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黏膜愈合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5
1
作者 杨瑞琦 毛华 +2 位作者 黄丽韫 卢敏 靳丹丹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 探讨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黏膜愈合质量。方法 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就诊并确诊的胃溃疡患者42例,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每组21例,分别予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单用艾司奥美拉唑,总疗程为8周。选... 目的 探讨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黏膜愈合质量。方法 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就诊并确诊的胃溃疡患者42例,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每组21例,分别予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单用艾司奥美拉唑,总疗程为8周。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1名作为健康对照组。白光内镜下观察胃溃疡愈合情况,在窄带成像术放大内镜下观察溃疡周边黏膜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的胃小凹和微血管形态变化,分别取两组治疗前后胃溃疡周围黏膜组织和健康对照组胃黏膜组织,分别进行Masson、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SA检测,分析其胶原纤维沉积量和分型、因子Ⅷ和TGF-β1表达水平、羟脯氨酸含量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LSD)法、Dunnett T3法和Kruskal-Wallis检验等。结果 治疗后,联合用药组21例患者中微血管网规则者18例(85.7%),明显高于单药组的12例(57.1%)和健康对照组的10例(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 P=0.040)。再生黏膜组织学成熟度比较发现,治疗后联合用药组和单药组的胶原蛋白Ⅰ型、Ⅲ型比值,胶原纤维沉积量,因子Ⅷ阳性细胞数、TGF-β1表达水平,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36.05和23.14,269 375.63±171 608.63和137 693.14±98 330.93,34.91±8.40和28.24±6.93,104 498.71±40 487.96和70 757.11±19 323.95,(1 897.80±879.35)和(1 230.57±536.05) μg/L,与健康对照组[36.81,245 696.90±224 687.00, 23.10±8.40, 94 048.04±41 306.55,(1 681.20±423.61) μg/L]比较,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7.375,F=3.465、11.680、5.190、5.160,P均〈0.05);联合用药组显著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416,LSD法;P均〈0.05)。结论 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可显著改善微血管形态,提高再生黏膜组织成熟度和功能成熟度,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酸镁 艾司奥美拉唑 胃溃疡 愈合质量
原文传递
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效果及对胃黏膜形态、TGF-β、Smad 3、胃肠激素影响 被引量:68
2
作者 刘慧 郁磊 +1 位作者 张诒凤 代拥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5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效果及对胃黏膜形态、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 3、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Hp阳性胃溃疡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5例)... 目的探讨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效果及对胃黏膜形态、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 3、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Hp阳性胃溃疡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观察组给予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普瑞酮)治疗,对照组给予铋剂四联疗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果胶泌)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效果、Hp转阴率,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胃黏膜指标、血清胃肠激素,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Hp转阴率90.48%高于对照组Hp转阴率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黏膜指标及血清胃肠激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黏膜厚度、腺体密度、黏膜形态评分,胃黏膜TGF-β和Smad 3表达阳性率,以及血清胆囊收缩素(CCK)、胃泌素(GAS)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胃动素(MT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黏膜厚度、腺体密度、黏膜形态评分,胃黏膜TGF-β和Smad 3表达阳性率,以及血清CCK、GA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MT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普瑞酮改良四联疗法较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好,可提高Hp转阴率,促进胃黏膜形态恢复,抑制TGF-β与Smad 3表达,并可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幽门螺旋杆菌 替普瑞酮 胃黏膜形态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 3 胃肠激素
下载PDF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7
3
作者 何志刚 何永忠 +2 位作者 孔凡东 杜汉朋 吴铭键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8期2705-2709,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胃溃疡伴胃穿孔患者应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胃肠外科的老年胃溃疡伴胃穿孔患者7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法研究其临床资料。患者根据穿孔修补手术方式进行分组:40例开腹手术... 目的研究老年胃溃疡伴胃穿孔患者应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胃肠外科的老年胃溃疡伴胃穿孔患者7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法研究其临床资料。患者根据穿孔修补手术方式进行分组:40例开腹手术为开腹组,30例腹腔镜手术为腹腔镜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血清胃泌素(GAS)水平、疼痛评分(VAS)、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1 d、3 d及7 d,腹腔镜组VAS评分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的腹腔感染、伤口感染、肠梗阻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 d及3 d,腹腔镜组的血清GAS水平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复发率为3.33%,与开腹组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穿孔修复术治疗老年胃溃疡伴微创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及康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消化性溃疡穿孔 穿孔修补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海螵蛸多糖对小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1
