的地理分布将为四子柳的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乃至柳属的起源和分化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利用四子柳全面且精确的分布信息和高分辨率环境数据,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构建其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当代以及未来(2050,2070)的潜在空间分布格局,评价环境因子对分布模型的重要性,定量确定未来受到威胁的适宜生境区域和面积。结果表明,四子柳目前的适宜生境面积为234.65×10~4 km^2,主要位于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地区,气温年较差和年均降水量是限制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总体而言,从冰期至未来,四子柳的分布中心有南北往返迁移的趋势。四子柳在末次盛冰期时向西北方向扩张并开始出现于热带地区,表明该物种开始适应热带气候,进入全新世中期以后种群收缩并退缩到云贵高原的河谷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的平原区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路径下2050年和2070年四子柳的潜在适生境有可能破碎化增加,建议对缅甸东部及中部成片减少的边缘群体进行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模型 四子柳 气候变化 适宜生境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分析:以盐城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1
5
作者 曹铭昌 孙孝平 +3 位作者 乐志芳 崔鹏 龚溪 徐海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4-970,共7页
盐城保护区是全球野生丹顶鹤(Grus japonensis)迁徙种群主要的越冬栖息地之一。近年来,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显著。应用MAXENT模型,结合丹顶鹤野外调查数据和主要环境特征变量,对2000—2013年盐城保护区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和主要原因进行... 盐城保护区是全球野生丹顶鹤(Grus japonensis)迁徙种群主要的越冬栖息地之一。近年来,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显著。应用MAXENT模型,结合丹顶鹤野外调查数据和主要环境特征变量,对2000—2013年盐城保护区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和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到道路距离、到养殖塘距离和到米草滩距离,以及到芦苇滩距离和到碱蓬滩距离分别是2000和2013年影响丹顶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2000—2013年期间,盐城保护区内丹顶鹤适宜生境面积持续减少,由94 571 hm2减少为22 365 hm2;适宜生境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分布格局由连续分布变为集中分布在核心区周围区域。丹顶鹤适宜生境丧失与保护区内碱蓬滩、泥滩、盐田面积大幅减少,养殖塘面积大幅增加有关。建议保护区在丹顶鹤越冬生境保护中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核心区湿地生境保护和恢复;(2)加强实验区和缓冲区人工湿地管护;(3)加强对保护区内人为干扰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MAXENT模型 越冬生境 适宜生境 盐城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生态位模型的中华穿山甲潜在适宜生境预测 被引量:21
6
作者 塔旗 李言阔 +6 位作者 范文青 单继红 涂晓斌 应钦 缪泸君 邵瑞清 申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941-9952,共12页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属于全球极度濒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对中华穿山甲的非法捕杀曾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但是,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穿山甲分布状况不明,极大地制约了对该物种的有效保护。搜集了近年来国内中华...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属于全球极度濒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对中华穿山甲的非法捕杀曾导致其种群数量锐减。但是,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穿山甲分布状况不明,极大地制约了对该物种的有效保护。搜集了近年来国内中华穿山甲的救护记录和救护新闻,甄别出67个记录分布点,利用最大熵模型软件(MaxEnt)进行因子筛选,结果表明最冷季度降水量、人口密度、年降水量、坡度、坡向、海拔等6个环境变量是与中华穿山甲分布显著相关的影响因子。基于6个主导环境变量构建的MaxEnt模型AUC平均值为0.961±0.014,预测结果达到极好标准。刀切法(Jackknife)表明,其中最冷季度降水量、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和海拔是影响中华穿山甲分布的主要因素。中华穿山甲适宜生境(出现概率大于0.498)具有以下特点:最冷季度降水量141.22—439.46 mm,年降水量1471.67—2386.56 mm,人口密度≥390人/km^(2),海拔<316.98 m。该模型预测中华穿山甲在我国的潜在分布适宜区主要位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总面积约为74.27×10^(4) km^(2),占国土面积的7.73%,主要集中在江西、广东、湖南和广西,面积分别占该区域的97.58%,89.65%,76.90%和73.08%;其次是浙江、福建、台湾和安徽省。湖北、江苏、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也有中华穿山甲的零星分布。湖北东南部、江苏南部、浙江西南部和福建西北部等与江西接壤的区域也是中华穿山甲的重要潜在分布适宜区。明确中华穿山甲的潜在分布适宜区,可为该物种的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最大熵模型 影响因子 适宜生境
