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区建模的大空间分层空调负荷随分层高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晨 张会娟 白天宇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5年第2期69-72,87,共5页
以某坡屋顶大空间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eQUEST软件,提出了空调区和非空调区分区的建模方法,依据所建模型分析全室空调和不同分层高度时夏季分层空调峰值冷负荷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分层空调形式的负荷比全室空调的减少30%以上,夏季空调峰... 以某坡屋顶大空间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eQUEST软件,提出了空调区和非空调区分区的建模方法,依据所建模型分析全室空调和不同分层高度时夏季分层空调峰值冷负荷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分层空调形式的负荷比全室空调的减少30%以上,夏季空调峰值负荷随分层高度增加近似线性增加.比较模拟负荷与常规分层空调负荷计算结果发现,两者相对误差小于3%,说明基于动态能耗模拟软件分区模拟大空间分层空调负荷的方法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EST 软件 大空间建筑 分层空调 空调负荷 分层高度
下载PDF
封闭式中庭火灾排烟实验与模拟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潘涛 张智力 高军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85,96,共5页
以某62m高封闭式中庭为对象,建立了火灾排烟盐水模型实验台,用盐水和清水密度差导致的水流运动模拟实际建筑中热烟气与冷空气之间密度差导致的热羽流的运动。利用FDS软件对实际火灾时烟气的运动情况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 以某62m高封闭式中庭为对象,建立了火灾排烟盐水模型实验台,用盐水和清水密度差导致的水流运动模拟实际建筑中热烟气与冷空气之间密度差导致的热羽流的运动。利用FDS软件对实际火灾时烟气的运动情况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盐水实验虽然忽略了探测器达到探测阈值的时间延迟及竖壁冷对流的影响,但对热分层高度和达到稳定时间的预测偏差很小。在1 MW火灾规模下,利用盐水实验方法对该封闭中庭火灾烟气运动规律和排烟系统设置进行评价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中庭 盐水实验 火灾烟气 热羽流 分层高度 模拟
下载PDF
基于爆破漏斗试验的VCR一次成井爆破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桂英 郑文强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4期58-60,64,共4页
为了采用VCR一次成井爆破技术形成充填井,用于处理地下采空区,以C.W.Livingston爆破漏斗理论为依据,在某矿山进行单孔爆破漏斗试验,得到试验条件下临界埋深为1.91 m,并根据试验做出爆破漏斗特征曲线,得出在装药量为3 kg的条件下,最佳埋... 为了采用VCR一次成井爆破技术形成充填井,用于处理地下采空区,以C.W.Livingston爆破漏斗理论为依据,在某矿山进行单孔爆破漏斗试验,得到试验条件下临界埋深为1.91 m,并根据试验做出爆破漏斗特征曲线,得出在装药量为3 kg的条件下,最佳埋深及爆破漏斗半径分别为1.07 m及1.32 m。根据相似理论,确定该矿区矿岩条件下VCR一次成井爆破的分层高度为3 m,炮孔间距为2 m,成功爆破形成了32 m高深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爆破漏斗 VCR 最佳埋深 分层高度 炮孔间距
下载PDF
黄山地区冬半年降水相态判据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婧 倪大敬 +3 位作者 黄骏凯 吴文君 孙蓓蓓 汪栩加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20年第4期292-298,共7页
利用2008—2018年逐年11月至翌年3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从天气形势配置、降水相态与特征层气温、0℃层高度和层结厚度的关系等进行分析,归纳了黄山地区冬半年雨、冻雨、雨夹雪和雪四类降水相态的判别依据,并利用一次雨雪转换天气过程对... 利用2008—2018年逐年11月至翌年3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从天气形势配置、降水相态与特征层气温、0℃层高度和层结厚度的关系等进行分析,归纳了黄山地区冬半年雨、冻雨、雨夹雪和雪四类降水相态的判别依据,并利用一次雨雪转换天气过程对判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黄山地区固态降水和固液混合型降水主要发生在1—2月。850 hPa高度层及以下各层气温对雨雪转换的判别效果较好,当850、925、1000 hPa特征层气温和地面气温分别大于等于-3.9、-2.6、0.5、1℃时可判定为雨,各层气温继续降低将出现雨夹雪或雪。当0℃层高度在1000 hPa高度层以上时可能出现雨,反之出现雨夹雪或雪。此外,厚度层结也能较好地区分雨和雨夹雪或雪。冻雨(冰粒)的判据与其他降水相态的判据不同之处是在700 hPa高度层附近存在融化层。判据能较好地区分黄山地区不同降水相态,但对冻雨和冰粒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相态 雨雪转换 特征层气温 厚度层结 0 ℃层高度
下载PDF
Natural ventilation driven by a restricted heat source elevated to different levels
5
作者 Changqing Yang Wenhao Luo +5 位作者 Angui Li Xiaopan Gao Lunfei Che Lingmin Qiao Teng Gao Yubo Liu 《Building Simulation》 SCIE EI CSCD 2022年第2期281-289,共9页
