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何林鲜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4-77,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脑、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交际工具。网络语言也随之出现,它不但在网民中传播开来,而且其触角已经蔓延到了普通的日常生活当中。在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的互动过程中,它既受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脑、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交际工具。网络语言也随之出现,它不但在网民中传播开来,而且其触角已经蔓延到了普通的日常生活当中。在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的互动过程中,它既受到现实语言的制约,同时又对现实语言施加影响。对网络语言的语音、词汇、语体风格等基本特征作一些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特征 语音 词汇 语体风格
下载PDF
《哈姆雷特》的语体风格及其戏剧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秀琼 李其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3-146,共4页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中,既有深含哲理的独白、哀婉悲凉的歌谣,也有滑稽戏谑的调侃、辛辣无情的嘲弄,以及一语双关的暗讽等。所有这些戏剧效果全都依赖剧作家娴熟而多变的语体风格予以表达。
关键词 哈姆雷特 语体 戏剧效果
下载PDF
论《史记》的民间语体色彩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志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由于司马迁在《史记》中采录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故事、谣谚、寓言神话、方言土语等民间文学语言,借鉴和吸取了民间文学中特有的结构模式、叙事手段和言说方式等艺术手法,使得《史记》的文学语言在作家书面语体为主导的风格中,带有了较... 由于司马迁在《史记》中采录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故事、谣谚、寓言神话、方言土语等民间文学语言,借鉴和吸取了民间文学中特有的结构模式、叙事手段和言说方式等艺术手法,使得《史记》的文学语言在作家书面语体为主导的风格中,带有了较强的民间口头语体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语体 民间语体
下载PDF
习近平语言风格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秋梅 罗顺元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27-32,共6页
习近平语言风格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有多方面的重要启示。从实现基础看,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革命文化、发展当代中国文化;从发展要求看,马克思主义表述用语必须中国化、话语风格必须具有时代气息、语言必须亲民;从实... 习近平语言风格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有多方面的重要启示。从实现基础看,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革命文化、发展当代中国文化;从发展要求看,马克思主义表述用语必须中国化、话语风格必须具有时代气息、语言必须亲民;从实现路径看,可用古典名言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可用近现代名言承载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可用民俗谚语助力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研究习近平语言风格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语言风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话语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金句的语言风格及其对构建中国特色思政课话语体系的启示
5
作者 周文斌 胡蓉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构建中国特色思政课话语体系是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培育时代新人、促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金句频出,其讲话逻辑严密、语言朴实,饱含情感、内涵丰富、善用修辞、生动形象,又巧... 构建中国特色思政课话语体系是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培育时代新人、促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金句频出,其讲话逻辑严密、语言朴实,饱含情感、内涵丰富、善用修辞、生动形象,又巧用肢体语言,亲切随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讲话风格,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思政课话语体系提供了指引和借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有助于从话语理念的更新、话语内容的丰富、话语主体的培育三个方面构建中国特色思政课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金句 语言风格 思政课 话语体系
下载PDF
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探究
6
作者 王斐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7期171-174,共4页
