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研究现状 被引量:39
1
作者 吕天婵 张玉侠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89,共4页
近年来随着助孕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成活率明冠提高。由于早产儿各种神经反射尚未完善,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充足均衡的营养供给是早产儿存活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管饲营养和肠外茜养能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但会导致消化道全部... 近年来随着助孕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成活率明冠提高。由于早产儿各种神经反射尚未完善,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充足均衡的营养供给是早产儿存活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管饲营养和肠外茜养能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但会导致消化道全部或局部刺激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吸吮行为 营养过程
原文传递
不同持续时间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谢诺 李娜 +2 位作者 裴会 吕一男 白晨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810-181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持续时间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6月本院出生的新生儿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于出生后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观察组持续1 h;对照组持续至... 目的探讨不同持续时间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6月本院出生的新生儿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于出生后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观察组持续1 h;对照组持续至产妇会阴伤口缝合完毕,平均(30. 75±1. 13) min。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0~1小时、第5~6小时内啼哭情况,出生后第11分钟、119分钟时新生儿行为评分(BNBAS),首次及产后6周、6个月时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生后第0~1小时、第5~6小时,啼哭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第119分钟时BNB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首次喂养时母乳喂养测量工具评分(10. 45±2. 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 08±1. 61)分(P <0. 05)。观察组产后6周、6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为72. 5%、52. 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 5%、17. 5%(P <0. 05)。结论产后早期持续1 h的母婴皮肤接触,可减少新生儿觉醒及啼哭状态,提升母乳喂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护理 皮肤 婴儿行为 吸吮行为 母乳喂养
原文传递
吸吮棒棒糖对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胃肠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爱玲 杨雪梅 +5 位作者 豆欣蔓 魏志红 李彦俊 冯雅敏 祝静 田金徽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36-83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吸吮棒棒糖对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患儿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6h开始吸吮... 目的探讨早期吸吮棒棒糖对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患儿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6h开始吸吮草莓味棒棒糖,每4h1次,每次20-30min,直到恢复饮食为止。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便时间。结果共有58例患儿完成了临床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患儿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患儿早期吸吮棒棒糖有助于肠蠕动恢复.缓解术后腹胀.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吮行为 胆总管囊肿 随机对照实验
原文传递
新生儿疼痛评估及其干预措施探讨 被引量:17
4
作者 单若冰 邢林 谈绍峰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00-403,共4页
目的观察足跟采血疼痛刺激时新生儿生理指标、疼痛评分的变化及非药物止痛的效果。方法100例足跟采血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五组,各20例。对照组:穿刺前两分钟不作任何处理;安慰剂组:穿刺前两分钟喂以消毒蒸馏水;葡萄糖(glucose,G... 目的观察足跟采血疼痛刺激时新生儿生理指标、疼痛评分的变化及非药物止痛的效果。方法100例足跟采血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五组,各20例。对照组:穿刺前两分钟不作任何处理;安慰剂组:穿刺前两分钟喂以消毒蒸馏水;葡萄糖(glucose,GS)组:穿刺前两分钟喂以葡萄糖溶液;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组:在穿刺前两分钟将安慰奶嘴放到口内;GS+NNS组:喂以葡萄糖溶液后给安慰奶嘴。监测各组哭持续时间及穿刺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采用新生儿急性疼痛评分表(Douleur Aigue Nouveau-ne scale,DAN)及早产儿疼痛评分简表(preterm infant pain profile,PIPP)进行疼痛评价。