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前循环大动脉病变患者早期支架置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欣 聂曦明 +2 位作者 方长庚 严鸿伊 刘丽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3期3487-3494,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动脉病变患者早期支架置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组患者来源于急重症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后监测与管理的队列研究(RESCUE-RE)。回顾性入组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来自全国18家分中心发病在24 h内、诊断为...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动脉病变患者早期支架置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组患者来源于急重症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后监测与管理的队列研究(RESCUE-RE)。回顾性入组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来自全国18家分中心发病在24 h内、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且经过会诊后给予急性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根据术中是否给予支架置入分为两组,支架治疗组和非支架治疗组。两组之间基线采用倾向性评分进行匹配,匹配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线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既往卒中病史、吸烟史和发病至到院时间。主要临床终点为90 d良好神经功能预后[定义为改良Rankin评分(mRS)0~2分]。次要终点包括90 d病死率、24 h责任动脉再闭塞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比较两组间临床终点的差异。结果研究共纳入899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年龄(66±12)岁,532例(59.18%)为男性患者。其中支架治疗组为193例,非支架治疗组为706例。两组之间基线资料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分别纳入169例患者。匹配后支架治疗组患者病因诊断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比例[82.53%(137/166)比55.69%(93/167)]和既往合并高血压病史患者比例[63.31%(107/169)比47.93%(81/169)]高于非支架治疗组(均P<0.05),而非支架治疗组患者心源性栓塞比例[37.73%(63/167)比11.45%(19/166)]和既往合并房颤比例[18.93%(32/169)比10.65%(18/169)]高于支架治疗组(均P<0.05)。与非支架治疗组比较,支架治疗组患者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更长[M(Q_(1),Q_(3))][519(408,620)min比469(365,690)min],全麻比例更高[50.89%(86/169)比35.50%(60/169)](均P<0.05)。此外,与非支架治疗组比较,支架治疗组患者术中合并给予机械取栓[67.46%(114/169)比88.76%(150/169)]和动脉溶栓[2.37%(4/169)比18.93%(32/169)]比例更低,而给予球囊扩张比例更高[53.85%(91/169)比13.61%(23/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急性前循环大动脉病变 支架治疗 血管内治疗 临床预后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2
作者 肖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14-15,共2页
颅内动脉狭窄(IAS)是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亚洲人种,有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是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的2倍。目前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仍然是临床上的难点,药物治疗至今仍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尤其是重度颅... 颅内动脉狭窄(IAS)是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亚洲人种,有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是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的2倍。目前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仍然是临床上的难点,药物治疗至今仍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尤其是重度颅内动脉狭窄。近年来随着技术和材料的发展,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已逐渐成为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新途径,亦是一项仍需不断改进和发展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支架治疗 研究现状 综述
下载PDF
Endoscopic ste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ncreatitis:A 5-year follow-up study 被引量:1
3
作者 Andreas Weber Jochen Schneider +7 位作者 Bruno Neu Alexander Meining Peter Born Stefan von Delius Monther Bajbouj Roland M Schmid Hana Algül Christian Prinz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5期715-720,共6页
AIM:This study analyzed clinical long-term outcomes after endoscopic therapy,including the incidence and treatment of relapse. METHODS:This study included 19 consecutive patients(12 male,7 female,median age 54 years)w... AIM:This study analyzed clinical long-term outcomes after endoscopic therapy,including the incidence and treatment of relapse. METHODS:This study included 19 consecutive patients(12 male,7 female,median age 54 years)with obstructive chronic pancreatiti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2nd Medical Department of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All patients presented severe chronic pancreatitis(stageⅢ°)according to the Cambridge classification.The majority of the patients suffered intermittent pain attacks.6 of 19 patients had strictures of the pancreatic duct;13 of 19 patients had strictures and stones.The first 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ography(ERP)included an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dilatation of the pancreatic duct,and stent placement.The first control ERP was performed 4 wk after the initial intervention,and the subsequent control ERP was performed after 3 mo to re-evaluate the clinical and morphological conditions.Clinical follow-up was performed annually to document the course