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农村地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思考 被引量:9
1
作者 谭敏 高红霞 +2 位作者 雷诗寒 李云萧 陈迎春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0-584,共5页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落后的急救体系建设与急救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为了进一步提升急救质量和效率,国家大力推进农村地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落后的急救体系建设与急救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为了进一步提升急救质量和效率,国家大力推进农村地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以构建高效的农村急救服务网络。作者通过收集国家有关"五大中心"急救建设的政策文件以及相关地区"五大中心"建设的实践做法,借鉴国外急救体系和医疗救治中心发展的经验,从内外部环境、功能定位、资源整合、运行机制4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五大中心"建设创新急救体系发展的作用机制。针对农村地区"五大中心"建设与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的统筹整合、信息化建设、人员急救能力建设、利益分配等,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卫生服务 胸痛中心 卒中中心 创伤中心 急救体系
原文传递
县级综合卒中中心应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邱玉发 王驰 +5 位作者 舒张 吕楠 于瀛 杨鹏飞 翟万庆 王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县级综合卒中中心使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3—12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7例,均接受了Solitaire支... 目的探讨县级综合卒中中心使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3—12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7例,均接受了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其中男10例,女7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8~22分,平均(14±4)分;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2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闭塞1例,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4例;醒后卒中4例,院内卒中1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ODT)、入院至溶栓时间(DNT)、入院至穿刺时间(DPT)、穿刺至再通时间(PRT),对比术前及术后24 h NIHSS评分的改变,评价血管再通情况[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2b^3级为成功再通]、并发症发生比例和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比例。结果17例患者中,静脉溶栓后桥接动脉取栓治疗5例,单纯动脉取栓12例;ODT为1.0~5.5 h,中位时间3.0(2.0,4.7)h;DNT为26~35 min,平均(30±4)min;DPT为79~276 min,平均(152±53)min;PRT为27~134 min,平均(57±33)min;支架取栓次数为1~3次,中位次数1(1,2)次。取栓后即刻行DSA检查,17例患者中,TICI 2a级2例,TICI 2b级5例,TICI 3级10例,血管再通占比为15/17,一次取栓成功占比为11/17。17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远端栓塞,经再次取栓后血管再通;未发生颅内出血。患者取栓后NIHSS评分2~20分,平均(9±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9,P<0.05)。术后90 d mRS评分≤2分者12例,预后良好占比为12/17。结论县级综合卒中中心使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联合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取栓 抽吸技术 县级综合卒中中心
下载PDF
中国脑卒中防治工程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39
3
作者 王陇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41-943,共3页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且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最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居民主动就医和控制各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随着脑卒中诊治技术的发展,罹患严重脑卒中...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且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最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居民主动就医和控制各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随着脑卒中诊治技术的发展,罹患严重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降低。但是要遏制脑卒中发病率快速上升的趋势,降低脑卒中病死率,依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预防 治疗 卒中中心 绿色通道
下载PDF
组建脑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疗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罗高权 曾凡杰 +4 位作者 武肖娜 黎春镛 姚惠东 李波 刘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5-889,共5页
目的探讨组建脑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治疗效指标的影响。方法按脑卒中中心成立前后分成既往对照组180例患者和正式运行组245例患者,记录诊治过程各环节时间点,比较两组静脉溶栓例数、血管内介入治疗例数、入院到溶栓的治疗... 目的探讨组建脑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治疗效指标的影响。方法按脑卒中中心成立前后分成既往对照组180例患者和正式运行组245例患者,记录诊治过程各环节时间点,比较两组静脉溶栓例数、血管内介入治疗例数、入院到溶栓的治疗时间(DTN)、死亡例数、入组时NIHSS评分、4周后NIHSS评分、3个月后NIHSS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脑卒中中心成立后各环节所耗时间持续减少;单纯静脉溶栓例数以及DTN<60 min达标率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例数增加、DTN时间减少、4周后NIHSS评分减少、3个月后NIHSS评分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例数、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P=0.247);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P=0.406)。结论脑卒中中心成立后通过优化卒中诊疗流程,可以显著地提升医疗机构对于卒中的诊疗水平,减少卒中诊疗各环节时间,缩短DTN时间,提升溶栓率,改善患者预后,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中心 静脉溶栓 DTN时间 NIHSS评分
下载PDF