结果(1)穿刺后15S,对照[(157.6±14.O)次/min]、安慰剂[(159.2±11.1)次/min]、GS[(146.6±13.O)次/min]、NNS[-(148.4±13.3)次/min]、GS+NNS组心率[(147.9±11.8)次/min]均快于穿刺前,分别为(132.1±17.8),(132.8±15.4),(134.2±13.3),(132.0±15.6)和(134.1±17.5)次/min(P〈0.01);穿刺后1min,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心率仍快于穿刺前(P〈O.05),而GS、NNS和GS+NNS组心率已恢复到穿刺前水平(P〉0.05)。(2)穿刺后1min,对照、安慰剂、GS、NNS、GS+NNS组呼吸频率均快于穿刺前(P〈O.05);穿刺后2和3min,对照组及安慰剂组呼吸频率仍快于穿刺前(P〈O.05),而GS、NNS、GS+NNS组已恢复到穿刺前水平(P〉0.05)。(3)穿刺后GS和GS+NNS组哭持续时间为(1.65±3.12)S和(1.65士5.26)S,均短于对照、安慰剂和NNS组的(21.60±27.49)S、(17.60士17.45)S和(10.20±10.92)S(P〈O.01)。(4)GS、NNS和GS+NNS组的DAN和PIP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安慰剂组(P〈O.01)。结论GS、NNS和GS+NNS均有止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婴儿 新生 葡萄糖 吸吮行为
原文传递
产后母婴早接触、早吸吮对产妇初乳分泌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薛锋 王立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304-306,共3页
【目的】分析产后母婴早接触、早吸吮产妇初乳分泌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5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产后采取母婴早接触、早吸吮,对照组产后仅采用传... 【目的】分析产后母婴早接触、早吸吮产妇初乳分泌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5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产后采取母婴早接触、早吸吮,对照组产后仅采用传统的哺乳方式,比较两种处理方法对产妇初乳分泌及新生儿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后胎盘娩出时间、产后出血量、乳房充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的产程末的一般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后初乳48h内分泌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新生儿腹泻、呼吸道感染、黄疸、湿疹的发病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相应发病例数,且两组患病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产后采取母婴早接触、早吸吮能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改善新生儿健康状况,有利于母婴间情感沟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吮行为 母婴护理
下载PDF
联合非药物干预方法对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郁晓曼 邵惠 +2 位作者 贾皓 王薇 尤娟娟 《精准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蔗糖溶液和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干预对足月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接受静脉穿刺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第1组新生儿在静脉穿刺前2min经口给予240g/L的蔗糖溶液2mL,喂毕给予非... 目的探讨蔗糖溶液和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干预对足月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接受静脉穿刺的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第1组新生儿在静脉穿刺前2min经口给予240g/L的蔗糖溶液2mL,喂毕给予非营养性吸吮(A组);第2组仅给予非营养性吸吮(B组);第3组仅给予蔗糖溶液(C组)。3组常规护理和操作均相同。采用心率、血氧饱和度、啼哭时间和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等评估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反应。结果 3组病儿静脉穿刺和恢复阶段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有显著性(F=9.858~69.728,P<0.05);3组啼哭时间差异有显著性(F=206.144,P<0.05),3组穿刺阶段、恢复阶段NIP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F=37.924、121.702,P<0.05)。结论蔗糖溶液和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干预方法较各干预方法单独干预能更有效减轻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切开术 疼痛 婴儿 新生 蔗糖 吸吮行为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早期吸吮和母乳喂养的影响
7
作者 张洁 陈志芳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202,共7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吸吮能力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按是否选择硬膜外分娩镇痛,将其分为硬膜外镇痛组和未镇痛组。采用吸吮...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吸吮能力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按是否选择硬膜外分娩镇痛,将其分为硬膜外镇痛组和未镇痛组。采用吸吮负压测量仪在新生儿生后3 d内每天测量新生儿吸吮母亲乳头时的口腔负压,记录吸吮负压均值、峰值和谷值。采用中文版婴儿母乳喂养评估工具(Infant Breastfeeding Assessment Tool,IBAT)评估新生儿吸吮姿势。记录并随访产妇在院期间和出院后第1、4、6个月的母乳喂养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及广义估计方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156例产妇纳入最终分析,2组各78例。镇痛组比未镇痛组产妇的总产程、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更长[M(P_(25)~P_(75)),430 min(353~541 min)与300 min(235~422 min),Z=-5.65;385 min(310~490 min)与260 min(205~347 min),Z=-5.81;40 min(26~67 min)与33 min(18~45 min),Z=-2.33;P值均<0.05],产前使用催产素和选择导乐分娩者更多[94.8%(74/78)与43.6%(34/78),χ^(2)=48.15;42.3%(33/78)与19.2%(15/78),χ^(2)=9.75;P值均<0.05]。