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虫剂对昆虫的亚致死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
作者 韩文素 王丽红 +1 位作者 孙婳婳 高希武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20,共6页
杀虫剂亚致死效应是农药生态毒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近年文献资料,综述了杀虫剂对昆虫生殖力、发育历期、行为和抗药性方面的亚致死效应,阐述了有关解毒酶的作用机制。杀虫剂亚致死效应对农业生态系统具有深远的影响,应展开更... 杀虫剂亚致死效应是农药生态毒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近年文献资料,综述了杀虫剂对昆虫生殖力、发育历期、行为和抗药性方面的亚致死效应,阐述了有关解毒酶的作用机制。杀虫剂亚致死效应对农业生态系统具有深远的影响,应展开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致死效应 杀虫剂 繁殖力 行为 抗性
原文传递
双酰胺类杀虫剂应用现状 被引量:40
2
作者 郑雪松 赖添财 +1 位作者 时立波 卢伟平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54-557,580,共5页
以鱼尼汀受体为靶标的杀虫剂,自其上市以来得到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在氟虫双酰胺及氯虫苯甲酰胺上市不久,溴氰虫酰胺就得以报道。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新剂型及新使用方法也随即进行研发。截至目前,该类杀虫剂对不同昆虫的敏感基线、抗性... 以鱼尼汀受体为靶标的杀虫剂,自其上市以来得到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在氟虫双酰胺及氯虫苯甲酰胺上市不久,溴氰虫酰胺就得以报道。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新剂型及新使用方法也随即进行研发。截至目前,该类杀虫剂对不同昆虫的敏感基线、抗性监测、交互抗性及亚致死效应也陆续有报道。就上述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双酰胺 溴氰虫酰胺 交互抗性 亚致死效应 抗性
原文传递
农药对家蚕(Bombyx mori L.)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3
作者 朱九生 王静 +1 位作者 乔雄梧 韩巨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334-3343,共10页
明确农药对家蚕的影响对综合评价农药的生态效应与合理使用农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食物利用方面综述了农药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从生理代谢、组织器官亚显微结构和培养细胞方面介绍了亚致死效应产生的机制,并结... 明确农药对家蚕的影响对综合评价农药的生态效应与合理使用农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食物利用方面综述了农药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从生理代谢、组织器官亚显微结构和培养细胞方面介绍了亚致死效应产生的机制,并结合杀虫剂对其它鳞翅目昆虫亚致死影响方面的研究结果对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今后加强研究的重点。总的来说,亚致死剂量农药的胁迫可使家蚕幼虫眠性不齐,眠蚕体重和蛹重减轻,发育历期延长,严重者结茧(上蔟)时间推迟,且吐丝营茧功能失常,最终导致蚕茧质量下降。桑叶上残留的农药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家蚕的取食行为以及食物摄入后的消化吸收产生影响。农药对家蚕亚致死效应产生的机制目前主要有3个:家蚕体内正常生理水平和代谢平衡受到扰动、家蚕的一些重要组织器官如中肠和后丝腺等微形态结构受到损伤和家蚕卵巢细胞出现凋亡现象。农药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因农药种类、试验剂量和家蚕受药时间而异,产生的机理也十分复杂。今后应着重开展新农药对家蚕亚致死效应研究,特别是对生化和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以及农药复合污染对家蚕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亚致死剂量 家蚕 亚致死效应 机理
下载PDF
杀虫剂对害虫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4
作者 全林发 张怀江 +4 位作者 孙丽娜 李艳艳 闫文涛 岳强 仇贵生 《农学学报》 2016年第5期33-38,共6页
杀虫剂的亚致死效应研究是害虫可持续治理和杀虫剂科学应用中一项较复杂、重要的课题,其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推进化学杀虫剂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的合理应用,同时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的目的。鉴于此,笔者根据近年文献资... 杀虫剂的亚致死效应研究是害虫可持续治理和杀虫剂科学应用中一项较复杂、重要的课题,其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推进化学杀虫剂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的合理应用,同时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的目的。鉴于此,笔者根据近年文献资料,分类整理了杀虫剂对害虫生长发育、繁殖力、生态行为和抗药性等方面的亚致死效应,阐述了有关解毒酶及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亚致死效应作用机制,并对杀虫剂亚致死效应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更全面深入了解杀虫剂的亚致死效应及科学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致死效应 杀虫剂 害虫 生长发育 解毒酶 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下载PDF
吡虫啉对豌豆蚜的亚致死效应 被引量:27
5
作者 惠婧婧 刘长仲 +1 位作者 孟银凤 陈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88,共3页