急诊科设立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苌海华 王威 +2 位作者 黄锟 廖园莉 钱卫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设立卒中中心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根据本院卒中中心成立前、后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66例... 目的:探讨急诊科设立卒中中心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根据本院卒中中心成立前、后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急诊静脉溶栓5个环节的时间,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溶栓有效率;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患者溶栓后1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就诊至识别疑似AIS时间、就诊至完成采血时间、就诊至专科医师会诊时间、就诊至CT确诊时间及患者从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DNT)均显著缩短(均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溶栓后1个月神经功能良好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在急诊科成立卒中中心能优化AIS救治流程,缩短患者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中心
下载PDF
优化静脉溶栓流程对基层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丁雪萍 雍先毅 +11 位作者 任周明 乐添 马千里 张许燕 姚苇 吕兰 陈忠华 姚娟 苏旭红 张琪 张永巍 刘建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63-2168,共6页
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成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恢复是全世界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尽管在有效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面临着重大挑战,特别是急诊处理,静脉溶栓治疗是唯一一种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但... 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成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恢复是全世界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尽管在有效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面临着重大挑战,特别是急诊处理,静脉溶栓治疗是唯一一种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但只有少数患者能使用。目的 探讨优化静脉溶栓流程对AIS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的影响及对高级卒中中心建设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海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进行分组,2015年11月-2018年3月患者采用常规溶栓流程为常规组,2018年4-11月患者接受优化静脉溶栓流程为优化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病至就诊时间(OTD)、入院至CT检查时间(DTI)、入院至化验检验时间(DTL)、DNT、溶栓距发病时间(TP_WINDOW)、症状性脑出血(sICH)发生率,入院时、溶栓24 h及出院时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ΔNIHSS评分≥4分为有效,出院后3个月临床结局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结果 优化组入院时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与优化组患者OTD、sICH发生率、有效率、出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患者DTI、DTL、DNT、TP_WINDOW、出院后3个月m RS评分低于常规组,DNT<60 min所占比例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优化静脉溶栓流程可以有效缩短AIS患者DNT,并有助于DNT达标控制在60 min内,未增加溶栓出血风险且影响远期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预后 卒中中心
下载PDF
MDT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徐彭杰 张羽 +1 位作者 徐朝霞 王萍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06-608,共3页
目的观察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模式在急诊脑卒中患者诊疗时效方面的优势。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到成都军区总医院就诊并最终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08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诊疗;将... 目的观察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模式在急诊脑卒中患者诊疗时效方面的优势。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到成都军区总医院就诊并最终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08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诊疗;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到我院就诊并最终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10例纳入MDT组,实施多学科联合诊疗。两组患者从就诊时间、治疗效果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方面进行评估诊疗效果。结果在急诊科停留时间、就诊到检查完善时间、就诊到介入治疗时间方面,MDT组比对照组时间短、效率高,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治疗效果上,MDT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在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方面,MDT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MDT诊疗模式可将有限的人力合理分工,使之出现在合理的时间节点上,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救治时效,优化了患者及家属的就诊体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联合 MDT 脑卒中 卒中中心
下载PDF
我国三级甲等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前预警与院内绿色通道流程管理现况调查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小曦 周一汉 +7 位作者 李群 李密 李子付 张磊 沈红健 张永巍 杨鹏飞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通过对全国三级甲等医院神经介入医师进行调研,了解我国不同行政区域三级甲等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预警与院内绿色通道流程管理的现况及同质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问卷星微信小程序、邮件等方式向我国脑血管病介入治... 目的通过对全国三级甲等医院神经介入医师进行调研,了解我国不同行政区域三级甲等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预警与院内绿色通道流程管理的现况及同质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问卷星微信小程序、邮件等方式向我国脑血管病介入治疗领域的专家发放ALICE调查问卷(中文版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现状问卷调查-ALICE研究),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信息、脑血管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治疗现况、患者转运制度等,并分析不同行政区域(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行政区)的绿色道管流程通理现状及不同优化管理策略所能节省的入院至治疗时间。