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关联 被引量:57
1
作者 徐慧琼 万宇辉 +5 位作者 许韶君 张诗晨 王伟 曾寒君 杨蓉 陶芳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74-778,共5页
目的:分析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频率、方式和功能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关联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2 74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中学生NSSI、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检出率的差异;采... 目的:分析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频率、方式和功能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关联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2 74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中学生NSSI、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检出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SSI频率、方式和功能与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关联,并比较性别差异。结果:中学生NSSI、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分别是7.9%(1729/21831)、17.7%(3867/21831)和5.0%(1083/21831)。中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检出率随NSSI频率和NSSI方式严重程度的递增而增高(P<0.001);各NSSI功能(除外"控制自己"条目)均是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无明显组织损伤者中女生的NSSI与自杀未遂的关联强度高于男生(ROR=1.66,95%CI:1.10~2.51)。NSSI功能为"情绪表达"者中女生的NSSI与自杀意念关联强度高于男生(ROR=1.96,95%CI:1.29~2.98)。结论:中学生NSSI可能增加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风险,女生中的关联强度总体高于男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自杀意念 自杀未遂
下载PDF
北京50家综合医院门诊患者自杀意念及自杀未遂调查 被引量:41
2
作者 梁烨 姜春玲 +2 位作者 王志青 王向群 费立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的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出现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北京市50家各级综合医院2877例门诊患者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分析筛选出其危险因素。结果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终生发生率分别为6.... 目的了解北京市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的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出现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北京市50家各级综合医院2877例门诊患者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分析筛选出其危险因素。结果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终生发生率分别为6.08%和1.18%;多因素分析显示两者的共同危险因素为近一年有绝望感、年纪轻、熟人有过自杀行为、女性。结论北京市综合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经常有自杀危险、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培养普通门诊医务人员识别、评估和处理这类问题的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自杀意念 综合医院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董佳妮 毕波 孔令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 scale for suicidal ideation,SSI)对155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评估有无自杀意念,并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资料,使用17项汉密尔...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 scale for suicidal ideation,SSI)对155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评估有无自杀意念,并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资料,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患者进行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评估。结果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49.7%(77/155),有自杀未遂史的患者为17.4%(27/155)。相对于非汉族患者,汉族患者自杀意念更强(P<0.05);相对于无自杀未遂史患者,有自杀未遂史患者自杀意念更强(P<0.05);与无自杀意念组比较,有自杀意念患者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认知障碍因子分、阻滞因子分更高(P<0.05)。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抑郁(β=0.22,P<0.01)、自杀未遂史(β=0.41,P<0.01)和疑病(β=-0.21,P<0.01)对自杀意念具有直接预测作用,焦虑(β=0.08,P<0.01)和疑病(β=0.07,P<0.01)皆通过抑郁对自杀意念起间接作用。Bootstrap BC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抑郁在焦虑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疑病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有自杀未遂史和抑郁情绪严重程度是自杀意念主要的危险因素,在自杀预防工作中要多关注有自杀未遂史和严重抑郁情绪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自杀未遂 自杀意念
