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9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轻型房屋钢结构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元清 石永久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8,55,共4页
论述了多层轻型房屋钢结构的设计方法和特点,并结合中新房屋公司办公楼的钢结构设计说明了多层轻型房屋钢结构的潜在优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层房屋 轻钢结构 框架结构 组合楼板 钢结构
下载PDF
基于抽柱法的钢框架连续倒塌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谢甫哲 舒赣平 凤俊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4-159,共6页
为较准确地进行连续倒塌分析,对抽柱法分析框架连续倒塌时柱失效时间取值、柱失效位置等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动力非线性计算方法分别对不同跨度和高度的空间纯框架及框架支撑结构进行连续倒塌模拟分析,得到结构动力效应与柱失效时间的关... 为较准确地进行连续倒塌分析,对抽柱法分析框架连续倒塌时柱失效时间取值、柱失效位置等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动力非线性计算方法分别对不同跨度和高度的空间纯框架及框架支撑结构进行连续倒塌模拟分析,得到结构动力效应与柱失效时间的关系曲线和各失效点的位移时程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柱失效时间的减小,结构的动力效应趋于收敛;柱失效位置对剩余结构的影响较大,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剩余结构产生共振.建议在对结构进行连续倒塌分析时,取剩余结构竖向振动周期的1/10,不应大于1/5.柱间支撑作为抗连续倒塌的一道防线起到的缓冲作用能很好地提高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倒塌 钢框架 失效时间 动力非线性分析
下载PDF
国内外轻型钢结构应用发展概况 被引量:15
3
作者 邱国桦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5,共3页
回顾我国轻型钢结构的发展历程,就轻型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作了阐述,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轻型钢结构 门式刚架 钢结构 工业化
下载PDF
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 被引量:27
4
作者 周天华 吴函恒 +2 位作者 白亮 蒋路 陈军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介绍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基本构成、连接方式和构造关系;同时归纳和评述了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包括预制装配化程度高、墙体可更换、墙体轴力小、布置灵活、抗侧力体系与维护一体化等;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步骤,... 介绍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基本构成、连接方式和构造关系;同时归纳和评述了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包括预制装配化程度高、墙体可更换、墙体轴力小、布置灵活、抗侧力体系与维护一体化等;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步骤,并对6层和18层该结构体系房屋进行设计实例分析;最后讨论了该结构体系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结构体系符合建筑产业化的进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 装配式结构 高层建筑 抗侧力体系
下载PDF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丁阳 汪明 李忠献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8-84,共7页
传统数值方法模拟建筑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和连续倒塌时,具有计算模型复杂、计算量大的特点,实际应用价值不大。基于将爆炸荷载作用下结构响应分析分两步进行的数值模拟方法,利用非线性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UTODYN的Remap技术... 传统数值方法模拟建筑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和连续倒塌时,具有计算模型复杂、计算量大的特点,实际应用价值不大。基于将爆炸荷载作用下结构响应分析分两步进行的数值模拟方法,利用非线性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UTODYN的Remap技术模拟爆炸波在空气中的传播过程,利用压强测点记录结构构件表面的爆炸压强时程曲线;建立结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将上一步记录的爆炸压强时程曲线施加于结构构件,利用LS-DYNA显式求解器分析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和倒塌过程。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钢框架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和连续倒塌分析。结果表明:钢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爆性能,在发生1 000 kg TNT当量及以下规模的室外爆炸时,主体结构能够保证安全;在发生1 500 kg TNT当量及以上大规模爆炸时,发生次梁塌落等局部破坏,亦可能发生结构连续倒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爆炸荷载 连续倒塌 数值分析 精细化模型 抗爆性能
原文传递
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中连接节点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曹海韵 潘鹏 +2 位作者 吴守君 叶列平 曲哲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46,共9页