4
作者 郭一峰 周文丽 +3 位作者 张建鹏 刘军华 冯伟华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用海螵蛸中提取的多糖盐洗组分(CBP-s)预处理小鼠后,用无水乙醇灌胃处理,观察小鼠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探究其保护胃黏膜的机制。方法:用CBP-s分别预处理小鼠3d和5d,再用无水乙醇诱导其胃黏膜损伤,测定溃疡指数、胃内容物pH值,以及胃... 目的:用海螵蛸中提取的多糖盐洗组分(CBP-s)预处理小鼠后,用无水乙醇灌胃处理,观察小鼠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探究其保护胃黏膜的机制。方法:用CBP-s分别预处理小鼠3d和5d,再用无水乙醇诱导其胃黏膜损伤,测定溃疡指数、胃内容物pH值,以及胃黏膜的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100、200和400mg/kg CBP-s预处理3 d和5 d的小鼠溃疡指数下降;100、200和400mg/kg CBP-s预处理3d和5d,胃内容物pH值分别是3.09±0.20、3.43±0.23、3.32±0.15、3.34±0.25、3.38±0.15、3.68±0.24;400mg/kg CBP-s预处理3d和5d,胃黏膜的MDA含量较造模组都有显著下降[(125.41±28.79)vs(145.80± 26.13);(153.88±21.19)vs(127.14±5.68)nmol/g,P<0.05];除了100mg/kg预处理3d组,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GSH和NO的含量[GSH:(282.93±32.33),(293.57±20.76),(260.79±39.23),(253.71±21.11),(359.38±10.89)mg/g,P<0.05];NO:(23.40±4.41),(25.83±4.89),(21.60±3.05),(22.75±2.44)μmol/g,P<0.05];各组的SOD活性均有显著上升[(30.61±6.37),(45.35±1.90),(47.12±4.68),(36.48±5.64),(41.38±8.23),(39.42±8.76)U/mg,P<0.05]。结论:CBP-s对乙醇诱导的小鼠胃黏膜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胃黏膜 海螵蛸 多糖 溃疡指数 细胞保护
下载PDF
胃苏颗粒改良四联疗法对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胃泌素的影响 被引量:50
5
作者 吴苏亚 陈醒 +1 位作者 李敏利 张婷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3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胃苏颗粒改良四联疗法对老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炎症因子与胃泌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Hp阳性胃溃疡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 目的探讨胃苏颗粒改良四联疗法对老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炎症因子与胃泌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Hp阳性胃溃疡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使用胃苏颗粒+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疗效、Hp根除率及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胃泌素指标[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Hp根除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和胃泌素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组患者血清CRP、IL-1和IL-6以及GAS、CCK水平较治疗前降低,MT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苏颗粒改良四联疗法可有效治疗老年Hp阳性胃溃疡,改善患者体内血清炎症因子及胃泌素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胃溃疡 胃苏颗粒 四联方案 幽门螺杆菌 炎症因子 胃泌素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溃疡的细胞增殖与凋亡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彭仲生 梁湛聪 +1 位作者 刘幕嫦 欧阳能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观察Hp感染对胃溃疡(GU)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进而对溃疡发生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标本取自内镜下胃粘膜活检,细胞凋亡检测采用Tunel方法,细胞增殖检测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 目的观察Hp感染对胃溃疡(GU)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进而对溃疡发生机制进行探讨.方法标本取自内镜下胃粘膜活检,细胞凋亡检测采用Tunel方法,细胞增殖检测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GUHp+患者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Hp-患者(P<005),但比较两者的增殖细胞指数(PCNALI),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Hp+患者AI,PCNALI明显高于Hp-患者(P<005),GUHp+患者的AI/PCNALI比值为1541,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Hp感染能诱导GU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出现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平衡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细胞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效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张慧 李晓宇 +2 位作者 崔梅花 魏红 刘海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内Hp根除疗效的影响,并探讨口腔Hp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9月航天中心医院诊治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唾液Hp测定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内Hp根除疗效的影响,并探讨口腔Hp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9月航天中心医院诊治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唾液Hp测定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分为口腔Hp阳性组54例和口腔Hp阴性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片四联方案根除治疗10 d,停药4周后,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胃内Hp根除率,研究口腔Hp感染对胃内Hp根除率的影响。同时采用《患者口腔疾病及卫生状况问卷》调查,明确口腔疾病及卫生状态对口腔Hp感染的影响。结果口腔Hp阳性组54例,胃内Hp根除43例,胃内Hp未根除11例,胃内Hp根除率为79.6%;口腔Hp阴性组38例,胃内Hp根除32例,胃内Hp未根除6例,胃内Hp根除率为84.2%。两组患者胃内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1,P=0.577)。是否有口腔异味(口臭)、义齿者口腔H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有龋齿、缺齿、牙周炎、牙线使用、洗牙者口腔H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刷牙习惯者口腔Hp感染率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Hp感染对胃内Hp根除率未见明显影响,口腔Hp感染的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口腔异味(口臭)、义齿可能与口腔Hp感染相关;龋齿、缺齿、牙周炎、刷牙习惯、牙线使用、洗牙6个因素对口腔Hp感染未见明显影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胃炎