下载PDF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丽华 王小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科学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自杀调查问卷、自尊调查表(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Beck抑郁问卷对湘南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中自杀意念检出率较高(20.31%),有... 目的探究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科学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自杀调查问卷、自尊调查表(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Beck抑郁问卷对湘南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中自杀意念检出率较高(20.31%),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多,自尊水平低。结论不良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低自尊是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意念 自尊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下载PDF
25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中毒自杀未遂病例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中杰 陈曙旸 +1 位作者 周静 吴宜群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中毒自杀未遂病例发生的特点、规律以及救治情况。方法 对全国25家综合医院急诊科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中毒患者进行调查,制定统一的病例信息登记表收集数据,重点对中毒未遂病例进行分析。结...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中毒自杀未遂病例发生的特点、规律以及救治情况。方法 对全国25家综合医院急诊科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中毒患者进行调查,制定统一的病例信息登记表收集数据,重点对中毒未遂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在调查期间内共收治中毒自杀未遂患者4060例、男女性别比为1:2.95,绝大多数为口服毒物(占98.40%),发生地点主要是在家中,合计3886例(93.57%)。自杀未遂者的平均年龄为31.5岁,最小8岁,最大93岁。患者主要职业构成:农民排在首位,占近1/3(31.01%),然后依次是家务(10.84%)、待业(10.67%)。服务业(9.21%)和学生(8.82%)等。药物和农药是自杀未遂中毒的主要毒物,分别为2204例(54.29%)和1455例(35.84%),其中,药物以安定类为主,农药主要是有机磷和杀鼠剂。大多数首诊中毒自杀未遂病例在1h内就能送往医院急诊科接受抢救。县级医院中毒自杀未遂病例占中毒病例的比重显著高于省市级医院;省市、县级医院病例的性别构成差异有显著性(P<0.05);省市医院病例的首位中毒物质是药物,而县医院病例的首位毒物是农药。结论 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中毒自杀未遂病例占中毒病例的很大一部分,农民、妇女自杀以及安定类药物、农药自杀等问题比较突出,应加强高危人群的教育引导,规范药物和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 急诊科 中毒自杀未遂现象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云南省大学生自杀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辉 刘倩倩 +1 位作者 方晓义 蔺秀云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61,共6页
采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编的外显行为量表对云南省3313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并探讨了包括自杀意念及自杀企图在内的自杀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427(13.2%)名大学生有自杀意念,... 采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编的外显行为量表对云南省3313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并探讨了包括自杀意念及自杀企图在内的自杀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427(13.2%)名大学生有自杀意念,卡方检验显示女生人数显著多于男生;154(4.7%)名大学生有过自杀企图,男女生人数没有显著差异;(2)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有显著差异:在自杀意念上,女生、独生子女、文科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和不完整家庭的学生、月支出少于100元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与之对应的大学生;而在自杀企图上,只有来自城市的学生和不完整家庭的学生、月支出少于100元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与之对应的大学生;(3)大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与心理症状、生活事件、情感中心应对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问题中心应对、社会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4)在结构模型中,社会支持在心理症状和自杀行为中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情感中心应对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心理症状的调节作用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而问题中心应对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事件的调节作用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意念 自杀企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北京地区40家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调查 被引量:27
7
作者 牛雅娟 王志青 +2 位作者 杨少杰 费立鹏 王向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57-461,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出现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制抑郁筛选量表在随机抽取的北京40家各级综合医院中调查了2914例年龄〉15岁的住院病人,了解他们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并...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出现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制抑郁筛选量表在随机抽取的北京40家各级综合医院中调查了2914例年龄〉15岁的住院病人,了解他们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模型发现其危险因素。结果:2914例患者中,187人(6.42%;95%CI为5.58%~7.64%)有过自杀意念,其危险因素排列为:近一年感到绝望的频率高(OR=9.2,95%CI为6.5~12.9)、亲属有过自杀行为(4.3,2.3~8.3)、调查当时有重性抑郁发作(2.7,1.7~4.3)、熟人有过自杀行为(2.0,1.3~2.9)、年龄〈55岁(1.7,1.2~2.3)、女性(1.5,1.1~2.1)。2914例患者中,25人(0.86%;95%CI为0.56%~1.26%)有过自杀未遂,其危险因素排列为:目前有重性抑郁发作(OR=5.6,95%CI为2.1~15.1)、亲属有过自杀行为(5.1,1.4~18.9)、近一年感到绝望频率高(4.7,1.9~11.9)、年龄〈55岁(3.6,1.4~9.3)、女性(3.6,1.4~9.3)。结论:伴有抑郁症状的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应视为自杀高危人群,需投入更多的关注。根据其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应在综合医院制定和执行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自杀意念 横断面调查 自杀未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8
