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目8种鸟类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庆伟 林津 +2 位作者 文伟 李文正 曾养志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94-101,共8页
采用1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号鸟形目8种鸟类(Tytoalba、Tcapensis、Otusbakkamoena、Oscops、Asiootus、Aflammeus、Strixaluco、Glaucidiumcucul... 采用1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号鸟形目8种鸟类(Tytoalba、Tcapensis、Otusbakkamoena、Oscops、Asiootus、Aflammeus、Strixaluco、Glaucidiumcuculoides)线粒体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间存在基因组长度多态性,短耳号鸟为2335kb,长耳号鸟为1978kb,斑头鸺留鸟为1862kb,红角号鸟为1765kb。号鸟形目种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其中仓号鸟和草号鸟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0%,长耳号鸟和短耳号鸟平均为108%,红角号鸟和领角号鸟平均为131%,灰林号鸟和斑头鸺留鸟为123%,其中红角号鸟与斑头鸺留鸟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大为175%。号鸟形目鸟类线粒体DNA的进化速率为每百万年变化20%~22%,提示号鸟形目两个科间在距今2800~3000万年前分歧开来,同时,鸱号鸟科各种间的分歧时间在距今2000~2500万年前,即处于中新世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o形目 线粒体 DNA 基因组 多态性
下载PDF
纵纹腹小鸮在中国的分布、栖息地及各亚种的梯度变异(鸮形目:鸱鸮科) 被引量:9
2
作者 雷富民 郑作新 尹祚华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27-334,共8页
文章首次报道了纵纹腹小Athenenoctua不同亚种之间第1枚初级飞羽外及最外侧1枚小翼羽的斑纹特征,爪的累积长度及左脚中趾爪长的差异;增补了小在国内新的分布点。在国内的4个亚种中,An.ludlbowi栖息于最冷、多风的高海拔地区。它的... 文章首次报道了纵纹腹小Athenenoctua不同亚种之间第1枚初级飞羽外及最外侧1枚小翼羽的斑纹特征,爪的累积长度及左脚中趾爪长的差异;增补了小在国内新的分布点。在国内的4个亚种中,An.ludlbowi栖息于最冷、多风的高海拔地区。它的羽色最深,体形最大,翅也最长;A.n.orientalis分布于较干热的沙漠地区,体色明显变白,是国内亚种中羽色最淡的;我国甘肃、青海一带的类群或多或少地处于A.n.ludlowi和An.plumipes之间;在北部地区,特别是在内蒙古的西北部,个体则显出在An.plumipes和An.orientalis之间。在羽色、大小和地理分布上,An.impasta明显地界于An.ludlowi和A.n.plumipes之间。随着分布区纬度的升高,翅长的变化略有缩短趋势,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异。在国内,这种小主要分布于山脚林缘、平原、草地、丘陵、荒坡及沟壑等生境。在歧山(陕西省)最合适的生境为具有稀树、土台或沟壑的开阔田野,常见于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长江天险对小的向南扩散明显有阻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o形目 鸱Xiao科 纵纹腹小Xiao 分布 栖息地
下载PDF
中国鸮形目鸟类分类现状 被引量:9
3
作者 朱磊 孙悦华 胡锦矗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0-175,共6页
鸮形目Strigiformes鸟类是一类适应夜行性生活的猛禽,主要于夜间活动,体色暗而斑驳,难于直接观察。我国关于鸮类分类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长期沿用的一些种属名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相比已显陈旧。通过参阅相关文献,对我国现生鸮形目鸟类... 鸮形目Strigiformes鸟类是一类适应夜行性生活的猛禽,主要于夜间活动,体色暗而斑驳,难于直接观察。我国关于鸮类分类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长期沿用的一些种属名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相比已显陈旧。通过参阅相关文献,对我国现生鸮形目鸟类的分类系统进行了整理,计有2科12属33种。并指出需要迫切关注的物种和研究内容,其中毛脚渔鸮Bubo blakistoni为濒危种,四川林鸮Strixdavidi为易危种且是我国特有种,这两种鸮类国内相关报道罕见,亟待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以加强对这两个物种的保护管理。鬼鸮甘肃亚种Aegolius funereus beickianus的分类地位仍存在争议。鸮类的声学研究在我国几乎一片空白,鸮类的繁殖生物学研究也需要引起我国鸟类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鸮形目鸟类 分类 毛脚渔鸮 四川林鸮 乌雕鸮
下载PDF
河南省猛禽的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牛红星 吕九全 +4 位作者 路纪琪 卜艳珍 张晓峰 张可银 朱家贵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主要论述河南省猛禽的种类、数量、分布及迁徙规律。河南省的猛禽共计 4 1种 ,其中隼形目鸟类 2科 2 9种 ,形目鸟类 2科 1 2种。