结果共发放问卷142份,剔除内容不完整的问卷11份,回收有效问卷131份。131名神经介入医师来自126家医院,所有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126家医院中,年机械取栓治疗例数>100例的医院占31.0%(39/126),救护车直接入院是急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收治方式[53%(35%,70%)]。不同行政区域医院的院前预警机制、急诊预检、CT机与导管室空间布局、常规麻醉方案、机械取栓准备均存在轻度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医师全天处于可呼叫状态、优化影像学检查流程、CT机位置优化或功能整合、提前预警机制分别可缩短入院至治疗时间21(19,30)、20(15,30)、20(12,25)、19(10,23)min。结论我国不同行政区域三级甲等医院之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内绿色通道救治流程的同质性较高。避免非必要步骤、规划合理的卒中绿色通道及采用并联化管理可极大提高救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院前预警 院前急救 绿色通道 流程管理 卒中中心
下载PDF
优化诊疗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罗高权 项薇 +1 位作者 武肖娜 张园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946-950,共5页
目的:探讨优化卒中诊疗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按脑卒中中心成立前后分成既往对照组125例患者和正式运行组265例患者,记录诊治过程各环节时间点,比较两组死亡例数、入组时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4周后NIHSS评... 目的:探讨优化卒中诊疗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按脑卒中中心成立前后分成既往对照组125例患者和正式运行组265例患者,记录诊治过程各环节时间点,比较两组死亡例数、入组时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4周后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3个月后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脑卒中中心成立后各环节所耗时间持续减少;4周后、3个月后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例数、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中心成立后通过优化卒中诊疗流程,减少了卒中诊疗各环节时间,提升诊疗水平,减少住院天数,改善患者预后,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中心 物联网 NIHSS评分 Barthel评分
原文传递
基于国际标准的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群利 冯丽君 饶秀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标准的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总结出卒中单元护理管理的经验指导并应用于临床,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所用药品比例、住院费用、病死率显著下降;患者对...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标准的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总结出卒中单元护理管理的经验指导并应用于临床,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所用药品比例、住院费用、病死率显著下降;患者对卒中病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上升。结论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对卒中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残疾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中心 卒中单元 护理管理 神经内科
原文传递
卒中中心时间节点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春玲 郑翠兴 +1 位作者 林燕金 胡蛟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4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卒中中心时间节点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11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收治的16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救治模式,观察组... 目的探讨卒中中心时间节点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11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收治的16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救治模式,观察组采用时间节点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救治各个环节所用时间、闭塞血管再通率、48 h内病死率、致残率。结果观察组到院评估时间、急诊CT检查时间、急诊CT报告出具时间、专科医师会诊时间、检验报告时间、到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闭塞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 <0. 05),48 h内病死率、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我院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时间节点管理,能有效缩短诊疗延误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中心 时间节点管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下载PDF
脑卒中中心专科护理队伍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郝燕萍 《护理管理杂志》 2009年第3期28-29,34,共3页
为推进我国脑卒中医疗的发展,与国际先进的脑卒中医疗接轨,综述了脑卒中中心的功能及其对护理人力资源配备的要求,结合我国脑卒中中心管理模式尚未发展成熟的特点,提出培养脑卒中中心专科护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基于我国目前护理... 为推进我国脑卒中医疗的发展,与国际先进的脑卒中医疗接轨,综述了脑卒中中心的功能及其对护理人力资源配备的要求,结合我国脑卒中中心管理模式尚未发展成熟的特点,提出培养脑卒中中心专科护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基于我国目前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层次现状,就脑卒中中心专科护士的培养方法与培养内容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中心 护理队伍 培养
下载PDF