室内测定了吡虫啉的亚致死剂量(LC20、LC30、LC40)对豌豆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吡虫啉亚致死剂量的增加,豌豆蚜F0代成蚜的寿命显著缩短,产蚜量显著降低。亚致死剂量也使F1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 室内测定了吡虫啉的亚致死剂量(LC20、LC30、LC40)对豌豆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吡虫啉亚致死剂量的增加,豌豆蚜F0代成蚜的寿命显著缩短,产蚜量显著降低。亚致死剂量也使F1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降低,而发育历期、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亚致死效应 豌豆蚜 种群参数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山楂叶螨的亚致死效应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定旭 田娟 沈佐锐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92,共6页
在室内采用叶碟饲养的方法,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四螨嗪、阿维菌素、甲氰菊酯及三唑锡对山楂叶螨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在成虫期,LC10、LC25剂量的阿维菌素、甲氰菊酯及三唑锡可使成螨的产卵量显著降低,除甲氰菊酯LC10外,其余处理可... 在室内采用叶碟饲养的方法,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四螨嗪、阿维菌素、甲氰菊酯及三唑锡对山楂叶螨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在成虫期,LC10、LC25剂量的阿维菌素、甲氰菊酯及三唑锡可使成螨的产卵量显著降低,除甲氰菊酯LC10外,其余处理可使次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由0.173降低至0.133~0.167;在若螨I期,LC10、LC25剂量的阿维菌素可使rm由0.237降低至0.197~0.199;甲氰菊酯LC10对雌螨的产卵有明显的刺激作用,rm由0.237提高到0.259,而LC25则无明显影响;在卵期,四螨嗪LC10对rm无明显影响,但LC50、LC25可使rm由0.173降低至0.149~0.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螨 亚致死效应 种群 内禀增长率 生命表技术
原文传递
八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发育和繁殖的亚致死效应 被引量:18
7
作者 慕卫 刘峰 +2 位作者 贾忠明 赵德 慕立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7-150,共4页
用胃毒触杀法确定 8种常用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 3龄幼虫的LC2 0 和LC50 剂量后 ,以其LC2 0 分别处理 3龄幼虫 ,将存活幼虫正常饲养 ,测定该剂量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化蛹率、蛹重、羽化率 ,成虫存活率、雌雄比、单雌... 用胃毒触杀法确定 8种常用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odoriphaga 3龄幼虫的LC2 0 和LC50 剂量后 ,以其LC2 0 分别处理 3龄幼虫 ,将存活幼虫正常饲养 ,测定该剂量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化蛹率、蛹重、羽化率 ,成虫存活率、雌雄比、单雌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毒死蜱等 4种药剂的影响较显著 ,其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毒死蜱 >辛硫磷 >阿维菌素 溴虫腈 ;而另 4种药剂丙硫克百威、灭多威、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则影响不显著。此外也测定了用后 4种药剂LC50 剂量处理的存活试虫的上述生物学指标 ,结果表明 :除化蛹率和羽化率较对照降低且差异显著外 ,其他生物学指标与对照处理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杀虫剂 亚致死效应 生物学指标
下载PDF
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亚致死效应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建军 田大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217,共6页
在室内研究了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甲氧虫酰肼能抑制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此外,研究还发现,亚致死剂量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酯酶、多功能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具有一... 在室内研究了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甲氧虫酰肼能抑制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此外,研究还发现,亚致死剂量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酯酶、多功能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与对照相比,LC10剂量甲氧虫酰肼处理斜纹夜蛾24 h后以及LC30剂量处理48 h和96 h后,酯酶活性显著提高;LC10剂量处理24 h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LC30剂量处理96 h后,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致死效应 甲氧虫酰肼 斜纹夜蛾 解毒酶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背飞虱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洪 王召 金道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61-1167,共7页
