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晶粒自身细化 被引量:15
1
作者 边秀房 邹新国 +2 位作者 刘广荣 刘相法 马家骥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02-608,共7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金属晶粒细化的新工艺,即利用金属本身已有的非自发形核潜力,使Al,Cu,Sb晶粒细化探讨了金属自身激冷薄片的冷却速度、加入量、保温时间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Al的自身细化效果与加入适量的Al-Ti-B中间合金相当;Cu和S... 本文介绍了一种金属晶粒细化的新工艺,即利用金属本身已有的非自发形核潜力,使Al,Cu,Sb晶粒细化探讨了金属自身激冷薄片的冷却速度、加入量、保温时间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影响.Al的自身细化效果与加入适量的Al-Ti-B中间合金相当;Cu和Sb的自身细化效果良好.根据金属遗传原理探讨了晶粒自身细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粒自身细化 金属 晶粒细化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痕量砷和锑 被引量:14
2
作者 申治国 黎雪慧 张慧敏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53-455,共3页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 ,研究了用 L-半胱氨酸预还原法同时测定痕量砷、锑的方法和条件。砷的检出限为 0 .0 5μg/ L,锑的检出限为 0 .0 9μg/ L。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氢化物发生 测定 原子荧光法 痕量分析 预还原
下载PDF
无铅易切削铋锑黄铜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6
3
作者 肖来荣 舒学鹏 +3 位作者 易丹青 张路怀 覃静丽 胡加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7-122,共6页
采用熔铸、挤压的方法生产出以Bi和Sb代铅的环保型易切削黄铜棒材。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易切削黄铜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力学、脱锌和切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的Bi和Sb主要以单质或化合物方式存在于无铅... 采用熔铸、挤压的方法生产出以Bi和Sb代铅的环保型易切削黄铜棒材。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易切削黄铜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力学、脱锌和切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的Bi和Sb主要以单质或化合物方式存在于无铅黄铜的相内和相界处,Bi以单质颗粒存在于相界处,Sb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相内,这对提高合金切削性能有利;添加Bi和Sb黄铜的抗拉强度为478.9MPa,伸长率为15.1%,断面收缩率为29.3%,屈服强度大约为295MPa;添加Bi和Sb黄铜的切削性能比HPb59-1铅黄铜的优,合金的脱锌腐蚀性能良好,脱锌层厚度约为32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切削黄铜 Bi SB 显微组织 性能
下载PDF
锑(Ⅲ)-向红菲咯啉络合吸附波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长利 尤进茂 +4 位作者 苏继新 卢燕 李秀玲 王晓轩 陆蕾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337-1340,共4页
在 0.02 mol/L酒石酸(C4H6O6)-0.003%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介质中,研究了锑(Ⅲ)-向红菲咯啉(BPT)的极谱行为。Sb(Ⅲ)-BPT络合物在滴汞电极上于-0.58 v(vs.SCE)... 在 0.02 mol/L酒石酸(C4H6O6)-0.003%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介质中,研究了锑(Ⅲ)-向红菲咯啉(BPT)的极谱行为。Sb(Ⅲ)-BPT络合物在滴汞电极上于-0.58 v(vs.SCE)得到一良好的吸附还原波,其二阶导数值与锑(Ⅲ)浓度在1×10-8~7×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下限可达8X10-9mol/L。应用该法测定纯锡及铜合金中微量锑,结果较好。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吸附波 向红菲咯啉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锑 被引量:13
5
作者 许菲菲 刘亚丽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9年第3期67-68,共2页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对样品进行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锑的含量。通过优化试验确定了仪器功率、观察高度、分析谱线等参数。锑含量在0~5 mg/L范围内与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4μg/L,样...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对样品进行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锑的含量。通过优化试验确定了仪器功率、观察高度、分析谱线等参数。锑含量在0~5 mg/L范围内与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4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9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化妆品 微波消解
下载PDF
