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系统萎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建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1年第6期335-337,共3页
多系统萎缩为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包括橄榄桥小脑萎缩 (OPCA)、Shy Drager综合征 (SDS)和纹状体黑质变性(SND) 3个亚型 ,临床表现有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帕金森综合征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三组症状。本文结合历史回顾 ,对近 2年来国外文献... 多系统萎缩为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包括橄榄桥小脑萎缩 (OPCA)、Shy Drager综合征 (SDS)和纹状体黑质变性(SND) 3个亚型 ,临床表现有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帕金森综合征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三组症状。本文结合历史回顾 ,对近 2年来国外文献中有关该病的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及今后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橄榄桥小脑萎缩 SHY-DRAGER综合征 纹状体黑质变性 变性性疾病 进展
下载PDF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病和纹状体黑质变性的MRI表现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武林 娄明武 +1 位作者 王小宜 廖伟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5-599,共5页
目的探讨MRI鉴别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纹状体黑质变性(SND)和帕金森病(P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8例PSP(PSP组)、9例SND(SND组)、12例PD(PD组)和正常人12名(对照组)的常规MRI资料,测量中脑面积、桥脑面... 目的探讨MRI鉴别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纹状体黑质变性(SND)和帕金森病(P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8例PSP(PSP组)、9例SND(SND组)、12例PD(PD组)和正常人12名(对照组)的常规MRI资料,测量中脑面积、桥脑面积、桥脑前后径和小脑中脚的宽度,计算所有受试者的桥脑面积与中脑面积比(桥脑面积/中脑面积),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对各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SP组中脑面积[(85.8±12.0)mm^2]最小,与SND组[(133.2±8.4)mm^2]、PD组[(133.5±10.8)mm^2]和对照组[(135.9±7.5)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分布范围(66.0~98.2mm^2)与SND组(116.2~142.1mm^2)、PD组(110.8~146.2mm^2)和对照组(121.7~145.8mm^2)没有交叉。PSP组桥脑面积/中脑面积(5.9±0.8)最大,与SND组(2.9±0.5)、PD组(3.8±0.3)和对照组(3.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分布范围(5.0~7.2)与SND组(2.2~3.5)、PD组(3.3~4.6)和对照组(3.2~4.2)没有交叉。SND组桥脑面积/中脑面积、桥脑面积、桥脑前后径和小脑中脚的宽度[2.9±0.5、(384.8±62.6)mm^2、(18.6±2.0)mm和(12.94-2.4)mm]最小,与PSP组[5.9±0.8、(500.1±21.8)mm^2、(22.7±1.7)mm和(16.3±1.1)mm]、PD组[3.8±0.3、(500.2±25.8)mm^2、(23.7±1.0)mm和(16.8±1.1)mm]和对照组[3.8±0.3、(508.8±20.6)mm^2、(23.2±1.2)mm和(16.4±0.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PD组和对照组中脑面积、桥脑而积、桥脑面积/中脑面积、桥脑前后径和小脑中脚的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测量有助于PSP、SND和PD3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纹状体黑质变性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磁共振壳核面积测量对帕金森病和纹状体黑质变性的鉴别诊断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武林 娄明武 +4 位作者 王小宜 周晓亮 陈蕾 梁文彬 廖伟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4期587-590,共4页
目的通过MRI壳核面积测量为纹状体黑质变性(SND)和帕金森病(PD)两种临床容易混淆的疾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SND 9例,PD17例和正常人17例常规磁共振成像资料,通过MRI对壳核面积进行测量。结果 SND患者... 目的通过MRI壳核面积测量为纹状体黑质变性(SND)和帕金森病(PD)两种临床容易混淆的疾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SND 9例,PD17例和正常人17例常规磁共振成像资料,通过MRI对壳核面积进行测量。结果 SND患者的壳核面积较PD患者及正常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PD患者和正常组壳核面积差别无显著意义。SND主要表现为在T2加权像可见壳核边缘高信号和壳核萎缩,部分患者可见桥脑十字征。轴位T1加权像可见小脑中脚萎缩等MRI表现,矢状位T1加权像可见小脑、桥脑和延髓萎缩等MRI表现。结论MRI壳核面积测量有助于SND和PD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状体黑质变性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面积测量
下载PDF