框架-摇摆墙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抗震结构体系,摇摆墙与框架相连的节点构造是实现该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推广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工程应用,针对框架-摇摆墙结构的特殊性能要求设计了连接节点,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带隔震支座... 框架-摇摆墙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抗震结构体系,摇摆墙与框架相连的节点构造是实现该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推广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工程应用,针对框架-摇摆墙结构的特殊性能要求设计了连接节点,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带隔震支座的钢框架模拟具有大变形能力的框架,设计制作了2片钢筋混凝土摇摆墙,利用该连接节点将框架和摇摆墙连接起来,形成框架-摇摆墙结构。通过不同加载模式的拟静力试验,验证了连接节点实现摇摆墙转动能力的可行性,并采用变形集中系数DCF评价了采用该连接节点摇摆墙对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连接节点可使摇摆墙在面内和面外均具备0.04 rad的转动能力;摇摆墙可使结构层间位移角趋于一致,对避免结构层间变形集中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摇摆墙 节点 拟静力试验 变形能力 层间位移角 控制效果
原文传递
钢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储德文 梁博 王明贵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9-72,共4页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在高烈度区的抗震性能和地震剪力在钢框架和混凝土筒体之间的分配比例是这种体系抗震性能研究的重点。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表明,该结构体系的破坏集中于混凝土筒体,钢框架没有出现明显的破坏现象,结构整体的延性较...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在高烈度区的抗震性能和地震剪力在钢框架和混凝土筒体之间的分配比例是这种体系抗震性能研究的重点。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表明,该结构体系的破坏集中于混凝土筒体,钢框架没有出现明显的破坏现象,结构整体的延性较好;而混凝土筒体结构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地震剪力。建议在混凝土筒体内预埋尺寸较小的构造用钢柱、钢梁,以改善筒体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混凝土简体混合结构 抗震性能 振动台试验 建筑结构 地震剪力 混凝土简体
下载PDF
钢结构损伤识别中Db族小波函数选择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晓楠 唐和生 +1 位作者 陈镕 薛松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68-1572,1577,共6页
在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中,小波函数的选择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选取了部分Db(DaubechiesⅠ)族小波函数,采用小波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一个4层钢框架进行损伤识别研究,探讨了选择不同Db族小波函数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中,小波函数的选择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选取了部分Db(DaubechiesⅠ)族小波函数,采用小波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一个4层钢框架进行损伤识别研究,探讨了选择不同Db族小波函数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则性好、消失矩大等特性的小波函数其损伤识别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损伤识别 Db族小波函数 小波分析 神经网络
下载PDF
钢框架-型钢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周天华 吴函恒 +3 位作者 白亮 管宇 李文超 王身伟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137,共7页
为研究钢框架-型钢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SPW体系)的抗震性能,对1榀由钢框架和预制型钢混凝土抗侧力墙组成的SPW结构足尺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考察装配式构造的可靠性,分析结构的破坏机理、滞回性能、刚... 为研究钢框架-型钢混凝土抗侧力墙装配式结构体系(SPW体系)的抗震性能,对1榀由钢框架和预制型钢混凝土抗侧力墙组成的SPW结构足尺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考察装配式构造的可靠性,分析结构的破坏机理、滞回性能、刚度退化、延性及变形、耗能性能和协同工作机理等。试验结果表明:SPW体系具有可靠的整体性能;结构体系开裂荷载对应的层间位移角为1/400,极限荷载对应的层间位移角超过1/50,位移延性系数在3.1~3.3之间;墙体开裂之前,抗侧力墙体承担约60%的水平剪力,并呈逐步减小趋势,钢框架承担70%~85%的倾覆弯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装配式结构 型钢混凝土 抗侧力墙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强震下钢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21
10