下载PDF
盐城滨海湿地水鸟类群生境适宜性及生态阈值研究:对栖息地景观结构恢复的启示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成 刘红玉 +5 位作者 李玉凤 王刚 董斌 陈浩 张亚楠 赵永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97-908,共12页
盐城滨海湿地作为以水鸟栖息地保护为主的新晋世界自然遗产地,其水鸟栖息地保护现状和面临的潜在问题备受各界关注。选取盐城滨海湿地5个主要水鸟栖息地,基于野外调查获得的鸻鹬类、雁鸭类和鹭类的环境和生境等数据,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 盐城滨海湿地作为以水鸟栖息地保护为主的新晋世界自然遗产地,其水鸟栖息地保护现状和面临的潜在问题备受各界关注。选取盐城滨海湿地5个主要水鸟栖息地,基于野外调查获得的鸻鹬类、雁鸭类和鹭类的环境和生境等数据,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随机森林算法(RF)和阈值分析方法(TITAN),开展3类水鸟适宜生境识别和环境变量阈值分析。结果表明:鸻鹬类主要分布在条子泥栖息地和核心栖息地东缘;雁鸭类主要分布在条子泥和核心栖息地的农田和芦苇沼泽地;鹭类主要分布在各块栖息地的养殖塘和芦苇沼泽地;雁鸭类在5块栖息地内适宜区域面积占比均小于鸻鹬类和鹭类。影响3类水鸟在适宜区域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有生境类型、到水面距离、植被覆盖度、到芦苇距离、到主要道路/海堤距离和到农田距离,涵盖了生境类型、植被盖度和距离等环境指标。各水鸟类群内部对主要环境变量的正负响应阈值存在物种数量上的差异,同时类群间对环境变量的响应阈值也不同。最后提出了维护盐城滨海湿地水鸟种群多样性和恢复栖息地景观结构的建议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滨海湿地 水鸟类群 适宜生境 响应阈值 景观结构恢复
下载PDF
应用生态位模型预测檫木在浙江省的潜在适生区与主导环境因子 被引量:18
8
作者 孙杰杰 江波 +8 位作者 朱锦茹 吴丹婷 叶诺楠 邱浩杰 袁位高 吴初平 黄玉洁 焦洁洁 沈爱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共6页
以浙江省生态监测样地数据库中的181个檫木样本实测分布点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最大熵模型理论,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对其在浙江省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用ROC曲线检测模型精度、刀切法筛选主导环境因子及其最... 以浙江省生态监测样地数据库中的181个檫木样本实测分布点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最大熵模型理论,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对其在浙江省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用ROC曲线检测模型精度、刀切法筛选主导环境因子及其最适范围。结果表明:MaxEnt模拟的训练集AUC(ROC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面积)值为0.898,测试集AUC值为0.902,说明预测结果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檫木在浙江省的高适生区主要位于浙中的大盘山脉、天姥山一带,浙北的径山、莫干山脉、天目山脉一带及周边区域,面积达到1.16万km^2;中适生区则主要在高适生区的外围,以及西天目山和新安江流域北部,面积达1.54万km^2;低适生区则主要在中适生区的外围,以及新安江流域中上游、遂昌、泰顺等地,面积达到2.40万km^2;不适宜区域主要在低适生区的外围,其面积为5.18 km^2。模型模拟得出数字高程(DEM)、最干季降水量、最冷季平均气温等条件是影响檫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其中海拔为50~750 m,最干季降水量300~650 mm,最冷季平均气温0~5.5℃为最适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檫木 生态位模型 适生区 物种分布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带的崇明东滩水鸟适宜生境的时空动态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范学忠 张利权 +1 位作者 袁琳 邹维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3820-3829,共10页
采用1990—2008年期间6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的解译结果,基于ArcGIS空间分带方法并构建生境有利度指数,分析了崇明东滩水鸟适宜生境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1)近20 a来,主要受自然湿地的围垦、堤内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和堤外互花米草(Sparti... 