8
作者 辛立敏 陈林 +13 位作者 杨甫德 颜峰 王刚 方贻儒 陆铮 杨海晨 胡建 陈致宇 黄颐 孙静 王小平 李惠春 张晋碚 司天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分析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研究中心的626例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 目的分析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研究中心的626例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评估,分为自杀未遂组和无自杀未遂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在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因素。结果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19.2%(120/626)。自杀未遂组相较无自杀未遂组的患者,既往住院次数多,抑郁发作频繁,更常伴非典型症状、伴自杀观念、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更多患者接受抗抑郁剂治疗(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发作频繁(OR=2.06,95%CI:1.23~3.47)、伴自杀观念(OR=2.34,95%CI:1.44~3.79)、既往住院次数多(OR=1.21,95%CI:1.04~1.42)、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OR=2.21,95%CI:1.38~3.54)与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相关联(均P<0.05)。结论发作频繁、既往住院次数多、有自杀观念或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可能是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忧郁特征 自杀未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冲动性人格与自杀未遂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崔树伟 何凤生 +1 位作者 费立鹏 李芳建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3-724,共2页
目的 探讨冲动性人格因素与自杀行为之间的关系 ,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 81例自杀未遂者和按 1∶1匹配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杀未遂组冲动性量表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 ,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冲动性人格因素与自杀行为之间的关系 ,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 81例自杀未遂者和按 1∶1匹配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杀未遂组冲动性量表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 ,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冲动性与自杀未遂呈正相关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冲动性人格特征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冲动性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小容 操军 +6 位作者 王俊 况利 陈建梅 艾明 王我 吕臻 王恒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测定60例抑郁症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血浆BDNF的含量,并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DRS)... 目的:探讨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测定60例抑郁症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血浆BDNF的含量,并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DRS)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eck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BDI)评定。结果:抑郁症组患者的血浆BDNF水平(931.10±250.04)p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 348.06±192.67)pg/ml(t=-8.013,P=0.000)。首发型抑郁症患者血浆BDNF水平(1 007.57±277.52)pg/ml高于复发型抑郁症患者(854.63±195.15)pg/ml(t=2.469,P=0.017);早发型抑郁症患者与晚发型抑郁症患者HDRS得分(t=1.009,P=0.317)、BDI得分(t=1.743,P=0.087)以及BDNF水平(t=-0.281,P=0.77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HDRS得分(t=3.917,P=0.000)和BDI得分(t=3.482,P=0.001)明显高于无自杀行为患者,而血浆BDNF水平(778.88±230.71)pg/ml明显低于无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1 055.64±191.00)pg/ml(t=-5.085,P=0.000);抑郁症患者血浆BDNF水平与HDRS得分(r=-0.337,P=0.008)和BDI得分(r=-0.431,P=0.001)之间呈负相关。结论:血浆BDNF水平的改变与抑郁症及自杀行为有关,可能参与了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抑郁症 自杀 血浆
下载PDF
城乡居民对自杀的接受程度及其与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献云 费立鹏 +3 位作者 杨少杰 王志青 张艳萍 李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34-739,共6页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对特殊困境下自杀的接受程度及其与自杀意念、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本现况调查以≥18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在北京沈阳2市随机抽取20个居委会共1003例居民,在河北山东2省随机抽取20个村庄共1009例村民。用自制自杀态度、...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对特殊困境下自杀的接受程度及其与自杀意念、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本现况调查以≥18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在北京沈阳2市随机抽取20个居委会共1003例居民,在河北山东2省随机抽取20个村庄共1009例村民。用自制自杀态度、行为及危险因素调查表作为工具,其中对自杀的接受程度分量表(共24个条目,1"绝对不会考虑自杀"-5"肯定考虑自杀"级评分)评估人们在不同困境下考虑自杀的可能性。结果:城市和农村居民对自杀的接受程度得分不同[第25%和75%中位数分别为11.5(3.1~25.0)和13.5(4.2~27.1);P=0.042]。城市居民报告曾有过主动自杀意念的比例低于农村居民(7.0%vs.14.9%,P<0.001)。总的多因素分析显示:越年轻,受正规教育年限越多,曾有过主动自杀意念,对自杀的接受程度得分越高;分层分析显示:在城市,对自杀的接受程度得分仅与年龄、有主动自杀意念有关(β=-0.09、0.13,P<0.01);在农村,仅与受正规教育年限和有主动自杀意念有关(β=0.17,0.19;P<0.001)。结论:人们对自杀的接受程度与既往有无自杀意念相关,但其他相关因素视人群不同而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态度 接受程度 自杀意念 自杀未遂 现况调查