从铅阳极泥中分离锑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克儿 黄春霞 +1 位作者 佟珊玲 阎雁 《湿法冶金》 CAS 200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研究了利用湿法分离铅阳极泥中的锑,确定了锑溶出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方法简便可行,锑回收率较高,尤其是在回收锑的同时,实现了锑与锡的分离。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铅阳极泥 回收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锑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亚丽 楼文斌 +1 位作者 许菲菲 徐艳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901-902,共2页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对样品进行消解,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样品。对仪器参数如负高压、灯电流等进行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实验参数。在0~20μg/L范围内,锑含量与原子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2,方法检出限为0.026 6μg/L,...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对样品进行消解,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样品。对仪器参数如负高压、灯电流等进行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实验参数。在0~20μg/L范围内,锑含量与原子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2,方法检出限为0.026 6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8%~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 化妆:锑 微波消解
下载PDF
不同来源溶解有机质与镉和锑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峰 黄清辉 肖宜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9-836,共8页
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的荧光淬灭技术,研究了植物、土壤、沉积物和水体4种来源DOM及其不同组分与Cd和S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Cd浓度的升高,4种来源DOM的光谱斜率(S275~295)和光谱斜率比(SR)都... 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的荧光淬灭技术,研究了植物、土壤、沉积物和水体4种来源DOM及其不同组分与Cd和S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Cd浓度的升高,4种来源DOM的光谱斜率(S275~295)和光谱斜率比(SR)都出现了明显下降,而DOM与Sb反应后其SR和S275~295值变化不明显,说明2种金属与DOM的结合机制有所不同,Cd与DOM的结合促使小分子DOM向大分子转化,而DOM与Sb结合后没有出现分子量的明显增大.对于相同金属处理,不同来源DOM及DOM不同组分荧光强度的变化不同,说明不同来源DOM与Cd和Sb结合的活性组分不同,且不同组分对Cd和Sb的络合能力差异较大.另外,在Cd处理中,Ex/Em=301nm/346nm处的类蛋白组分的荧光强度变化有所波动,说明与类腐殖质组分相比,某些类蛋白组分与Cd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质 络合作用
下载PDF
锑黄铜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舒学鹏 肖来荣 +3 位作者 易丹青 覃静丽 张路怀 张喜民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采用熔铸、轧制的方法生产出了以锑代铅的环保型无铅易切削黄铜板材。通过SEM、OM对锑黄铜的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锑主要以金属间化合物存在于β相以及α和β相的相界处;主要力学性能与HPb59-1铅黄... 采用熔铸、轧制的方法生产出了以锑代铅的环保型无铅易切削黄铜板材。通过SEM、OM对锑黄铜的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锑主要以金属间化合物存在于β相以及α和β相的相界处;主要力学性能与HPb59-1铅黄铜相当,锑黄铜的抗拉强度为461.72MPa,屈服强度为213.3MPa,伸长率为15.67%。研制的锑黄铜替代铅黄铜,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黄铜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铅阳极泥碱性浸出锑、铋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彦龙 易超 +3 位作者 鲁兴武 程亮 崔海瑞 李贵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2,共3页
以Na OH-甘油为浸出剂对铅阳极泥中Sb、Bi进行浸出实验研究。分别考查了甘油和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等因素对浸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用Na OH和甘油浸出铅阳极泥中Sb、Bi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250 g/L、... 以Na OH-甘油为浸出剂对铅阳极泥中Sb、Bi进行浸出实验研究。分别考查了甘油和氢氧化钠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等因素对浸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用Na OH和甘油浸出铅阳极泥中Sb、Bi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250 g/L、甘油浓度250 g/L、浸出温度80℃、液固比5∶1、浸出时间2 h。此条件下Sb和Bi浸出率分别达82.5%和84.15%;贵金属Au、Ag的富集率分别高达139.8%和122.7%,损失率低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阳极泥 浸出
下载PDF
利用多元信息寻找隐伏锑矿——以云南木利锑矿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希泉 罗先熔 +1 位作者 汤磊 陈彪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5-599,共5页