采用1990—2008年期间6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的解译结果,基于ArcGIS空间分带方法并构建生境有利度指数,分析了崇明东滩水鸟适宜生境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1)近20 a来,主要受自然湿地的围垦、堤内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和堤外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的影响,崇明东滩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群落(SMC)和养殖塘(AP)的数量特征变化较大,水鸟适宜生境的数量和结构经历了由自然生境到人工生境再到自然生境占支配地位的变化;(2)1990—2008年期间,SMC和AP生境有利度指数值的最高年份分别是1990年和2003年,指数值的最低年份分别是2000年和2008年;(3)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围垦以及互花米草的入侵,致使SMC生境的面积锐减,其主要分布范围从1990年的堤外1000—5000 m变为堤外0—3000 m处,导致SMC生境状况恶化;(4)大堤内AP生境是崇明东滩的重要水鸟生境类型,受堤内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影响,该生境2008年的生境有利度指数很低。崇明东滩鸟类生境的管理和保护不仅应重视自然湿地中的光滩与浅水区域,同时更应侧重于海三棱藨草群落和堤内养殖塘的管理和保护,其重点管理和保护范围可界定在堤外3000 m到堤内2000 m之间。崇明东滩水鸟生境的管理应实现多目标管理,维持各类适宜生境的足够面积和合理的空间布局,并在时间尺度上保持相对稳定,才能有效地保护各类水鸟种群及其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 适宜生境 时空动态 保护与管理 崇明东滩
下载PDF
厦门湾红树林生境适宜性评估及修复潜力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典 王玉玉 +5 位作者 俞炜炜 马志远 晁碧霄 陈光程 陈彬 胡文佳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55,共13页
为定量评估多元环境因子对红树林分布的影响,探索区域红树林生境适宜性和修复潜力的空间分布格局,本研究应用最大熵模型评估厦门湾红树林生境适宜性,叠加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红树林修复潜力。结果表明,在生物气候、地形、水质、沉积... 为定量评估多元环境因子对红树林分布的影响,探索区域红树林生境适宜性和修复潜力的空间分布格局,本研究应用最大熵模型评估厦门湾红树林生境适宜性,叠加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红树林修复潜力。结果表明,在生物气候、地形、水质、沉积物、水文等5组环境变量中,影响厦门湾研究区内红树林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类型为温度、地形和水质。在单项环境因子中,离岸线距离、营养盐浓度、盐度等对厦门湾红树林生境适宜性的贡献度最大。适宜性和修复潜力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九龙江河口、翔安下潭尾、海沧东屿等区域。与现存红树林的分布相对照,理论上还有约406.4 hm^2的高修复潜力区和1001.2 hm^2的中修复潜力区可考虑用于未来红树林修复。现有的保护区和修复工程已基本覆盖了上述大部分区域,未来厦门湾内的红树林修复选址可考虑泉州市安海湾沿岸、龙海市九龙江河口、漳州港沿岸和附近岛屿。本研究尝试采用新兴模型方法判断红树林的综合适生条件,并实现空间化、定量化的评估,其结果可为红树林修复选址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并为区域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红树林 MaxEnt模型 生态修复 适宜生境
下载PDF
浙江楠适生区与气候环境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谢春平 吴显坤 +2 位作者 薛晓明 南程慧 刘大伟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4-271,共8页
【目的】揭示浙江楠的适生区与气候水热指标的关系,为该物种的保护和引种栽培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资料查询,利用植被-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ira的水热指标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以及单一... 【目的】揭示浙江楠的适生区与气候水热指标的关系,为该物种的保护和引种栽培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资料查询,利用植被-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ira的水热指标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以及单一气候因子的年均温、年降水量、极端温度等,分析研究了浙江楠天然分布区格局与气候水热指标的关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确定影响浙江楠地理分布的限制性气候因子。【结果】结果表明:浙江楠的天然分布区出现在我国华东地区的浙江、福建、安徽和江西4省,水平分布范围为东经114°25'~121°43'和北纬24°28'~30°25'之间;最北端在浙江的安吉县,最东端在浙江的宁波地区,最西端在江西的崇义县,最南端分布地在福建的南靖县。浙江楠的垂直海拔多集中在300~700 m之间。浙江楠分布区的年均温、年降水量、Kira温暖指数、Holdrige生物温度的最适范围分别为14.80~18.80℃、1 514.57~1 872.63 mm、120.44~164.70℃/月和15.05~19.12℃。而Kira寒冷指数、徐文铎湿度指数、Holdrige可能蒸散量和Holdrige可能蒸散率的均值分别为2.62℃/月、12.10、989.83 mm和0.59。按照Holdrige分类系统的中国情况分类,浙江楠属于亚热带湿润森林生命地带类型树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浙江楠分布的气候条件由高到低依次为年均温度、水分和极端温度。【结论】浙江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应首先考虑年均温、温暖指数和生物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因子 水热指标 主成分分析 浙江楠 适宜分布区
下载PDF
基于DIVA-GIS的水榆花楸适生区模拟及生态特征 被引量:16
12