为正确评估防治水稻鳞翅目害虫的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对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影响,本文采取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背飞虱的毒力,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背飞虱的亚致死... 为正确评估防治水稻鳞翅目害虫的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对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的影响,本文采取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背飞虱的毒力,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背飞虱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为19.26mg/L和19.69mg/L。以氯虫苯甲酰胺LC10和LC25剂量分别处理白背飞虱3龄若虫后,F0和F1代雌虫产卵量及其寿命均降低,尤其LC25处理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F0和F1代雌虫寿命分别缩短了1.80d和2.62d,F0和F1代雌虫产卵量分别减少了52.94粒和78.45粒。药剂处理对F1代各虫态发育历期也有一定影响。根据不同剂量处理后白背飞虱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和成虫的繁殖力,组建了生殖力生命表,发现LC10和LC25剂量处理的种群内禀增长率rm分别降低了11.25%和34.41%,净增殖率R0分别降低了36.56%和74.57%,而世代平均历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均延长。结果说明,氯虫苯甲酰胺LC10和LC25剂量可抑制白背飞虱种群的增长;大田中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鳞翅目害虫时,可抑制同时发生的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氯虫苯甲酰胺 毒力 亚致死效应 生命表
下载PDF
多杀菌素对菜蛾绒茧蜂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增梅 刘银泉 刘树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4-28,共5页
以对多杀菌素高抗的小菜蛾纯合子品系作寄主饲养菜蛾绒茧蜂,用多杀菌素田间推荐使用浓度(25 mg/L)分别处理处于卵期、幼虫期和蛹期的绒茧蜂,其中卵期和幼虫期通过处理寄主幼虫间接处理,并测定该药剂对成虫的毒力,系统观察该杀虫剂对绒... 以对多杀菌素高抗的小菜蛾纯合子品系作寄主饲养菜蛾绒茧蜂,用多杀菌素田间推荐使用浓度(25 mg/L)分别处理处于卵期、幼虫期和蛹期的绒茧蜂,其中卵期和幼虫期通过处理寄主幼虫间接处理,并测定该药剂对成虫的毒力,系统观察该杀虫剂对绒茧蜂各虫期的致死和亚致死作用.与对照相比,绒茧蜂卵期或幼虫期其寄主受药后,可导致蜂幼虫死于寄主体内或啮出寄主的过程中,使结茧化蛹率下降43% ~56%,成虫羽化率下降19% ~33%,成蜂雌性比下降11% ~25%,而成虫大小、寿命和寄生力未受显著影响;在蛹期受药使成虫羽化率下降10%,成蜂寿命缩短,但对成虫寄生力无显著影响;对成虫24 h的LC99为4.31 mg/L.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可进入寄主作用于其体内的蜂卵和幼虫,或直接作用于蜂蛹和成虫,从而对绒茧蜂各个虫态产生显著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尤以对成虫高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绒茧蜂 小菜蛾 多杀菌素 致死效应 亚致死效应
下载PDF
The Sublethal Effects of Chlorantraniliprole on Helicoverpa armigera (Lepidoptera: Noctuidae) 被引量:14
11
作者 ZHANG Rui-min DONG Jun-feng +2 位作者 CHEN Jia-hua JI Qing-e CUI Jin-ji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57-466,共10页
Sublethal effects of chlorantraniliprole to Helicoverpa armigera (Hiibner) larvae were evaluated through exposure of third instar larvae to the insecticide incorporated into an artificial diet. When larvae were fed ... Sublethal effects of chlorantraniliprole to Helicoverpa armigera (Hiibner) larvae were evaluated through exposure of third instar larvae to the insecticide incorporated into an artificial diet. When larvae were fed on the insecticide-containing diet for 7 d, the LC10, LC20, LC40, and LC50values were 3.790, 7.977, 21.577, and 33.121 μg active ingredient L^-1, respectively. Chlorantraniliprole at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larval body mass, emergence ratio, adult longevity and egg hatching rate in both the parental and offspring generations. The pupation and copulation rate in the parental generation and the pupal mass in the offspring also strongly decreased. Reproduction was seriously disturbed in both the parental and offspring groups even when only one of the partners was exposed to chlorantraniliprole at larval stages. However, at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 of exposure (LC^0), offspring fecundity was strongly reduced only when both partners were exposed. The net reproductive rate (R0), 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 (rm), and gross reproduction rate (GRR) at LC20, LC40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Post-exposure effects also included an extended larval developmental time and increased male proportion in both generations. The doubling time (Dt) at LC20, LC40 concentrations as well as gross reproduction rate (GRR) at LC10 concentration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hlorantraniliprole migh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H. armigera population dynamics even at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on both parental and offspring gene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verpa armigera CHLORANTRANILIPROLE sublethal effects sublethal concentration
