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门下吸引导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心外ICU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超 孟树萍 +6 位作者 刘富荣 陈会娟 胡延磊 曹丹丹 王磊 曹烨 王书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分析声门下吸引导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在心外重症监护室(S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成人心外科手术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2组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护理,实验... 目的分析声门下吸引导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在心外重症监护室(S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成人心外科手术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2组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给予带气囊上吸引的气管插管,给予声门下吸引。比较2组患者各呼吸力学指标、VAP发生、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情况、各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各血氧指标水平和下呼吸道滞留物细菌培养结果。结果进入ICU当天2组患者的各项呼吸力学指标、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和各项血氧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出ICU前24 h内实验组患者的气道阻力(Raw)水平、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呼吸做功(WOB)、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IP)、VAP发生时间、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下呼吸道滞留物细菌培养均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声门下吸引导管可以改善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ICU内呼吸功能,缓解炎性反应,稳定血氧变化,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科手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心外重症监护室 声门下吸引导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