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中国大学学科改造及现阶段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成军 周志丹 袁军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2,共6页
文章简单回顾了一百年来中国大学学科改造所经历的模式转换与传统调适的曲折过程 ,并指出了现阶段在全球化和中国进入WTO的大背景下的大学学科所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同时尤为重要的是 ,在充分注意到已有的相关实践和学术成果 。
关键词 WTO 对策 学科建改 中国 大学
下载PDF
主体重塑与文化式微——论当代京味小说中旗人形象的流变
2
作者 丰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1-167,共7页
"主体重塑"是旗人文化式微的现实语境下,旗人群体的自我调整。新中国成立后,京味小说中的旗人形象经历了三次"主体重塑"过程。60年代,老舍的《正红旗下》表现了辛亥时期旗人通过"汉化"重塑自身"国人... "主体重塑"是旗人文化式微的现实语境下,旗人群体的自我调整。新中国成立后,京味小说中的旗人形象经历了三次"主体重塑"过程。60年代,老舍的《正红旗下》表现了辛亥时期旗人通过"汉化"重塑自身"国人"的主体性,展现了政治原因导致的旗人文化的急剧衰落。80年代,赵大年的《公主的女儿》、邓友梅的《那五》等作品展露了文革后旗人后裔在"汉化"外表下的寻根冲动。90年代以来,叶广芩《采桑子》《状元媒》等小说将旗人塑造为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剖析了社会转型中传统文化式微所引发的价值危机,表现出一种反现代的现代性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重塑 文化式微 京味小说 旗人形象 辛亥革命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