本文通过地球电化学、次生晕、电吸附、土壤离子电导率、土壤吸附相态汞多种新方法在已知矿体上方异常特征,再结合地质分析矿体上方的异常,最终提取有用的多元信息为电提取、土壤离子电导率和土壤吸附相态汞异常,且它们异常必须共生。... 本文通过地球电化学、次生晕、电吸附、土壤离子电导率、土壤吸附相态汞多种新方法在已知矿体上方异常特征,再结合地质分析矿体上方的异常,最终提取有用的多元信息为电提取、土壤离子电导率和土壤吸附相态汞异常,且它们异常必须共生。在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和土壤吸附相态汞范围内或旁侧(与电导率异常局部重叠吻合),出现明显的As、Sb、Ag等地电提取的峰值明显的离子异常,唯这些离子异常比电导率异常和土壤吸附相态汞异常幅度窄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信息 锑矿 云南木利
下载PDF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锑与铋 被引量:8
12
作者 薛光璞 陈素兰 +1 位作者 许建华 薛祥晔 《四川环境》 2009年第1期39-40,42,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和原子荧光技术测定土壤中锑、铋,预处理样品方便快捷,对环境污染小。方法的线性好,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测试要求,经国家有证标准物质验证,该法适用于土壤环境样品中锑和铋的监测。
关键词 土壤 原子荧光法 微波消解
下载PDF
等温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纯铟中痕量杂质镉和锑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兴家 张鹏 +2 位作者 徐素坤 孙颖 郭莉莉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018-1020,共3页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等温平台条件下 ,利用标准加入法直接测定了高纯铟中的痕量杂质镉和锑。对石墨炉加热程序中的干燥时间、灰化温度及原子化温度进行了优化 ,考察了介质酸度的影响。在测定锑时 ,加入了基体改进剂钯。镉和锑的特征质量...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等温平台条件下 ,利用标准加入法直接测定了高纯铟中的痕量杂质镉和锑。对石墨炉加热程序中的干燥时间、灰化温度及原子化温度进行了优化 ,考察了介质酸度的影响。在测定锑时 ,加入了基体改进剂钯。镉和锑的特征质量分别为 3.2 pg和 77.1 pg,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值分别为 1 .9%和 3.1 % ,加标回收率分别为 86 %— 92 %和 81 %— 9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等温平台技术 高纯铟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搪瓷容器中微量溶出锑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华林 文海初 《玻璃与搪瓷》 CAS 2005年第1期40-42,共3页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用L-半胱氨酸预还原锑,对搪瓷容器中微量溶出锑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锑的检出限为0.235μg/L,回收率为89.0%~104.2%,相对标准偏差为0.8%。该法准确、快速、简便。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 L-半胱氨酸 搪瓷容器
下载PDF
溶样方法对化探样品中砷锑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贵 韦平 +1 位作者 王禄军 周晓润 《黄金》 CAS 2013年第2期77-79,共3页
在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中,采用传统的王水分解样品—原子荧光法测得的国家标准物质的砷、锑结果往往比标准值低,因此建立了一种采用HF-HNO3-H2SO4混合酸分解样品—原子荧光仪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砷、锑的方法。经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等... 在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中,采用传统的王水分解样品—原子荧光法测得的国家标准物质的砷、锑结果往往比标准值低,因此建立了一种采用HF-HNO3-H2SO4混合酸分解样品—原子荧光仪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砷、锑的方法。经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并与传统的王水分解样品—原子荧光法测定结果相比较,发现该方法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符合得更好,更接近被测元素的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分解方法 化探样品 原子荧光法
下载PDF
光度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钼钨锡锑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英华 王淑兰 王洪艳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3-55,共3页
以水杨基荧光酮为显色剂,确定了光度分析法同时测定钼、钨、锡、锑四组份的最佳条件。并采用迭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光度法,对地质样品中上述四组份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一般小于10% 。对浓度矩阵的实验设计、主因子数的... 以水杨基荧光酮为显色剂,确定了光度分析法同时测定钼、钨、锡、锑四组份的最佳条件。并采用迭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光度法,对地质样品中上述四组份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一般小于10% 。对浓度矩阵的实验设计、主因子数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地质样品 测定
下载PDF
锑(Ⅲ)-铍试剂Ⅲ-TritonX-100三元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锑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瑞波 马卫兴 +1 位作者 许兴友 张秋荣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1-63,共3页