23例多系统萎缩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尹小健 郑华 +1 位作者 许志恩 邢永前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09-210,216,共3页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资料及影像结果分为3类型。(1)16例橄榄体桥小脑萎缩(OPCA)中,以小脑共济失...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资料及影像结果分为3类型。(1)16例橄榄体桥小脑萎缩(OPCA)中,以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者10例,脑的CT或MRI可见桥脑、橄榄体、小脑萎缩明显,可伴大脑等部位萎缩;(2)3例Shy-Drager综合征(SDS),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者2例,1例误诊为多发脑梗塞,脑MRI壳核T2低信号改变;(3)4例纹状体-黑质变性(SND)首发症状均为锥体外系表现而误诊为帕金森病。脑MRI示壳核可有T1低T2高信号改变。结论:MSA是一组神经系统多部位变性综合征,各型早期各具特点,其中SDS、SND较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MSA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的多巴胺分泌细胞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谢姜 王斌 +4 位作者 董方 张宏炜 张力伟 白钢 刘拥军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21-24,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源的多巴胺分泌细胞(h UC-MSCs-DPCs)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疗效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并诱导h UC-MSCs分化为DPCs,采用ELISA法通过检测多巴胺(DA)、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水平对...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源的多巴胺分泌细胞(h UC-MSCs-DPCs)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疗效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并诱导h UC-MSCs分化为DPCs,采用ELISA法通过检测多巴胺(DA)、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水平对诱导后的DPCs进行鉴定。SD大鼠大脑右侧黑质区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PD模型。60只PD模型鼠随机分为h UC-MSCs组(移植5×105个h UC-MSCs至纹状体,20只)、h UC-MSCs-DPCs组(移植5×105个h UC-MSCs-DPCs,20只)、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20只)],采用CM-Dil标记移植细胞。移植后4、8和12周,皮下注射阿扑吗啡,观察其诱导的旋转行为;ELISA法检测3组GDNF表达情况。移植后12周处死大鼠,制备脑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情况,FLUORO-JADE?C染色观察神经元生长情况。结果 h UC-MSCs-DPCs诱导成功并且高表达DA和GDNF。移植后4、8、12周,相比对照组和h UC-MSCs组,h UC-MSCs-DPCs组大鼠旋转行为明显改善,GDNF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移植后12周,h UC-MSCs-DPCs组大鼠毁损侧纹状体以及双侧黑质区可见TH+细胞,变性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h UC-MSCs-DPCs可改善阿扑吗啡诱发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这可能与提高毁损侧纹状体内DA、GDNF表达水平,保护神经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脐血干细胞移植 帕金森病 多巴胺 纹状体黑质变性 大鼠 Sprague-Dawley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疑似多系统萎缩48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傅毅 刘建荣 陈生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按Gilman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38例拟诊MSA和10例可能MSA患者的临床资料、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本组有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15例,Shy-Drager综合...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按Gilman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38例拟诊MSA和10例可能MSA患者的临床资料、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本组有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15例,Shy-Drager综合征(SDS)20例和纹状体黑质变性(SND)13例。29例行EAS-EMG检查,23例有自发电位。结论临床表现与EAS-EMG等辅助检查结合,可提高MSA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 SHY-DRAGER综合征 纹状体黑质变性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
原文传递
纹状体梗死患者黑质弥散变化的弥散张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秦超 梁志坚 +7 位作者 郑金瓯 莫雪安 曾进胜 程道宾 李凯 叶伟 李胜愉 戴旖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38-541,共4页
目的观察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的弥散变化,探讨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的继发性损害及其意义。方法收集首次发病、单侧纹状体梗死、非纹状体梗死、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各20例分别作试验组和临床对照组,募集健康志愿者20名作对照研究。研究对... 目的观察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的弥散变化,探讨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的继发性损害及其意义。方法收集首次发病、单侧纹状体梗死、非纹状体梗死、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各20例分别作试验组和临床对照组,募集健康志愿者20名作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均进行1次弥散张量成像(DTI),试验组与临床对照组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Barthol指数(BI)的评分,评估患者脑梗死的预后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对部分有类似帕金森病症状的患者采用统一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的第Ⅲ分量表评价其严重程度。