关键词 河南 猛禽 Hao形目 野外调查 数量 分布 隼形目
下载PDF
河北沧州地区猛禽初步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孟德荣 王春杰 +1 位作者 曹春晖 张莉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7-130,共4页
依据2001年5月至2008年3月对沧州东部沿海湿地的野外考察和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鸟类救护记录,共收录沧州地区猛禽33种,隶属于2目5科16属。其中,隼形目3科10属26种,鸮形目2科6属7种。旅鸟16种,占48.5%;冬候鸟8种,占24.2%;夏候鸟3种,... 依据2001年5月至2008年3月对沧州东部沿海湿地的野外考察和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鸟类救护记录,共收录沧州地区猛禽33种,隶属于2目5科16属。其中,隼形目3科10属26种,鸮形目2科6属7种。旅鸟16种,占48.5%;冬候鸟8种,占24.2%;夏候鸟3种,占9.1%;留鸟6种,占18.2%。古北界23种,占69.7%;东洋界和广布种各5种,分别占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猛禽 隼形目 鸮形目 调查 沧州地区
下载PDF
猛禽非损伤性取样的性别分子鉴定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铸 杨春文 +1 位作者 田恒久 金建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9-101,共3页
利用性染色体上CHD基因的P2/P8和2550F/2718R两对引物及微卫星位点(NVHfp102),对多种猛禽通过非损伤性取样进行性别分子鉴定研究。结果显示:2550F/2718R引物适用于隼形目脱落的有羽根羽毛和无羽根的不完整羽毛,拔取标本的羽毛可以进行... 利用性染色体上CHD基因的P2/P8和2550F/2718R两对引物及微卫星位点(NVHfp102),对多种猛禽通过非损伤性取样进行性别分子鉴定研究。结果显示:2550F/2718R引物适用于隼形目脱落的有羽根羽毛和无羽根的不完整羽毛,拔取标本的羽毛可以进行鉴定尝试,适用于鸮形目脱落的有羽根羽毛,脱落的无羽根不完整羽毛和拔取标本的羽毛不必进行鉴定尝试;利用P2/P8引物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性别鉴定适用于猛禽脱落的无羽根不完整羽毛和拔取的标本羽毛;微卫星位点(NVHfp102)适用于隼科鸟类各种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鸮形目 隼形目 非损伤性取样 性别鉴定 CHD基因
下载PDF
四川甘孜地区的猛禽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彭基泰 周华明 《四川动物》 CSCD 2000年第2期62-64,共3页
四川甘孜地区是一个特殊的生态地理区域 ,经笔者在甘孜地区工作 30多年的调查 ,有猛禽 :隼形目鹗科 1种 ,鹰科 19种 ,隼科 4种 ;号鸟形目鸱号鸟科 10种。对这些猛禽资源要加强保护。
关键词 隼形目 鹗形目 甘孜地区 资源调查 资源保护
下载PDF
湖北猛禽资源现状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国斌 罗理芳 《湖北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50-52,共3页
1997~2012年,采用直接计数法、专项调查法对湖北省猛禽的种类、数量、分布及迁徙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的猛禽共计47种,其中隼形目鸟类2科34种,鸮形目鸟类2科13种。优势种8种,常见种18种,稀有种21种。野外调查未发现,可... 1997~2012年,采用直接计数法、专项调查法对湖北省猛禽的种类、数量、分布及迁徙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的猛禽共计47种,其中隼形目鸟类2科34种,鸮形目鸟类2科13种。优势种8种,常见种18种,稀有种21种。野外调查未发现,可能无分布或已绝迹的种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猛禽资源 隼形目 鸮形目 湖北
下载PDF
林雕鸮在西藏墨脱的首次记录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磊 叶腾 +4 位作者 关翔宇 马喆 居明 赵旺林 陈默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5-98,共4页
林雕鸮Bubo nipalensis是栖息于海拔3000 m以下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的罕见留鸟,目前在中国的已知记录稀少。本研究报道了该种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的首次记录。此外,本文对林雕鸮在国内的已知记录也进行了梳理汇总。
关键词 林雕鸮 鸮形目 墨脱 西藏自治区 鸟类记录
下载PDF
褐家鼠背毛和腹毛红外光谱分析
10