脑卒中中心成立对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附3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先意 侯琨 +1 位作者 张义雄 韩小彤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中心的建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院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脑卒中中心收治的310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卒中中心成立前收治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中心成立后收治的220例... 目的探讨脑卒中中心的建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院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脑卒中中心收治的310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卒中中心成立前收治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中心成立后收治的22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普通急诊流程就诊;观察组到达急诊后立即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按脑卒中中心流程救治。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血压、血糖、血脂、既往病史、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入院干预措施和可控因素〔包括急诊科滞留时间、发病至急诊时间、急诊至取血化验结果报告时间、急诊至CT检查报告时间、溶栓和介入治疗例数、发病到院至溶栓时间(DNT)、急诊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PT)、发病到院至再灌注时间(DRT)〕;主要观察指标为病死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及正常出院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出院与入院NIHSS评分差值、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中除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病至急诊时间、介入治疗比例、病死率、住院费用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溶栓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33.2%(73)比10.0%(9)〕,且急诊科滞留时间、住院时间、急诊至取血化验结果报告时间、急诊至CT检查报告时间、DNT、DPT、DR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急诊科滞留时间(h):2.3(1.4,4.1)比6.1(2.9,12.5),住院时间(d):8(6,11)比11(8,13),急诊至取血化验结果报告时间(min):14.0(11.0,19.0)比49.0(33.5,62.8),急诊至CT检查报告时间(min):54.0(30.3,86.0)比105.0(73.5,148.0),DNT(min):27.8±16.2比130.9±58.3,DPT(min):95.2±37.8比214.7±64.6,DRT(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中心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院内救治
下载PDF
组织化卒中救治体系的建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绩效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又佳 钟志耕 +11 位作者 韩小妍 周路 黄燕 杨保生 陈锦灿 陈东梅 殷万春 莫俊宁 罗宋宝 黄惠琴 翁国媚 梅敏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 以卒中中心建设为平台,探索如何因地制宜构建急性卒中救治体系,观察卒中救治体系建设对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效能提高的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建立前(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救治的1 029例急性... 目的 以卒中中心建设为平台,探索如何因地制宜构建急性卒中救治体系,观察卒中救治体系建设对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效能提高的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建立前(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救治的1 02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卒中中心建立后(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的1 7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性缺血性卒中绿色通道的管理绩效指标、临床治疗绩效指标、并发症预防的绩效指标、二级预防绩效指标、康复治疗绩效指标以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多学科合作建设卒中救治体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入院-静脉溶栓时间(DNT)由卒中救治体系建立前的120 min缩短至82 min,静脉溶栓比例、平均住院费用较体系建设前明显上升(P<0.0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脑卒中住院死亡率及去骨瓣减压术比例均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血管内治疗比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入院48 h内和出院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康复治疗比例、吞咽功能障碍筛查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化的卒中救治体系建立可显著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中心 卒中救治体系 组织化管理 多学科协作
原文传递
局域卒中网络建设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6
15
作者 廖瑜 乔宏宇 +4 位作者 关敏 杨冰 张玉生 黄立安 徐安定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观察局域卒中急救网络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立"天河局域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网"后的数据库,将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分为综合卒中中心院内首诊组(院内首诊组)、... 目的观察局域卒中急救网络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立"天河局域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网"后的数据库,将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分为综合卒中中心院内首诊组(院内首诊组)、网络医院转诊组和非网络医院转诊组,比较三组间发病-入院就诊时间、发病-穿刺时间、发病-首次再通时间和3个月功能预后情况。结果 2015年10月-2017年7月共93例血管内治疗患者,其中院内首诊组37例,网络医院转诊组31例,非网络医院转诊组25例。三组间发病-入院就诊时间、发病-穿刺时间、发病-首次再通时间均有显著差异,其中非网络医院转诊组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三组3个月非残疾(改良Rankin评分≤2)比例分别为60.00%、45.16%和28.00%,其中院内首诊组预后与网络医院转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但院内首诊组明显优于非网络医院转诊组(P=0.039)。结论局域卒中急救网络建设可以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网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卒中中心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依托急诊建立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岳俊伟 张婵 穆强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3期63-66,共4页