The thermal buoyancy generated by the difference in air density in a building can drive hot-pressed natural ventilation,which is an energy-efficient means of ventilation used to obtain higher air quality.Therefore,the... The thermal buoyancy generated by the difference in air density in a building can drive hot-pressed natural ventilation,which is an energy-efficient means of ventilation used to obtain higher air quality.Therefore,the effect of a single-point heat source with limited sides at different heights on stratified flow was studied in a naturally ventilated room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lassical plume diffusion law of an independent point heat source and the mirroring principle,a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thermal stratification height with a restricted source elevated to different levels was derived and validated.The quantitative effects of the heat source height from the floor,the effective opening area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of hot pressure were analyzed.A threshold X_(T)for the separation between a point source and a sidewall was defined to estimate whether the thermal plume was independent or restricted by a sidewall.And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threshold xt was obtained.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designing natural ventilation for buildings with a restricted heat source at different levels to achieve a desired indoor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ification height natural ventilation thermal plume restricted heat source different levels
原文传递
LNG储罐分层高度对翻滚的影响
6
作者 李红培 张增刚 《煤气与热力》 2019年第2期H0012-H0017,共6页
针对LNG储配站常用的3×10~4m^3LNG储罐,建立了分层高度为2 m、3 m、4 m、5 m、6 m的LNG分层翻滚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LNG翻滚的模拟,得到结论:不同分层高度下,LNG储罐发生翻滚的现象有所不同,分层高度越小,翻滚开始的时间越早;... 针对LNG储配站常用的3×10~4m^3LNG储罐,建立了分层高度为2 m、3 m、4 m、5 m、6 m的LNG分层翻滚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LNG翻滚的模拟,得到结论:不同分层高度下,LNG储罐发生翻滚的现象有所不同,分层高度越小,翻滚开始的时间越早;分层高度越大,分界面越难以被破坏,翻滚开始时间滞后。分层高度影响LNG储罐翻滚持续时间,分层高度越大,翻滚持续时间越长,翻滚产生的潜在威胁越大。分层高度越大,翻滚过程中最大分界面速度越大,越具有破坏性,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分层高度对翻滚过程中最大分界面速度出现的时间也有影响,分层高度越大,最大分界面速度出现的时间越滞后。建议:尽量避免物性参数(密度、温度)相差很大的LNG充装进同一储罐;在运行过程中密切监视储罐内LNG物性参数的变化,尽量避免形成大的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高度 翻滚 LNG储罐 数值模拟 密度差 分界面速度
下载PDF
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树高胸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庄崇洋 黄清麟 +2 位作者 马志波 郑群瑞 王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9-485,共7页
[目的]在划分林层的基础上,探讨天然阔叶林树高胸径关系,从林层角度研究树高曲线以揭示复层林林分特征。[方法]根据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数据情况选择Schumacher式(简称S式),Curtis式(简称C式)对典型林分各林层树高胸径关系进... [目的]在划分林层的基础上,探讨天然阔叶林树高胸径关系,从林层角度研究树高曲线以揭示复层林林分特征。[方法]根据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数据情况选择Schumacher式(简称S式),Curtis式(简称C式)对典型林分各林层树高胸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S式和C式在拟合全林分和第Ⅲ亚层的效果较好,全林分树高模型的R^2均在0.86以上,第Ⅲ亚层的R^2均在0.58以上,且RMSE和AMR均较小,但无论是S式还是C式都不能很好的拟合第Ⅰ、Ⅱ亚层,其拟合R^2的结果较低,大都在0.2~0.3左右。选取模型拟合结果 R^2较大,RMSE、AMR较小的C式拟合各林层树高胸径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全林分模型推算各亚层(不包括全林分)的树高会产生较大的AMR;虽然分层拟合各亚层树高胸径时获得的模型的R^2较小,但其估计相应层内树高产生的ARM值却小于全林分模型,表明采用亚层树高胸径模型估计相应层内林木树高时具有较小的误差。[结论]在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中,无论是全林树高模型还是分林层树高模型,C式的适应性均比S式高。选择C式全林分树高模型估计各亚层树高产生的误差比各亚层采用各自的C式树高模型拟合的误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典型天然阔叶林 分层 树高胸径曲线
下载PDF
热分布系数结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赵鸿佐 赵蕾 王修川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热分布系数作为评价通风系统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迄今除试验外尚无其他定值方法。应用作者的温度预测方法,证实了热分布系数是热分层高度及房间辐射传递因子的函数。得出的热分布系数数学表达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关键词 热分布系数 热分层高度 通风系统 通风效率
下载PDF