of pain and the management of relapse.The course of pain was assessed by a pain scale from 0 to 10.The date and choice of the therapeutic procedure were documented in case of relapse. RESULTS:Initial endoscopic intervention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n 17 of 19 patients.All 17 patients reported partial or complete pain relief after endoscopic intervention.Endoscopic therapy failed in 2 patients. Both patients were excluded from further analysis.One failed patient underwent surgery,and the other patient was treated conservatively with pain medication.Seventeen of 19 patients were followed after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endoscopic stent therapy.Three of 17 patients were lost to follow-up.One patient was not avail-able for interviews after the 1st year of follow-up.Two patients died during the 3rd year of follow-up.In both patients chronic pancreatitis was excluded as the cause of death.One patient died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one patient succumbed to pneumonia.All three patients were excluded from follow-up analysis.Foll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PANCREATITIS PAIN stent therapy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colithiasis
下载PDF
超细经鼻胃镜在食管狭窄扩张以及食管内支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昱 邱喜文 +2 位作者 陈泽庭 李碧芬 陈搏拉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9期204-206,共3页
目的对超细经鼻胃镜在食管狭窄扩张和支架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40例食管狭窄患者,对患者进行超细胃镜检查,并与检查结果相结合进行狭窄段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结果 40例患者中共有20例患者狭... 目的对超细经鼻胃镜在食管狭窄扩张和支架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40例食管狭窄患者,对患者进行超细胃镜检查,并与检查结果相结合进行狭窄段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结果 40例患者中共有20例患者狭窄内径≥6.0mm,均可直接通过狭窄段;另外20例患者内径在6.0mm和5.0mm之间,其中12例患者可以勉强通过,8例患者可以循导丝缓慢进境通过。支架置入均一次性成功,成功率为100%。支架置入后,最狭窄处内径由(4.8±0.9)mm,扩张至(11.8±2.1)mm。手术后,40例患者均有胸骨后疼痛、撕裂出血、病人咽喉部存在疼痛感和异物感,于术后3~7d得到缓解。结论食管狭窄患者经过超细胃镜检查效果良好,治疗更加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经鼻胃镜 食管狭窄扩张 支架治疗 应用
下载PDF
国产BuMA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宋志 燕相周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8期133-136,共4页
目的评估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国产BuMA支架的价值。方法选择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接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国产BuMA支架治疗和美国R... 目的评估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国产BuMA支架的价值。方法选择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接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国产BuMA支架治疗和美国Resolute支架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CAG及PCI相关指标(ISR、慢性闭塞型病变、中重度钙化病变、中重度扭曲病变、血栓病变、参考血管直径、最小管腔直径、直径狭窄、病变长度、支架总长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冠心病患者术前用药(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替罗非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冠心病患者术后特征(残余狭窄、TIMI2~3分、手术成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患者随访终点事件(ST、MACEs、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MI、TLR、TVR、非靶血管血运重建、脑卒中)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国产BuMA支架治疗的效果显著,与美国Resolute支架治疗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理想,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支架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治疗内镜及其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克俭 吴铁镛 《当代医学》 1997年第2期89-96,共8页
随着内镜应用器械的不断开发,内镜治疗技术的开展越来越广泛。以前许多需外科手术才能治疗的疾病,目前通过内镜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内镜治疗手术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创伤小。本文在介绍相应医疗器械的同时,重点介绍了食管、胃、十二指肠疾... 随着内镜应用器械的不断开发,内镜治疗技术的开展越来越广泛。以前许多需外科手术才能治疗的疾病,目前通过内镜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内镜治疗手术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创伤小。本文在介绍相应医疗器械的同时,重点介绍了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内镜治疗的应用和进展。内容包括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胰胆管气囊扩张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支架治疗、经内镜粘膜切除术、腹腔镜胆囊摘出术、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治疗以及激光治疗等。内镜治疗的逐步普及,会促使广大厂商生产更多更好的器械供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扩张术 胰胆管气囊扩张术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支架治疗 经内镜粘膜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内镜止血 激光治疗
下载PDF
支架治疗颈部颈动脉,椎动脉狭窄并发症分析
7