研究了锑(Ⅲ)与铍试剂Ⅲ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锑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曲拉通X-100(TritonX-100)存在下,在pH 9.07的Na2B4O7-HCl缓冲溶液中,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56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8×10... 研究了锑(Ⅲ)与铍试剂Ⅲ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锑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曲拉通X-100(TritonX-100)存在下,在pH 9.07的Na2B4O7-HCl缓冲溶液中,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56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8×105L·mol^-1·cm^-1,检出限为0.001 8μg/mL。10 mL显色液中,Sb(Ⅲ)在0.06-10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 9。方法可用于铜合金中锑的测定,回收率在98.5%-10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10%-7.70%,测定结果同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试剂Ⅲ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异丁烯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催化剂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伟 张海朗 +2 位作者 闫瑞一 王茜 张锁江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33-1137,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 Sb 的 Mo-Bi-Fe-Co-Cs-Ce-K-O 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并将该催化剂用于异丁烯(IB)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MAL);采用 X 射线衍射和 BET 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 Sb 添加量、气态空速、V(IB)...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 Sb 的 Mo-Bi-Fe-Co-Cs-Ce-K-O 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并将该催化剂用于异丁烯(IB)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MAL);采用 X 射线衍射和 BET 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 Sb 添加量、气态空速、V(IB):V(空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杂 Sb 的 Mo-Bi-Fe-Co-Cs-Ce-K-O 催化剂的成分为CoMoO_4,Bi_2Mo_3O_(12),FeMoO_4,Bi_2Mo_2O_9;Sb 的掺杂改变了 Bi_2Mo_3O_(12)的晶体结构,进而影响催化剂的性能,抑制了产物 MAL 的过度氧化,提高了 MAL 的收率。当 n(Sb):n(Mo)=0.03时,催化剂的性能最好,此时催化剂的组成为 Mo_(12)Bi_(1.6)Fe_1Co_8Ce_(0.4)·Cs_(0.4)K_(0.2)Sb_(0.36),在该催化剂用量5 mL、反应温度380℃、气态空速4 500 h^(-1)、V(IB):V(空气)=6:94的最优反应条件下,IB 的转化率为95.3%,MAL 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71.7%,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烯 甲基丙烯醛 选择氧化 催化剂
下载PDF
同时测定水中砷、锑的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娅丽 安建博 修晶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5期33-34,共2页
目的 应用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技术,建立同时测定水中微量砷和锑的方法。方法 采用通过优化和折衷的方法,确定了最佳测试条件,研究了酸度,KHB4的浓度及其他因素对方法检出限及精密度的影响。结果 本方法的检出限DL(As)4.9... 目的 应用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技术,建立同时测定水中微量砷和锑的方法。方法 采用通过优化和折衷的方法,确定了最佳测试条件,研究了酸度,KHB4的浓度及其他因素对方法检出限及精密度的影响。结果 本方法的检出限DL(As)4.9×10-4μg/L,DL(sb)1.2×10-4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As)低于3.36%,RSD(sb)低于3.42%,回收率As在82.60%-99.22%之间,Sb在87.80%-102.4%之间。结论 该方法测定水中砷、锑含量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 生活饮用水卫生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PET瓶中的锑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彦波 王莹 吕亮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7,共3页
采用HNO3-H2O2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PET瓶中的锑。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检出限为0.001 8mg/L。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经测定5个PET瓶样品中锑的总量均偏高,建议使用钛系催化剂逐步取代... 采用HNO3-H2O2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PET瓶中的锑。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检出限为0.001 8mg/L。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经测定5个PET瓶样品中锑的总量均偏高,建议使用钛系催化剂逐步取代锑系催化剂以降低对人身及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PE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