文学作品是体现不同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拥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文学作品利用精炼的语言来构建人物形象、展现情感与传达精神,不同文学作品的展现方式往往有着较大区别。英美文化在世界文学中占据了极其关键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 文学作品是体现不同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拥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文学作品利用精炼的语言来构建人物形象、展现情感与传达精神,不同文学作品的展现方式往往有着较大区别。英美文化在世界文学中占据了极其关键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中的一部分,英美文化展现出了不一样的艺术特征。基于跨文化视域探究英美文化作品的语言艺术,既可以更好理解与领悟英美文学语言艺术的精神与魅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与英美文化的全面融合。该文在分析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原则的基础之上,探究了英美文学作品语句表达中的句法架构和双关语、幽默讽刺与彰显韵律两种语言风格及戏剧化与陌生化表现手法,进一步提高了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领悟,期望能够为有关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英美文学作品 原则 语句表达 语言风格 表现手法
下载PDF
语言美——《牡丹亭》的成功要素之一 被引量:1
7
作者 段小静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6,共2页
《牡丹亭》获得成功,与其语言美是分不开的。其独特的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典型化的环境语言、雅俗兼备的风格语言、多样化的修辞手法。
关键词 《牡丹亭》 人物语言 环境语言 风格语言 修辞手法
下载PDF
晏欧词异同论
8
作者 王珏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57-59,共3页
在词史上,晏殊与欧阳修齐名,他们的词代表着宋初个词创作的最高成就,影响遍及北宋一代词家。他们的词风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显示了各自的个性特征,无论取材还是表现手法,都有些微差异。从总体上说,晏词多写一己的流连光景、感伤时序,以... 在词史上,晏殊与欧阳修齐名,他们的词代表着宋初个词创作的最高成就,影响遍及北宋一代词家。他们的词风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显示了各自的个性特征,无论取材还是表现手法,都有些微差异。从总体上说,晏词多写一己的流连光景、感伤时序,以辞采秀丽见长;欧词多写男女的离愁别恨、思恋怀想,以情致深婉取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词作 异同论 表现手法 语言风格
下载PDF
论侦查讯问人员语言自我形象的提高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亮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73-78,89,共7页
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询问证人的过程,是侦查讯问人员语言自我形象塑造的过程。侦查讯问人员语言形象、能力和语言风格,对侦查讯问或询问活动的成效具有最直接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 侦查讯问人员 语言形象 能力 语言风格 塑造
下载PDF
杨宪益与戴乃迭《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翻译风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雯秋 马广惠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范式,从词汇、句法与文化语言三个维度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杨与戴译本中具有独特的翻译风格特征:(1)译本词汇广度大并具有与多样性;(2)掉尾句、if从句与since从...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范式,从词汇、句法与文化语言三个维度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杨与戴译本中具有独特的翻译风格特征:(1)译本词汇广度大并具有与多样性;(2)掉尾句、if从句与since从句是译本的标志性风格特征;(3)口语风格特征突出,但也不乏正式风格特征;(4)文化语言的翻译采用的策略是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风格 译者风格 《儒林外史》 杨宪益与戴乃迭
下载PDF
从语言学角度对东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探析
11
作者 钱才云 《华中建筑》 2005年第4期3-4,共2页
文化是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系统,因此,探讨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必然是地域文化研究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来探讨东西方建筑文化方面的一些差异性,并且从语言元素、语言逻辑和语言风格三方面对... 文化是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系统,因此,探讨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必然是地域文化研究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来探讨东西方建筑文化方面的一些差异性,并且从语言元素、语言逻辑和语言风格三方面对其展开了具体论述。文章认为加强文化的“交流”而不是“取代”,促进其“多元化”,而不是全球文化“均一化”,这样才能够促进人类文化的进步,未来的建筑文化必然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元素 语言逻辑 语言风格 建筑文化 差异
下载PDF
从语言学角度谈东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12
作者 钱才云 余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系统,探讨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是地域文化研究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东西方建筑文化方面的一些差异,并且从语言元素、语言逻辑和语言风格三方面对其展开了具体论述。指出加强文化...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系统,探讨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是地域文化研究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东西方建筑文化方面的一些差异,并且从语言元素、语言逻辑和语言风格三方面对其展开了具体论述。指出加强文化的"交流"而不是"取代",促进其"多元化",而不是全球文化"均一化",这样才能够促进人类文化的进步,未来的建筑文化必然是跨文化交流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元素 语言逻辑 语言风格 建筑文化