作者 邱靖 朱弘 +1 位作者 陈昕 汤庚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32,共8页
【目的】水榆花楸是一种优良的林木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和观赏价值,全面了解其在我国的自然分布现状与生态特征,将有助于制定水榆花楸的资源保护与科学引种规划。【方法】基于183个野外采集与历史标本凭证,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的DIVA-... 【目的】水榆花楸是一种优良的林木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和观赏价值,全面了解其在我国的自然分布现状与生态特征,将有助于制定水榆花楸的资源保护与科学引种规划。【方法】基于183个野外采集与历史标本凭证,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的DIVA-GIS软件及其耦合的BIOCLIM模型,对其适生区分布格局以及主导气候因子进行了首次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水榆花楸的当代潜在适生区覆盖我国东部季风区各省,基于BIOCLIM的模型预测结合辛普森多样性指数评估表明:中国中部山区、华北沿海丘陵与东北地区,是水榆花楸现代3个集中分布的区域,其中陕、豫、鄂与渝多省交界的山区(秦岭—大巴—巫山山脉)可视为核心分布区域;气候因子主成分分析(PCA)与主导气候因子贡献率排序依次为:年降水量(bio12)>最湿季降水量(bio16)>温度季节变化方差(bio4)>最暖季降水量(bio18)>最冷季降水量(bio19);累计频率曲线进一步明确水榆花楸地理分布的生态特征分别为:423.00~1 508.00 mm,245.00~675.00 mm,590.63~1 280.93(SD×100),229.00~655.00 mm和8.00~185.00 mm;用于模型评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Kappa统计值分别达到0.782和0.515,满足预测精度的一般要求。【结论】水榆花楸当下分布格局在区域尺度上主要受到东亚季风驱动的降水因子影响,并偏好高海拔适度低温的环境,此外水榆花楸分布格局的差异在区域尺度上还受海拔、经纬度地理因素不同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榆花楸 生态位模型 BIOCLIM 主导气候因子 适宜生境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杭州湾湿地鸻鹬类水鸟适宜生境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胡越凯 庞毓雯 +2 位作者 焦盛武 黄雨馨 徐俊锋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319-328,共10页
鸻鹬类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上最主要的迁徙水鸟,了解鸻鹬类生境的变化对其种群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动物流行病的预防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杭州湾滨海湿地位于该候鸟迁徙通道中段,是迁徙水鸟一个重要的能量补给站.研究基于1984... 鸻鹬类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上最主要的迁徙水鸟,了解鸻鹬类生境的变化对其种群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动物流行病的预防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杭州湾滨海湿地位于该候鸟迁徙通道中段,是迁徙水鸟一个重要的能量补给站.研究基于1984—2017年5个时段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根据不同生境的水分、植被覆盖度、湿度等特征,计算湿地光谱指数,利用监督分类对杭州湾湿地水鸟生境进行分类,并研究生境格局的时空变化,探索杭州湾湿地变化背景下鸻鹬类适宜生境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84—2017年间,滨海湿地面积总体增大,边界北移,但鸻鹬类适宜生境面积减少;鸻鹬类适宜生境中,光滩生境的景观趋于连片化,但海三棱藨草生境趋于破碎化;滨海湿地总体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有所增加,鸻鹬类适宜生境有向其他生境类型转变的趋势;鸻鹬类适宜生境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近年来在湿地的保护过程中,生境适宜度指数有回升的趋势.人类活动使得湿地中水鸟生境景观的演替速率大幅提升,对鸻鹬类生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在后期湿地保护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对水鸟生境质量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鸻鹬类 适宜生境 生境变化 遥感技术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豹(Panthera uncia)适宜栖息地预测 被引量:15
14
作者 乔麦菊 唐卓 +4 位作者 施小刚 程跃红 胡强 李文静 张和民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1-4,16,共5页
2013年11月到2016年3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27个位点布设了红外相机,其中10个位点成功拍摄到雪豹影像,基于MaxEnt模型预测雪豹在卧龙的适宜栖息地。结果显示:雪豹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345km2,占总面积的12%。其中,279km2(81%)位于核心区,49... 2013年11月到2016年3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27个位点布设了红外相机,其中10个位点成功拍摄到雪豹影像,基于MaxEnt模型预测雪豹在卧龙的适宜栖息地。结果显示:雪豹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345km2,占总面积的12%。其中,279km2(81%)位于核心区,49km2位于缓冲区,17km2位于实验区。植被类型、年均温度和坡向是影响雪豹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雪豹主要选择年均温度为-8~0℃的阳坡,最偏好的植被类型为草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豹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适宜栖息地 MaxEnt模型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苹果树腐烂病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红云 徐亮胜 +2 位作者 冯浩 王程利 黄丽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1-466,共6页