下载PDF
毒死蜱亚致死剂量对灰飞虱致害性和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徐广春 顾中言 +1 位作者 徐德进 许小龙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0-686,共7页
为科学用药防治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麦秆浸渍法测定毒死蜱对灰飞虱成虫的室内活性,并用Parafilm小袋法和滤纸漏斗法测定毒死蜱亚致死剂量对灰飞虱蜜露排泄量、虫体增重、产卵量等指标的影响。Pa... 为科学用药防治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麦秆浸渍法测定毒死蜱对灰飞虱成虫的室内活性,并用Parafilm小袋法和滤纸漏斗法测定毒死蜱亚致死剂量对灰飞虱蜜露排泄量、虫体增重、产卵量等指标的影响。Parafilm小袋法的测定结果表明,经毒死蜱亚致死剂量(0.21mg/L有效成分)处理的灰飞虱单雌蜜露分泌量和虫体增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0.99%和22.22%,但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单雌产卵量为79.6±26.4个,比对照增加12.27%,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滤纸漏斗法的测定结果表明,处理过的灰飞虱雌成虫蜜露分泌面积为119.74±5.90mm2,比对照增加13.0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毒死蜱亚致死剂量处理后对灰飞虱蜜露分泌量、虫体增重和单雌产卵量均表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说明毒死蜱亚致死剂量可能会导致灰飞虱致害性加剧。本研究结果对深入研究杀虫剂对灰飞虱种群的亚致死效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毒死蜱 亚致死剂量 亚致死效应 致害性 繁殖力
下载PDF
低剂量杀虫剂对昆虫的兴奋性效应 被引量:17
13
作者 黄柯程 曾鑫年 黎卓莹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6-31,共6页
传统的杀虫剂毒理学应用线性非阈值模型评价杀虫剂的毒力及风险,但是没有考虑到低剂量杀虫剂所产生的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杀虫剂对昆虫的低剂量兴奋效应主要表现在对昆虫的发育历期、体重和生殖力以及毒力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在概... 传统的杀虫剂毒理学应用线性非阈值模型评价杀虫剂的毒力及风险,但是没有考虑到低剂量杀虫剂所产生的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杀虫剂对昆虫的低剂量兴奋效应主要表现在对昆虫的发育历期、体重和生殖力以及毒力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在概述毒物低剂量兴奋效应理论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杀虫剂对昆虫的低剂量兴奋性效应研究进展及其与杀虫剂亚致死剂量效应的区别,最后讨论了杀虫剂的兴奋效应对农业害虫防治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昆虫 毒物兴奋效应 亚致死效应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琼 黄水金 秦文婧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0-695,706,共7页
为了探讨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饲料混毒生物测定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和LC50),并研究其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 为了探讨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饲料混毒生物测定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和LC50),并研究其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甜菜夜蛾幼虫历期和蛹期显著延长,幼虫体重和蛹重显著减轻,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下一代卵的孵化率均下降,说明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后,其体内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证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导致甜菜夜蛾幼虫体内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种群生命参数的变化。此外,在亚致死剂量下,氯虫苯甲酰胺能够降低甜菜夜蛾种群的发育速率和繁殖力,这对甜菜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氯虫苯甲酰胺 亚致死效应
下载PDF