下载PDF
综合医院非心理科病人重性抑郁发作者的特征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献云 张艳萍 +2 位作者 王志青 杨少杰 费立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非精神心理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中有重性抑郁发作者的抑郁和自杀特征。方法由受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采用自制抑郁筛查量表对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北京35家一级、8家二级和7家三级综合医院年龄≥15岁、病情允许且交流无明显...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非精神心理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中有重性抑郁发作者的抑郁和自杀特征。方法由受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采用自制抑郁筛查量表对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北京35家一级、8家二级和7家三级综合医院年龄≥15岁、病情允许且交流无明显困难的2877例顺序就诊的门诊病人2925例住院病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与无重性抑郁发作的5604例病人相比,198例重性抑郁发作者中,农民(14.2%比7.9%,χ2=17.48)、自费(45.2%比37.8%,χ2=4.41)、住院(63.1%比50.0%,χ2=13.26)及内科病人所占比例高(内、外、妇产、中医和其它科病人所占比例分别为51.5%、30.8%、3.0%、2.5%和12.1%比40.7%、30.5%、9.8%、4.9%和14.0%,χ2=17.28),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少[均值为(9±4)年比(10±5)年,t=-3.55],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中位数为500元比800元,秩和检验Z=-4.86)(均P<0.05)。198例重性抑郁发作者中65%有想死的念头,50%有无望感,33%有过自杀念头,7%有过自杀行为;24%有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64%从未因心理问题寻求过任何帮助;11%曾因心理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并接受治疗,其中仅41%曾被诊断为抑郁或相关情感障碍。结论为了早期识别和治疗病人的抑郁症及有效预防自杀,应该将综合医院作为重要切入点,面向其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大力宣传抑郁诊治及自杀预防方面的常识,同时调整其医疗管理措施以利于伴有心理障碍患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重性抑郁发作 现况调查 综合医院 自杀未遂 自杀意念
下载PDF
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未遂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痛苦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吴才智 荣硕 +2 位作者 段文婷 王巍欣 于丽霞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于自杀未遂的影响,以及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痛苦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和心理痛苦量表以及自杀未遂量表对武汉三所部属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获得有效数据1178份。结...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于自杀未遂的影响,以及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痛苦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和心理痛苦量表以及自杀未遂量表对武汉三所部属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获得有效数据1178份。结果:①负性生活事件,基本心理需要,心理痛苦,自杀未遂之间存在显著两两相关。②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痛苦在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未遂关系中起着链式中介作用。③心理痛苦在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未遂间起中介作用,但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论:负性生活事件既能直接影响自杀未遂,又能通过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痛苦间接影响自杀未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 自杀未遂 基本心理需要 心理痛苦
原文传递
高中生亚健康状况与自杀行为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钱青文 钟晓飞 +2 位作者 陶芳标 李红影 姚荣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51-1152,共2页
目的了解城市高中生亚健康状况和自杀行为发生情况,探讨亚健康状况对自杀行为的影响,为中学生自杀风险评估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杀行为问卷和青少年身心健康问卷对安徽省蚌埠市3784名城市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多因素... 目的了解城市高中生亚健康状况和自杀行为发生情况,探讨亚健康状况对自杀行为的影响,为中学生自杀风险评估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杀行为问卷和青少年身心健康问卷对安徽省蚌埠市3784名城市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蚌埠市城市高中生自杀行为的亚健康状况因子。结果蚌埠市高中生亚健康状况检出率为52.70%,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分别为30.5%和3.5%;有亚健康状况的高中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报告率均高于无亚健康状况的高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亚健康状况的加重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检出率也逐渐增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绪问题、品行问题、社会适应困难维度和躯体活力不足维度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躯体抵抗力下降、情绪问题、品行问题为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论蚌埠市高中生亚健康状况检出率和自杀意念报告率均较高,亚健康和亚健康状况因子对高中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自杀意念 自杀未遂 高中生
