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钉合岩体”与新疆北部主要缝合带的形成时限 被引量:159
1
作者 韩宝福 郭召杰 何国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33-2246,共14页
本文介绍了钉合岩体的概念,强调钉合岩体在造山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意义。在科迪勒拉增生造山带中,钉合岩体是在增生事件之后形成的;而在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中,钉合岩体是在碰撞事件之后形成的。因此可以区分后增生和后碰撞两类... 本文介绍了钉合岩体的概念,强调钉合岩体在造山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意义。在科迪勒拉增生造山带中,钉合岩体是在增生事件之后形成的;而在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中,钉合岩体是在碰撞事件之后形成的。因此可以区分后增生和后碰撞两类钉合岩体,它们可以为限定增生或碰撞事件的时间上限提供年代学约束。特别是在缝合带被钉合岩体侵入的情况下,缝合带的形成时限(即增生或碰撞事件的起止时间)可以根据缝合带中最年轻的蛇绿岩质岩石和最老的钉合岩体给予严格限定。应用这种方法,能够限定新疆北部的主要缝合带(如额尔齐斯-斋桑缝合带、北天山缝合带和南天山缝合带等,东准噶尔和西准噶尔的蛇绿岩带)最晚是在晚石炭世形成的。西准噶尔增生杂岩也是在在晚石炭世形成的,但当时是否存在洋壳俯冲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的资料显示,虽然新疆北部各主要缝合带的形成时限存在一定差异,但没有三叠纪形成的缝合带。特别是南天山缝合带内发育的钉合岩体不但有效地限定了缝合带的时间上限,而且还从地质上约束了受到质疑的晚二叠世放射虫化石的可靠性和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三叠纪锆石U-Pb年龄的解释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合岩体 后增生 后碰撞 缝合带 新疆北部
下载PDF
达拉布特蛇绿岩带的时限和属性以及对西准噶尔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的讨论 被引量:70
2
作者 陈石 郭召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336-2344,共9页
萨尔托海附近的也格孜卡拉花岗岩侵入到达拉布特蛇绿岩带中,为典型的"钉合岩体",其锆石SHRIMPU-Pb年龄结果为308±3Ma(MSWD=0.83),限定了达拉布特蛇绿岩带侵位时限不晚于308Ma,同时达拉布特蛇绿岩中辉长岩的年龄(Sm-Nd等... 萨尔托海附近的也格孜卡拉花岗岩侵入到达拉布特蛇绿岩带中,为典型的"钉合岩体",其锆石SHRIMPU-Pb年龄结果为308±3Ma(MSWD=0.83),限定了达拉布特蛇绿岩带侵位时限不晚于308Ma,同时达拉布特蛇绿岩中辉长岩的年龄(Sm-Nd等时线年龄395Ma;LA-ICP-MS锆石U-Pb年龄391Ma),给出了达拉布特蛇绿岩带的形成年龄。达拉布特蛇绿岩带两侧地层均为下石炭统,为稳定火山-沉积序列,岩石组合特征相同,具有很好的可对比性,表明达拉布特蛇绿岩带不是分隔两侧不同板块的板块缝合带。在综合分析前人板片窗、增生楔等不同构造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残余洋盆的被动垮塌充填是西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的主要形式,残余洋盆闭合过程中可能伴随着洋壳俯冲过程,侵入于西准增生杂岩的多个花岗岩体和闪长岩墙,限定了西准晚古生代增生作用不晚于晚石炭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达拉布特蛇绿岩带 钉合岩体 晚古生代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北天山四棵树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光华 张炜波 +5 位作者 郭永峰 付明庆 司国辉 苏会平 王俊峰 陈小红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83-98,共16页
四棵树岩体位于北天山缝合带中,是侵入依连哈比尔尕岛弧带中最大的一个花岗岩体,具有"钉合岩体"的构造意义。组成该岩体的岩石类型较多,大体上可分为3个侵入期次,依次为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其... 四棵树岩体位于北天山缝合带中,是侵入依连哈比尔尕岛弧带中最大的一个花岗岩体,具有"钉合岩体"的构造意义。组成该岩体的岩石类型较多,大体上可分为3个侵入期次,依次为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其中第二侵入期次构成了该岩体的主体。岩石SiO2含量为57.85%~74.28%,K2O含量为1.95%~5.25%,Na2O含量为3.00%~4.50%,整体表现为高K、Ca碱性特征。∑REE=113.91×10-6~169.47×10-6,(La/Sm)N为1.77~3.16,(Gd/Yb)N为1.33~2.12,(La/Yb)N为3.41~5.64,δEu为0.37~0.82,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特征;岩石具有Nb、Ta、Eu的亏损以及Th、Zr、Hf相对富集。通过形成环境判别,第一期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大部投在火山弧环境,板块碰撞前—后碰撞隆起阶段;第二期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大部投在后碰撞阶段;第三期花岗斑岩主要投在晚造山阶段。通过LA-ICP-MS对该岩体中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进行较为系统的锆石U-Pb测年,得出其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24.1±4.3)Ma、(314.9±4.1)Ma、(311.5±3.9)Ma。结合前人得出的巴音沟蛇绿岩中辉长岩的(344±3.4)Ma年龄,可初步得出北天山缝合带的形成时代应该为344~311.5Ma,碰撞造山作用主要发生在324~311Ma,随后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而四棵树岩体3期侵入岩可能分别代表了北天山造山带俯冲汇聚-碰撞-陆内造山各阶段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K、Ca碱性花岗岩 后碰撞 钉合岩体 四棵树 北天山缝合带
下载PDF
北天山四棵树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司国辉 苏会平 +2 位作者 杨光华 张超 杨高学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4,共6页