茚虫威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宋亮 章金明 吕要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1-529,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茚虫威和高效氯氰菊酯两种杀虫剂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的亚致死效应,进一步了解农药的杀虫机制,同时为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给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浸叶法测定茚虫威... 【目的】通过研究茚虫威和高效氯氰菊酯两种杀虫剂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的亚致死效应,进一步了解农药的杀虫机制,同时为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给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浸叶法测定茚虫威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毒力;选择茚虫威的3个实验浓度(TI-LC15,TI-LC30和TI-LC50)和高效氯氰菊酯的3个实验浓度(TB-LC15,TB-LC30和TB-LC50)分别处理小菜蛾2龄幼虫48h,记录各虫态存活率和发育历期,3龄、4龄幼虫及蛹的重量,并记录单雌产卵量和成虫寿命;应用特征年龄-龄期及两性生命表方法,研究不同处理组小菜蛾后代的生长发育、存活率以及种群增长。【结果】TI-LC30,TI-LC50,TB-LC15,TB-LC30和TB-LC50处理组各虫态发育历期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3龄、4龄幼虫和蛹的重量以及单雌产卵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TI-LC15组小菜蛾3龄和4龄幼虫发育历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I-LC30,TI-LC50,TB-LC30和TB-LC50组小菜蛾后代的总产卵期显著短于相应对照组(P<0.05),产卵量也都显著降低(P<0.05);TI和TB实验组小菜蛾后代种群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净生殖率R0以及总生殖率GRR都比对照显著降低(P<0.05)。【结论】低剂量的茚虫威和高效氯氰菊酯能显著抑制处理当代小菜蛾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并对其下一代的生长发育及种群增长也有明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茚虫威 高效氯氰菊酯 亚致死效应 生长发育 种群增长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后代生命表参数的亚致死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登杰 臧连生 +2 位作者 张烨 王海鸿 雷仲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588-3595,共8页
【目的】关于昆虫病原真菌对昆虫生命表亚致死影响的研究较少,而由真菌侵染所产生的亚致死影响对于寄主昆虫的种群动力学至关重要,并最终影响着目标昆虫的害虫地位。论文旨在比较烟粉虱(Bemisia tabaci)亲代3龄若虫经球孢白僵菌(Beauver... 【目的】关于昆虫病原真菌对昆虫生命表亚致死影响的研究较少,而由真菌侵染所产生的亚致死影响对于寄主昆虫的种群动力学至关重要,并最终影响着目标昆虫的害虫地位。论文旨在比较烟粉虱(Bemisia tabaci)亲代3龄若虫经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处理及对照子代种群的生命表参数,探讨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生命表参数的亚致死影响。【方法】应用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分析经球孢白僵菌处理的烟粉虱后代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率数据,以蒸馏水处理的个体作为对照。应用bootstrap方法计算种群生长参数的平均数和标准误;采用t-test比较分析球孢白僵菌处理组和对照组烟粉虱的种群参数、发育历期和繁殖力间的差异。【结果】球孢白僵菌处理的烟粉虱与对照之间在成虫前期、总产卵前期、1—4龄若虫存活率和生命表参数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与对照处理的烟粉虱成虫前期(20.59 d)相比,亲代接种球孢白僵菌使后代个体的成虫前期显著延长(26.58 d)。经球孢白僵菌处理的烟粉虱后代存活率(0.195)要比对照个体(0.76)低。球孢白僵菌处理烟粉虱后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净增殖率(R0)、平均世代时间(T)和总繁殖率(GRR)分别为0.063 d-1、1.065d-1、6.85,30.613 d和41.883,而对照烟粉虱后代种群的上述参数分别为0.137 d-1、1.147 d-1、33.443、25.575d和51.44。【结论】亲代经球孢白僵菌处理的烟粉虱其子代种群增长要比对照组慢,死亡率高,但生殖能力并无显著性影响。该研究可为了解昆虫病原真菌对烟粉虱的长期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烟粉虱 生命表 亚致死影响
下载PDF
杀虫剂对拟寄生昆虫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元喜 刘树生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30,共5页
本文综述了有关杀虫剂对拟寄生昆虫影响的研究结果 ,包括致死、亚致死效应 ,杀虫剂在寄主-拟寄生昆虫间的选择毒性 ,拟寄生昆虫对杀虫剂的抗性等。
关键词 拟寄生昆虫 杀虫剂 致死效应 亚致死效应 选择毒性 杀虫剂抗性
下载PDF
三种杀虫剂对多异瓢虫的毒力及亚致死效应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小玲 陈威 +1 位作者 杨巧燕 刘长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94-1099,共6页
为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指导田间合理用药,采用接触处理(滤纸)和毒蚜饲喂两种方式,测定了3种杀虫剂吡虫啉(I)、阿维菌素(Ab)和高效氯氰菊酯(Al)对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e)的毒力,及亚致死剂量对多异瓢虫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的影... 为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指导田间合理用药,采用接触处理(滤纸)和毒蚜饲喂两种方式,测定了3种杀虫剂吡虫啉(I)、阿维菌素(Ab)和高效氯氰菊酯(Al)对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e)的毒力,及亚致死剂量对多异瓢虫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异瓢虫接触3种杀虫剂的亚致死剂量后的日平均产卵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且当代累积平均产卵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毒蚜饲喂组的瓢虫日平均产卵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当代累计平均产卵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多异瓢虫各处理当代第1d产卵孵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接触处理瓢虫组各处理的F_1代总发育历期显著长于对照,而毒蚜饲喂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F_1代产卵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Al接触处理瓢虫组的F_1代第1d产卵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本试验LC_(20)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不仅对当代而且对下一代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药剂接触处理对多异瓢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大于取食毒蚜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异瓢虫 杀虫剂 毒性 亚致死效应 繁殖