下载PDF
个性化与多样化:新闻语言风格的时代嬗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俞旦骅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12-116,共5页
传统新闻语言的总体风格表现为生硬死板,模式化、概念化、歌颂化、主观化的套语成为新闻语言的惯常模式。在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时代,人们的知识水平和审美意识普遍提高,新闻语言风格的提高是大势所趋。综观当今世界新闻语言风格,无论是... 传统新闻语言的总体风格表现为生硬死板,模式化、概念化、歌颂化、主观化的套语成为新闻语言的惯常模式。在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时代,人们的知识水平和审美意识普遍提高,新闻语言风格的提高是大势所趋。综观当今世界新闻语言风格,无论是纸媒还是新媒体,语言风格不再局限于四平八稳、严峻刻板的风格,而是体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风格 个性化 多样化 时代需要
下载PDF
凌濛初的曲学“本色”论
14
作者 郑小雅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87-92,共6页
在晚明曲学命题“本色”内涵渐趋紧缩且日益流连于语言形式层面的理论背景下,凌濛初在其曲论阐述中由戏曲语言通达到语言之主体,一方面标举“古质自然”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将“本色”与人物形象塑造联结起来,主张戏曲人物语言的性格化... 在晚明曲学命题“本色”内涵渐趋紧缩且日益流连于语言形式层面的理论背景下,凌濛初在其曲论阐述中由戏曲语言通达到语言之主体,一方面标举“古质自然”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将“本色”与人物形象塑造联结起来,主张戏曲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为晚明曲学“本色”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突显出不同于其他文体“本色”论的本质特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濛初 本色 语言风格 人物个性
下载PDF
语言学视角下的S.797敦煌古戒本研究
15
作者 赵静莲 《现代语文》 2023年第8期16-23,共8页
从语言学角度出发,考察了S.797敦煌古戒本的字词价值,古戒本中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字,有助于厘清文字发展的脉络;它还保存了一些未见于传世文献的字词,可以弥补古代字书编撰之缺。关于S.797敦煌古戒本的译者问题,通过敦煌古戒本与传世... 从语言学角度出发,考察了S.797敦煌古戒本的字词价值,古戒本中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字,有助于厘清文字发展的脉络;它还保存了一些未见于传世文献的字词,可以弥补古代字书编撰之缺。关于S.797敦煌古戒本的译者问题,通过敦煌古戒本与传世戒本译语、敦煌古戒本与竺法护译语的比较,可以发现,该戒本既不是昙摩持戒本,也不是竺法护戒本。至于敦煌古戒本的语言风格,总体上是明白晓畅而不是晦涩难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797敦煌古戒本 文字 词汇 译者 语言风格
下载PDF
幽默的语言艺术探幽
16
作者 曾宝芬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9-42,共4页
幽默是一种关于笑的艺术。多数的幽默通过语言形式得以表现。幽默的产生与语音、词汇、语义、语体等语言的基本要素密切相关。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幽默的语言艺术,主要包括其语言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和取得的修辞效果。
关键词 幽默语言 语音 语义 语体 修辞
下载PDF
《再别康桥》:华滋渥斯神韵的再现
17
作者 唐梅秀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英国湖畔派诗人华滋渥斯对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一诗创作的影响 ,在于三个方面 :审美视境、语言风格。
关键词 以我观物 主客二分 语言风格 结构形式 徐志摩 《再别康桥》 诗评
下载PDF
徐坤学人小说论
18
作者 卞薇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5-26,共2页
以学者和女性的双重身份出发,探讨了徐坤的小说在内容、女性视角、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区别于其他学人小说的特征。
关键词 学人小说 女性视角 语言风格
下载PDF
读《荷塘月色》谈散文的欣赏方法
19
作者 刘晓燕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6-57,共2页
本文提出了欣赏散文的方法 ,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散文的美。
关键词 散文 构思 线索 语言风格
下载PDF
论吉剧剧本《晴雯传》的语言之美
20
作者 李丹丹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田子馥先生根据《红楼梦》改编、创作的吉剧剧本《晴雯传》不仅人物形象灵动鲜活、情节节奏张弛有致,而且在语言层面自觉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讲究语句的对仗,注重节奏、韵律的和谐,使剧本语言充分契合人物特征,真正做到了雅致、... 田子馥先生根据《红楼梦》改编、创作的吉剧剧本《晴雯传》不仅人物形象灵动鲜活、情节节奏张弛有致,而且在语言层面自觉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讲究语句的对仗,注重节奏、韵律的和谐,使剧本语言充分契合人物特征,真正做到了雅致、诗意与通俗、生动并存,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语言之美,堪称吉剧剧本创作中的语言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对仗 节奏韵律 语言风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