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 被引量:130
1
作者 苏维词 朱文孝 熊康宁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9-24,共6页
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的分布及其影响效应 ,详细探讨了石漠化治理缓慢的难点与症结 ,阐述了石漠化治理应坚持的六条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贵州喀斯特山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生产 (技术 )、生态、生活与发展等三... 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的分布及其影响效应 ,详细探讨了石漠化治理缓慢的难点与症结 ,阐述了石漠化治理应坚持的六条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贵州喀斯特山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生产 (技术 )、生态、生活与发展等三个层面提出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优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生态经济治理模式 贵州 喀斯特山区
下载PDF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发展趋势 被引量:39
2
作者 李梦先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3期19-22,共4页
分析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基本特征和石漠化状况;并对影响石漠化发展趋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南岩溶地区 石漠化 形势分析
下载PDF
我国石漠化地区生态移民与人口控制的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但新球 喻甦 吴协保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4期49-51,共3页
分析了石漠化地区的人口现状与特征;指出人口压力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解除和减轻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为控制人口和生态移民。
关键词 石漠化 人口控制 人口外迁 生态移民 生态难民
下载PDF
云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恢复的思路 被引量:14
4
作者 赖兴会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1期12-15,共4页
云南岩溶面积达11.09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14%,是西南地区岩溶集中分布区,岩溶石漠化面积已达2.15万km2。分析云南岩溶的分布,以及岩溶地区生态脆弱给当地人民带来生产、生活的生态危机,并结合云南石漠化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岩溶... 云南岩溶面积达11.09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14%,是西南地区岩溶集中分布区,岩溶石漠化面积已达2.15万km2。分析云南岩溶的分布,以及岩溶地区生态脆弱给当地人民带来生产、生活的生态危机,并结合云南石漠化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岩溶地区生态恢复的思路。关键词押石漠化;岩溶地区;生态脆弱;生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岩溶地区 生态脆弱 生态恢复 云南
下载PDF
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经济治理模式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中衍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4-37,共4页
在分析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进程缓慢的难点基础上,结合广西岩溶地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生产(技术)、生态、生活与发展三个层面提出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优化模式.
关键词 石漠化 生态经济 治理模式
下载PDF
三只羊乡地质生态环境特点与综合治理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宏峰 夏日元 +2 位作者 唐建生 邹胜章 李兆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77-80,共4页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下,三只羊乡境内土壤植被稀少,旱涝灾害频繁交替,生活水源严重污染,生态系统结构不平衡,石漠化加剧,地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此根据三只羊乡的生态环境特点,从水土资源的利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下,三只羊乡境内土壤植被稀少,旱涝灾害频繁交替,生活水源严重污染,生态系统结构不平衡,石漠化加剧,地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此根据三只羊乡的生态环境特点,从水土资源的利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等几个方面提出该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学 石漠化 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三只羊乡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土壤界面水氮耦合研究进展
7
作者 朱利菲 贾智 +4 位作者 张建春 朱江 乙引 龚记熠 张宇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3,共8页
为探讨石漠化地区土壤界面下的水氮耦合影响因素,本文从石漠化程度、地形异质性、植被恢复措施和土地利用4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出土壤水分和氮素的迁移规律。(1)轻度石漠地区含水量和土壤氮含量较高,导致植物内养分运输快,水氮耦合效果... 为探讨石漠化地区土壤界面下的水氮耦合影响因素,本文从石漠化程度、地形异质性、植被恢复措施和土地利用4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出土壤水分和氮素的迁移规律。(1)轻度石漠地区含水量和土壤氮含量较高,导致植物内养分运输快,水氮耦合效果最佳;其次是重度石漠地区;中度石漠地区通常是耕地聚集地,其土壤水氮含量较低,水氮耦合效果也最差。(2)随着海拔的降低,土壤水氮耦合效应增强,但这种效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不论是在高原的山地、峡谷、盆地还是洼地,石漠化地区的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都十分严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和恢复年限对当地的土壤水及氮素均有影响。(3)植树造林显著提高石漠化土壤的含水量和全氮含量;退耕还林不仅提升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还有助于土壤氮库恢复和碳氮平衡维持;封山育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中的氮含量。(4)不同的耕地利用类型和作物选用都会对水氮耦合产生影响;园地通过减少翻耕次数,导致土壤紧实化,从而提高水土保持效果。根据以上研究,今后可针对综合治理策略、生态恢复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策略、高效植被恢复策略、优化土地管理和利用策略等方面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水氮耦合 土壤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石山公路边坡植被自然恢复初研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克亮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8-21,98,共5页
