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近400年来湖北大九湖泥炭地摇蚊对湿度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侯桂林
曹艳敏
田文龙
潘登
申声曼
陈旭
-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资源转化与污染控制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30-1042,I0007,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428)
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1F01)联合资助。
-
文摘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是华中地区少有的亚高山泥炭藓湿地,是研究长江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的理想区域.本文通过大九湖一根泥炭岩芯的年代学、元素及摇蚊亚化石记录,结合区域古气候资料,探讨大九湖泥炭地地表干湿变化历史及生物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近400年来大九湖泥炭地古水文和摇蚊种群变化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1820s之前研究区内气候偏冷湿,尤其是1720s—1820s年间,冷湿的环境有利于泥炭中碳的大量积累,较高的地表有效湿度使得摇蚊大量生长,同时湖泊相摇蚊属种丰富度及含量均较高;1820s—1940s年间,区域内夏季降水量显著降低,同时伴随明显的区域增温过程,泥炭地地表有效湿度过低不利于水生生物生长,摇蚊种群生物量极低;1940s(尤其1970s)后,摇蚊种群丰度逐渐回升,但湖泊相摇蚊丰度较1820s以前明显降低,半陆生摇蚊属种丰度有所增加,说明尽管该时期泥炭地表湿度有所增加,但较1820s前仍较低,暖湿气候下泥炭分解也较为明显.本研究探索性地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泥炭地摇蚊种群对泥炭地湿度变化的响应过程,这不仅为摇蚊亚化石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为全面、精准地理解泥炭地演化及区域环境变化过程提供了新线索.
-
关键词
摇蚊亚化石
地表湿度
泥炭地
大九湖
-
Keywords
subfossil chironomids
surface wetness
peatland
Dajiuhu
-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Q91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近150年来湖北太白湖摇蚊记录与湖泊营养演化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张恩楼
曹艳敏
刘恩峰
羊向东
沈吉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6-1161,共6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2-YW-31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2008CB418103)资助
-
文摘
通过太白湖北部湖区沉积岩芯中摇蚊亚化石分析,结合^(210)Pb和^(137)Cs年代测定和降趋势对应分析(DCA),研究了太白湖近150年来摇蚊种属组合变化和湖泊营养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世纪中期(1950年左右),摇蚊种群中与大型水生植物关系密切的Paratanytarsus,Paratanytarsus penicillatus-type,Polypedilum nubeculosum-type和Dicrotendipes nervosus-type等属种迅速减少或消失,而耐营养的属种Chironomus plumosus-type,Microchironomustabarui,Procladius,Propsilocerus akamusi和Tanypus增多,表明大型水生植物减少,湖泊富营养化开始。20世纪90年代以来,Chironomus plumosus-type和Microchironomus tabarui等富营养种的比例增加反映了营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并呈现加重趋势。摇蚊组合变化反映的太白湖营养水平的增加与流域人类活动影响密切相关,早期湖泊富营养化响应流域土壤侵蚀及湖泊水产养殖,而1990年以来湖泊富营养化的加重则与化肥的大量使用、人类活动的进一步加强及流域内工业废水污染物的开始排放有关。
-
关键词
太白湖
摇蚊亚化石
DCA分析
湖泊富营养化
-
Keywords
Taibai Lake, subfossil chironomid, DCA analysis,lake eutrophication
-
分类号
P343.5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
-
题名基于摇蚊的古环境和古气候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胡玉
陈建徽
王海鹏
吕飞亚
魏国英
-
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0-884,共15页
-
基金
科技部全球变化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项目课题"西北干旱区湖泊水文-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机制"(编号:2012CB956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纬度西风区和季风区基于摇蚊的过去两千年高山湖泊记录及其对比研究"(编号:41471162)资助~~
-
文摘
双翅目摇蚊科(Diptera:Chironomidae)昆虫生命周期相对较短,能够敏感响应环境因子变化,成为国际古湖沼学领域近20年来快速发展的代用指标,其主要近期进展可归结为以下4个方面:1样本训练集和转换函数的大量建立,以及区域数据库的对比和整合;2对湖泊水文、理化等内部因素在影响摇蚊群落方面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视;3对现代间冰期以来、更为精细的时间尺度的关注;4实验技术和数值处理方法的改进,以及新指标的不断开发。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迄今为止已经在长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区、蒙新等地区开展了相应工作,并建立了摇蚊—环境数据库,同时关注湖泊内部因素对摇蚊种群的作用;古环境重建工作主要集中在西北干旱区和云贵高原区,东部地区的研究则主要反映了近期人类活动对湖泊状态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基于摇蚊的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迫切需要:1开展更多的个体生态学工作,以广域范围内的现生调查为基础,构建属/种—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2利用新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实验效率,提升鉴定分辨率;3注重先进的数量生态学方法以及同位素标记等新兴手段在研究中的应用;4充分重视摇蚊指标在湖泊自然状态界定和生态修复方面的作用。
-
关键词
摇蚊亚化石
古环境
古气候
-
Keywords
subfossil chironomid
Paleoenvironment
Paleoclimate
-
分类号
P53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武汉市沙湖摇蚊亚化石记录的湖泊生态环境变化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黄春玲
曹艳敏
陈旭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理系
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170,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2307和4157234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CZQ14019)资助~~
-
文摘
通过对沙湖41 cm沉积岩芯摇蚊亚化石组合进行分析,结合210Pb测年、长江中下游摇蚊-总磷转换函数模型、降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方法及武汉市历史资料数据,定量重建湖泊水体总磷浓度,揭示了沙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1)1973—1989年,摇蚊组合以水生植被相关属种Cricotopus sylvestris-type和Dicrotendipes nervosus-type占优势,揭示湖泊水生植被发育;这一时期摇蚊重建水体总磷浓度为47—55μg/L,沉积物总磷维持在700 mg/kg;(2)1989—2002年,沉积物总磷增加近一倍,与此同时水体总磷逐渐上升到100μg/L以上,水生植被相关摇蚊属种相对丰度显著减少,湖泊由此进入富营养态;(3)2002年以来,沉积物总磷持续升高到2000 mg/kg以上,摇蚊组合以富营养属种Tanypus和Propsilocerus akamusi-type占绝对优势,水体总磷浓度维持在150μg/L以上。DCA第一轴解释了摇蚊组合变化的62.1%,且样品点在DCA第一轴得分与沉积物总磷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摇蚊组合主要响应于湖泊营养富集过程,这主要与武汉市城市化发展导致湖泊面积萎缩和入湖污水增加相关。研究表明沙湖水体营养本底值约为50μg/L,减少外源营养盐输入是保护沙湖水环境的重要途径。
-
关键词
摇蚊亚化石
降趋势对应分析
城市化
湖泊富营养化
沙湖
-
Keywords
subfossil chironomid
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Urbanization
Lake eutrophication
Shahu Lake
-
分类号
Q178.1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