作者 徐龙河 单旭 李忠献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5-179,共5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考虑结构地震反应滞回变形幅值对累积耗能损伤影响的双参数损伤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易损性分析的评估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损伤程度的方法,该方法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评价结构整体能力的参数指标。以一个9层Benchmark... 该文建立了一种考虑结构地震反应滞回变形幅值对累积耗能损伤影响的双参数损伤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易损性分析的评估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损伤程度的方法,该方法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评价结构整体能力的参数指标。以一个9层Benchmark钢结构为例,针对其在强震中的反应特征,对其薄弱层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其优化前后的理论易损性曲线,对其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状态进行评估。基于倒塌储备系数对优化前后结构的抗倒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损伤评估方法能较准确地评估钢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优化设计后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损伤模型 易损性分析 抗倒塌设计 倒塌储备
原文传递
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天华 吴函恒 +1 位作者 陈军武 白亮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4,共6页
为研究钢框架-装配式混凝土抗侧力墙结构体系(SPW体系)的抗震性能,对2榀足尺钢框架-预制钢筋混凝土抗侧力墙结构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结构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延性及变形以及耗能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为一... 为研究钢框架-装配式混凝土抗侧力墙结构体系(SPW体系)的抗震性能,对2榀足尺钢框架-预制钢筋混凝土抗侧力墙结构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结构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延性及变形以及耗能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为一种典型的双重抗侧力体系,加载过程呈现出明显的两阶段受力状态,抗侧力墙作为结构抗震的第一道防线,在加载前期承担主要的水平荷载,随着墙体退出工作,钢框架成为结构抗震的第二道防线;加载后期,由于抗侧力墙顶部连接发生破坏,钢框架承担所有的水平剪力和倾覆弯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混凝土抗侧力墙 装配式结构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复阻尼模型结构地震时程响应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辉东 王元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9-115,共7页
阻尼是结构动力分析的重要参数,对动力响应计算的结果有明显影响。目前,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中的阻尼模型大都采用的是传统的Rayleigh阻尼模型,这种模型是为计算解耦而构造出的,其物理意义不是很明确。该文根据复阻尼系统理论,利用Newmark... 阻尼是结构动力分析的重要参数,对动力响应计算的结果有明显影响。目前,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中的阻尼模型大都采用的是传统的Rayleigh阻尼模型,这种模型是为计算解耦而构造出的,其物理意义不是很明确。该文根据复阻尼系统理论,利用Newmark-β积分法,编制了Rayleigh阻尼和复阻尼模型的三维有限元程序。以三维钢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计算了两种阻尼模型的结构地震时程响应和复阻尼模型的损耗因子,并讨论了不同加速度峰值和时间积分步长对复阻尼结构响应和损耗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加速度峰值为2m/s2的El-Centro波作用下,两种阻尼模型的响应相差50%―100%,后者的结构动力响应远大于前者,损耗因子随应力或位移的增大而增大;复阻尼模型结构动力响应和损耗因子的稳定性和精度,与时间积分步长密切相关,不合适的时间积分步长将导致结果发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阻尼模型 复阻尼 地震响应 时程分析
原文传递
钢框架延性节点塑性铰外移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廷国 赵广军 《钢结构》 2014年第12期25-31,57,共8页
在钢结构框架节点的延性和抗震性能的设计中,多种不同削弱形式的梁均能够实现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节点塑性铰外移的目的。为此,重点从结构的受力方面,采用增量变刚度法对节点塑性铰外移的机理进行相关研究。对削弱型节点连接类型及传统型... 在钢结构框架节点的延性和抗震性能的设计中,多种不同削弱形式的梁均能够实现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节点塑性铰外移的目的。为此,重点从结构的受力方面,采用增量变刚度法对节点塑性铰外移的机理进行相关研究。对削弱型节点连接类型及传统型的节点连接类型进行相关的结构受力机理的推导研究,从理论上分析比较不同框架结构模型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及所对应的极限荷载。综合比较得出:采取一定的削弱方式能够改变构件的极限弯矩,进而实现塑性铰外移的目的;采取合理的削弱形式能够保证在结构极限荷载降低不明显的情况下实现塑性铰外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延性节点 增量变刚度法 塑性铰外移 机理研究
下载PDF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的高层建筑-阻尼器系统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国巍 曾晨 +2 位作者 潘毅 赖炜煌 胡思远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68,共10页