下载PDF
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制作方法比较 被引量:38
8
作者 王英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第7期505-506,共2页
目的:探讨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的理想方案。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注射冰乙酸0.01mL组,冰乙酸0.03mL组,冰乙酸0.05mL组,注射生理盐水组,滤纸片贴敷组,正常对照组。造模4d后观察各组大鼠胃窦部黏膜是否产生溃疡,并对大鼠胃... 目的:探讨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的理想方案。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注射冰乙酸0.01mL组,冰乙酸0.03mL组,冰乙酸0.05mL组,注射生理盐水组,滤纸片贴敷组,正常对照组。造模4d后观察各组大鼠胃窦部黏膜是否产生溃疡,并对大鼠胃窦部黏膜进行光镜观察。结果:冰乙酸0.03mL组大鼠胃窦前壁黏膜面产生明显溃疡结构,冰乙酸0.05mL组大鼠胃窦前壁穿孔,其他各组大鼠胃窦前壁均无溃疡产生。光镜观察冰乙酸0.03mL组大鼠胃窦溃疡边缘黏膜腺体正常结构消失,出现典型的溃疡组织结构。结论:冰乙酸注射性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形成与注射剂量有关,注射0.03mL冰乙酸所建立的模型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冰乙酸 走鼠 动物模型 光镜观察
下载PDF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8
9
作者 廖文 斯锞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00例Hp感染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1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5...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00例Hp感染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1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6.0%、溃疡愈合率88.0%、胃镜疗效总有效率94.0%、Hp清除率92.0%、Hp根除率为90.0%,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相关性胃溃疡有较高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螺杆菌 幽门 雷贝拉唑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良性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观察 被引量:35
10
作者 郑德友 周景慧 +1 位作者 马小莲 毛伟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638-1639,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良性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32例良性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分为两组,A组90例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加抑酸、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B组42例行胃大部切除,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良性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32例良性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分为两组,A组90例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加抑酸、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B组42例行胃大部切除,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13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3~10年,均未见再穿孔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内镜溃疡复发率、溃疡症状复发率B组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isick改良分级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02,P<0.05)。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加抑酸、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可作为良性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穿孔
下载PDF
北京地区25年来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发病情况的演变 被引量:33
11
作者 周丽雅 薛艳 +6 位作者 林三仁 孟灵梅 李传凤 闫秀娥 高娜 王琨 段卓洋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25年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胃癌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镜检查中发生的改变。方法分析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于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所有病例,共计104987例。选择全部DU、胃溃疡、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为研究对象,分... 目的探讨25年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胃癌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镜检查中发生的改变。方法分析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于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所有病例,共计104987例。选择全部DU、胃溃疡、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为研究对象,分为10~<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70~<80岁及≥80岁8个年龄组。结果DU共13684例,平均检出率为13.03%,1999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胃溃疡共4398例,平均检出率为4.19%,1996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胃癌共1732例,检出率波动于1.02%~2.36%之间,平均为1.68%,无明显变化。检出DU、胃溃疡、胃癌的平均年龄1980年时分别为39.9岁、47.2岁和55.5岁,2004年分别为43.3岁、55.2岁和61.1岁,其平均年龄均呈上升趋势。Hp的平均检出率为43.54%,199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结论DU、胃溃疡、胃癌的检出年龄呈上升趋势;DU、胃溃疡及Hp的检出率近年呈下降趋势,胃癌的检出率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消化性溃疡 胃癌 DU 胃溃疡
原文传递
老年人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32
12