2组产妇的产后疲乏、抑郁和睡眠情况,以及孕期生活事件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控制混杂因素后,镇痛组新生儿生后3 d内(0~24 h、>24~48 h、>48~72 h)中位吸吮负压均值低于未镇痛组[分别为5.14 kPa(3.39~6.52 kPa)与6.39 kPa(4.95~9.15 kPa)、5.07 kPa(3.94~7.38 kPa)与6.20 kPa(5.08~8.54 kPa)和6.19 kPa(4.64~8.36 kPa)与6.81 kPa(5.88~8.05 kPa),Waldχ^(2)=5.59,P=0.018];峰值也低于未镇痛组[15.81 kPa(9.74~21.68 kPa)与16.21 kPa(13.58~24.88 kPa)、13.50 kPa(9.83~16.50 kPa)与17.62 kPa(14.01~22.40 kPa)和14.66 kPa(10.47~18.71 kPa)与18.04 kPa(15.33~19.85 kPa),Waldχ^(2)=7.25,P=0.007];谷值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组新生儿生后3 d内每天吸吮姿势的IBAT得分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硬膜外 镇痛 产科 吸吮行为 自我效能 母乳喂养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早吸吮的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武华玲 张林秀 《齐鲁护理杂志》 2000年第1期2-3,共2页
目的 :观察婴儿早吸吮的能力 ,早吸吮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产后让母婴身体接触 ,产后 30min、 2、 6h再次帮助吸吮。结果 :婴儿吸吮能力在产后 30~ 40min最强 ;早吸吮既能增强母体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 ,又能促进新生儿胎粪排出 ,使... 目的 :观察婴儿早吸吮的能力 ,早吸吮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产后让母婴身体接触 ,产后 30min、 2、 6h再次帮助吸吮。结果 :婴儿吸吮能力在产后 30~ 40min最强 ;早吸吮既能增强母体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 ,又能促进新生儿胎粪排出 ,使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提前 ,黄染程度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吸吮行为 婴儿
下载PDF
非营养性吸吮及按摩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红 孙丹萍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9期2896-2897,共2页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NNS)及按摩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早产患儿77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9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儿在胎龄、出生体质量、日龄、性别及出生时窒息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NNS)及按摩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早产患儿77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9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儿在胎龄、出生体质量、日龄、性别及出生时窒息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NNS及按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的时间、每天奶量的增加情况、每天体质量的增长情况以及达到全量肠内营养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的时间及达到全量肠内营养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平均每天奶量的增加明显多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平均每天体质量的增长速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NS及按摩能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行为 吸吮行为 按摩 婴儿 早产 营养生理学
下载PDF
绿盲蝽在人工饲料模型上刺吸波形EPG解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延乐 赵秋剑 +1 位作者 张永军 郭予元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1-444,共4页
采用刺吸电波(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和视频观察解析了绿盲蝽在人工饲料模型上的刺吸取食行为与对应的波形关系。共计获得绿盲蝽在食物模型上的4种取食波形:口针刺入、口针搅动、口针上下抽动、口针拔出,未观察到非刺... 采用刺吸电波(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和视频观察解析了绿盲蝽在人工饲料模型上的刺吸取食行为与对应的波形关系。共计获得绿盲蝽在食物模型上的4种取食波形:口针刺入、口针搅动、口针上下抽动、口针拔出,未观察到非刺探波形。研究结果可为明确绿盲蝽寄主取食行为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饲料模型 刺吸行为 刺吸电位技术 波形
下载PDF
Endophytic fungi alter sucking bug responses to cotton reproductive structures 被引量:1
11
作者 Gregory A. Sword Ashley Tessnow Maria Julissa Ek-Ramos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003-1014,共12页