作者 景英朝 姚晓腾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对支架治疗颈部颈,椎动脉狭窄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总结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支架治疗的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患者80例,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1例发生支架移位,2例发生持续性低血压,1例发生短暂性脑... 目的对支架治疗颈部颈,椎动脉狭窄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总结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支架治疗的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患者80例,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1例发生支架移位,2例发生持续性低血压,1例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术中出现支架近端移位的患者,远端导入第二个支架;对低血压患者,持续数日泵入多巴胺,且长期随访上述患者均无后遗症。结论围手术期并发症需早期识别及处理,可避免严重后果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颈部颈动脉 椎动脉狭窄
下载PDF
焦点式解决护理模式对老年冠脉支架治疗患者心理弹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文 杨珍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8期2864-2866,2870,共4页
目的研究焦点式解决护理模式对老年冠脉支架治疗患者心理弹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为患者的诊疗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100例老年冠脉支架治疗的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采用问卷方式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心... 目的研究焦点式解决护理模式对老年冠脉支架治疗患者心理弹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为患者的诊疗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100例老年冠脉支架治疗的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采用问卷方式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心理弹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弹性状况、负性情绪状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中偏执、敌对、精神病性、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中抑郁得分、焦虑得分、躯体化得分及总分,均明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点式解决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老年冠脉支架治疗患者心理弹性及负性情绪,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治疗 老年 焦点式解决 护理 心理弹性 负性情绪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不同阶段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情况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曦 孟亮 鲁玮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在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患者的早期治疗与晚期治疗时采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患者,总计100例。按照病变阶段将其分成早期组和晚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药... 目的:探讨在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患者的早期治疗与晚期治疗时采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患者,总计100例。按照病变阶段将其分成早期组和晚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病变部位、病变长度和病变类型方面对比差异不大,P<0.05;早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较高,P<0.05。结论: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患者采取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效果较好,但早期患者采用该种方法治疗发生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 早期病变 晚期病变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药物治疗与血管内支架治疗对症状性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高临 孙博 +2 位作者 王新强 李斌 孟范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与血管内支架治疗对症状性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1例症状性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内科药物治疗的39例患者为药物组;采用血管内支架治疗35例患者为...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与血管内支架治疗对症状性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1例症状性脑主要供血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内科药物治疗的39例患者为药物组;采用血管内支架治疗35例患者为手术组;采用内科药物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47例患者记为联合组。对比三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12个月后NIHSS评分和ADL评分,并记录随访期间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三组患者6个月后和12个月后治疗成功率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月后和12个月后三组间和每两组间颈内动脉狭窄率、大脑中动脉狭窄率和基底动脉狭窄率比较均P<0.05,其中药物组最高、手术组次之、联合组最低;治疗前药物组、手术组和联合组NIHSS和ADL三样本间比较及两两比较均P>0.05,12个月后各组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12个月后三组间NIHSS和A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内科药物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管狭窄率,改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脑血管事件和死亡,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血管内支架治疗 症状性脑供血动脉狭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PTA及血管内支架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价值观察
11
作者 叶远鹏 禄韶英 《智慧健康》 2023年第5期171-174,共4页
目的 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PTA(transdermal angioplasty)及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研究时间起始于2019年11月-2021年11月。研究内容:从该时间内在本院接收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选200例... 目的 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PTA(transdermal angioplasty)及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研究时间起始于2019年11月-2021年11月。研究内容:从该时间内在本院接收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选200例实施分析。依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普通球囊扩张治疗方法纳入(100例)常规组;普通球囊扩张后结合血管内支架治疗模式纳入(100例)研究组。对20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踝肱指数、发生不良事件等指标实施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可见2组之间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前,观察组踝肱指数为(0.64±0.29)与对照组(0.63±0.27)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的6个月,组间踝肱指数对比,研究组(0.75±0.26)优于常规组(0.61±0.16)(P<0.05);研究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躯体功能(53.20±7.30)分、角色功能(54.05±6.15)分、情感功能(70.40±5.41)分、社会功能(63.45±8.36)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普通球囊扩张后结合血管内支架治疗模式治疗的效果明显,不仅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以使其住院时间减少,而且能够使其发生不良事件情况减少,并且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PTA治疗 血管内支架治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应用外固定支架进行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在创伤修复中的效果研究