置换通风热力分层高度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猛 龙惟定 刘卫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115,共4页
根据置换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置换通风热力分层高度的定义及数值计算方法,并对送风温度、送风速度等因素对热力分层高度的影响作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拟合出量纲一热力分层高度的经验公式。
关键词 置换通风 热力分层高度 数值模拟 热舒适性
下载PDF
矩形平面热源上方浮力射流流量近似计算公式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4期364-366,382,共4页
在矩形平面热源上方的浮力射流流量的理论公式基础上进行了数值求解,提出了适用于确定近正方及宽带状矩形平面热源上方诱导气流量的近似公式,并且将热分层高度与阿基米德数Ar结合了起来,为评价置换通风房间的通风效果提供了方便.
关键词 矩形平原热源 热分层高度 浮力射流流量
下载PDF
自然置换通风的气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利霞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6年第3期77-80,99,共5页
提出一个室内上下区气流温度分别呈线性分布的模型,用该模型模拟了自然置换通风的气流温度分布,分析了分界面高度和通风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并用已有实验结果检验。与以往模型相比,该两区域模型更符合自然置换通风室内气流运动规律,基本... 提出一个室内上下区气流温度分别呈线性分布的模型,用该模型模拟了自然置换通风的气流温度分布,分析了分界面高度和通风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并用已有实验结果检验。与以往模型相比,该两区域模型更符合自然置换通风室内气流运动规律,基本可以用于模拟自然置换通风室内气流在空间上的温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置换通风 区域模型 分界面高度 温度分布
下载PDF
含有同一高度相近点热源的置换式自然通风房间热分层流动研究
12
作者 杨长青 刘玉波 +4 位作者 李安桂 高小攀 高腾 罗文豪 乔玲敏 《暖通空调》 2023年第5期99-103,21,共6页
研究了自然通风房间内同一高度的2个相近点热源对房间热分层流动的影响。基于等强度点热源羽流耦合扩散规律,推导得出同一高度相近点热源房间的热分层高度计算模型,并分析了热源距地板高度、风口面积等因素对热压自然通风的影响。研究表... 研究了自然通风房间内同一高度的2个相近点热源对房间热分层流动的影响。基于等强度点热源羽流耦合扩散规律,推导得出同一高度相近点热源房间的热分层高度计算模型,并分析了热源距地板高度、风口面积等因素对热压自然通风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热源高度增大或当量有效孔口面积增大,量纲一热分层高度增大;随着热源高度增大,房间热分层高度的上、下限值增大;两热源独立的量纲一阈值随着热源高度增大而减小,随着当量有效孔口面积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热分层 点热源 双热源 热羽流 热源高度 风口面积
下载PDF
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林木高径比分布规律
13
作者 严铭海 王金池 +4 位作者 黄清麟 庄崇洋 郑群瑞 卓鸣秀 官晓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9-156,共8页
【目的】揭示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林各林层(包括全林和各亚层)林木高径比分布规律,为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半天然林和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阔叶林木高径比方面的典型参照。【方法】以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在研究区内5... 【目的】揭示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林各林层(包括全林和各亚层)林木高径比分布规律,为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半天然林和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阔叶林木高径比方面的典型参照。【方法】以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在研究区内5个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中分别设置50 m×50 m样地,计算典型林分各林层林木高径比平均值和标准差分析其随亚层的变化情况,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亚层之间(包括第Ⅰ亚层、第Ⅱ亚层和第Ⅲ亚层间以及受光层和非受光层间)林木高径比平均值的差异显著性,利用偏度和峰度描述各林层林木高径比分布的偏离程度和离散程度,选择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函数对各样地各林层林木高径比分布进行拟合,并采用χ^(2)检验法检验拟合效果。【结果】综合5块样地林木高径比平均值,全林为103.1,各亚层平均值随亚层高度升高而减小,排序为第Ⅲ亚层(112.7)>第Ⅱ亚层(89.0)>第Ⅰ亚层(66.9)以及非受光层(112.7)>受光层(78.3);除4号样地第Ⅱ亚层与第Ⅲ亚层间林木高径比平均值为显著差异外,其他样地内各亚层间林木高径比平均值均为极显著差异。偏度结果表明,各林层林木高径比分布为右偏。峰度结果表明,全林、第Ⅰ亚层林木高径比分布相对较为分散;第Ⅱ亚层、第Ⅲ亚层、受光层林木高径比分布相对较为集中。运用正态分布函数拟合各林层林木高径比分布,其结果均通过卡方检验;而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较多未通过卡方检验。【结论】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亚层林木高径比平均值间均有极显著差异,且各亚层林木高径比平均值随亚层高度升高而减小;各林层林木高径比分布均为右偏,全林与第Ⅰ亚层林木高径比分布相对较为分散,第Ⅱ亚层与第Ⅲ亚层以及受光层林木高径比分布相对较为集中;正态分布函数对各林层林木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典型天然阔叶林 分层 林木高径比分布 变化规律
下载PDF
Modeling of the height–diameter relationship using an allometric equation model:a case study of stands of Phyllostachys edulis 被引量:1
14