All plants including cotton host a wide range of microorganisms as endophytes. There is a growing appreciation of the prevalenc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management potential of facultative fungal endophytes in pr... All plants including cotton host a wide range of microorganisms as endophytes. There is a growing appreciation of the prevalenc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management potential of facultative fungal endophytes in protecting plants from pests, pathogens and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Hemipteran sucking bugs have emerged as major pests across the U.S. cotton belt, reducing yields directly by feeding on developing reproductive structures and indirectly by vectoring plant pathogens. We used no-choice and simultaneous choice assays to examine the host selection behavior of western tarnished plant bugs (Lygus hesperus) and southern green stink bugs (Nezara viridula) in response to developing flower buds and fruits from cotton plants colonized by 1 of 2 candidate beneficial fungal endophytes, Phialemonium inflatum or Beauveria bassiana. Both insect species exhibited strong negative responses to flower buds (L. hesperus) and fruits (N. viridula) from plants that had been colonized by candidate endophytic fungi relative to control plants under both no-choice and choice conditions. Behavioral responses of both species indicated that the insects were deterred prior to contact with plant tissues from endophyte-colonized plants, suggesting a putative role for volatile compounds in mediating the negative response.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role of fungal endophytes as plant mutualists that can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plant resistance to p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havior ENDOPHYTE fungi HEMIPTERA MUTUALISM sucking bug
原文传递
定量研究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的有效方法——电子取食监测仪的原理和应用技术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3 位作者 程家安 吕仲贤 郑许松 徐红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237-243,共7页
从电子取食监测仪的原理和种类、建立刺探电位波形与刺探和取食行为对应关系的方法、各种波形的名称和生物学意义等方面 ,概述了定量研究刺吸式昆虫在植物组织内部刺探、取食行为的方法 。
关键词 取食行为 刺吸式昆虫 电子取食监测仪 刺探电位 工作原理 农业害虫
下载PDF
昆虫介体行为与植物病毒的传播 被引量:13
13
作者 施艳 王英志 +1 位作者 汤清波 闫凤鸣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19-1725,共7页
大多数植物病毒都是依赖昆虫介体进行传播,其中超过80%的传毒介体昆虫都是属于半翅目同翅亚目。昆虫介体识别寄主植物和取食的过程与病毒的传播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同翅亚目昆虫、蓟马等介体昆虫取食行为与植物病毒的相互作用方面... 大多数植物病毒都是依赖昆虫介体进行传播,其中超过80%的传毒介体昆虫都是属于半翅目同翅亚目。昆虫介体识别寄主植物和取食的过程与病毒的传播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同翅亚目昆虫、蓟马等介体昆虫取食行为与植物病毒的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于介绍昆虫不同取食阶段的行为对植物病毒传播的影响,病毒侵染对介体取食和识别寄主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吸式口器昆虫 蓟马 植物病毒 传播 介体行为
原文传递
常见植食性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的EPG波形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荆裴 白素芬 刘芳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3,共6页
刺探电位图EPG技术应用的核心在于建立昆虫取食行为与EPG波形的对应关系。综述了常见刺吸式昆虫如蚜虫、粉虱、飞虱以及叶蝉的典型EPG波形特征及生物学意义。针对当前EPG波形命名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探讨性意见。
关键词 EPG波形 刺吸式昆虫 取食行为 命名标准
原文传递
昆虫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在茶树抗刺吸式口器害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珊 孙晓玲 +5 位作者 陈宗懋 肖斌 高宇 边磊 罗宗秀 张正群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3-401,共9页
以假眼小绿叶蝉为主的茶园刺吸式昆虫是茶叶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其特殊的产卵习性和危害方式使化学农药很难发挥理想的作用。茶树品种抗虫性研究作为控制刺吸式害虫的一种新途径,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而昆虫刺探电位图谱(Electr... 以假眼小绿叶蝉为主的茶园刺吸式昆虫是茶叶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其特殊的产卵习性和危害方式使化学农药很难发挥理想的作用。茶树品种抗虫性研究作为控制刺吸式害虫的一种新途径,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而昆虫刺探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作为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取食行为记录仪,参与到这一研究,明确了许多叶蝉行为和品种抗虫性间的关系。本文在分析EPG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EPG技术在茶园刺吸式害虫的取食行为、茶树品种抗虫性的检测和抗性机理方面的应用,并且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归纳出假眼小绿叶蝉的取食过程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探电位图谱 刺吸式昆虫:茶树抗虫性:取食行为
