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耕作方式与玉米秸秆条带还田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19
1
作者
苏思慧
王美佳
+3 位作者
张文可
隋鹏祥
王沣
齐华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1-847,共7页
通过3年的耕作和秸秆条带还田试验,研究了行间旋耕秸秆还田(T1S1)、行间翻耕秸秆还田(T2S1)、行间旋耕秸秆不还田(T1S2)和行间翻耕秸秆不还田(T2S2)四种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0~40 cm土...
通过3年的耕作和秸秆条带还田试验,研究了行间旋耕秸秆还田(T1S1)、行间翻耕秸秆还田(T2S1)、行间旋耕秸秆不还田(T1S2)和行间翻耕秸秆不还田(T2S2)四种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0~40 cm土层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2 mm和0.25~2 mm大团聚体含量及有机碳贡献率,相应地减少了<0.053 mm黏砂粒含量及其有机碳贡献率,提高了0~40 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及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秸秆还田条件下,旋耕处理0~40 cm土层团聚体MWD和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均高于翻耕处理,但各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及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略低于翻耕处理;行间旋耕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各土层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含量、MWD及其有机碳贡献率,与其它处理相比明显改善了土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措施
秸秆条带还田
水稳性团聚体
团聚体有机碳
原文传递
题名
耕作方式与玉米秸秆条带还田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19
1
作者
苏思慧
王美佳
张文可
隋鹏祥
王沣
齐华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1-84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201805
2017YFD0300703)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3116)资助
文摘
通过3年的耕作和秸秆条带还田试验,研究了行间旋耕秸秆还田(T1S1)、行间翻耕秸秆还田(T2S1)、行间旋耕秸秆不还田(T1S2)和行间翻耕秸秆不还田(T2S2)四种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0~40 cm土层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2 mm和0.25~2 mm大团聚体含量及有机碳贡献率,相应地减少了<0.053 mm黏砂粒含量及其有机碳贡献率,提高了0~40 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及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秸秆还田条件下,旋耕处理0~40 cm土层团聚体MWD和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均高于翻耕处理,但各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及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略低于翻耕处理;行间旋耕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各土层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含量、MWD及其有机碳贡献率,与其它处理相比明显改善了土壤结构。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措施
秸秆条带还田
水稳性团聚体
团聚体有机碳
Keywords
Maize
Tillage
practices
straw
strip
incorporation
Water-stable
aggregates
Aggregate-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分类号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耕作方式与玉米秸秆条带还田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苏思慧
王美佳
张文可
隋鹏祥
王沣
齐华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1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