目的 探讨依托急诊建立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调取2019年在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导下,依托急诊科,联合院内多学科建立卒中中心4家综合性医院632例AIS中病例,拨打“120”经... 目的 探讨依托急诊建立卒中中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调取2019年在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导下,依托急诊科,联合院内多学科建立卒中中心4家综合性医院632例AIS中病例,拨打“120”经院前急救按照卒中地图转送医院314例AIS患者为观察组,自行到院的318例AIS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救治时间,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1%,高于对照组的91.82%(P<0.05)。观察组发病到入院用时、开通静脉用时、CT检查完成用时、入院到开始静脉溶栓用时、开通血管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3%)低于对照组(15.09%)(P<0.05)。结论 依托急诊科建立卒中中心,联合多学科实施救治缩短了AIS患者开通血管用时,为溶栓治疗和和介入治疗争取了时机,进而提高疗效和生存率,减少致残和死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中心 缺血性脑卒中 急诊科 开通血管用时
原文传递
目标管理在脑卒中中心应急团队建设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园园 许东东 顾宝清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在脑卒中中心应急团队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脑卒中中心68名医疗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目标管理前的医疗人员(2020年7月—2021年6月)设为对照组,实施目标...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在脑卒中中心应急团队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脑卒中中心68名医疗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目标管理前的医疗人员(2020年7月—2021年6月)设为对照组,实施目标管理后(2021年7月—2022年6月)的医疗人员设为观察组,每组各3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目标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医护人员急救综合能力和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关键时间。结果观察组医疗人员应急团队急救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初步诊断时间、急诊CT检查时间、检查报告时间、专科医师会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医疗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总满意度评分为(89.51±1.51)分,高于对照组的(73.59±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中心应急团队中实施目标管理,可明显提高应急团队的急救综合能力,促进应急队伍的发展,并提高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管理 时间目标 脑卒中中心 应急团队 救治能力
下载PDF
卒中中心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解丽欢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3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卒中中心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苏州市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卒中中心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苏州市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取卒中中心急救护理小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情况、致残率、病死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措施完成时间、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接受急诊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在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中,采取卒中中心急救护理小组模式的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急救时间,降低致残和病死风险,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诊救治 卒中中心 急救护理小组
下载PDF
脑卒中中心通道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临床价值研究
19
作者 赵慧宇 张微 罗庆玲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769-772,共4页
目的 研究脑卒中中心通道对急性脑缺血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3年02月收治的100例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以脑卒中中心通道的执行时间(2022年07月01日)前后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 目的 研究脑卒中中心通道对急性脑缺血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2023年02月收治的100例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以脑卒中中心通道的执行时间(2022年07月01日)前后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OTD、发病至病房时间、ONT、DTI、就诊至化验检验时间、化验送检至回报时间、DNT,以及两组病例住院时、出院时NIHS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OTD、发病至病房时间、ONT、DTI、就诊至化验检验时间、化验送检至回报时间、DNT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中除OT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余两组患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普通就诊流程,脑卒中中心通道就诊流程中各环节所用的时间可明显缩短,经次通道可增加临床患者的静脉溶栓率,可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中心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 溶栓疗效
下载PDF
卒中中心救治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
作者 苏梓涵 陈晨 韩建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4期64-67,共4页
卒中中心建设是对院内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再造,是提升区域内脑血管疾病救治水平的重要抓手,与国家健康中国建设纲要相契合,与提升人民幸福感息息相关。本文就陕西省卒中中心建设体系搭建体系和方法进行探索。陕西省通过发挥卫健系统组织... 卒中中心建设是对院内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再造,是提升区域内脑血管疾病救治水平的重要抓手,与国家健康中国建设纲要相契合,与提升人民幸福感息息相关。本文就陕西省卒中中心建设体系搭建体系和方法进行探索。陕西省通过发挥卫健系统组织部署力,制定目标、实施方案,拟定标准化急救体系并提供政策支持,依靠牵头医院指导引领力,下沉帮扶并制定建设指标,组织质控会议,提升同质化水平,发挥网络平台信息支持力,打造“干预-救治-随访”的全流程的信息系统,挖掘基层医院发展源动力,多方发力,四力融合,打造上下贯通,各级医院互相补充的卒中急救体系。通过卒中中心建设系统提升区域内脑血管疾病救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中心 信息平台 公共政策 救治能力 院前急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