下载PDF
新生儿吸吮母乳的行为形态对母婴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闵丽华 尹琼英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吸吮母乳行为形态 生理反应 母亲行为 护理
原文传递
基于EPG的三种刺吸式害虫在苹果苗上的取食行为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昊 李钰 +3 位作者 滕子文 杜凌君 万方浩 周洪旭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07-1214,共8页
【目的】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和梨网蝽Stephanitis nashi是苹果园的一类重要害虫,它们以刺吸式口器对苹果树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本研究旨在明确这3种刺吸式昆虫在苹果树上取食行为差异。【方法】利用... 【目的】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和梨网蝽Stephanitis nashi是苹果园的一类重要害虫,它们以刺吸式口器对苹果树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本研究旨在明确这3种刺吸式昆虫在苹果树上取食行为差异。【方法】利用刺吸电位(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 EPG)技术对苹果绵蚜和绣线菊蚜成虫在苹果苗韧皮部和非韧皮部上的EPG指标,以及苹果绵蚜、绣线菊蚜和梨网蝽成虫在苹果苗上的取食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这3种害虫的成虫在苹果苗上取食8 h各种波形平均持续时间的占比。【结果】结果表明,苹果绵蚜和绣线菊蚜成蚜在苹果苗上均产生6种取食波形,即非刺探波(np)、路径波(C)、意外穿刺细胞非主动取食细胞波(pd)、木质部取食波(G)、韧皮部唾液分泌波(E1)和韧皮部取食波(E2);而梨网蝽成虫取食过程中只产生非刺探波(np)、表皮刺穿波(A)、叶肉细胞取食波(Gc)和木质部取食波(E)4种波形。从蚜虫在苹果苗非韧皮部上取食的EPG指标看,苹果绵蚜成蚜pd波平均时间显著高于绣线菊蚜的,而刺探次数、np波总时间和pd波次数均显著低于绣线菊蚜的。从蚜虫在苹果苗韧皮部上取食的EPG指标来看,除第1次出现E2波的时间外,各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从3种害虫在苹果苗上取食8 h各波形的占比来看,梨网蝽成虫的np波总时间所占比例最高(53%),其次是绣线菊蚜成虫的(24%),苹果绵蚜成虫的最低(为1%)。同时,苹果绵蚜和绣线菊蚜成虫取食波为E2波,所占总时间比例分别为35%和25%,而梨网蝽的取食波为Gc波(占总时间比例为36%)和E波(占总时间比例为11%)。【结论】本研究阐释了苹果园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生态位分离和取食行为学机制,为果园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绣线菊蚜 梨网蝽 刺吸式昆虫 苹果 取食行为 刺吸电位
下载PDF
锥形吸种孔对樟子松芽种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苗振坤 李芝茹 +3 位作者 徐克生 吴立国 苏宁 满大为 《森林工程》 2019年第3期13-19,共7页
为探究精量播种过程中不同参数锥型吸种孔对芽种生长情况的影响,以樟子松芽种为研究对象,用不同下孔径D(D1、D2、D3分别为3、3.5、4 mm)和不同孔深H(H1、H2、H3分别为1、1.5、2 mm)的吸种针进行芽种播种试验,记录其出苗时间、出苗率和... 为探究精量播种过程中不同参数锥型吸种孔对芽种生长情况的影响,以樟子松芽种为研究对象,用不同下孔径D(D1、D2、D3分别为3、3.5、4 mm)和不同孔深H(H1、H2、H3分别为1、1.5、2 mm)的吸种针进行芽种播种试验,记录其出苗时间、出苗率和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参数组合下的锥型吸种孔播种的樟子松芽种出苗时间、出苗率和生长情况差异显著,说明吸附过程对樟子松芽种产生了损伤,影响其发育速度和对养料、水分的汲取。其中D1H2组合出苗时间最集中,出苗率(89.06%)最高,苗高(38~70 mm)、地径(0.77~0.68 mm)最大,根表现出非向地性的苗株占出苗总数比率(10.53%)最低。因此D1H2(下孔径3 mm,孔深1.5 mm)较其他参数组合的吸种孔更适宜对樟子松芽种进行精量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量播种 锥型吸种孔 樟子松芽种 生长情况
下载PDF
吸血行为对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中肠菌群结构的影响
19
作者 段德勇 周鸿铭 程天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8-136,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明随吸血时间的延长,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中肠菌群结构的特征及变化。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宁夏固原绵羊体表分别采集半饱血、饱血草原革蜱和半饱血、饱血森林革蜱,无菌条件下收集蜱中肠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扩增细菌16S rDNA... 本研究旨在探明随吸血时间的延长,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中肠菌群结构的特征及变化。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宁夏固原绵羊体表分别采集半饱血、饱血草原革蜱和半饱血、饱血森林革蜱,无菌条件下收集蜱中肠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扩增细菌16S rDNA V3-V4区,IonS5^TMXL高通量测序,对比分析各样本菌群结构的特征。结果显示,森林革蜱半饱血中肠内的细菌多样性最高,草原革蜱饱血和半饱血中肠内的细菌多样性次之,森林革蜱饱血中肠内的细菌多样性最低;变形菌门为4个样品的优势菌门;无形体属、立克次体属、寡养单胞菌属和柯克斯体属为4个样品的优势菌属,其中无形体属在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饱血中肠内的含量高于2种蜱半饱血中肠,立克次体属和柯克斯体属在2种蜱半饱血中肠内的含量明显大于饱血中肠;边缘无形体、弯曲假单胞菌和柯克斯体科RFE02菌为4个样品的优势菌种,其中边缘无形体的分布特点与无形体属在2种蜱中肠内的分布特点相一致。结果表明,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中肠菌群结构易受到吸血行为的影响,共有菌属和菌种在不同蜱种和不同饱血状态下的相对丰度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革蜱 森林革蜱 中肠 菌群结构 吸血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