12
作者 杨轩 沈濬 张爱国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1期47-49,共3页
目的针对创伤修复患儿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干预,研究其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创伤修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 目的针对创伤修复患儿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干预,研究其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创伤修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则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创伤修复患儿治疗效果与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8,P<0.05)。研究组患儿的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修复患儿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提高患儿的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治疗 创伤修复 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时间
下载PDF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金属内支架治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龚高全 王小林 +6 位作者 周康荣 王建华 颜志平 程洁敏 钱晟 刘清欣 陈颐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 研究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门静脉金属内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  1 9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穿肝或穿脾途径置入门静脉金属内支架 ,记录手术成功率 ,狭窄开通率 ,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 ,随访支架通畅期和患者生存期。结... 目的 研究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门静脉金属内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  1 9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穿肝或穿脾途径置入门静脉金属内支架 ,记录手术成功率 ,狭窄开通率 ,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 ,随访支架通畅期和患者生存期。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 94 .7% ,狭窄开通率 77.8% ,2例发生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支架中位通畅期 4个月 ,治疗后 3个月、6个月、1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 4 3.8% (7/ 1 6 )、2 5 % (4 / 1 6 )、1 2 .5 % (2 / 1 6 )。结论 巨块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癌栓 金属内支架 治疗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韩向军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30-533,共4页
目的分析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的技术成功率、轻微并发症、严重并发症、脑卒中、截瘫等的发生率。方法系统收集1999年至2009年Medline收录的有关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文献,通过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得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目的分析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的技术成功率、轻微并发症、严重并发症、脑卒中、截瘫等的发生率。方法系统收集1999年至2009年Medline收录的有关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文献,通过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得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在收录的12篇文献中,共有病例数761例,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97.66%,轻微并发症为17.44%,严重并发症为4.02%;脑卒中为1.29%,截瘫为1.30%,30 d内病死率为3.55%。随访期内病死率为4.08%,平均随访时间为12~48.3个月。结论腔内修复治疗技术可行,并发症较少,目前已成为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首选。但因随访时间相对较短,且缺乏随机对照研究,故与其他方法治疗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治疗 荟萃分析
下载PDF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 被引量:15
15
作者 罗建光 肖恩华 +3 位作者 周顺科 杨东益 舒畅 周新民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的技术和方法。资料与方法TAD 55例,支架为记忆合金自膨支架和超薄涤纶人工血管的复合体,直径根据螺旋CT血管造影(CTA)和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定。在DSA引导下沿导丝经真...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的技术和方法。资料与方法TAD 55例,支架为记忆合金自膨支架和超薄涤纶人工血管的复合体,直径根据螺旋CT血管造影(CTA)和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定。在DSA引导下沿导丝经真腔将该复合体封闭内膜破口和假腔。结果55例共置入63个支架,其中置入1个支架48例,2个支架6例,3个支架1例。内漏9例。术中死亡1例,54例术后康复良好。手术后CT随访。结论术前准确影像学评价,选择适当口径、长度的支架和术中准确定位夹层裂口和正确判断夹层真、假腔是EVGE治疗成功的关键。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受累并不是绝对禁忌症。EVGE创伤小,安全度高,是当前治疗TAD的新颖、高效、首选的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胸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支架 介入疗法
下载PDF
内支架姑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仁杰 祁吉 +4 位作者 高中度 沈琳 茅爱武 陈辉 沈龙 《中国肿瘤》 CAS 2000年第9期416-418,共3页