下载PDF
亚致死浓度除虫脲对朱砂叶螨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辛天蓉 练涛 +3 位作者 李雪儿 王静 邹志文 夏斌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6-743,共8页
【目的】除虫脲属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本研究旨在探讨亚致死浓度除虫脲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除虫脲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采用叶碟浸渍法测定了除虫脲对朱砂叶螨的毒力,生... 【目的】除虫脲属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本研究旨在探讨亚致死浓度除虫脲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除虫脲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采用叶碟浸渍法测定了除虫脲对朱砂叶螨的毒力,生命表技术探讨亚致死剂量除虫脲对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除虫脲对朱砂叶螨卵的LC50、LC30、LC10分别是15.825、6.089、1.534mg/L。和对照组相比,亚致死剂量(LC10和LC30)除虫脲处理朱砂叶螨卵后,幼螨期、前若期、后若期历期无显著差异,卵期、静息期却显著延长;卵的孵化率、幼螨存活率、若螨存活率、每雌日均产卵量、平均每雌产卵量、雌螨平均寿命均降低;各处理组产卵前期显著延长;产卵期缩短,其中LC30处理组产卵期显著缩短;各处理组的净生殖率(R0)显著降低,LC30组最低;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均降低,而LC30组显著降低;种群倍增时间(Dt)延长,其中LC30组显著延长;平均世代历期(T)、性比例各处理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亚致死剂量(LC10和LC30)除虫脲能够抑制朱砂叶螨的寿命和繁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叶螨 除虫脲 亚致死效应 生命表 毒力
原文传递
低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食物利用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剂量和时间效应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何发林 乔治华 +5 位作者 姚向峰 于灏泳 孙石昂 李向东 张吉旺 姜兴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48-959,共12页
【目的】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亚致死效应的生理生化机制,阐明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对沟金针虫食物利用、能量物质含量以及体内消化酶、保护酶和解毒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室内采用土壤混药法测定氯虫... 【目的】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亚致死效应的生理生化机制,阐明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对沟金针虫食物利用、能量物质含量以及体内消化酶、保护酶和解毒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室内采用土壤混药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毒力,并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LC10,LC25和LC40低致死剂量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营养指标和体内能量物质含量的影响;采用酶动力学法检测了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处理1,6,12,24,48和72h后沟金针虫3龄幼虫体内消化酶(蛋白酶、α-淀粉酶、脂肪酶、海藻糖酶)、保护酶(CAT,POD和SOD)以及解毒酶(CarE,MFO和GST)活力的动态变化。【结果】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有较高毒力,其LC50值为1.2397mg/kg。LC10和LC40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沟金针虫3龄幼虫后,平均相对生长率(MRGR)和近似消化率(AD)显著降低,严重干扰其对食物的利用;LC10,LC25和LC40剂量处理后沟金针虫3龄幼虫体内主要的能量物质(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海藻糖)含量和消化酶活力均明显降低,而解毒酶和保护酶活力显著增加,最终延缓其生长发育。【结论】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幼虫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低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沟金针虫幼虫后,通过抑制消化酶活性,使其对食物的利用能力降低和生长发育延缓,以及诱导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来阻止外界毒物侵害。研究结果为阐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的亚致死效应机制及作用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金针虫 氯虫苯甲酰胺 毒力 亚致死效应 消化酶 保护酶 解毒酶 酶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