原文传递
云南省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行为与自尊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倩倩 李辉 方晓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状况、自尊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按比例抽样的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的外显行为量表、自尊量表(SES)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目的了解云南省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状况、自尊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按比例抽样的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的外显行为量表、自尊量表(SES)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省13所高校的3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共回收有效问卷3313份。结果13.2%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4.6%的大学生有过自杀行为,女生略高于男生,经χ2检验差别无显著性;大学生自杀行为与自尊水平、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呈显著相关。结论应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及心理健康水平,以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及自杀行为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意念 自杀行为 自尊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伴自杀未遂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特点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向红宇 王欣 +2 位作者 马星宇 雷蕾 殷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0年第5期326-332,共7页
目的探索伴自杀未遂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特点。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招募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住院部11~18岁的66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的患者(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及75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不伴自杀未遂... 目的探索伴自杀未遂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特点。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招募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住院部11~18岁的66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的患者(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及75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不伴自杀未遂的患者(抑郁症不伴自杀未遂组),通过张贴广告至社会及学校招募70名健康儿童青少年(健康对照组)。采用贝克抑郁量表对病例组进行抑郁严重程度评分;使用家庭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3组对象的家庭一般情况及家庭功能的七个维度进行调查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方法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与抑郁症不伴自杀未遂组贝克抑郁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00(28.00,42.00)比34.0(27.00,41.00),Z=1.310,P=0.190]。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情感反应因子[18.00(15.00,19.50)分比15.00(13.00,17.00),Z=-4.741,P<0.01]、沟通因子[25.00(22.50,28.00)分比21.00(19.00,23.00)分,Z=-5.310,P<0.01]、角色因子[31.00(28.00,34.00)分28.00(26.00,30.00)分,Z=-4.434,P<0.01]、情感介入因子[16.00(14.00,19.00)分比13.00(12.00,15.00)分,Z=-4.426,P<0.01]、行为控制因子[22.00(20.00,23.00)分比20.00(18.00,22.00)分,Z=-3.451,P=0.002]、问题解决因子[15.00(12.00,17.00)分比13.00(12.00,14.50)分,Z=-3.404,P=0.002]、总体功能[32.00(27.00,35.00)分比25.00(23.00,28.00),Z=-5.337,P<0.001]。情感反应评分高(OR=1.150,95%CI:1.036~1.278,P=0.009)、家庭不和睦(OR=5.912,95%CI:2.319~15.090,P<0.01)、健康状况很差(OR=6.360,95%CI:1.964~20.594,P=0.002)、母亲本科及以上学历(OR=5.392,95%CI:1.539~18.900,P=0.008)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结论抑郁伴自杀未遂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较差,且家庭功能差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出现自杀未遂行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家庭功能 自杀未遂 儿童青少年
原文传递
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未遂的中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素改 闫敬 +4 位作者 朱翠珍 司徒明镜 杜娜 符雪垠 黄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0-973,共4页