作者 Xuan Gao Zhandong Li +5 位作者 Hongmei Yu Zehui Jiang Chen Wang Yu Zhang Lianghua Qi Lei Sh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39-347,共9页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ee height (H)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 is vital to forest design, monitoring and biomass estimation. We developed an allometric equation model and tested its appli...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ee height (H)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 is vital to forest design, monitoring and biomass estimation. We developed an allometric equation model and tested its applicability for unevenly aged stands of moso bamboo forest at a regional scale. Field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21 plots. Based on these data, we identified two strong power relationships: a corre- lation between the mean bamboo height (Hm) and the upper mean H (Hu), and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ean D (Din) and the upper mean D (Du). Simulation results derived from the aUometric equation model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observed culms derived from the field data for the 21 stands, with a root-mean-square error and relative root-mean-square error of 1.40 m and 13.41%,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llometric equation model had a strong predictive power in the unevenly aged stands at a regional scale. In addition, the estimated average height-diameter (H-D) model for South Anhui Province was used to predict H for the same type of bamboo in Hu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measured D, and the results were highly similar. The allometric equation model has multiple uses at the regional scale, includ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variation in the H- D relationship among regions. The model describes the average H-D relationship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caused by variation in site conditions, tree density and other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metric equation Bamboo height-diameter relationship MODEL Phyllostachys edulis POACEAE stratification
下载PDF
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及树高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铭海 王金池 +4 位作者 黄清麟 庄崇洋 郑群瑞 卓鸣秀 官晓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88,共8页
[目的]揭示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及树高的关系特征,为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半天然林和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在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5个最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分中,分别设置50 m×... [目的]揭示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及树高的关系特征,为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半天然林和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在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5个最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分中,分别设置50 m×50 m的样地,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典型林分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及树高的相关性,选用指数函数和双曲线函数拟合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关系曲线。[结果]5个样地全林林木高径比平均值为103.1,各亚层高径比平均值排序为:第Ⅲ亚层(112.7)>第Ⅱ亚层(89.0)>第Ⅰ亚层(66.9);各亚层最小值与最大值排序与其平均值排序一致。各样地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且相关系数都较高,相关系数绝对值第Ⅰ亚层(0.896~0.961)和第Ⅱ亚层(0.912~0.971)最高,全林(0.613~0.749)居中,第Ⅲ亚层(0.415~0.596)最低;各样地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树高的关系较为复杂且相关系数绝对值都较低(0.020~0.480)。