黔中石漠化山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路桥建设要切开山体,在碳酸盐岩山体中开切陡边坡。研究贵阳石漠化山区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可能性及速率,可为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区公路 石漠化 植被
下载PDF
宜宾市石漠化土地治理模式初探——以宜宾市内筠连、兴文、珙县等石漠化县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钟林茂 徐小林 古有奎 《四川林业科技》 2008年第2期53-57,共5页
通过对宜宾市境内石漠化土地基本情况的调查及其治理模式试验研究,提出以下几种治理措施:人工植苗促进成林增加植被覆盖型;天然下种自然恢复型;人工点撒播恢复植被型;天然禁牧封山育林型;林下种植低矮地被植物型;坡改梯拦土恢复农耕地... 通过对宜宾市境内石漠化土地基本情况的调查及其治理模式试验研究,提出以下几种治理措施:人工植苗促进成林增加植被覆盖型;天然下种自然恢复型;人工点撒播恢复植被型;天然禁牧封山育林型;林下种植低矮地被植物型;坡改梯拦土恢复农耕地或林地型;小流域治理修建水利工程型和生态移民型,希望对各地石漠化治理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宾市 石漠化 治理 模式
下载PDF
石漠化与河池地区生态恢复重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覃勇荣 《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15-18,共4页
石漠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极端形式之一 ,是制约石灰岩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河池地处桂西北山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 ,该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石漠化问题十分突出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群众生活困难。因此 ,石漠化治理和生态恢复... 石漠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极端形式之一 ,是制约石灰岩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河池地处桂西北山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 ,该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石漠化问题十分突出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群众生活困难。因此 ,石漠化治理和生态恢复重建是当地政府必须考虑的现实课题 ,也是解决群众温饱问题 ,促使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者通过调查研究 ,对河池地区石漠化的成因、危害进行了分析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石漠化治理 生态恢复重建 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石漠化矿区治理与矿山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永聪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08年第6期52-54,共3页
开发矿产资源必然要占用土地和破坏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开发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文章揭示了开发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了石漠化矿区的治理模式和成功经验,为同类矿山科... 开发矿产资源必然要占用土地和破坏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开发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文章揭示了开发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了石漠化矿区的治理模式和成功经验,为同类矿山科学开发矿产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 石漠化 治理 模式
下载PDF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生态景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鹏 吴卿 +5 位作者 徐建昭 孙俊青 张璐 赵培 杨柳 刘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94,98,共5页
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主要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的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引发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研究其石质荒漠化生态景观特征,对防治石质荒漠化、恢复植被、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运行和效... 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主要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的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引发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研究其石质荒漠化生态景观特征,对防治石质荒漠化、恢复植被、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3S技术,通过计算景观指数,对不同岩性、不同程度石质荒漠化生态景观空间形态、空间关系、空间构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淅川县碳酸盐岩组分布区石质荒漠化生态景观较其他岩组分布区破碎,非碳酸盐岩组分布区石质荒漠化生态景观在自然条件下易被碳酸盐岩组分布区同化,生态环境已经出现退化趋势;非石质荒漠化、潜在石质荒漠化和轻度石质荒漠化是主导景观类型,生态景观整体破碎程度较低,其中轻度石质荒漠化斑块数量最多、分布最为连续且所占面积相对较大;中度和重度石质荒漠化单个斑块面积很小,呈现零星分布状态,破碎程度较高;应重点预防轻度石质荒漠化向中度和重度石质荒漠化发展。可将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划分为5种生态景观类型,分别构建石质荒漠化景观生态模型、建立石质荒漠化防治技术体系和综合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荒漠化 生态景观类型 景观指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淅川县
下载PDF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培 吴卿 +5 位作者 张璐 徐建昭 魏冲 杨柳 潘文玲 徐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98,共4页