作者 徐蓉贞 王柳清 +2 位作者 卢建新 张守成 王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6-510,共5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止痛药,具有解热、镇痛、消炎作用,但也会致胃肠道溃疡等不良反应,老年人由于多合并慢性病、免疫代谢能力下降等,在用药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交叉反应等。本文结合近年文献对老年...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止痛药,具有解热、镇痛、消炎作用,但也会致胃肠道溃疡等不良反应,老年人由于多合并慢性病、免疫代谢能力下降等,在用药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交叉反应等。本文结合近年文献对老年人使用NSAIDs的现状,包括药物安全性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综述,得出使用NSAIDs时应权衡利弊,注意调整药物剂量,注意药物交叉反应,在改善患者疼痛的基础上尽量减轻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药 非甾类 老年人 疼痛 胃溃疡 多重用药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薛红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86-1087,共2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经胃镜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采用Hamiltion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总分大于或等于20分及以上者共78例,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经胃镜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采用Hamiltion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总分大于或等于20分及以上者共78例,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8周后复查胃镜,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均有效;但常规治疗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伴抑郁症的胃溃疡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抑郁症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下载PDF
胃良性溃疡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后胃镜随访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詹丽 徐小东 +2 位作者 高鹏 黄海云 马云涛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溃疡修复的变化过程。方法 :胃良性溃疡穿孔 4 5例 ,分别于腹腔镜修补术后 3、6、1 2、2 4个月进行随访 ,通过胃镜观察溃疡修复、演变过程 ,调整临床治疗。结果 :3~ 6个月随访 4 5例 ,胃溃疡H期 ,均有...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溃疡修复的变化过程。方法 :胃良性溃疡穿孔 4 5例 ,分别于腹腔镜修补术后 3、6、1 2、2 4个月进行随访 ,通过胃镜观察溃疡修复、演变过程 ,调整临床治疗。结果 :3~ 6个月随访 4 5例 ,胃溃疡H期 ,均有缝线外露 ,幽门螺杆菌 (+) 4例。 1 2个月随访 2 6例中溃疡S期 ,4例见胃腔缝线。 2 4个月随访 7例中 ,缝线消失 ,溃疡A期 1例 ,幽门螺杆菌 (++)。全组病例胃镜活检未发现恶性肿瘤细胞。结论 :腹腔镜下胃溃疡穿孔修补术后 ,用胃镜定期随访 ,可监测溃疡修复过程中形态和组织学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良性溃疡 胃穿孔 腹腔镜 修补术 胃镜检查 随访
下载PDF
铝碳酸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敏 陈雄 +1 位作者 徐灿霞 肖定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92-695,共4页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对H.pylori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H.pylori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14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组用上述三联疗法+铝碳酸镁。治疗后4...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对H.pylori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H.pylori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14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组用上述三联疗法+铝碳酸镁。治疗后4周复查胃镜,并用HE染色、Van Gieson染色、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和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治疗前后溃疡周边黏膜组织结构成熟类型、胶原纤维含量、中性黏液含量、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变化。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治疗组再生黏膜组织结构类型为优者占62.9%(39/62),对照组占40.6%(2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P=0.03)。两组再生黏膜中性黏液含量、肉芽组织胶原纤维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以治疗组增加更显著,分别为(55.1±10.4)%和(45.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85、18.17,P均〈0.01)。两组EGFR、bFGF阳性细胞百分数均较治疗前增高,以治疗组增高更明显,分别为(49.5±8.4)%和(48.8±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7、18.73,P均〈0.01)。结论铝碳酸镁联合三联抗H.pylori治疗能提高H.pylori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溃疡周边再生黏膜组织学结构成熟度和功能成熟度,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螺杆菌 幽门 溃疡愈合质量 铝碳酸镁
原文传递
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活动期胃溃疡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游明琼 潘燕 杨美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13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活动期胃溃疡疗效的影响,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163例胃溃疡患者最终纳入研究,按人院次序逐一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3例。2组患者在院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特别给...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活动期胃溃疡疗效的影响,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163例胃溃疡患者最终纳入研究,按人院次序逐一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3例。2组患者在院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特别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结局和干预效果。结果随访期末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治愈率、Hp转阴率、Morisky用药依从性评分、QLICD.PU生命质量测评标准化总分分别为63.75%(30/80)、86.25%(69/80)、(3.69±1.34)分、(67.81±7.10)分,观察组患者分别为81.93%(68/83)、96.39%(80/83)、(6.71±1.57)分、(86.34±6.83)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30、5.330,t=13.199、16.977,均P〈0.05或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愈周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x^2=20.446,P〈0.05)。结论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活动期胃溃疡的治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生活质量 护理 延续性 用药依从性