为了明确影响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潜在地理区域,根据1960年至1990年30 a环境气候因子数据,利用19个生物气候因子首先建立MaxEnt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准确性良好,训练数据AUC值达0.884,影响MaxEnt模型最重要的影响因子... 为了明确影响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潜在地理区域,根据1960年至1990年30 a环境气候因子数据,利用19个生物气候因子首先建立MaxEnt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准确性良好,训练数据AUC值达0.884,影响MaxEnt模型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最暖季度平均温(Bio10),其对模型构建的贡献率为22.3%,其次是最冷季度降水量(Bio19)和最干月份降水量(Bio14)。随后,该模型结合以往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地点统计数据,对影响苹果腐烂病发生的环境因子和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最冷月份最低温(Bio6)、最暖季度平均温(Bio10)和最冷季度降水量(Bio19)是影响苹果树腐烂病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 潜在分布区 适生区 Valsa MALI MaxEnt模型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14
16
作者 潘铭心 朱思睿 张震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90-96,共7页
研究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潜在适生区进行分析,初步推断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起源以及可能的入侵大致路线.通过实地调查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相关数据获得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信息,结合Maxent生态... 研究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潜在适生区进行分析,初步推断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起源以及可能的入侵大致路线.通过实地调查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相关数据获得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信息,结合Maxent生态位模型与生物气候因子变量,对该植物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目前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高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江苏省、上海市、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区、河南省东南部、湖北省东部、湖南省以及沿海海岸线,随着时间推移2050年适生区面积与当前面积相比可增加128186.46 km^(2),2070年适生区面积与当前面积相比增加了105192.73 km^(2).该研究结果实现对该物种入侵动态的早期预警,为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阻止其传播扩散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入侵植物 生态位模型 适生区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滇金丝猴适宜栖息地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武瑞东 周汝良 +3 位作者 龙勇诚 杜勇 叶江霞 魏晓燕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6期24-28,F0003,共6页
通过对滇金丝猴已有科考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评估,综合得出了该物种适宜栖息地的生态学知识;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主要分析手段,采集处理相关信息,建立空间模型,快速提取了适宜滇金丝猴生存的植物群落/土地覆盖类型和其适宜... 