结果DTI的参数分析显示:分别与临床对照及健康对照比较,试验组梗死灶同侧黑质的平均弥散量(mean diffusion,MD)值分别升高30.86%(t=40.07,P=0.000)及31.42%(t=42.64,P=0.000),临床对照组梗死灶同侧黑质的MD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没有帕金森病样症状的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中4例出现帕金森病样症状患者梗死灶同侧黑质的MD值升高22%(t=18.03,P=0.01),同时患侧黑质的MD值的上升与其帕金森病样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97,P=0.03)。结论纹状体梗死可以导致同侧黑质的继发性损害,而且这种继发性损害可能是部分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纹状体黑质变性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原文传递
DTI观察帕金森病患者黑质纹状体改变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书健 邓克学 +3 位作者 郑春生 黄柿兵 刘曙光 江帆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6期567-568,571,共3页
目的:采用DTI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与对照组多个脑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37例PD,其中男24例,女13例;随机选取2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PD患者采用Hoehn-Yahr分级,分为Ⅰ和Ⅱ... 目的:采用DTI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与对照组多个脑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37例PD,其中男24例,女13例;随机选取2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PD患者采用Hoehn-Yahr分级,分为Ⅰ和Ⅱ级20例,Ⅲ和Ⅳ级17例;均行常规MRI扫描及DTI序列扫描,在所得FA图像上测量黑质纹状体各核团(双侧尾状核头、壳核、黑质)的FA值,确定各组有差异的FA值脑区。结果:PD组与对照组双侧尾状核头、壳核、黑质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期PD患者黑质FA值与中晚期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PD患者尾状核头、壳核FA值与中晚期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研究PD患者黑质纹状体生理改变的方法,提示黑质纹状体部位的FA值改变可能是诊断PD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纹状体黑质变性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
下载PDF
35例多系统萎缩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爱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 分析多系统萎缩(MSA)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 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情况.患者中男 26 例,女 9 例,病程平均 48 个月(5 个月至 12 年).结果 患者起病年龄 21~72 岁,88%为40岁以后发病,... 目的 分析多系统萎缩(MSA)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 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情况.患者中男 26 例,女 9 例,病程平均 48 个月(5 个月至 12 年).结果 患者起病年龄 21~72 岁,88%为40岁以后发病,男多于女(2.8∶1.0).其中橄榄体桥小脑萎缩(OPCA)26例,22(84%)例首发症状为走路不稳.Shy-Drager 氏综合征(SDS)7例,均以直立性头晕为首发症状.纹状体-黑质变性(SND)2例,首先表现为运动减少.在所有患者中,小脑体征以共济失调为主(88%),其他有眼震、爆发言语;植物神经障碍主要为便秘(88%)、排尿障碍(83%)、阳萎(80%),体位性低血压(20%),少见者有低热(2例),Horner 氏综合征(1例);锥体外系症状以表情少、运动减少为主(57%),其次为肌张力增高(30%),震颤相对少见(11%).其他尚有锥体束征、脑干症状,周围神经体征.MRI检查,所有受检查的OPCA患者(15例)见小脑、脑桥、橄榄体萎缩,严重者四脑室、枕大池、桥前池增大,而大脑萎缩轻,三脑室、侧脑室扩大少见.SDS患者和SND患者MRI缺乏特异性.47%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37%的患者视诱发电位(VEP)和40%的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基本正常.经治疗,5例患者症状好转.结论 MSA是一组神经系统多部位变性综合征,各型早期各具特点,随病情进展,出现其他系统症状体征.MRI等有关检测技术对诊断有肯定的意义.目前无治本药物,但有些药物可改善部分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橄榄体桥小脑萎缩 SHY-DRAGER 综合征 纹状体-黑质变性临床 特点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芹菜素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途径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娄展 彭涛 +3 位作者 刘星亮 岳秉宏 李燃 智永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 探讨芹菜素(AP)通过瞬时受体离子通道4(TRPV4)调控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内质网应激途径,改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50只大鼠通过6-羟基多巴胺建立PD模型。将大... 