高层建筑在远场强地震下可能发生严重震害,通常在建筑中设置阻尼器实现消能减震,降低建筑物主体结构地震响应以减轻震致破坏。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已经给出了建筑中阻尼器的通用设计方法,然而,建筑-阻尼器系统在强地震下的实际响应是... 高层建筑在远场强地震下可能发生严重震害,通常在建筑中设置阻尼器实现消能减震,降低建筑物主体结构地震响应以减轻震致破坏。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已经给出了建筑中阻尼器的通用设计方法,然而,建筑-阻尼器系统在强地震下的实际响应是否与设计结果有所偏差、在同一设防目标下不同类型阻尼器的性能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清楚。基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了20层钢框架结构以作为阻尼器性能评估的Benchmark模型,并以同一减震目标设计了3类典型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粘滞阻尼器和防屈曲支撑,基于所拟合的阻尼器试验曲线,对阻尼器进行参数设计,给出了典型阻尼器的数值模型。基于场地类型选取了10条地震动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对比评估了3类典型阻尼器对结构抗倒塌性能的控制效果。采用基于位移的结构性能水准评价指标,研究了3类典型阻尼器的减震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对于采用基于中国规范设计的高层建筑-阻尼器系统,速度型的粘滞阻尼器控制效果最优,位移型的摩擦阻尼器和防屈曲支撑次之,且性能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阻尼器 远场地震动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
下载PDF
平面钢框架结构抗倒塌动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谢甫哲 舒赣平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4-152,共9页
为研究钢框架结构在倒塌过程中的动态受力性能,采用气缸作为激发装置模拟框架柱瞬间失效的情况,对平面钢框架结构开展了抗倒塌动力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框架柱失效后,框架梁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弯曲为主的受力状态转变为受拉为主的... 为研究钢框架结构在倒塌过程中的动态受力性能,采用气缸作为激发装置模拟框架柱瞬间失效的情况,对平面钢框架结构开展了抗倒塌动力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框架柱失效后,框架梁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弯曲为主的受力状态转变为受拉为主的悬链线受力状态,期间主要经历了弹性受力、塑性铰出现和悬链线破坏等过程。基于对试验过程的数值模拟以及DoD规范中的公式,分析了结构抗倒塌时的动力效应放大系数取值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静力弹性法对钢框架结构进行连续倒塌分析时,荷载动力效应放大系数可取2; 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时,需采用变化的荷载动力效应放大系数,其取值范围为1~2; DoD规范中的荷载动力效应放大系数公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准确地反映钢结构的动力效应,但该公式无法反映结构进入强化阶段后荷载动力效应放大系数回升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连续倒塌 动力试验 动力效应放大系数
原文传递
考虑节点影响的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丁阳 宋骁然 +1 位作者 师燕超 李忠献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8,共8页
针对目前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中通常忽略节点轴力-弯矩耦合效应,并假设节点不发生破坏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节点轴力-弯矩耦合效应和楼板作用的钢框架连续倒塌分析模型,通过对已有试验的模拟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采用所提出的模型... 针对目前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中通常忽略节点轴力-弯矩耦合效应,并假设节点不发生破坏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节点轴力-弯矩耦合效应和楼板作用的钢框架连续倒塌分析模型,通过对已有试验的模拟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采用所提出的模型和基于能量的Pushdown方法对2个10层钢框架结构进行结构抗倒塌能力、破坏模式和抗倒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节点轴力-弯矩耦合效应将高估钢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钢框架结构典型破坏模式为钢柱屈曲引发的水平向倒塌及铰接节点断裂失效引发的竖向倒塌;当失效柱与梁刚性连接时,结构发生水平向倒塌破坏,破坏前竖向变形较小,主要的抗倒塌机制是梁端的轴力、弯矩及各层不均匀发展轴力产生的空腹桁架效应;而失效柱与梁铰接时,结构发生竖向倒塌破坏,破坏前结构发生较为明显的竖向变形,节点失效前后结构主要抗倒塌机制分别为悬链线机制和楼板薄膜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连续倒塌 节点轴力-弯矩耦合效应 Pushdown分析 破坏模式 抗倒塌机制
原文传递
钢框架-装配式混凝土抗侧力墙板结构受力性能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函恒 周天华 吕晶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5,共8页