作者 杨文建 周思宇 +2 位作者 苏航 万祥旭 金志民 《生物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了解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背毛和腹毛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其异同点。[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对背毛和腹毛的粉末进行检测,根据得到的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谱分析不同部位体毛的特征。[结果]结果表明,褐家鼠背... [目的]了解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背毛和腹毛的红外光谱特征,分析其异同点。[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对背毛和腹毛的粉末进行检测,根据得到的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谱分析不同部位体毛的特征。[结果]结果表明,褐家鼠背毛和腹毛均能反映出该物种的特征性成分,背毛和腹毛的红外图谱基本一致,如背毛和腹毛均在1561、1637、622 cm^(-1)位置形成了明显的吸收峰,在3397~3494 cm^(-1)范围内表现了明显的N-H基团的伸缩振动峰。但二阶导数谱能明显地反映出背毛和腹毛之间的差异,如腹毛在1626 cm^(-1)有一个峰强较小的峰,背毛表现不明显;腹毛在1773 cm^(-1)处有一个明显的单峰,而背毛在1768~1775 cm^(-1)范围内由两个峰强和峰形相似的单峰形成一个封底较宽的较小的W形图谱。[结论]红外光谱可以反映褐家鼠体毛的特征性成分,其不同部位的体毛特征基本一致,但依据红外光谱1234~1258 cm^(-1)范围内和二阶导数谱1626~1775 cm^(-1)范围内的图谱可以区分体毛处于的不同部位。利用该特征可以对褐家鼠进行鉴定并对鸮形目(Strigiformes)鸟类的食性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家鼠 鸮形目 背毛 腹毛 傅里叶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谱
原文传递
基于CHD基因序列的18种猛禽鸟类系统发育关系
11
作者 刘铸 杨春文 +3 位作者 田恒久 金建丽 金志民 鞠永富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5-351,共7页
对18个猛禽CHD基因的一段内含子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CHD-W和CHD-Z基因的多态性存在差异,CHD-W基因不适合种间系统发生学的研究。通过对CHD-Z基因扩增序列构建的NJ和ML树显示:隼科与其他猛禽物种关系较远;鹰科鸟类与鸮形目鸟类亲缘关系... 对18个猛禽CHD基因的一段内含子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CHD-W和CHD-Z基因的多态性存在差异,CHD-W基因不适合种间系统发生学的研究。通过对CHD-Z基因扩增序列构建的NJ和ML树显示:隼科与其他猛禽物种关系较远;鹰科鸟类与鸮形目鸟类亲缘关系较近;在白腹鹞的分类地位上与传统形态学分类不一致;长耳鸮、领角鸮、花彩角鸮、西部鸣角鸮的分类地位存在分歧。鸮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的CHD-W基因大小有明显区别,支持形态学分类结果,与CHD-Z序列分析结果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鸮形目 隼形目 CHD基因 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鸮形目七种鸟类面部羽毛的扫描电镜观察与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用武 刘昌景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83-187,共5页
为了研究鸮形目鸟类放射状羽毛构成的特殊面盘的微观形态,利用其面部羽毛微观形态进行物种鉴定,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褐林鸮、长耳鸮、雕鸮、斑头鸺鹠、黄腿渔鸮、草鸮和红角鸮7种鸮形目鸟类面部羽毛的显微结构,同时测量鸮形目面部羽毛... 为了研究鸮形目鸟类放射状羽毛构成的特殊面盘的微观形态,利用其面部羽毛微观形态进行物种鉴定,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褐林鸮、长耳鸮、雕鸮、斑头鸺鹠、黄腿渔鸮、草鸮和红角鸮7种鸮形目鸟类面部羽毛的显微结构,同时测量鸮形目面部羽毛羽枝间距,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鸮形目7种鸟类面部羽毛在显微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除了褐林鸮与长耳鸮、黄腿渔鸮与斑头鸺鹠的面部羽毛羽枝间距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不同物种间面部羽毛羽枝间距差异极显著(P<0.01),可以用于区分鸮形目鸟类的不同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鸮形目鸟类 面部羽毛 羽枝 显微结构 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鸮形目7种鸟类腹部羽毛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用武 刘昌景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3-198,共6页
在对涉案野生动物的鉴定中,羽毛常作为现场物证成为鉴定依据。为探讨鸮形目7种鸟类腹部羽毛作为鉴定依据的可行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腹部羽毛的羽小枝间距、节间距和节直径等显微结构。结果发现:草鸮科与鸱鸮科鸟类可通过羽小枝间距和... 在对涉案野生动物的鉴定中,羽毛常作为现场物证成为鉴定依据。为探讨鸮形目7种鸟类腹部羽毛作为鉴定依据的可行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腹部羽毛的羽小枝间距、节间距和节直径等显微结构。结果发现:草鸮科与鸱鸮科鸟类可通过羽小枝间距和节间距鉴定区分。而在物种水平上,羽小枝间距、节间距和节直径等虽然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灵敏性的差异,但其种内变异度大,作为鉴定依据还需结合更多的显微结构指标。研究结合涉案动物鉴定的实践应用需求,发现羽毛显微结构具有作为鉴定依据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鸮形目鸟类 腹部羽毛 显微结构 物种鉴定 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