目的 探讨芹菜素(AP)通过瞬时受体离子通道4(TRPV4)调控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内质网应激途径,改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50只大鼠通过6-羟基多巴胺建立P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PD组、AP低剂量(AP-L,20 mg/kg AP)组、AP中剂量(AP-M,40 mg/kg AP)组、AP高剂量(AP-H,80 mg/kg AP)组、TRPV4激活剂(AP-H+4α-PDD,80 mg/kg AP+0.2 mg/kg 4α-PDD)组,每组10只,同时以生理盐水灌胃的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结束后,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观察其病理学变化、凋亡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及TRPV4、PERK、CHOP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D组TH阳性表达率、GSH、SOD含量显著降低,旋转圈数、细胞凋亡率、MDA含量、TRPV4、PERK、CHOP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PD组比较,AP-L组、AP-M组、AP-H组TH阳性表达率、GSH、SOD含量显著增加,治疗后旋转圈数、细胞凋亡率、MDA含量、TRPV4、PERK、CHOP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AP-H组比较,AP-H+4α-PDD组TH阳性表达率[(15.34±1.54)%vs(30.35±3.04)%]、SOD[(125.84±12.59 vs 185.34±18.55)U/mg]、GSH[(38.46±3.85 vs 75.19±7.52)U/mg]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26.37±2.64)%vs(11.04±1.11)%]、TRPV4(0.58±0.06 vs 0.23±0.03)、PERK(0.76±0.08 vs 0.38±0.04)、CHOP(0.82±0.09 vs 0.35±0.04)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AP可以保护PD大鼠神经功能,可能与抑制TRPV4调控PERK-CHOP内质网应激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纹状体黑质变性 芹菜素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国瑾 柳亚琛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4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多系统萎缩是一个与Shy-Drager综合征、橄榄桥脑小脑萎缩和纹状体黑质变性相重叠的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帕金森综合征、小脑征、锥体束征和植物神经功能损害。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六例多系统损害病例,其中四例在临床上可以诊断... 多系统萎缩是一个与Shy-Drager综合征、橄榄桥脑小脑萎缩和纹状体黑质变性相重叠的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帕金森综合征、小脑征、锥体束征和植物神经功能损害。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六例多系统损害病例,其中四例在临床上可以诊断为多系统萎缩,另二例则需追踪观察和/或高场强MRIT2加权象才能确诊。本文对多系统萎缩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神经放射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帕金森综合征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 SHY-DRAGER 综合征 纹状体黑质变性
原文传递
多系统萎缩的早期综合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晴宇 许著一 +2 位作者 孙杨 马涛 徐德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6期5117-5119,5125,共4页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影像学新特征(脑桥"十字征"和"壳核裂隙征")在MS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诊断为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头...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影像学新特征(脑桥"十字征"和"壳核裂隙征")在MS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诊断为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头部MRI资料。结果:21例MSA患者中,Shy-Drager综合征(MSA-A)9例,早期临床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泌尿生殖功能障碍,头部MRI检查脑桥"壳核裂隙征"和"十字征"为Ⅰ期;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MSA-C)5例,3例发病后1年头部MRI脑桥"十字征"达Ⅱ期;"壳核裂隙征"为Ⅰ期,2例发病后3年头部MRI脑桥"十字征"达Ⅳ期。黑质纹状体变性(MSA-P)7例:早期临床均有运动迟缓、震颤等表现,3例发病后1年脑桥"十字征"Ⅰ期,"壳核裂隙征"Ⅲ期;3例发病后2年脑桥"十字征"Ⅰ期,"壳核裂隙征"Ⅰ期;另1例发病后9月脑桥"十字征"Ⅰ期",壳核裂隙征"Ⅱ期。结论:认为临床表现与头部MRI检查显示的新的影像学特征结合有助于MSA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磁共振成像 Shy—Drager综合征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 黑质纹状体变性
原文传递
Shy-Drager综合征与纹状体黑质变性MRI-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鲁晓燕 陈巨坤 +1 位作者 王鲁宁 桂秋萍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1-111,共1页
目的:探讨Shy-Drager综合征(SDS)、纹状体黑质变性(SND)MRI异常信号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分别对SDS、SND各1例脑标本进行MRI扫描与病理对照研究。使用自旋回波(SE)序列扫描,对照MR... 目的:探讨Shy-Drager综合征(SDS)、纹状体黑质变性(SND)MRI异常信号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分别对SDS、SND各1例脑标本进行MRI扫描与病理对照研究。使用自旋回波(SE)序列扫描,对照MRI图像所显示的异常信号行标本大体及镜下观察。结果:SDSMRI显示壳核对称性短T2低信号,病理改变为神经细胞数量减少,铁元素过度沉积;SNDMRI显示双侧壳核等T1、长T2信号,病理证实为神经细胞数量减少并坏死,胶质增生、毛细血管增多、脂褐素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综合征 纹状体黑质变性 成像 病理学 NM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