原文传递
沙土鼠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胃溃疡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除菌治疗前后炎症和细胞增殖的变化 被引量:19
17
作者 迟晶 傅宝玉 +2 位作者 九岛亮治 中岛滋美 服部隆则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7期557-560,共4页
目的通过Hp的接种,建立沙土鼠Hp感染模型,再现同一病变,并观察除菌治疗前后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胞增殖的变化,研究Hp的致病过程.方法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测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Hp感染早期2wk以幽门粘膜为中... 目的通过Hp的接种,建立沙土鼠Hp感染模型,再现同一病变,并观察除菌治疗前后炎症细胞浸润及细胞增殖的变化,研究Hp的致病过程.方法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测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Hp感染早期2wk以幽门粘膜为中心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炎症越来越重.感染3mo后幽门部小弯附近可见溃疡出现.感染的早期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急性炎症改变,随着感染的持续转变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改变及淋巴滤泡的广泛形成.并可见大量的肥大细胞存在,提示肥大细胞在Hp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作用机制不清.炎症处的BrdU标识率明显多于非炎症处,除菌治疗后炎症细胞及BrdU标识率明显减低,提示三联疗法是完全有效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剂.结论Hp可感染沙土鼠导致胃炎、胃溃疡发生,其病理改变与人类类似,沙土鼠是Hp感染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胃溃疡 疾病模型 幽门螺杆菌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三叶因子1蛋白与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胃溃疡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杨俊 厉朝喜 +3 位作者 戴一扬 彭芳 翁秀妹 季木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540-1543,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三叶因子1(TFF1)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胃蛋白酶原(PG)在鉴别良、恶性胃溃疡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自2011年1-6月在浙江医院行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的18例对照、25例胃溃疡和13例溃疡型胃癌患者的胃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组织三叶因子1(TFF1)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胃蛋白酶原(PG)在鉴别良、恶性胃溃疡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自2011年1-6月在浙江医院行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的18例对照、25例胃溃疡和13例溃疡型胃癌患者的胃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胃黏膜中TFF1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GⅠ、Ⅱ含量并计算PGI与PGH的比值(PGR)。结果胃溃疡、溃疡旁组织、胃癌旁组织中TFF1表达明显均高于对照胃黏膜和胃癌组织(3.04%±0.20%、3.00%±0.20%、3.23%±0.26%比1.67%±O.18%和0.46%±0.18%,均P〈0.01)。TFF1升高增加患者罹患胃溃疡风险(OR:1.365,95%CI1.065-1.749,P=0.014);TFF1表达下调则增高患者罹患胃癌风险(OR-3.067,95%CI1.391-6.757,P=0.005)。胃溃疡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及胃癌组[(150±27)、(28±9)比(121±22)、(17±7),(79±12)、(20±5)μg/L,均P〈0.01];胃癌组血清PGⅠ、P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PGH水平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GI及PGR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5和0.914)。结论TFF1蛋白在胃溃疡中高表达,而在胃癌中表达明显降低;血清PGⅠ、PGⅡ显著升高提示良性溃疡,而血清PGI、PGR明显降低是恶性溃疡的危险信号。检测TFF1蛋白表达和血清PG水平有利于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A 胃蛋白酶原C 胃溃疡 胃肿瘤 三叶因子1蛋白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磊 陈玉萍 +1 位作者 徐占浩 徐金峰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溃疡穿孔18例。结果: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溃疡穿孔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且集诊断及...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溃疡穿孔18例。结果: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溃疡穿孔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且集诊断及治疗于一体,显示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是目前最适合普及的治疗溃疡穿孔的腹腔镜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溃疡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晓敏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0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9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51例采用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患者资料,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 目的探讨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9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51例采用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患者资料,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51例患者均得到了临床的有效救治,其中采用择期手术者5例,采用急诊手术46例,所有患者均得到治愈。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52.33±8.1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32.75±11.32)mL。患者胃肠功能在术后16~48h内恢复,胃肠减压平均持续时间为(2.65±0.33)d,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8.68±1.59)d。结论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痊愈率较高,手术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大部切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