基于2017年Landsat8 OLI_TIRS遥感影像数据和现场实地调查,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淅川县石质荒漠化进行人机交互解译,通过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FVC,提取了淅川县石质荒漠化信息,对石质荒漠化土地分布图与高程、坡向、坡度... 基于2017年Landsat8 OLI_TIRS遥感影像数据和现场实地调查,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淅川县石质荒漠化进行人机交互解译,通过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FVC,提取了淅川县石质荒漠化信息,对石质荒漠化土地分布图与高程、坡向、坡度和岩性4个因素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石质荒漠化面积达745.539 3 km2,占淅川县总面积的26.44%;石质荒漠化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鹳河及丹江两岸人口稠密区和丹江口水库库区附近;石质荒漠化发生率在低海拔、南向缓坡地区和碳酸盐岩分布区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荒漠化 空间分布特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淅川县
下载PDF
贵州地区防治石漠化法律机制的构建
14
作者 赵墅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9-31,共3页
石漠化现状阻滞了贵州的发展,只有把石漠化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才能改善生态环境。该文基于防治石漠化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对完善立法,建立健全防治石漠化责任追究制度,确立环境补偿标准等的构建进行研究。
关键词 贵州 石漠化 法律机制
下载PDF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防治关键措施及模式研究
15
作者 吴卿 陈子韶 +5 位作者 徐建昭 张璐 赵培 杨柳 潘文玲 刘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7-81,共5页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主要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全县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745.539 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44%,其中重度、中度、轻度、潜在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54.750 6、80.567 1、228.216 6、382.005 0 km^2,...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主要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全县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745.539 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44%,其中重度、中度、轻度、潜在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54.750 6、80.567 1、228.216 6、382.005 0 km^2,石质荒漠化呈加速发展趋势,导致土壤侵蚀强烈,侵蚀模数高达3 500 t/(km^2·a),水土流失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及供水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现状和近年来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适宜当地防治石质荒漠化、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石窝、石阶、石坎等聚土保土关键工程措施,龙须草、香根草、斑茅、油桐、马尾松、侧柏、栎树等人工植被重建关键生物措施配置模式,生态农庄、林果药草、小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等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典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荒漠化 聚土保土 植被重建 生态农业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淅川县
下载PDF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判别及程度划分研究
16
作者 王福岭 吴卿 +5 位作者 徐建昭 孙俊青 张璐 赵培 魏冲 李泮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2-84,共3页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主要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石质荒漠化引发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合理选择指标体系进行石质荒漠化程度划分及分布范围与面积确定,是有效开展石质荒漠化防治的重要前提。针对淅川县自然特...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主要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石质荒漠化引发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合理选择指标体系进行石质荒漠化程度划分及分布范围与面积确定,是有效开展石质荒漠化防治的重要前提。针对淅川县自然特征,选取基岩裸露度、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层厚度作为石质荒漠化判别及程度划分指标,通过现场调查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人机交互解译,进行指标评分和综合赋分,将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划分为潜在、轻度、中度、重度4个程度等级,基于3S技术获得淅川县不同程度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及空间分布情况。分析表明:选取的石质荒漠化判别标准、分级指标与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合理且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荒漠化 判别标准 分级指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淅川县
下载PDF
景观理论在淅川县石质荒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璐 徐凡 +5 位作者 徐鹏 吴卿 徐建昭 赵培 李泮营 党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5-87,90,共4页
石质荒漠化是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后果,也是一种生态过程,景观格局和石质荒漠化关系密切,利用景观格局理论指导石质荒漠化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淅川县为研究区,探讨了景观格局理论在石质荒漠化生态过程中的多尺度对应关系,... 石质荒漠化是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后果,也是一种生态过程,景观格局和石质荒漠化关系密切,利用景观格局理论指导石质荒漠化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淅川县为研究区,探讨了景观格局理论在石质荒漠化生态过程中的多尺度对应关系,利用水土保持景观格局理论揭示淅川县坡-沟尺度、小流域尺度、区域尺度石质荒漠化生态过程,通过对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的分析,将石质荒漠化景观划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构建了石质荒漠化景观综合治理模式和县域尺度生态治理模式,并提出了坡-沟尺度和小流域尺度的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石质荒漠化 坡-沟尺度 小流域尺度 治理模式 淅川县