四棵树岩体侵入于北天山蛇绿混杂岩带巴音沟蛇绿岩,属“钉合岩体”.通过对四棵树岩体进行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该岩体主要组成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SiO2含量为63.3%-68.9%,富碱,铁、镁、钙,钛含量较低,贫磷,具有偏铝质I 型... 四棵树岩体侵入于北天山蛇绿混杂岩带巴音沟蛇绿岩,属“钉合岩体”.通过对四棵树岩体进行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该岩体主要组成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SiO2含量为63.3%-68.9%,富碱,铁、镁、钙,钛含量较低,贫磷,具有偏铝质I 型花岗岩特征.相对富集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具明显铕负异常(δEu=0.4~0.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 及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 及Hf.四棵树岩体可能来源于由洋壳和岛弧建造组成的年轻地壳,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为后碰撞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 四棵树岩体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钉合岩体
下载PDF
新疆南天山缝合带的形成时限--来自阔克萨彦岭花岗岩体的锆石年龄新证据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博 陈正乐 +2 位作者 任荣 韩宝福 苏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71-1384,共14页
南天山缝合带位于塔里木克拉通与中天山一伊犁一哈萨克斯坦地块之间,其形成时限对于研究古亚洲洋西南缘的南天山洋最终闭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南天山阔克萨彦岭地区的花岗岩体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花岗岩体的... 南天山缝合带位于塔里木克拉通与中天山一伊犁一哈萨克斯坦地块之间,其形成时限对于研究古亚洲洋西南缘的南天山洋最终闭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南天山阔克萨彦岭地区的花岗岩体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273-283Ma),而且大量早二叠世侵入体同时出现在中天山一伊犁一哈萨克斯坦地块和塔里木克拉通。其中,巴雷公蛇绿岩也被早二叠世侵入体所侵入,限定了南天山缝合带的形成时限应早于早二叠世。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南天山洋的最终闭合应发生在300Ma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合岩体 南天山 阔克萨彦岭 后碰撞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辽-蒙交界地区晚侏罗世高硅花岗岩:岩石成因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智荔 张晓晖 袁玲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1-1081,共21页
高硅(SiO_(2)>70%)花岗岩不仅是指示大陆地壳成熟度的重要标志,而且蕴含大陆地壳分异机制和稀有金属元素运移行为的关键信息。跨越辽宁-内蒙古两地分布的白音花岩基是沿华北克拉通与中亚造山带边界断裂带侵位的重要的中生代高硅花岗... 高硅(SiO_(2)>70%)花岗岩不仅是指示大陆地壳成熟度的重要标志,而且蕴含大陆地壳分异机制和稀有金属元素运移行为的关键信息。跨越辽宁-内蒙古两地分布的白音花岩基是沿华北克拉通与中亚造山带边界断裂带侵位的重要的中生代高硅花岗岩,但其形成时代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一直缺乏系统刻画。本次离子探针(SIMS)锆石U-Pb测年指示该花岗岩岩基于晚侏罗世(162~161Ma)侵位。岩体SiO_(2)含量介于75.7%~77.3%;钙碱性、贫铁镁、弱过铝;富集Th与U,亏损Ba与Sr;稀土元素总量较低(∑REE=40.2×10^(-6)~117×10^(-6)),Eu负异常明显;Zr/Hf和Nb/Ta分异显著;这些特征契合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典型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同时,白音花花岗岩具有低负的εNd(t)值(-3.5~-2.6)以及低正的锆石εHf(t)值(+0.1~+5.9)。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指示白音花花岗岩可能源自由中亚造山带型新生安山质地壳与少量古老地壳组成的复合源区,其部分熔融生成的原始酸性岩浆经历结晶分异形成高硅花岗岩。作为记录华北克拉通/中亚造山带边界断裂带晚侏罗世走滑/伸展活动的非造山型钉合岩体,白音花高硅花岗岩见证了蒙古-华北板块有别于早白垩世大规模上地壳伸展构造的中晚侏罗世区域弥散状中下地壳伸展行为。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两段式地壳伸展轨迹不仅契合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造山后重力垮塌过程,而且是促使新晋蒙古-华北板块大陆地壳垂向分异-成熟的高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侏罗世 高硅花岗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钉合岩体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盘羊山逆冲推覆体系的构造特征、活动时限与构造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海滨 张进江 +1 位作者 古大祥 冯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9-850,共12页
呼和浩特东北地区沿哈乐‒盘羊山‒乌兰合雅一带,发育有近东西走向、上盘向南推覆的盘羊山逆冲推覆体系。该体系自北往南分别为:新太古代变质侵入岩组合、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新元古界震旦系什那干组与上石炭统拴马桩组构成的推覆体,... 呼和浩特东北地区沿哈乐‒盘羊山‒乌兰合雅一带,发育有近东西走向、上盘向南推覆的盘羊山逆冲推覆体系。该体系自北往南分别为:新太古代变质侵入岩组合、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新元古界震旦系什那干组与上石炭统拴马桩组构成的推覆体,下二叠统大红山组和中二叠统脑包沟组构成的准原地岩系,其中拴马桩可能为滑脱层。在该体系北部,247~244 Ma未变形花岗岩岩基侵位到推覆体之中,具有类似“钉合岩体”的性质,限定了逆冲推覆时间的上限;锆石U-Pb定年得出的原地系沉积岩中最年轻地层的最大沉积年龄约为272 Ma,限定了推覆作用时间的下限,从而厘定了具有争议的盘羊山逆冲断层活动时限的问题。即该逆冲体系可能是中晚二叠世古亚洲洋闭合、蒙古微陆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引起的华北克拉通北缘地壳增厚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北缘 盘羊山逆冲推覆构造 钉合岩体 中晚二叠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