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唐广义
殷东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5期601-604,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瘤体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建立人大肠癌细胞HT-2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抗癌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益气健脾组给予益气健脾中药汤剂(由...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瘤体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建立人大肠癌细胞HT-2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抗癌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益气健脾组给予益气健脾中药汤剂(由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组成),益气健脾抗癌组给予益气健脾抗癌中药(补脾中药加山慈菇、土茯苓、浙贝母、白花蛇舌草组成),各组不间断服药2周,各组的给药剂量根据人和鼠给药剂量换算公式计算。给药14 d后,应用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VD的标记物CD34表达水平,测定单位面积阳性细胞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作为其表达情况。结果各组细胞凋亡率,模型组为(3.8±1.2)%,而益气健脾组比模型组明显增加,为(13.8±2.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只服用益气健脾药物相比,益气健脾中药与抗癌药共同服用后更能加快大肠癌细胞凋亡的进度,益气健脾抗癌组细胞凋亡率增加至(36.2±6.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抗癌组MVD分别为0.227±0.012、0.218±0.010、0.189±0.011,益气健脾中药联合抗癌药后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较单用益气健脾和模型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健脾法及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均具有治疗作用,控制大肠癌血管形成及促进细胞凋亡进度就是其功效原理,益气健脾法与抗癌法联合应用后疗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益气健脾抗癌
细胞凋亡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VEGF、PKCα、PKCβ蛋白表达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唐广义
殷东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2-55,共4页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激酶C(PKC)的亚型PKCα、PKCβ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大肠癌细胞HT-2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抗癌组。益气健...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激酶C(PKC)的亚型PKCα、PKCβ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大肠癌细胞HT-2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抗癌组。益气健脾中药由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组成,益气健脾抗癌中药由补脾中药加山慈菇、土茯苓、浙贝母、白花蛇舌草组成。给药14 d后,应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PKCα、PKCβm RNA及蛋白。结果:模型组和益气健脾组以及益气健脾抗癌组VEGF m RNA分别为(0.447±0.024)、(0.405±0.033)、(0.307±0.026),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相比存在明显不同(P<0.05),而益气健脾抗癌组和模型组之间所具有的不同更加显著(P<0.01),并且益气健脾组和益气健脾抗癌组两组间亦存在明显不同(P<0.01);3组VEGF蛋白分别为(0.325±0.037)、(0.303±0.022)、(0.230±0.031),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相比存在明显不同(P<0.05),而益气健脾抗癌组和其他两组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P<0.01)。3组PKCαm RNA分别为(0.590±0.017)、(0.472±0.025)、(0.392±0.025),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1),而益气健脾抗癌组与模型组、益气健脾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PKCα蛋白分别为(0.566±0.024)、(0.522±0.021)、(0.335±0.025),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5),益气健脾抗癌组和其他两组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尤为明显(P<0.01)。3组PKCβm RNA分别为(0.583±0.029)、(0.471±0.039)、(0.400±0.024),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1),而益气健脾抗癌组与模型组、益气健脾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PKCβ蛋白分别为(0.542±0.061)、(0.414±0.081)、(0.292±0.040),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1),而益气健脾抗癌组其他两组之间亦存在显著不同(P<0.01)。结论:益气健脾抗癌法的治疗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益气健脾抗癌
蛋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唐广义
殷东风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5期601-604,共4页
基金
辽宁省中医药临床学(专)科能力建设项目(2013-Lnzyxzk-01)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研骨干项目
文摘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瘤体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建立人大肠癌细胞HT-2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抗癌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益气健脾组给予益气健脾中药汤剂(由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组成),益气健脾抗癌组给予益气健脾抗癌中药(补脾中药加山慈菇、土茯苓、浙贝母、白花蛇舌草组成),各组不间断服药2周,各组的给药剂量根据人和鼠给药剂量换算公式计算。给药14 d后,应用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VD的标记物CD34表达水平,测定单位面积阳性细胞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作为其表达情况。结果各组细胞凋亡率,模型组为(3.8±1.2)%,而益气健脾组比模型组明显增加,为(13.8±2.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只服用益气健脾药物相比,益气健脾中药与抗癌药共同服用后更能加快大肠癌细胞凋亡的进度,益气健脾抗癌组细胞凋亡率增加至(36.2±6.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抗癌组MVD分别为0.227±0.012、0.218±0.010、0.189±0.011,益气健脾中药联合抗癌药后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较单用益气健脾和模型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健脾法及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均具有治疗作用,控制大肠癌血管形成及促进细胞凋亡进度就是其功效原理,益气健脾法与抗癌法联合应用后疗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
大肠癌
益气健脾抗癌
细胞凋亡
微血管密度
Keywords
Colorectal
Cancer
Benefiting
Qi
strengthening
spleen
and
anticancer
Apoptosis
Mi
crovascular
Density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VEGF、PKCα、PKCβ蛋白表达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唐广义
殷东风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2-55,共4页
基金
辽宁省中医药临床学(专)科能力建设项目(2013-Lnzyxzk-01)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研骨干项目
文摘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激酶C(PKC)的亚型PKCα、PKCβ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大肠癌细胞HT-2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抗癌组。益气健脾中药由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组成,益气健脾抗癌中药由补脾中药加山慈菇、土茯苓、浙贝母、白花蛇舌草组成。给药14 d后,应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PKCα、PKCβm RNA及蛋白。结果:模型组和益气健脾组以及益气健脾抗癌组VEGF m RNA分别为(0.447±0.024)、(0.405±0.033)、(0.307±0.026),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相比存在明显不同(P<0.05),而益气健脾抗癌组和模型组之间所具有的不同更加显著(P<0.01),并且益气健脾组和益气健脾抗癌组两组间亦存在明显不同(P<0.01);3组VEGF蛋白分别为(0.325±0.037)、(0.303±0.022)、(0.230±0.031),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相比存在明显不同(P<0.05),而益气健脾抗癌组和其他两组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P<0.01)。3组PKCαm RNA分别为(0.590±0.017)、(0.472±0.025)、(0.392±0.025),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1),而益气健脾抗癌组与模型组、益气健脾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PKCα蛋白分别为(0.566±0.024)、(0.522±0.021)、(0.335±0.025),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5),益气健脾抗癌组和其他两组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尤为明显(P<0.01)。3组PKCβm RNA分别为(0.583±0.029)、(0.471±0.039)、(0.400±0.024),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1),而益气健脾抗癌组与模型组、益气健脾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PKCβ蛋白分别为(0.542±0.061)、(0.414±0.081)、(0.292±0.040),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1),而益气健脾抗癌组其他两组之间亦存在显著不同(P<0.01)。结论:益气健脾抗癌法的治疗功
关键词
大肠癌
益气健脾抗癌
蛋白
Keywords
colon
cancer
strengthening
spleen
and
anticancer
protein
分类号
R735.34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唐广义
殷东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VEGF、PKCα、PKCβ蛋白表达影响实验研究
唐广义
殷东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