为研究钢框架-装配式混凝土抗侧力墙板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对4榀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板结构足尺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测试连接构造的可靠性,研究结构的破坏机理、滞回性能、延性及变形和耗能性能等.采用... 为研究钢框架-装配式混凝土抗侧力墙板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对4榀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抗侧力墙板结构足尺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测试连接构造的可靠性,研究结构的破坏机理、滞回性能、延性及变形和耗能性能等.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验模型进行分析,并在验证有限元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研究抗侧力墙板与钢梁连接界面的受力性能和传力机理,考察各类连接件承担剪力和弯矩的分布情况以及分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为一种典型的双重抗侧力体系,加载过程呈现出明显的两阶段性,抗侧力墙板先于钢框架破坏,为结构体系的第1道防线;型钢混凝土墙板与钢梁连接界面上的剪力由型钢与抗剪栓钉共同承担,对于钢筋混凝土墙板,剪力作用主要由抗剪栓钉承担;连接界面上的弯矩作用主要通过型钢(或锚筋)承担拉、压力和混凝土承压来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混凝土抗侧力墙板 装配式结构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多层预应力巨型支撑-钢框架结构拉索初拉力预估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顾盛 唐柏鉴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0-123,共4页
基于纯钢框架结构及钢框架-支撑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新的结构形式———预应力巨型支撑-钢框架结构体系。从理论上分析预应力巨型支撑工作机理,基于此,提出拉索初始预拉力准则,通过数值模型研究巨型支撑变形的预估方法,进而建立初始预... 基于纯钢框架结构及钢框架-支撑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新的结构形式———预应力巨型支撑-钢框架结构体系。从理论上分析预应力巨型支撑工作机理,基于此,提出拉索初始预拉力准则,通过数值模型研究巨型支撑变形的预估方法,进而建立初始预拉力的确定理论。认为预应力巨型支撑初始预拉力以"在外部作用下,受压预应力巨型支撑剩余拉力接近零"为准则;多层预应力巨型支撑-钢框架结构的竖向位移,可以通过估算纯钢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竖向位移得到;工程范围内,拉索端点处的水平位移比较固定,钢框架的相对抗侧刚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结构 巨型支撑 钢框架 初拉力准则 侧移模式
原文传递
基于性能的钢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永梅 李玉占 杨博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59,46,共6页
结合我国2010版抗震规范,根据结构极限状态定义结构整体地震需求参数的损伤状态极限限值和性能水平,提出基于性能的有效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易损性分析方法。以一钢框架结构为例,考虑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获得结... 结合我国2010版抗震规范,根据结构极限状态定义结构整体地震需求参数的损伤状态极限限值和性能水平,提出基于性能的有效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易损性分析方法。以一钢框架结构为例,考虑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获得结构地震需求参数与地震动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回归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对数函数关系式,得到结构的易损性曲线,由此确定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处于不同性能水平下的失效概率。并与传统的破坏标准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破坏标准下易损性分析结果不同;规范的各种破坏状态偏于保守;在大震作用下,结构倒塌风险小。为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和未来地震的损失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易损性分析 性能水平 地震需求 抗震能力
下载PDF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结构自振周期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尚守平 鲁华伟 +2 位作者 邹新平 李双 陈婉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5,共9页
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简称SSI)存在于大多数的建筑物,在普通结构设计中,并没有考虑SSI,这和缺少一种简单有效的计算方法有关。通过调整结构的自振周期,可以很好地考虑SSI,实际情况是,一般的计算方法都偏于保守,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误... 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简称SSI)存在于大多数的建筑物,在普通结构设计中,并没有考虑SSI,这和缺少一种简单有效的计算方法有关。通过调整结构的自振周期,可以很好地考虑SSI,实际情况是,一般的计算方法都偏于保守,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误差离散性比较大。土是非线性很强的材料,结构振动过大,土容易进入非线性状态,使得计算变得复杂。找出由于土的非线性导致结构自振周期的增大的规律,对于实际工程很有意义。本文通过对刚性基础与土槽中柔性地基上的钢框架模型进行激振,分别测得上部结构在不同刚度以及不同激振加速度时的结构自振周期。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结构自振周期与激振加速度、上部结构与地基相对刚度比的关系。通过拟合后的公式对两个文献中的试验模型的自振周期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本文拟合的公式能很好的考虑土的非线性,有效地减少简化模型计算与实测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激振试验 钢框架 结构自振周期 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