下载PDF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坡度分级及岩性特征
18
作者 徐建昭 吴卿 +5 位作者 孙俊青 张璐 赵培 魏冲 陈子韶 刘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8-90,共3页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及渠首所在地,全县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745.539 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44%,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利用DEM、地质图等资料,基于3S技术对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坡度及岩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及渠首所在地,全县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745.539 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44%,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利用DEM、地质图等资料,基于3S技术对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坡度及岩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淅川县石质荒漠化主要发生在碳酸盐岩组区域、8°~25°坡面,8°~25°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为588.001 5 km2、占石质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8.87%;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随坡度加大的变化,在坡度小于25°时呈上升趋势,在坡度超过25°时呈下降趋势,坡度超过35°的面积只有2.679 3 km2、仅占0.36%;淅川县土地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组、碎屑岩组、多层土体、变质岩组、侵入岩组,各岩组区域石质荒漠化土地分布面积分别为461.59、164.54、119.20、66.86、40.63 km2,石质荒漠化发生率分别为58.26%、23.56%、1.96%、30.74%、24.98%,在碳酸盐岩组区域分布面积和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岩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荒漠化 坡度 岩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淅川县
下载PDF
岩溶断陷盆地典型县域石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评价——以云南建水县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肖林颖 吴秀芹 +1 位作者 周金星 肖桂英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4-450,共7页
云南省建水县境内分布有建水盆地、曲江盆地两大盆地,是岩溶断陷盆地区的典型代表,并且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的重点县域,近十年来石漠化治理产生了明显的成效。为探究岩溶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的成效,文章以建水县为例,基于... 云南省建水县境内分布有建水盆地、曲江盆地两大盆地,是岩溶断陷盆地区的典型代表,并且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的重点县域,近十年来石漠化治理产生了明显的成效。为探究岩溶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的成效,文章以建水县为例,基于2007—2017年Landsat TM数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石漠化监测数据及社会经济年鉴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建立了建水县石漠化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对建水县石漠化治理效益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研究表明:①2013年以前综合效益及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13年以后,各项效益上升幅度开始减小。②建水县石漠化治理综合效益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存在正向可持续性,且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要明显高于社会效益。③从指标层来看,限制社会效益的主要因素为外出打工人口增加率及空巢老人数目增加率,区域吸引力不足。生态效益中植被覆盖增加和石漠化面积减少在人口较少、生态修复力度较大的山区更为明显。而经济效益中,粮食产量上升趋势明显低于二三产业经济生产总值占比和经济作物收益的增加趋势。建水县石漠化治理以来,产业结构得到了改善,石漠化面积减少,居民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石漠化治理模式 效益评价 建水县
下载PDF
欧李在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的引种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车家骧 李安定 +1 位作者 彭熙 谢元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2-34,共3页
为筛选适合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栽种的欧李品种,采用田间试验对4个引进欧李品种的适应性、花期、坐果率和植株高度等进行观察,在室内对其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欧李3号、欧李4号、欧李5号和内蒙1号4个欧李品种均能在贵州正常生长并... 为筛选适合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栽种的欧李品种,采用田间试验对4个引进欧李品种的适应性、花期、坐果率和植株高度等进行观察,在室内对其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欧李3号、欧李4号、欧李5号和内蒙1号4个欧李品种均能在贵州正常生长并安全越冬,栽植成活率分别为93.5%、91.5%、90.0%和92.5%。2)欧李3号、欧李4号和欧李5号的平均坐果率分别为39.2%、43.4%和29.4%,平均植株高度分别为105.7cm、102.1cm和52.2cm。3)欧李3号和欧李4号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总含量分别为2 870mg/100g和3 647mg/100g;维生素B12含量分别为0.29mg/kg和0.26mg/kg。4)欧李4号的植株高度、开花量、平均坐果率等均优于欧李3号和欧李5号,但欧李3号在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长状况最好,在开花期和挂果期对欧李3号进行疏花、疏果,并注重水、肥管理,密度控制和修枝,可促进果实良好生长。结论:引进的4个欧李品种均适宜在贵州种植,而且欧李3号、欧李4号和欧李5号的表现均较好,可在贵州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引种观察 喀斯特石漠化区 贵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