采用指数函数拟合第Ⅰ亚层、第Ⅱ亚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关系曲线的R~2分别为0.852~0.906和0.830~0.914,而拟合全林分和第Ⅲ亚层的R~2分别为0.465~0.575和0.202~0.399;采用双曲线函数拟合第Ⅰ亚层、第Ⅱ亚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关系曲线的R~2分别为0.874~0.937和0.856~0.968,而拟合全林分和第Ⅲ亚层的R~2分别为0.387~0.536和0.186~0.350;指数函数拟合全林分和第Ⅲ亚层林木高径比-胸径关系的R~2相对较高,RMSE和AMR相对较小,而双曲线函数拟合第Ⅰ亚层和第Ⅱ亚层林木高径比-胸径关系的R~2相对较高,RMSE和AMR相对较小。[结论]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林木高径比会因所属亚层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有必要分亚层来探讨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及树高关系;同一亚层的林木高径比也会因胸径不同而变化,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且相关系数都较高,其关系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 分层 林木高径比 林木高径比特征
下载PDF
热力控制型通风房间通风效率的表达式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强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19,96,共5页
分析了影响热力控制型通风建筑温度分布的因素。根据相似原理综合各因素得到了两种形式的综合量:无量纲的相似准则和热分层高度等量纲不为一的综合量。用平均量纲一过余温度和通风效率(待定综合量)与其他已定综合量确定了室温垂直分布... 分析了影响热力控制型通风建筑温度分布的因素。根据相似原理综合各因素得到了两种形式的综合量:无量纲的相似准则和热分层高度等量纲不为一的综合量。用平均量纲一过余温度和通风效率(待定综合量)与其他已定综合量确定了室温垂直分布特征的表达式。对有关文献中的实验和模拟计算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获得了通风效率特征方程式的一种具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 温度分布 通风效率 特征方程 热分层高度
下载PDF
自然通风热分布系数规律性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树园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9期176-177,共2页
针对以室内热源为主的一类自然通风,采用CFD软件进行了模拟,并将结果与公式值进行了比较,揭示了自然通风热分布系数的一般性规律。采用CFD软件模拟有一定的误差,但对于工程计算和研究是可行的。
关键词 自然通风 CFD模拟 热分层高度
下载PDF
樟树林林层划分及树高—胸径模型拟合
18
作者 李爱国 张扬扬 +1 位作者 林强 宋庆安 《湖南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57-61,共5页
森林的林层划分、树高—胸径模型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调整林分结构等管理活动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汉寿县境内的樟树固定样地,分析其林分的林冠结构,构建树高—胸径曲线。结果表明:该林分无分层现象,垂直结构单一;而拟合结果表明一元线... 森林的林层划分、树高—胸径模型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调整林分结构等管理活动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汉寿县境内的樟树固定样地,分析其林分的林冠结构,构建树高—胸径曲线。结果表明:该林分无分层现象,垂直结构单一;而拟合结果表明一元线性和二项式模型拟合效果最好。通过分析汉寿县樟树公益林的垂直结构,提供了可靠的樟树林林层树高—胸径模型,为该地区森林经营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林层划分 树高—胸径模型
下载PDF
地板送风系统中无量纲数对室内CO_2浓度的影响
19
作者 杨方 舒娟 钟珂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2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对地板送风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室内温度场、速度场以及不同工况下CO2浓度随空间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的CO2排除效率有所不同,通过比较热长度尺度Lm/H和阿基米德数Ar与CO2排除效率的关系曲线,指出热长度尺度Lm/H与... 本文对地板送风系统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室内温度场、速度场以及不同工况下CO2浓度随空间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的CO2排除效率有所不同,通过比较热长度尺度Lm/H和阿基米德数Ar与CO2排除效率的关系曲线,指出热长度尺度Lm/H与阿基米德数Ar都与分层高度有关,当阿基米德数Ar越小,CO2的排除效率变化越明显,当阿基米德数Ar很大的时候,CO2的排除效率几乎不变;而热长度尺度Lm/H不论变大还是变小,其CO2的排除效率都变化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板送风 热力分层高度 无量纲数 阿基米德数 CO2浓度
下载PDF
热力控制型通风房间热分层的数值实验研究
20
作者 闵剑青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8-32,54,共6页
在平面热源羽流流量近似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一种二区流动模型,建立了自然通风热分层高度和通风量计算式;基于预定边界条件的思想,二区模型为数值模拟提供边界条件,数值模拟反向检验了二区模型和近似羽流公式的适用性;对热力控制型通... 在平面热源羽流流量近似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一种二区流动模型,建立了自然通风热分层高度和通风量计算式;基于预定边界条件的思想,二区模型为数值模拟提供边界条件,数值模拟反向检验了二区模型和近似羽流公式的适用性;对热力控制型通风有限空间进行了数值实验,并对模拟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了热分层高度特征方程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 热分层高度 热羽流 二区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