通过对滇金丝猴已有科考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评估,综合得出了该物种适宜栖息地的生态学知识;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主要分析手段,采集处理相关信息,建立空间模型,快速提取了适宜滇金丝猴生存的植物群落/土地覆盖类型和其适宜栖息地分布数据,并与由专家手工勾绘的现有种群家域范围数据进行了比较,显示二者具有很高的符合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滇金丝猴适宜栖息地的总面积为7 788.069km2,基本上被分割为9个大的片区,现有种群分布在其中的5个区域,其总面积为6 448.842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 适宜栖息地 遥感分析 GIS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耕地苜蓿斑蚜种群发生的适宜生境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蓉 朱猛蒙 +1 位作者 马建华 王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98-2004,共7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不同时期耕地苜蓿斑蚜种群分布插值图与生态气候图、数字高程图进行叠加,分析了苜蓿斑蚜密度与生态环境和地理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苜蓿斑蚜的分布和发生程度与气候、地貌和海...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不同时期耕地苜蓿斑蚜种群分布插值图与生态气候图、数字高程图进行叠加,分析了苜蓿斑蚜密度与生态环境和地理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苜蓿斑蚜的分布和发生程度与气候、地貌和海拔密切相关,苜蓿斑蚜在研究区的适宜生境为海拔1440~2000m的半干旱平原区和半干旱丘陵区,最易暴发成灾的区域为海拔1600~1800m的半干旱平原区.苜蓿斑蚜的适宜生境与不同时期的空间分布插值图相结合,可定量分析各生态区苜蓿斑蚜种群的空间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斑蚜 适宜生境 地理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下蒙古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适宜生境预测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妮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6-144,共9页
蒙古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是中国干旱、荒漠地区主要的防风固沙植物,预测该气候变化对其地理分布范围的影响,对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采用获得的蒙古沙拐枣108个种群分布数据和22个气候环境因子数据,利用最大熵(Max... 蒙古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是中国干旱、荒漠地区主要的防风固沙植物,预测该气候变化对其地理分布范围的影响,对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采用获得的蒙古沙拐枣108个种群分布数据和22个气候环境因子数据,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软件预测蒙古沙拐枣在当前、2041-2060年及2061-2080年在中国干旱区的潜在地理分布,探究气候变化对该物种分布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影响蒙古沙拐枣分布的主要气候环境因子为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最干季降雨量以及海拔;(2)目前,蒙古沙拐枣的适宜生境面积约为5.4×10^5 km^2,高适宜生境为7×10^4 km^2,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地带、甘肃河西走廊及其周边、腾格里沙漠;(3)在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下,蒙古沙拐枣的适宜生境范围大幅增加,适宜生境向高纬度地区移动,高适宜生境集中分布于甘肃河西走廊以及腾格里沙漠地区,且呈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 物种分布 适宜生境 MAXENT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下大兴安岭地区鹤类潜在分布及优先保护区 被引量:10
20
作者 蒋丽华 高俊琴 万基中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57-2469,共13页
为了解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地区鹤类潜在分布的影响,促进其有效保护,本文以大兴安岭地区6种鹤为研究对象,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Jackknife分析,筛选气候、地形和植被类型等关键环境因子,采用MaxEnt模型模拟了当前和未来两种气候变化情... 为了解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地区鹤类潜在分布的影响,促进其有效保护,本文以大兴安岭地区6种鹤为研究对象,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Jackknife分析,筛选气候、地形和植被类型等关键环境因子,采用MaxEnt模型模拟了当前和未来两种气候变化情景(RCP4.5和8.5)下6种鹤的潜在分布区域,通过Zonation和ArcGIS软件确定了其优先保护区域并分析了目标优先保护区域.结果表明:当前气候条件下,6种鹤的潜在适宜生境集中分布于大兴安岭中部和西北部;RCP4.5和RCP8.5气候情景下,6种鹤的高适宜生境将缩减.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灰鹤和蓑羽鹤的潜在适宜生境整体呈缩减趋势,而白鹤的潜在适宜生境将比当前扩张5.4%~6.3%;当前及未来气候条件下,6种鹤的优先保护区域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的西北部、东南部以及中部偏西地区,目标优先保护区域的保护率达20.1%~23.8%,保护空缺主要分布于漠河县西部、额尔古纳市中部偏北地区、根河市中东部、牙克石市东北部和鄂伦春自治旗南部,建议适当增加保护地面积,为鹤类的有效保护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类 气候变化 适宜生境 优先保护区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