〔目的〕评价金属支架在食管癌姑息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1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了国产和进口支架的留置。在透视监视下支架经口由释放器留置在狭窄的部位。〔结果〕117例患者共留置了130个支架 ,没有发生食管穿孔。手术... 〔目的〕评价金属支架在食管癌姑息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1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了国产和进口支架的留置。在透视监视下支架经口由释放器留置在狭窄的部位。〔结果〕117例患者共留置了130个支架 ,没有发生食管穿孔。手术成功率为99 2%(116/117)。18例合并食管气管瘘呛咳的患者支架留置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13例患者的摄食能力在支架留置后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国产支架和进口支架在治疗效果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内支架姑息治疗是值得提倡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支架 介入法疗 治疗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金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8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颈动脉支架...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记录各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Vs),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96.7±31.1)、(111.8±33.8)、(88.2±28.7)、(98.3±32.2)cm/s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57.5±41.7)、(245.8±62.6)、(201.6±55.2)、(227.6±51.3)c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MMSE、Mo C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Mo 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介入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脑供血不足、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障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防返流食管内支架用于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和贲门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玉祥 崔进国 +2 位作者 孙兴旺 于学林 赵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99-800,共2页
目的 应用防返流食管内支架治疗吻合口狭窄和贲门癌 ,以解决放置支架后引起的返流性食管炎。材料与方法 采用硅橡胶薄膜覆盖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的网格形支架 ,下口装置瓣膜防返流装置 ,应用食管支架输送器放置支架。结果  35例患者... 目的 应用防返流食管内支架治疗吻合口狭窄和贲门癌 ,以解决放置支架后引起的返流性食管炎。材料与方法 采用硅橡胶薄膜覆盖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的网格形支架 ,下口装置瓣膜防返流装置 ,应用食管支架输送器放置支架。结果  35例患者应用防返流支架 ,胃食管返流现象明显减轻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吻合口狭窄 介入治疗 贲门癌 食管内支架 胃食管返流 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PDF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建民 许奕 +5 位作者 洪波 赵文元 黄清海 张珑 王永春 任健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800-803,共4页
目的 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 165例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患者的体会 ,探讨颅内复杂性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技术操作要点、存在问题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16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 13 9例为破裂动脉瘤 ,按Hunt -Hess分级 :Ⅰ级 49例 ,Ⅱ级 5 5... 目的 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 165例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患者的体会 ,探讨颅内复杂性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技术操作要点、存在问题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16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 13 9例为破裂动脉瘤 ,按Hunt -Hess分级 :Ⅰ级 49例 ,Ⅱ级 5 5例 ,Ⅲ级 48例 ,Ⅳ级 13例。采用双弯塑形、横向成篮、分部填塞及篮外填塞等方法治疗 10 1例 ,瘤颈重塑形技术 2例 ,血管内支架结合GDC 62例。结果 栓塞程度 :致密栓塞 13 9例 ( 84 2 % ) ,90 %以上 2 0例( 12 1% ) ,90 %以下 7例 ( 4 2 % )。术中出血 3例 ( 1 8% ) ,死亡 2例 ( 1 2 % )。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采用双弯塑形、横向成篮、分部填塞、篮外填塞及Remodelling技术等方法 ,可以明显提高宽颈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 ,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是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支架覆盖的主要分支血管血流不受支架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支架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在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苏迎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0期90-93,共4页
目的分析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期间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90例,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和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期间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90例,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和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睡眠质量、不良心理、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脑出血、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脑栓塞、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前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睡眠质量、不良心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睡眠质量、不良心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脑出血、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脑栓塞、穿刺部位并发症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期间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进而综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狭窄 支架介入治疗 医护一体化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