目的了解非自杀性自伤及自杀未遂中学生的人格特征。方法通过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都江堰市2 131名中学生,其中男生1 085人,女生1 046人,平均年龄为(13.92±1.63)岁,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和自编的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对其进行调... 目的了解非自杀性自伤及自杀未遂中学生的人格特征。方法通过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都江堰市2 131名中学生,其中男生1 085人,女生1 046人,平均年龄为(13.92±1.63)岁,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和自编的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根据自我伤害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将受访中学生分为4组,即非自杀性自伤组(NSSI组),自杀未遂组(SA组),自伤自杀组(NSSI+SA组)和对照组(NoSH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协方差分析(以性别和年龄为协变量)和事后检验等,比较EPQ各因子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受访中学生中非自杀性自伤的检出率为23.18%,自杀未遂的检出率为3.19%,其中非自杀性自伤组有446人(20.93%),自杀未遂组有20人(0.94%),自伤自杀组有48人(2.25%),对照组有1 617人(75.88%)。与对照组人格特征相比较,典型的精神质、外倾明显以及神经质者均易采取自我伤害行为;自伤自杀组的精神质分数显著高于非自杀性自伤组(P<0.008 3,d=0.59),内-外倾分数在自伤自杀组较非自杀性自伤组有增高趋势(P>0.008 3,d=0.38)。结论人格特征与青少年自伤自杀行为关系密切,应根据中学生的人格特征给予适当引导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自杀未遂 中学生 人格特征
原文传递
医学生自杀倾向与性相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利人 谭秋浩 +1 位作者 王效军 丁元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1-543,共3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自杀倾向发生状况,探讨自杀倾向与性相关行为的相互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问卷调查1466名1~5年级医学本科生的自杀、性相关行为等35项相关因素及行为现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自杀倾向发生状况,探讨自杀倾向与性相关行为的相互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问卷调查1466名1~5年级医学本科生的自杀、性相关行为等35项相关因素及行为现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医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率15.96%;不同年级间自杀倾向发生率有差别,高年级发生率高于低年级;独生子女的发生率高于非独生子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倾向与经常怨天尤人、被告知患性病、打架行为、看黄色书刊影像、异性性行为、自慰行为、使用违禁药品、通宵上网游戏、控制体重、睡眠异常、缺少锻炼、找心理医生等12项因素和性相关行为有联系,OR值分别为3.247,1.868,1.736,1.671,1.566,1.542,1.530,1.478,1.425,1.401,1.351,1.321。结论医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率较高,性相关行为是自杀倾向的重要危险因素,自杀倾向与性相关行为相互影响,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自杀倾向实施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倾向 性相关行为 LOGISTIC回归分析 医学生
下载PDF
自杀未遂者自杀危险因素间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佳妮 周蝶 +2 位作者 付旭 吴佳栗 毕波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自杀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临床定式访谈(SCID)对202例自杀未遂者进行精神疾病诊断;采用自编问卷、Beck自杀意念量表(S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Barratt...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自杀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临床定式访谈(SCID)对202例自杀未遂者进行精神疾病诊断;采用自编问卷、Beck自杀意念量表(S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Barratt冲动性人格量表第11版(BIS)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其进行调查和评估。使用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对自杀未遂者自杀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自杀未遂者自杀风险与患有精神疾病、抑郁情绪和自杀意念强度呈正相关,与工作状况、冲动性人格、内外倾得分呈负相关(P<0.05或P<0.01)。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自杀意念强度和抑郁情绪是自杀风险的直接影响因素,抑郁情绪也可通过自杀意念强度间接影响自杀风险(P均<0.05)。冲动性人格和神经质人格可通过精神疾病、抑郁情绪以及自杀意念强度间接影响自杀风险;内外倾和神经质人格可通过抑郁情绪和自杀意念强度间接影响自杀风险(P均<0.05)。结论:自杀未遂者的自杀风险最可能受抑郁情绪和自杀意念强度影响,精神疾病和人格特质也可间接影响自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风险 自杀未遂 自杀意念 路径分析
下载PDF
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红 肖艳霞 +2 位作者 杜晶阁 杜霞 陈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索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的一般社会人口学及临床表现方面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自杀未遂与混合特征的关联。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抑郁发作标准的患者(抑郁症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357例,根据简明国际神... 目的:探索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的一般社会人口学及临床表现方面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自杀未遂与混合特征的关联。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抑郁发作标准的患者(抑郁症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357例,根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的访谈结果,分为自杀未遂组(n=67)及无自杀未遂组(n=290)。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结果:与非自杀未遂组相比,自杀未遂组抑郁症比双相障碍更常见、首次起病年龄更小、混合特征更常见、既往发病次数更多、既往住院次数更多、伴有自杀意念更多见、更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更少伴有焦虑症状(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自杀意念(OR=26.66)、伴有混合特征(OR=2.69)、伴有焦虑(OR=0.38)与抑郁发作患者发生自杀未遂关联。结论:本研究显示伴有自杀意念及伴有混合特征是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伴有焦虑是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双相障碍 混合特征 自杀未遂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